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德国都是始作俑者。人们不禁要问:德国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掀起两次大战?
经济、地理、民族等方面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是德国在军事技术上的领先不能不说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战争的某些阶段,先进的武器甚至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谁也不会想到,风光秀丽的德国竟然是众多杀人利器的生产之地,像杀人如麻的毒气弹、巨大火炮,先进的冲锋枪、火箭弹,以及灭绝人性的焚尸炉、重型坦克,等等,这些技术先进的武器,在战场上就像死神手里的镰刀,大片大片地收割着鲜活的生命。
事实上,如果不是阴差阳错,就连原子弹也差一点被德国首先制造出来。
幸亏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否则战争狂人希特勒还不知道会犯下多少令人发指的罪行,也许人类会因此毁灭在他的手中。
那么,希特勒为什么最终没有造出原子弹呢?二战后几乎人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是政策上的原因?理论上的原因?技术上的原因?资源上的原因?还是道德上的原因?要知道,“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爱因斯坦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原来都是德国人或者曾经生活在德国。
二战开始前的德国小城哥廷根,冬暖夏凉,是一座环境优雅、学术氛围相当浓厚的城市。这座小城里有一所大学,以小城的名字命名,就叫哥廷根大学,是欧洲著名的学府。就是在这所大学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后来享有“原子弹之父”美誉的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本来是德国人,后来随着家人移居美国。1924年,奥本海默又回到德国,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物理。1927年春天,奥本海默要求参加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考试,但是被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他缺乏一系列本应在入学时就必须办好的手续。古板的教育制度让奥本海默碰了钉子,不得已,他只好回到了美国。
近代物理学界的泰斗、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和原子弹也扯上了不大不小的關系。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小时候谁也没有看出长大后他将是一位科学发展史上的巨人。爱因斯坦也来过哥廷根,在这个大学城里,他和其他的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开始了人类开发核能的设想。
当时德国纳粹高层官员中大多数人认为:“爱因斯坦的那套理论只在黑板上有意义,在现实中没有实用价值,远不如费迪南·波舍博士的大众牌汽车给我们这个帝国带来的实惠。”爱因斯坦在他们心中,就是毫无实际意义的学术骗子。在这种愚蠢想法的指导下,他们从一开始就冷落爱因斯坦,到最后彻底把他驱逐出境。
1933年的秋天,爱因斯坦来到了美国,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一位物理学家曾经用很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件事:“其重要程度就像天主教把罗马的梵蒂冈搬到了美国。”爱因斯坦到美国的时候,奥本海默也早已经回到了美国。设想和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两个关键人物终于走到了一起,来到了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给这个庞大的工程“埋得起单的国家”。
1940年以前,德国形势是一片大好,根本不必用原子弹来代替坦克师去征服世界,所以,德国对失去两位人才,也漠不关心。除此之外,希特勒的犹太政策赶走了国内几乎一半的精英,许多学者、教授纷纷辞去职务,离开了德国。
这一时间的爱因斯坦还沉迷在他的教学与科研中,爱因斯坦认为,阻止德国抢先一步制造出原子弹还不是一个那么紧迫的问题。
爱因斯坦的分析很正确,不过在美国还有一些比爱因斯坦性子急的欧洲科学家,他们坚信德国的同行们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前面。他们一直试图用联名上书的方式直达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告诉这位对原子武器的了解还处于小学水平的“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事态的严重性。
1939年,移居美国的匈牙利科学家希拉德通过在欧洲的朋友,得知了一个消息,德军将禁止铀出口,另外,德国又迅速地控制了一个掌握铀的国家——比利时。希拉德和少数科学家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们认为德国肯定在为制造原子弹做准备,他们一致认为最好赶在敌人之前造出原子弹,或者至少是不能让敌人抢先一步“将理想变为现实”。
与此同时,希拉德也已经在给罗斯福的信件中征集到了几个大科学家的签名,并且争取到了爱因斯坦的支持。爱因斯坦随后在一封较长的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或许爱因斯坦当时并没有想到,这个足够让他后悔一辈子的签名使美国真的走上了加紧制造原子弹的不归路。
爱因斯坦后来说过一句话:“如果当时我知道德国人在制造原子弹方面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话,那我连手指头都不会动一动。”就这样,虽然德国最终也没有制造出原子弹,但美国却不仅造出了原子弹,还直接用这样两个恐怖的武器毁灭了长崎和广岛。当蘑菇云在日本上空升起,几十万平民瞬间化为灰烬的时候,当年参与研制的科学家们是否也像爱因斯坦一样在心里重复那句话呢?
(摘自《旧闻新知》)
经济、地理、民族等方面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是德国在军事技术上的领先不能不说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战争的某些阶段,先进的武器甚至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谁也不会想到,风光秀丽的德国竟然是众多杀人利器的生产之地,像杀人如麻的毒气弹、巨大火炮,先进的冲锋枪、火箭弹,以及灭绝人性的焚尸炉、重型坦克,等等,这些技术先进的武器,在战场上就像死神手里的镰刀,大片大片地收割着鲜活的生命。
事实上,如果不是阴差阳错,就连原子弹也差一点被德国首先制造出来。
幸亏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否则战争狂人希特勒还不知道会犯下多少令人发指的罪行,也许人类会因此毁灭在他的手中。
那么,希特勒为什么最终没有造出原子弹呢?二战后几乎人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是政策上的原因?理论上的原因?技术上的原因?资源上的原因?还是道德上的原因?要知道,“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爱因斯坦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原来都是德国人或者曾经生活在德国。
二战开始前的德国小城哥廷根,冬暖夏凉,是一座环境优雅、学术氛围相当浓厚的城市。这座小城里有一所大学,以小城的名字命名,就叫哥廷根大学,是欧洲著名的学府。就是在这所大学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后来享有“原子弹之父”美誉的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本来是德国人,后来随着家人移居美国。1924年,奥本海默又回到德国,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物理。1927年春天,奥本海默要求参加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考试,但是被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他缺乏一系列本应在入学时就必须办好的手续。古板的教育制度让奥本海默碰了钉子,不得已,他只好回到了美国。
近代物理学界的泰斗、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和原子弹也扯上了不大不小的關系。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小时候谁也没有看出长大后他将是一位科学发展史上的巨人。爱因斯坦也来过哥廷根,在这个大学城里,他和其他的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开始了人类开发核能的设想。
当时德国纳粹高层官员中大多数人认为:“爱因斯坦的那套理论只在黑板上有意义,在现实中没有实用价值,远不如费迪南·波舍博士的大众牌汽车给我们这个帝国带来的实惠。”爱因斯坦在他们心中,就是毫无实际意义的学术骗子。在这种愚蠢想法的指导下,他们从一开始就冷落爱因斯坦,到最后彻底把他驱逐出境。
1933年的秋天,爱因斯坦来到了美国,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一位物理学家曾经用很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件事:“其重要程度就像天主教把罗马的梵蒂冈搬到了美国。”爱因斯坦到美国的时候,奥本海默也早已经回到了美国。设想和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两个关键人物终于走到了一起,来到了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给这个庞大的工程“埋得起单的国家”。
1940年以前,德国形势是一片大好,根本不必用原子弹来代替坦克师去征服世界,所以,德国对失去两位人才,也漠不关心。除此之外,希特勒的犹太政策赶走了国内几乎一半的精英,许多学者、教授纷纷辞去职务,离开了德国。
这一时间的爱因斯坦还沉迷在他的教学与科研中,爱因斯坦认为,阻止德国抢先一步制造出原子弹还不是一个那么紧迫的问题。
爱因斯坦的分析很正确,不过在美国还有一些比爱因斯坦性子急的欧洲科学家,他们坚信德国的同行们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前面。他们一直试图用联名上书的方式直达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告诉这位对原子武器的了解还处于小学水平的“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事态的严重性。
1939年,移居美国的匈牙利科学家希拉德通过在欧洲的朋友,得知了一个消息,德军将禁止铀出口,另外,德国又迅速地控制了一个掌握铀的国家——比利时。希拉德和少数科学家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们认为德国肯定在为制造原子弹做准备,他们一致认为最好赶在敌人之前造出原子弹,或者至少是不能让敌人抢先一步“将理想变为现实”。
与此同时,希拉德也已经在给罗斯福的信件中征集到了几个大科学家的签名,并且争取到了爱因斯坦的支持。爱因斯坦随后在一封较长的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或许爱因斯坦当时并没有想到,这个足够让他后悔一辈子的签名使美国真的走上了加紧制造原子弹的不归路。
爱因斯坦后来说过一句话:“如果当时我知道德国人在制造原子弹方面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话,那我连手指头都不会动一动。”就这样,虽然德国最终也没有制造出原子弹,但美国却不仅造出了原子弹,还直接用这样两个恐怖的武器毁灭了长崎和广岛。当蘑菇云在日本上空升起,几十万平民瞬间化为灰烬的时候,当年参与研制的科学家们是否也像爱因斯坦一样在心里重复那句话呢?
(摘自《旧闻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