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确立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辅助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观 教学情境 人格平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积极参与的意识呢?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中介,人发展的必要食粮,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整体的发展,长远发展及当前课程学习具有奠基意義。正如著名数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够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眩,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一切。高中数学又是以后进一步数学学习的基础。通过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树立他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态度十分重要,更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1. 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利用教学情境,创设学生产生求知欲的契机,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复习椭圆一节时,学生对于椭圆的性质已经有所认识。怎样进一步调动学生对椭圆性质认识和学习的欲望?我在课堂上提出:在椭圆上找一点使它到右焦点的距离最大?椭圆上找一点到两焦点距离乘积最大?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椭圆上的点几何性产生了兴趣,对结果产生了求知欲,情境是平常的课堂,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的情趣却已十分浓厚。
2.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是人格的平等主体,师生之间才能平等对话和交流,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消除学生的压抑感,消除他们追求个性化的思想顾虑,实现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有时,教师因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压缩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丧失了最佳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教师要敢于将时间交给学生,才能体现教师驾御课堂能力,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我在讲解一道习题:曲线C:y=1+ 与直线y=k(x-2)+4有两个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0, 5/12) (B) (0, 3/4) (C)(0, 3/4] (D) (3/4, +8) 多数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到正确答案C。但是一位同学突然提出若曲线C: Y=1+ 呢?有的同学马上不屑一顾,也有同学说没有答案,面对课堂“干扰”,我没有马上表态,允许学生的“干扰”,课堂半分钟的争议后,我说:“没有答案可以是填空啊!”结果我找了提出问题的同学解决。他画出双曲线,利用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进线的斜率关系解决了问题。学生不再以为提问题的同学是搅乱,而是一种羡慕,我获得了一道很好的姊妹题,也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提供了宽松的环境,真正对学生见解以尊重,对学生的思维给予引导,激发了其他同学参与的意识、积极性、不甘落后的上进心,真正实现了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真实平等,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效果。
3. 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细心观察学生平常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方向等。对于优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不足要求学生克服。同时要注意给予学生发展性评价,评价应以客观为依据,公正为原则,艺术为指导,关爱为核心。评价的方式要多样,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个别谈话,口头表扬,批语激励等传统方法,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QQ留言,发送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
再次,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有利于学生不断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挫折,对于好奇心,求知欲都是一种考验。学生正视困难,坚定信心,需要顽强的意志,教师激励他们以积极心态解决困难,不气馁。同时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逐步克服困难的过程。克服困难更能加强学习的信心,磨练意志。
总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实践中与学生共同探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大胆实践,逐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叶晓诚主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观 教学情境 人格平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积极参与的意识呢?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中介,人发展的必要食粮,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整体的发展,长远发展及当前课程学习具有奠基意義。正如著名数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够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眩,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一切。高中数学又是以后进一步数学学习的基础。通过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树立他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态度十分重要,更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1. 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利用教学情境,创设学生产生求知欲的契机,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复习椭圆一节时,学生对于椭圆的性质已经有所认识。怎样进一步调动学生对椭圆性质认识和学习的欲望?我在课堂上提出:在椭圆上找一点使它到右焦点的距离最大?椭圆上找一点到两焦点距离乘积最大?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椭圆上的点几何性产生了兴趣,对结果产生了求知欲,情境是平常的课堂,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的情趣却已十分浓厚。
2.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是人格的平等主体,师生之间才能平等对话和交流,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消除学生的压抑感,消除他们追求个性化的思想顾虑,实现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有时,教师因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压缩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丧失了最佳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教师要敢于将时间交给学生,才能体现教师驾御课堂能力,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我在讲解一道习题:曲线C:y=1+ 与直线y=k(x-2)+4有两个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0, 5/12) (B) (0, 3/4) (C)(0, 3/4] (D) (3/4, +8) 多数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到正确答案C。但是一位同学突然提出若曲线C: Y=1+ 呢?有的同学马上不屑一顾,也有同学说没有答案,面对课堂“干扰”,我没有马上表态,允许学生的“干扰”,课堂半分钟的争议后,我说:“没有答案可以是填空啊!”结果我找了提出问题的同学解决。他画出双曲线,利用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进线的斜率关系解决了问题。学生不再以为提问题的同学是搅乱,而是一种羡慕,我获得了一道很好的姊妹题,也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提供了宽松的环境,真正对学生见解以尊重,对学生的思维给予引导,激发了其他同学参与的意识、积极性、不甘落后的上进心,真正实现了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真实平等,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效果。
3. 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细心观察学生平常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方向等。对于优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不足要求学生克服。同时要注意给予学生发展性评价,评价应以客观为依据,公正为原则,艺术为指导,关爱为核心。评价的方式要多样,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个别谈话,口头表扬,批语激励等传统方法,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QQ留言,发送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
再次,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有利于学生不断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挫折,对于好奇心,求知欲都是一种考验。学生正视困难,坚定信心,需要顽强的意志,教师激励他们以积极心态解决困难,不气馁。同时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逐步克服困难的过程。克服困难更能加强学习的信心,磨练意志。
总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实践中与学生共同探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大胆实践,逐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叶晓诚主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