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平洋战争初期,同盟国军队连连失利,日军迅速占领菲律宾、泰国、香港、印度尼西亚等地,缅甸成为东南亚唯一未被日军占领的国家,战略地位日显重要。为了保卫缅甸这一战略要地和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中英两国于1941年12月23日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遂告成立。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由此组成了抗日战争历史上著名的“中国远征军”。从中国军队入缅作战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近日,笔者有幸寻访到了曾经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浙江浦江籍抗日老英雄吴樟银。已84岁高龄的吴樟银,身穿白色短袖,精神矍铄,虽然年事已高,但对60多年前那段血雨腥风、豪情悲壮的往事,老人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为当兵偷卖家中一石粮食
吴樟银1924年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乡下葛村,9岁那年,母亲在分娩妹妹的过程中不幸去世,从此便和父亲相依为命。虽然家里非常困难,但父亲为了让吴樟银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在他13岁那年将他送到了平安小学读书,两年之后,吴樟银又到珠山后村读私塾,专攻古文。吴樟银说他因为这段读书的经历而被同村人称为“秀才”,更重要的是,这段读书的经历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40年,抗日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年仅17岁的吴樟银看到国破家亡、老百姓生活窘困的悲惨景象,顿时热血沸腾,“那时候我就想着去参军,打东洋鬼子”。老人说他立志要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于是,毅然选择了“投笔从戎”。
由于吴樟银是家中的独子,家里疼爱有加,父亲对他参军一事极力反对。为了能够当兵,这年夏天,他约了伙伴,偷偷地离开了家。临走前,为了筹措盘缠,他瞒着父亲偷偷地把家中的一石粮食卖给了二伯。随后,他和同伴便一起上路了。走了一百多里路,终于在兰溪的殿山庙找到了国民党的部队,从此,年少的吴樟银便开始了他长达四年的抗日生涯。
当了一名通讯兵
“在兰溪整训一个月后,我就随部队出发去了广西桂林。”吴樟银说,到达桂林后,因为他学过一点文化,部队没有叫他当拿枪杆子的步兵,而是做了一名通讯兵。“当时我就想到前线打东洋鬼子,部队安排我搞通讯兵,心里还不大乐意的”。后来一名军官开导他说:“一名出色的通讯兵有时候堪比千军万马,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一席话,使吴樟银茅塞顿开,在这个搞技术活的特殊岗位上开始了自己特殊的“抗日战争”。
吴樟银很快被编排到通讯兵第二团第三营十八连,从最基本的架有线电线开始。吴樟银说,架有线电线是通讯兵里面最辛苦的活,每天都要爬到十几米高的木竿上,有时候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由于出色的技术,吴樟银很快被调到营部守有线电话总机。第二年,也就是1941年,吴樟银又被调到了团部守60门总机,60门总机就靠着四名通讯兵24小时轮流值班,每逢有战事便忙得焦头烂额。
由于吴樟银年纪小,人又聪明、机敏,很受部队的器重。同年底,他又被调到广西柳州,到当时的军士教导大队接受训练,学习无线电发报技术。“当时教导员告诉我们,随时可能要上前线,很可能要到缅甸作战,参加青年远征军”。而就在不久后的1942年2月,中国第一批远征军开始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而此时的吴樟银和他的战友们还在紧张的训练之中,随时待命出发。
但是这支中国的精锐之师,由于前方指挥不当,失败的消息很快传来,同年5月惨败撤退印度。在不到4个月时间里,10万精锐战士,被俘2万余人,在撤退中饿死、病死在缅北丛林中的达3万余人,最后集结于印度兰姆伽和滇西的远征军部队,仅剩4万余人。
参加中国远征军
和史迪威将军握手
当时的国民政府鉴于缅甸的重要性,积极酝酿反攻缅甸,在滇西重新组编并整训第二批远征军,随时准备与英美军队协同反攻缅甸。吴樟银在这个时候被选调到中国远征军。1942年底,吴樟银从云南沾益机场出发到印度丁江机场,然后到达印度兰姆伽,被编到通讯兵独立第三营。
当时兰姆伽训练基地驻扎着中、英、美等同盟国的士兵,兵力有几十万。吴樟银说,在远征军里头有很多从军的学生,他们年纪很小,但都很听话。当时美国人在兰姆伽开设了许多军事技术学校,比如战车学校、通讯学校、工兵学校等。所有教官都是美国人,他们训练严格、不徇私情。吴樟银说,在兰姆伽的那段日子,是他技术突飞猛进的日子。后来,他被分配到新二十二师六十六团当无线电台报务员,当时新二十二师的师长就是声名显赫的廖耀湘将军。
“在兰姆伽受训的日子非常辛苦,尤其是步兵,每天天没亮就要做早操,吃得也很一般,每天都能看见有人累倒”。受训期间,吴樟银非常有幸见到了中国远征军的总指挥史迪威将军,“他是高高的老头,花白的头发,长得非常和蔼,尤其喜欢年轻人”。吴樟银说,那天他们早操完毕,史迪威将军就走到队伍中来,和一些年轻的士兵一一握手,吴樟银也幸运地和史迪威将军亲切地握手了。吴樟银说,那一天,他感到非常的激动。
翻越“野人山”
1943年3月,廖耀湘将军的新二十二师与孙立人将军的新三十八师组成了新一军。1943年秋,吴樟银所在的中国远征军终于开出兰姆伽军营大门,与日军进行生死决战。如同当年的撤退,部队首先进入的仍旧是野人山,从缅北原始丛林里开始向回打。
“过野人山是我生平所经历的最艰险、最荡气回肠的一段日子,我真的不枉此生”。吴樟银感慨地说,野人山其实就是位于缅北胡康河谷的大密林,胡康河谷在缅语意为“魔鬼居住的地方”。据说有野人出没,因此当地人将这片方圆数百里的无人区统称为“野人山”。其实所谓的野人就是一些衣不蔽体、身上长毛的土著居民。“野人山名副其实,没过几日,我就看见了长毛的野人,而且山上乔木遮天,藤草遍地,几乎不见天日,士兵们只能靠手电筒和指南针辨别方向”。吴樟银说,他们踩着野兽走过的小路,每天都要坚持走几十里地。黄昏露宿时,士兵们砍些树枝,上面搭着芭蕉叶做个棚子,但有时夜里雨大,将棚子冲垮,士兵们只能靠在一起,头顶军毯以待天亮。然而最令人痛心的是,在这丛山密林之中布满了尸骨,晚上不时发出幽幽的绿光,这是第一次过野人山时牺牲的战友,有的已经成为一堆白骨,有的已经被野兽撕碎。
面对如此残酷的景象,士兵的心里会是怎样的绝望呀!吴樟银说:“难过肯定是有的,但当时对自己能不能走出去并没有考虑太多。从战场上下来,生死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有口气,就往前走!”
热带丛林也是蚂蟥的世界。下雨之后蚂蟥遍地皆是。“那些旱蚂蟥,长在树上,密密麻麻,四处跳动,还直往身体里钻,战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抓蚂蟥。而蚊子也有苍蝇那么大,很多人被叮后患了恶性疟疾,俗称恶性摆子”。过野人山,粮草一直是个问题,士兵们饥一顿饱一顿是很平常的事情。吴樟银说,有一次他们连续一个星期没能吃到粮食,“我记得20岁生日那天吃的就是野菜”。虽然20岁在农村是个大生日,但在当时的环境里,对于吴樟银来说,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快慰了。一个星期后,美国飞机终于看到了远征军部队,他们从飞机上扔下罐头、饼干,士兵们贪婪地吃着。
通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在枪林弹雨中,新一军在1943年的初冬季节顽强地冲出野人山,继而血战大龙河,歼灭胡康河谷的日军,攻克于邦,破天险踏入孟拱河,偷渡南高江,奇袭西通,攻取加迈,扫荡库芒山,攻克孟拱, 新一军一路斩关夺隘,节节胜利,日军主力闻风丧胆。1944年8月,在孟拱之战、密支那攻防战胜利结束后,共歼灭日军十几万人。1945年1月27日,新一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终于回到祖国了!”吴樟银笑着说,当时士兵们个个都很兴奋,感到祖国是那么的亲切!
自己人打自己人,我不干!
日本人终于投降了,抗战八年以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结束了。回到南京后,吴樟银听说自己所在的部队要被派遣到东北打内战,“这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回家了,我坚决不打共产党,都是自己的兄弟,自己人不打自己人。”吴樟银严肃地说。
之后,吴樟银便脱下军装,告别了他深爱的无线电事业,也告别了他的戎马生涯,在1946年初回到了阔别数载的家乡,年迈的父亲看到儿子归来,喜不自禁。从此以后,吴樟银过起了普通的农民生活。
在采访结束时,吴樟银泪如泉涌,他说,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的表现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决不会亡,我们中国人无坚不摧。
如今,在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的日子,我们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记住这段历史,能够记住这支威名远扬的中国远征军,记住这些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们!
近日,笔者有幸寻访到了曾经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浙江浦江籍抗日老英雄吴樟银。已84岁高龄的吴樟银,身穿白色短袖,精神矍铄,虽然年事已高,但对60多年前那段血雨腥风、豪情悲壮的往事,老人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为当兵偷卖家中一石粮食
吴樟银1924年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乡下葛村,9岁那年,母亲在分娩妹妹的过程中不幸去世,从此便和父亲相依为命。虽然家里非常困难,但父亲为了让吴樟银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在他13岁那年将他送到了平安小学读书,两年之后,吴樟银又到珠山后村读私塾,专攻古文。吴樟银说他因为这段读书的经历而被同村人称为“秀才”,更重要的是,这段读书的经历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40年,抗日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年仅17岁的吴樟银看到国破家亡、老百姓生活窘困的悲惨景象,顿时热血沸腾,“那时候我就想着去参军,打东洋鬼子”。老人说他立志要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于是,毅然选择了“投笔从戎”。
由于吴樟银是家中的独子,家里疼爱有加,父亲对他参军一事极力反对。为了能够当兵,这年夏天,他约了伙伴,偷偷地离开了家。临走前,为了筹措盘缠,他瞒着父亲偷偷地把家中的一石粮食卖给了二伯。随后,他和同伴便一起上路了。走了一百多里路,终于在兰溪的殿山庙找到了国民党的部队,从此,年少的吴樟银便开始了他长达四年的抗日生涯。
当了一名通讯兵
“在兰溪整训一个月后,我就随部队出发去了广西桂林。”吴樟银说,到达桂林后,因为他学过一点文化,部队没有叫他当拿枪杆子的步兵,而是做了一名通讯兵。“当时我就想到前线打东洋鬼子,部队安排我搞通讯兵,心里还不大乐意的”。后来一名军官开导他说:“一名出色的通讯兵有时候堪比千军万马,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一席话,使吴樟银茅塞顿开,在这个搞技术活的特殊岗位上开始了自己特殊的“抗日战争”。
吴樟银很快被编排到通讯兵第二团第三营十八连,从最基本的架有线电线开始。吴樟银说,架有线电线是通讯兵里面最辛苦的活,每天都要爬到十几米高的木竿上,有时候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由于出色的技术,吴樟银很快被调到营部守有线电话总机。第二年,也就是1941年,吴樟银又被调到了团部守60门总机,60门总机就靠着四名通讯兵24小时轮流值班,每逢有战事便忙得焦头烂额。
由于吴樟银年纪小,人又聪明、机敏,很受部队的器重。同年底,他又被调到广西柳州,到当时的军士教导大队接受训练,学习无线电发报技术。“当时教导员告诉我们,随时可能要上前线,很可能要到缅甸作战,参加青年远征军”。而就在不久后的1942年2月,中国第一批远征军开始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而此时的吴樟银和他的战友们还在紧张的训练之中,随时待命出发。
但是这支中国的精锐之师,由于前方指挥不当,失败的消息很快传来,同年5月惨败撤退印度。在不到4个月时间里,10万精锐战士,被俘2万余人,在撤退中饿死、病死在缅北丛林中的达3万余人,最后集结于印度兰姆伽和滇西的远征军部队,仅剩4万余人。
参加中国远征军
和史迪威将军握手
当时的国民政府鉴于缅甸的重要性,积极酝酿反攻缅甸,在滇西重新组编并整训第二批远征军,随时准备与英美军队协同反攻缅甸。吴樟银在这个时候被选调到中国远征军。1942年底,吴樟银从云南沾益机场出发到印度丁江机场,然后到达印度兰姆伽,被编到通讯兵独立第三营。
当时兰姆伽训练基地驻扎着中、英、美等同盟国的士兵,兵力有几十万。吴樟银说,在远征军里头有很多从军的学生,他们年纪很小,但都很听话。当时美国人在兰姆伽开设了许多军事技术学校,比如战车学校、通讯学校、工兵学校等。所有教官都是美国人,他们训练严格、不徇私情。吴樟银说,在兰姆伽的那段日子,是他技术突飞猛进的日子。后来,他被分配到新二十二师六十六团当无线电台报务员,当时新二十二师的师长就是声名显赫的廖耀湘将军。
“在兰姆伽受训的日子非常辛苦,尤其是步兵,每天天没亮就要做早操,吃得也很一般,每天都能看见有人累倒”。受训期间,吴樟银非常有幸见到了中国远征军的总指挥史迪威将军,“他是高高的老头,花白的头发,长得非常和蔼,尤其喜欢年轻人”。吴樟银说,那天他们早操完毕,史迪威将军就走到队伍中来,和一些年轻的士兵一一握手,吴樟银也幸运地和史迪威将军亲切地握手了。吴樟银说,那一天,他感到非常的激动。
翻越“野人山”
1943年3月,廖耀湘将军的新二十二师与孙立人将军的新三十八师组成了新一军。1943年秋,吴樟银所在的中国远征军终于开出兰姆伽军营大门,与日军进行生死决战。如同当年的撤退,部队首先进入的仍旧是野人山,从缅北原始丛林里开始向回打。
“过野人山是我生平所经历的最艰险、最荡气回肠的一段日子,我真的不枉此生”。吴樟银感慨地说,野人山其实就是位于缅北胡康河谷的大密林,胡康河谷在缅语意为“魔鬼居住的地方”。据说有野人出没,因此当地人将这片方圆数百里的无人区统称为“野人山”。其实所谓的野人就是一些衣不蔽体、身上长毛的土著居民。“野人山名副其实,没过几日,我就看见了长毛的野人,而且山上乔木遮天,藤草遍地,几乎不见天日,士兵们只能靠手电筒和指南针辨别方向”。吴樟银说,他们踩着野兽走过的小路,每天都要坚持走几十里地。黄昏露宿时,士兵们砍些树枝,上面搭着芭蕉叶做个棚子,但有时夜里雨大,将棚子冲垮,士兵们只能靠在一起,头顶军毯以待天亮。然而最令人痛心的是,在这丛山密林之中布满了尸骨,晚上不时发出幽幽的绿光,这是第一次过野人山时牺牲的战友,有的已经成为一堆白骨,有的已经被野兽撕碎。
面对如此残酷的景象,士兵的心里会是怎样的绝望呀!吴樟银说:“难过肯定是有的,但当时对自己能不能走出去并没有考虑太多。从战场上下来,生死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有口气,就往前走!”
热带丛林也是蚂蟥的世界。下雨之后蚂蟥遍地皆是。“那些旱蚂蟥,长在树上,密密麻麻,四处跳动,还直往身体里钻,战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抓蚂蟥。而蚊子也有苍蝇那么大,很多人被叮后患了恶性疟疾,俗称恶性摆子”。过野人山,粮草一直是个问题,士兵们饥一顿饱一顿是很平常的事情。吴樟银说,有一次他们连续一个星期没能吃到粮食,“我记得20岁生日那天吃的就是野菜”。虽然20岁在农村是个大生日,但在当时的环境里,对于吴樟银来说,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快慰了。一个星期后,美国飞机终于看到了远征军部队,他们从飞机上扔下罐头、饼干,士兵们贪婪地吃着。
通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在枪林弹雨中,新一军在1943年的初冬季节顽强地冲出野人山,继而血战大龙河,歼灭胡康河谷的日军,攻克于邦,破天险踏入孟拱河,偷渡南高江,奇袭西通,攻取加迈,扫荡库芒山,攻克孟拱, 新一军一路斩关夺隘,节节胜利,日军主力闻风丧胆。1944年8月,在孟拱之战、密支那攻防战胜利结束后,共歼灭日军十几万人。1945年1月27日,新一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终于回到祖国了!”吴樟银笑着说,当时士兵们个个都很兴奋,感到祖国是那么的亲切!
自己人打自己人,我不干!
日本人终于投降了,抗战八年以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结束了。回到南京后,吴樟银听说自己所在的部队要被派遣到东北打内战,“这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回家了,我坚决不打共产党,都是自己的兄弟,自己人不打自己人。”吴樟银严肃地说。
之后,吴樟银便脱下军装,告别了他深爱的无线电事业,也告别了他的戎马生涯,在1946年初回到了阔别数载的家乡,年迈的父亲看到儿子归来,喜不自禁。从此以后,吴樟银过起了普通的农民生活。
在采访结束时,吴樟银泪如泉涌,他说,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的表现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决不会亡,我们中国人无坚不摧。
如今,在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的日子,我们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记住这段历史,能够记住这支威名远扬的中国远征军,记住这些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