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159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本文以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为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进行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创设;问题;直观;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72-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深入应用,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已经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并越来越重视采用新型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此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各种新型的方式,為学生创设多种类型的教学情境,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目标。
  一、借助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经常会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以此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放在语文知识中,并深入探究,从而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语文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提问,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有关语文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效果[1]。
  如笔者在讲述《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便借助课堂提问创设了问题情境。首先结合本节课将要讲述的内容,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在地球之外,还有没有生命呢?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宇宙的认识,对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笔者结合学生的讨论,为学生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并结合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文章,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提示,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些什么?②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③这篇文章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然后,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篇文章,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回答这些问题,使学生整体感知了这篇文章。最后,笔者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让学生之间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
  在学生交流结束后,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讲述自己的感想,以此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这样,教师通过借助课堂提问,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有关语文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效果。
  二、融合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教师在语文教学时,通常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以此将教材内容直观地为学生呈现出来,进而降低学生对教材中语文知识的理解难度[2]。
  如笔者在讲授《草船借箭》这一课时,便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了直观情境: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视频片段,并让学生结合视频讨论自己的感想。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并让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用自己的话讲述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使学生初步了解这篇文章。最后,笔者让学生对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进行探究,以此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样,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的情境,不仅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
  三、联系学生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不断降低学生对小学语文的陌生感,并让学生产生对教材中语文知识深入探索的欲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联系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语文知识的兴趣,还可以改变语文教学课堂的面貌。
  如笔者在讲授《落花生》这一课时,便联系学生实际创设了生活情境:首先,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自己对花生的认识,如花生的果子长在地下等。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笔者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花生的另一个名字吗?”以此为学生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落花生,并为学生讲述落花生名字的由来。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这篇文章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哪部分是作者重点描写的?使学生掌握这篇文章的一个写作特点,即主次分明。然后,笔者让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重点部分,并让学生探究以下问题: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是怎样评论花生的,他的父亲又是怎样说的,父亲通过花生告诉了作者一个什么道理?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父亲对作者的教育以及希望。之后,教师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总结,并为学生讲述作者的一些事迹,以此使学生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最后,笔者结合这篇文章,为学生讲述“借物喻人”的概念,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常见的一种事物,说出自己从中体会到的做人道理,以此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教导,懂得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并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对各种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以此为学生设计多种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从而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且具有个性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永强.创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J].教师,2015(22).
  [2]梁飞.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28).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不仅是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提高高中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竭尽全力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高中生群体的英语阅读水平。本文将就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以及高中地理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列举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导入实例,共同探讨研究性学习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方式;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57-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
期刊
【摘 要】书面写作在初中语文学科中占据较大分值,既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近年来,笔者将情境教学方法融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帮助学生创作出情感丰盈、叙事完整、条理清晰的优秀作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情境创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
期刊
【摘 要】常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开设校本课程,能将乡土历史融入教育教学,打造人文课堂,传承与传播优秀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传承龙城文化;家国情怀;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43-02  常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从泰伯奔吴计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有3200多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始终强调一个问题,便是教育要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运用能力。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点都与生活现象密切相关,在授课中选择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从心理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习效果和记忆效果的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深刻探究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地理
期刊
【摘 要】作为兴办了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国家,在完成数量方面的建设后,我国正在从数量转向质量的飞跃。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学方法也在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方法转变。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提出,为当前学校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方向。如何更好地进行问题导向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成为了当前学校教育所需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实践策略
期刊
【摘 要】目前,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应用。现代教育中也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强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传统的“三板”教学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手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也应该强调与先进教学手段之间的融合,过分依赖传统教育手段以及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都是不可取的,关键要实现两者的有机整合。文章以此为研究内容,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传统
期刊
【摘 要】诗歌是传情达意的艺术。情感主旨是诗的灵魂,读懂一首诗的关键就是要把握情感主旨。把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一是看题目,知题材,定情调;二是辨诗体,理结构,明情感;三是看注释,知背景,悟情感;四是抓语句,找意象,点情感。  【关键词】古代诗歌;思想感情;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60-02  《义务
期刊
【摘 要】新高考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以项目学习为载体,可将知识点有机串联,实现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网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借助项目学习,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工作谈谈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项目学习;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作为文理双科的重点教学科目之一,教学质量及教学实效性一直广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及素质教育的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了各科教学中的一大教学重点。语文素养的培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及多样性,教师需依据班级内学生状态及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来制定具体培养策略,为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结合實际教学经验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现状,探究具体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