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其根本途径。节能减排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进行治“本”——即增量优化。要对新增项目进行严格把关,使其节能降耗减排化、高新科技化,从根本上控制引发环境污染、高耗能生产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原由。本文基于福建省晋江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重点从第二产业的“增量优化”研究了节能减排视角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节能减排;增量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015-01
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量优化概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就是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其关键即要优化增量(新增新批新建项目的先进性),今天的增量就是明天的存量,优化了增量也就调整了存量。为此,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必须确保新上项目的先进性。福建省晋江市是一个典型的制造业强市,聚集了众多的中小企业,而大部分中小企业依旧采取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代价。为了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新上项目的先进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行业、环保型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已经成为时代的切实要求。
2 增量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作用
目前晋江的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社会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传统产业嫁接高新技术也会产生活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环保产业规模化不仅将大大改善目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同时也将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2.1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給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通过对传统产业高新化,改变传统落后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风电等)代替煤和石油,可以大大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如晋江纵多陶瓷生产厂家已纷纷将煤窑炉改换使用液态天然气,使生产过程更加清洁稳定,同时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能源结构的转换和高新、环保技术的引进可以大大减少CO2、SO2、COD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2.2 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产出
传统行业通过改变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从粗加工到精加工、深加工可以大大增加产品附加值。如陶瓷石材行业在成本不能减、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高新科技增加产品的文化积累,创造文化特色审美,在产品设计、文化宣传方面下足功夫等可以增加其附加值。通过融入高新技术可以大大增加经济产出,而环保产业更加依赖科技。
2.3 有利于完善产业链,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晋江为例,若不进行增量优化,依靠原有传统的产业链条,可以说经济发展后劲将受到严重限制。传统的“两高一资”行业可以同环保产业相互配合,一来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同时,集聚于同一地区,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加速产品工艺改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将有利于传统行业的创新,如高新技术的发展必将吸引众多的专业人才,进而产生协同创新的环境。
3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的困难
3.1 缺乏必要的经济发展土壤及相关的专业人才
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受劳动力质量、科学技术、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极大,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受工作生活环境、待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欠缺,高层次高新技术人才短缺,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因而可以考虑布局于都市圈或城市群地区,以充分可用其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
3.2 政策扶持力度及资金投入不够
虽然各地“十一五”地区经济计划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但是在具体的政策扶持及资金的投入上还不够。“十一五”晋江市科技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科技三项费用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达3%以上,R&D占GDP比重超过2.5%,但是据2008年的数据显示,两项数据分别只有2.46%和1.98%,距离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3.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土地限制
建设用地缺乏和征地难问题已成为制约晋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就目前来看,国家对农业生产越来越重视,土地利用的限制估计还会保持在严格水平,因此必须采取集约用地,运用工业园区、BOT模式、集控区等模式最大限度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及环保产业的发展。
3.4 财税政策为主的政策建议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理论上说,可分为市场自动调节和政府干预。一般情况下,依靠市场机制进行产业结构是比较准确、稳妥的,但如果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时,则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弥补市场的不足。通过财政资金投入的合理安排和调整,能够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大政府对高新技术、环保企业的资金补贴,减免不必要的申报手续,加大投入,用市场激励手段引导企业高新技术化。专款专用,各地方政府对市重点确保的技术创新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配套资金投入,财政当年所拨专项资金尽量使用完,不留存。
增加政府对环保企业产品及节能产品的绿色采购,对于一些市政建设公用建筑和公共基础设施上使用节能建筑材料、节能空调冷暖系统和绿色照明,在政府预算支出支持的领域实施节能改造。
发放专项资金进行贷款贴息,支持绿色信贷。对必要的高新技术企业、环保企业进行贷款贴息及必要的政府担保;在绿色信贷方面,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行环评审批,将国家的“能源效率贷款”落实到实处,应偏向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将一定的环保指标纳入信贷额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钱伯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朱晓冲,毕丽.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 2007,(13)
[3] 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J]财贸经济,2005,(04)
【关键词】节能减排;增量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015-01
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量优化概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就是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其关键即要优化增量(新增新批新建项目的先进性),今天的增量就是明天的存量,优化了增量也就调整了存量。为此,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必须确保新上项目的先进性。福建省晋江市是一个典型的制造业强市,聚集了众多的中小企业,而大部分中小企业依旧采取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代价。为了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新上项目的先进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行业、环保型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已经成为时代的切实要求。
2 增量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作用
目前晋江的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社会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传统产业嫁接高新技术也会产生活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环保产业规模化不仅将大大改善目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同时也将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2.1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給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通过对传统产业高新化,改变传统落后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风电等)代替煤和石油,可以大大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如晋江纵多陶瓷生产厂家已纷纷将煤窑炉改换使用液态天然气,使生产过程更加清洁稳定,同时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能源结构的转换和高新、环保技术的引进可以大大减少CO2、SO2、COD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2.2 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产出
传统行业通过改变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从粗加工到精加工、深加工可以大大增加产品附加值。如陶瓷石材行业在成本不能减、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高新科技增加产品的文化积累,创造文化特色审美,在产品设计、文化宣传方面下足功夫等可以增加其附加值。通过融入高新技术可以大大增加经济产出,而环保产业更加依赖科技。
2.3 有利于完善产业链,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晋江为例,若不进行增量优化,依靠原有传统的产业链条,可以说经济发展后劲将受到严重限制。传统的“两高一资”行业可以同环保产业相互配合,一来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同时,集聚于同一地区,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加速产品工艺改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将有利于传统行业的创新,如高新技术的发展必将吸引众多的专业人才,进而产生协同创新的环境。
3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的困难
3.1 缺乏必要的经济发展土壤及相关的专业人才
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受劳动力质量、科学技术、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极大,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受工作生活环境、待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欠缺,高层次高新技术人才短缺,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因而可以考虑布局于都市圈或城市群地区,以充分可用其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
3.2 政策扶持力度及资金投入不够
虽然各地“十一五”地区经济计划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但是在具体的政策扶持及资金的投入上还不够。“十一五”晋江市科技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科技三项费用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达3%以上,R&D占GDP比重超过2.5%,但是据2008年的数据显示,两项数据分别只有2.46%和1.98%,距离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3.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土地限制
建设用地缺乏和征地难问题已成为制约晋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就目前来看,国家对农业生产越来越重视,土地利用的限制估计还会保持在严格水平,因此必须采取集约用地,运用工业园区、BOT模式、集控区等模式最大限度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及环保产业的发展。
3.4 财税政策为主的政策建议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理论上说,可分为市场自动调节和政府干预。一般情况下,依靠市场机制进行产业结构是比较准确、稳妥的,但如果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时,则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弥补市场的不足。通过财政资金投入的合理安排和调整,能够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大政府对高新技术、环保企业的资金补贴,减免不必要的申报手续,加大投入,用市场激励手段引导企业高新技术化。专款专用,各地方政府对市重点确保的技术创新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配套资金投入,财政当年所拨专项资金尽量使用完,不留存。
增加政府对环保企业产品及节能产品的绿色采购,对于一些市政建设公用建筑和公共基础设施上使用节能建筑材料、节能空调冷暖系统和绿色照明,在政府预算支出支持的领域实施节能改造。
发放专项资金进行贷款贴息,支持绿色信贷。对必要的高新技术企业、环保企业进行贷款贴息及必要的政府担保;在绿色信贷方面,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行环评审批,将国家的“能源效率贷款”落实到实处,应偏向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将一定的环保指标纳入信贷额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钱伯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朱晓冲,毕丽.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 2007,(13)
[3] 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J]财贸经济,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