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古往今来,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情怀、或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或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理想、还是“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爱国精神,立德从来不只是个人小事,管好小节,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关键词:立德树人 品德教育 思想道德
“立德树人”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我理解为立德和树人两方面。“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立德就是要教会学生思想品德和为人处世,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专业人才。能和德,德为先。
以往,我总是把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分开来看的,前者是教学学科,讲究教学技巧和效能;后者是班级管理常规,是取得有效成绩的“护花使者”,侧重于班级的建设。但上个学期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思想政治德育功能与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的结合有了些许启发。
我班有一个分班过来的男生,对班级事务很热情也很有能力,班级里的事务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很有成效。在同学们的一致推荐下,他成为我班的班长。对他我是放心和满意的,就忘了去了解他在原班级表现。
在期中考試后,他在宿舍玩手机被学校综治办的工作人员没收了手机。一周后,没收的手机交给班主任保管。他早早就打听到这个消息。那段时间表现得非常积极,为的是能要回手机。当他来问我拿手机时,为了激励他,我对他提出要求:期末考成绩能比期中考成绩进步,并不再出现违纪行为,我就还给他,他同意了并写了保证书。但没过多久,因为练体育项目太累,他开始课上睡觉、缺交作业等情况,他的成绩并没有进步甚至退步,管理班级也没刚开学那样热情和认真,所以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我以此理由拒绝了他归还手机的要求。期末放假那天,他让家长来办公室要手机。我与家长谈了很久,我们达成共识:下学期期中考,看他的表现再决定是否归还手机。
新学期开始,他表现很好并坚持了一段时间,但又开始不发挥班长的积极带头作用,很多时候在班级里还搞一些“小破坏”,班级非常松散,纪律涣散,班风、学风都有了一些损坏。我找他谈了几次话,都是当时答应得好好的,但回到班级还是一样,还会找各种理由推脱自己的问题。我一直都认为是班主任管理工作没有成效和他沟通不到位的问题,一直向其他班主任取经。直到有一天,别班的学生见到我就窃窃私语和对我莫名其妙的笑,后来才打听到他在下面和同学说我的坏话,就因为我没有归还他的手机。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意识到这就是学生思想道德的缺失问题啊!搜集证据后,我找他谈话。他开始就是否认和推脱,我将一项项证据摆出来后,他才承认错误,并把这样做的理由归于我说话不算话,不归还他的手机,想霸占使用他的苹果手机。那一刻,我既生气又感叹!也预见到如果学生没有正确价值观引导下的严重后果。我调整了谈话方向,转向性格、品格、道德、为人处世方面。谈话很顺利,他也知道自己的性格问题,经过这件事他意识了为人的品格是为人之根本,如果没有好人品,做什么事情都难以成功,以后要做有诚信、有责任心、尊师重教的人。谈话末了,他向我说起,他初中因为老师管教他较严而向校长写信告状的事情,现在他觉得很后悔,诚挚地向我道歉并保证消除对我不好的影响。
这次事件,与其说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还不如说唤醒了一位政治科班主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德育作用的意识。高中阶段是学生塑造性格、人格的关键时期,我们思想政治课上有很多机会可以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立德树人”思想在思想政治课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和意义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这么做:
一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为人铸魂。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以理想信念铸魂。在《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就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等内容,我们要在平时的理论教育中更加重视对青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同时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如加强社会实践的形式多样化,使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推进高中阶段德育体系。高中阶段是性格养成和塑造人生的关键阶段,需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科学定位德育目标,既承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又启高等教育的思想信念教育,实现分层、个性化德育目标。
三是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格局。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重要影响源,教育等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例如本次疫情事件,就要联合国家、社会、学校好人家的力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让学生理解大国与小家的关系,引导青年树立热爱国家的共同理想,树立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崇高理想,树立贡献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形成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大局观。
参考文献【1】吴风英. 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隐性教育的作用[J]. 新课程(下)(5):111-111.
【2】张澍军, 苏醒. 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命[J]. 思想教育研究, 000(7):40-44.
关键词:立德树人 品德教育 思想道德
“立德树人”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我理解为立德和树人两方面。“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立德就是要教会学生思想品德和为人处世,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专业人才。能和德,德为先。
以往,我总是把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分开来看的,前者是教学学科,讲究教学技巧和效能;后者是班级管理常规,是取得有效成绩的“护花使者”,侧重于班级的建设。但上个学期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思想政治德育功能与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的结合有了些许启发。
我班有一个分班过来的男生,对班级事务很热情也很有能力,班级里的事务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很有成效。在同学们的一致推荐下,他成为我班的班长。对他我是放心和满意的,就忘了去了解他在原班级表现。
在期中考試后,他在宿舍玩手机被学校综治办的工作人员没收了手机。一周后,没收的手机交给班主任保管。他早早就打听到这个消息。那段时间表现得非常积极,为的是能要回手机。当他来问我拿手机时,为了激励他,我对他提出要求:期末考成绩能比期中考成绩进步,并不再出现违纪行为,我就还给他,他同意了并写了保证书。但没过多久,因为练体育项目太累,他开始课上睡觉、缺交作业等情况,他的成绩并没有进步甚至退步,管理班级也没刚开学那样热情和认真,所以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我以此理由拒绝了他归还手机的要求。期末放假那天,他让家长来办公室要手机。我与家长谈了很久,我们达成共识:下学期期中考,看他的表现再决定是否归还手机。
新学期开始,他表现很好并坚持了一段时间,但又开始不发挥班长的积极带头作用,很多时候在班级里还搞一些“小破坏”,班级非常松散,纪律涣散,班风、学风都有了一些损坏。我找他谈了几次话,都是当时答应得好好的,但回到班级还是一样,还会找各种理由推脱自己的问题。我一直都认为是班主任管理工作没有成效和他沟通不到位的问题,一直向其他班主任取经。直到有一天,别班的学生见到我就窃窃私语和对我莫名其妙的笑,后来才打听到他在下面和同学说我的坏话,就因为我没有归还他的手机。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意识到这就是学生思想道德的缺失问题啊!搜集证据后,我找他谈话。他开始就是否认和推脱,我将一项项证据摆出来后,他才承认错误,并把这样做的理由归于我说话不算话,不归还他的手机,想霸占使用他的苹果手机。那一刻,我既生气又感叹!也预见到如果学生没有正确价值观引导下的严重后果。我调整了谈话方向,转向性格、品格、道德、为人处世方面。谈话很顺利,他也知道自己的性格问题,经过这件事他意识了为人的品格是为人之根本,如果没有好人品,做什么事情都难以成功,以后要做有诚信、有责任心、尊师重教的人。谈话末了,他向我说起,他初中因为老师管教他较严而向校长写信告状的事情,现在他觉得很后悔,诚挚地向我道歉并保证消除对我不好的影响。
这次事件,与其说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还不如说唤醒了一位政治科班主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德育作用的意识。高中阶段是学生塑造性格、人格的关键时期,我们思想政治课上有很多机会可以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立德树人”思想在思想政治课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和意义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这么做:
一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为人铸魂。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以理想信念铸魂。在《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就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等内容,我们要在平时的理论教育中更加重视对青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同时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如加强社会实践的形式多样化,使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推进高中阶段德育体系。高中阶段是性格养成和塑造人生的关键阶段,需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科学定位德育目标,既承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又启高等教育的思想信念教育,实现分层、个性化德育目标。
三是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格局。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重要影响源,教育等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例如本次疫情事件,就要联合国家、社会、学校好人家的力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让学生理解大国与小家的关系,引导青年树立热爱国家的共同理想,树立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崇高理想,树立贡献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形成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大局观。
参考文献【1】吴风英. 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隐性教育的作用[J]. 新课程(下)(5):111-111.
【2】张澍军, 苏醒. 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命[J]. 思想教育研究, 000(7):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