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引导着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在教师相应的引导下去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走访观察、实验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加强交流合作,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主动探究生活,在实践中以活动促发展,主动创造和质疑。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小学新开设的必修课程,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基本课程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而习惯于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师在面对这一课程时有点束手无策,一方面,教师对这门课程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生活,主动探索,逐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的一门课程。因此它要求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回归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养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搭建的实践平台的教学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要时刻关注着学生周围的生活,逐步把学生的视线由课内引向课外,引向广阔无边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把学生的社会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学习新的东西。在活动课上,我会针对现有的教材,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以此来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如,我开展了一次《走访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参观、访问和调查,看看家乡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的生活前后有了哪些变化,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到了自己家乡河流的污染情况,然后引发了大家的积极讨论,这样的交流方式能够促使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设学习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积极探究、主動学习。教师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活动中要融入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意识,让学生自己形成学习上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和好胜的心理,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提问和追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开展“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实践活动时,我会让学生走向室外,观察春天的风景;让学生在室外写生,把自己看到的美景画下来,然后进行比赛,看谁画得好看;还让学生将叶子做成叶贴画或者标本,看谁做得既好看又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愉快地学习。
注重能力训练,培养探究意识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的策略,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活动中引入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以探究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发现、探究和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把知识和能力充分地运用在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我在开展“科技与生活”的实践活动课时,会要求学生自己收集一条科学小常识,提出自己的一个科学创意,或者让学生利用周边资源自行搜集一些现代科技信息,然后写出自己的心得。我还会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些科技手抄报,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师生互动
合作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可以两人合作或者通过分小组来合作,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交流合作,学会团结互助、分工合作。我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会采用辩论的形式,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在交流合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学到别人的长处,不断修正自己。
结语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多角度地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小学新开设的必修课程,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基本课程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而习惯于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师在面对这一课程时有点束手无策,一方面,教师对这门课程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生活,主动探索,逐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的一门课程。因此它要求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回归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养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搭建的实践平台的教学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要时刻关注着学生周围的生活,逐步把学生的视线由课内引向课外,引向广阔无边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把学生的社会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学习新的东西。在活动课上,我会针对现有的教材,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以此来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如,我开展了一次《走访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参观、访问和调查,看看家乡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的生活前后有了哪些变化,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到了自己家乡河流的污染情况,然后引发了大家的积极讨论,这样的交流方式能够促使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设学习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积极探究、主動学习。教师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活动中要融入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意识,让学生自己形成学习上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和好胜的心理,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提问和追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开展“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实践活动时,我会让学生走向室外,观察春天的风景;让学生在室外写生,把自己看到的美景画下来,然后进行比赛,看谁画得好看;还让学生将叶子做成叶贴画或者标本,看谁做得既好看又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愉快地学习。
注重能力训练,培养探究意识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的策略,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活动中引入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以探究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发现、探究和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把知识和能力充分地运用在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我在开展“科技与生活”的实践活动课时,会要求学生自己收集一条科学小常识,提出自己的一个科学创意,或者让学生利用周边资源自行搜集一些现代科技信息,然后写出自己的心得。我还会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些科技手抄报,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师生互动
合作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可以两人合作或者通过分小组来合作,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交流合作,学会团结互助、分工合作。我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会采用辩论的形式,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在交流合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学到别人的长处,不断修正自己。
结语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多角度地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