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例一:(苏教版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鹤》)
师:请同学们读读下面这段话,说说丹顶鹤美在哪里?
出示: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生:我觉得丹顶鹤的羽毛很美,雪白雪白的,用手一摸还很软。
生:我觉得它的头顶很美,瞧!那上面就像戴着一顶小红帽。多可爱呀!(掌声四起)
师:这位同学多会说呀!课文是怎么描述的,请你读读那句话。
师:是的,这样说多生动啊!类似这样的句子我们叫比喻句。谁能仿照它说几个句子?
(学生说了几个比喻句)
师:丹顶鹤这么美,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来呢?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赞美、喜欢的语气)
师:读过课文后,知道人们为什么把这种鸟叫做丹顶鹤了吗?
(一位优生抢先举手回答)
生:因为它头顶红的那处像一颗红宝石,只有一颗,是“单”个的。所以叫“丹顶鹤”。
师:(很诧异)哦,你是这样理解的!这里的“丹”与我们前面学的“单丝不成线”的“单”一样吗?
生:是的。因为它头上只有一颗红宝石,是“单”个的,所以叫丹顶鹤。(学生试图向老师再解释清楚些)
(老师连续问了两次“一样吗”,才使那位女生恍然大悟,轻声说“不是的”)
师:同学们,这里的“丹”就是红颜色的意思,你们看图上的丹顶鹤头顶上都是红色的羽毛。所以人们叫它“丹顶鹤”。
案例反思
说实话。我当时听到学生这样理解丹顶鹤得名的原因,确实感到很好笑。但是一笑过后又让我思考了很久。回顾这个教学片段,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忽略了生字“丹”的字史教学,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虽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丹顶鹤,还重点强调那个比喻句的用法。并让学生仿照说话,但是学生还是不能把“丹”与“红色”联系起来。我认为,在学生读过“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这句后。教师就应该强调“丹”的意思。然后图文对照再比较这样用法的精妙之处:丹顶鹤头上的那处羽毛形状与颜色和红宝石酷似,所以才这样打比方。学生知道了“丹”字的意思后,推知丹顶鹤得名的原因就易如反掌了。
教学案例二:(苏教版第六册《荷花》)
师: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两句话,说说“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你从句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按要求轻声读课文,读后同位之间再小声讨论)
师:下面老师请已经知道“挨挨挤挤”词义的同学在位子上表演一下,然后再请你们说说它的意思。
(看到有举手的学生,坐在前面的两位学生被老师“就地取材”,被叫到一起当演员。只见他们坐下后。彼此靠得很紧,还略微夸张地互相挤了挤。应该说他们的表演是到位的,准确地把“挨挨挤挤”的情形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了。可是等到一位学生说它的意思时,听课的老师差点笑得背过气去)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两个像结婚的样子。(大笑)
(原来参加表演的恰好是一男一女,他们的表演竟然让这位幽默的孩子理解成了“结婚”)
案例反思
像于永正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那样,演一演有助于对词语的理解,使学生豁然开朗,如“警觉”、“横行霸道”、“气势汹汹”等,但并非这样的教学手段就最好。比如本案例中对于“挨挨挤挤”的理解。就不必要去表演,因为学生理解“挤”的意思,也有过挤的体会,所以能自然地想到“多、互相推”的意思,加上两个“挨”字后,可以借助于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那些荷叶是怎样排列着的(依次地),思考:放眼望去,这些荷叶给你怎样的感觉(依次密集得排列着)?这样借助于图文可以推想到它的意思。一番表演既浪费了时间,又让学生的理解发生了歧义,真是得不偿失啊!
师:请同学们读读下面这段话,说说丹顶鹤美在哪里?
出示: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生:我觉得丹顶鹤的羽毛很美,雪白雪白的,用手一摸还很软。
生:我觉得它的头顶很美,瞧!那上面就像戴着一顶小红帽。多可爱呀!(掌声四起)
师:这位同学多会说呀!课文是怎么描述的,请你读读那句话。
师:是的,这样说多生动啊!类似这样的句子我们叫比喻句。谁能仿照它说几个句子?
(学生说了几个比喻句)
师:丹顶鹤这么美,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来呢?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赞美、喜欢的语气)
师:读过课文后,知道人们为什么把这种鸟叫做丹顶鹤了吗?
(一位优生抢先举手回答)
生:因为它头顶红的那处像一颗红宝石,只有一颗,是“单”个的。所以叫“丹顶鹤”。
师:(很诧异)哦,你是这样理解的!这里的“丹”与我们前面学的“单丝不成线”的“单”一样吗?
生:是的。因为它头上只有一颗红宝石,是“单”个的,所以叫丹顶鹤。(学生试图向老师再解释清楚些)
(老师连续问了两次“一样吗”,才使那位女生恍然大悟,轻声说“不是的”)
师:同学们,这里的“丹”就是红颜色的意思,你们看图上的丹顶鹤头顶上都是红色的羽毛。所以人们叫它“丹顶鹤”。
案例反思
说实话。我当时听到学生这样理解丹顶鹤得名的原因,确实感到很好笑。但是一笑过后又让我思考了很久。回顾这个教学片段,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忽略了生字“丹”的字史教学,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虽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丹顶鹤,还重点强调那个比喻句的用法。并让学生仿照说话,但是学生还是不能把“丹”与“红色”联系起来。我认为,在学生读过“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这句后。教师就应该强调“丹”的意思。然后图文对照再比较这样用法的精妙之处:丹顶鹤头上的那处羽毛形状与颜色和红宝石酷似,所以才这样打比方。学生知道了“丹”字的意思后,推知丹顶鹤得名的原因就易如反掌了。
教学案例二:(苏教版第六册《荷花》)
师: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两句话,说说“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你从句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按要求轻声读课文,读后同位之间再小声讨论)
师:下面老师请已经知道“挨挨挤挤”词义的同学在位子上表演一下,然后再请你们说说它的意思。
(看到有举手的学生,坐在前面的两位学生被老师“就地取材”,被叫到一起当演员。只见他们坐下后。彼此靠得很紧,还略微夸张地互相挤了挤。应该说他们的表演是到位的,准确地把“挨挨挤挤”的情形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了。可是等到一位学生说它的意思时,听课的老师差点笑得背过气去)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两个像结婚的样子。(大笑)
(原来参加表演的恰好是一男一女,他们的表演竟然让这位幽默的孩子理解成了“结婚”)
案例反思
像于永正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那样,演一演有助于对词语的理解,使学生豁然开朗,如“警觉”、“横行霸道”、“气势汹汹”等,但并非这样的教学手段就最好。比如本案例中对于“挨挨挤挤”的理解。就不必要去表演,因为学生理解“挤”的意思,也有过挤的体会,所以能自然地想到“多、互相推”的意思,加上两个“挨”字后,可以借助于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那些荷叶是怎样排列着的(依次地),思考:放眼望去,这些荷叶给你怎样的感觉(依次密集得排列着)?这样借助于图文可以推想到它的意思。一番表演既浪费了时间,又让学生的理解发生了歧义,真是得不偿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