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望见,一轮诗歌的明月(随笔)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x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诗是一件很考验耐性的事。如为生计之需,请远离诗歌,如为成名之道,请远离诗歌;而如为灵魂召唤,请接近诗歌,如为生命证明,请接近诗歌。我记着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句话:“诗是独自对天地间讲话。”天地之间,有欢乐,更有痛苦,有悲伤,有忧愁,有愤怒,这些属于万物,更属于人类的情感,最需要诗人用诗歌的声音还原出来,然后让世界去聆听。而在这些声音中,唯一要删除掉的,就是虚伪。因此,写诗仅有坚持是不够的,最终需要的是那种刻骨铭心的热爱。而这些年来,我所热爱的诗歌,是有态度的诗歌,是能照顾人心的诗歌,是有人性关怀的诗歌,是与弱者心息相通的诗歌,是能倾听大众声音的诗歌,也是能守住抒情本质的诗歌。
  我也记着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一句话:“离去和流浪,都是回家的一种方式。”我想,一个心中有精神原乡的诗人,就是在远离故土之后,也要通过诗歌,走上回归故乡的路程。也不只是诗人,写作者多是背负着巨大的故土记忆,永远在路上的孤独者。因为故乡,才是文学的精神原乡。那些走在我们前面,可以成为巨匠的作家,都把自己写作的中心,放在精神的原乡。像贾平凹,用文字寻找故乡,像阎连科,文字的根在故乡,像张承志,为精神的故乡,永生写着一部心灵史。因为故土,是最持久的灵感源泉。而最正确的写作态度,是把心放在心应该在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写出从心中丛生的,像故乡的草木一样的文字。因此,我一直追问自己做到了多少,而我所有的努力,就是想让自己的写作,多带有故乡的一些温度。
  我还记着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一句话:“没有诗,就没有未来。”阿多尼斯将诗歌视为一种愿望和激情,当他进入诗歌的时候,真像一个儿童。每次打开他的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首先会注视他的一头银发,注视架在鼻梁上的一副眼镜,以及从镜片后面射出的两道锐利,瞬间就能穿透世界的目光。他的诗歌,让我知道此前,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阅读过这样的诗歌,他的诗歌,让我思考此前,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因此,他是我敬仰和追随的伟大诗人之一。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生活在陕西的诗人,要确立自己诗歌创作的方向、態度和个性,不要忘了我们至少还有三个得天独厚的参照系:一是唐诗的创造精神,二是陕西文化的创造精神,三是离我们最近的现当代陕西优秀作家的创造精神。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并时刻从中汲取力量,诗人啊,举头就能望见,一轮诗歌的明月。
其他文献
重返原乡  这条路上的青草已不能辨认  嘉陵江说没见过我的脸  我不能信,一个一生都在漂泊的它  流淌的言辞  乡人都忘性极大  出离的青年尚不能幸免  沙石尚且能够,蹒跚东风的后尘  我学着谁腆着脸,拉过一个路人  询问原乡  却又像第一次壮胆出走  再背道而驰  谎 言  静时,能听到蝉鸣  日暮里之歌——  我叫它《送别》  光走向你,阴影走向你  春天是个好舵手  渡你心湖  任衣袂沾湿,
期刊
那么多孤独,在雪线上  堆积。当车轮碾过,风声咬紧刹车和一块提心吊胆的蓝  那些装在信封里的喜悦与期盼  咬住路面,咬住白云的白  一天,就是一道历史的痕迹  如果在某一封信中读到缠绵悱恻  有很多的字一定是从其美多吉胸腔里跳出来的  30年的雪的厚度我只有仰望  深深的车胎陷入时光,一身绿装,在高原雪线上奔跑  雪在不断加厚  风在不断撕裂  只有其美多吉递上的消息是滚烫的  折多山,雀兒山……
期刊
一个未走出国门的人  把他的脚印一一  连起来,就是他理解的祖国  教科书、电视、网络里的祖国  是一只飞翔的鸽子  背后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天空……  誰的理解如此深刻  脚印里的祖国,带着一个公民的体温  有时还带着水泡,和血  我的祖国太大了,我将老死在  理解的途中。哪天我再也走不动了  随便选个黄昏坐下来  我的祖国等于一次仰望,和恣肆的燃烧
期刊
当我写下“祖” 石头崩裂  甲骨开始唱歌 青铜开始舞蹈  晶莹的陶器在烈火中绽放鸟语和花香  一条优雅的蚕 在丝路上  抒情诗般 吐着秦腔 汉语和方言  当我写下“国” 长城风一样生长  羊皮纸上呼啸着金戈铁马的声音  倒下一匹战马 就为祖国长成灌木  睡着一位将士 就为祖国长成大树  我千里迢迢 為祖国掬一捧水来  只为洗去她一路的风尘和霞露  当我写下“万” 请把门打开  把砧备好 高举的铁锤
期刊
春天的三河村,所有色彩都被一种包围  是喜色。首批彝族乡亲  迎来乔迁之喜  告别让人牵挂的土坯房,搬入彝式新居  张张笑脸,个个如花儿般绽放  吉好也求的脸上洒满光芒  坝坝宴,达体舞,经典的留客歌唱起来  旋律之間,升腾一股透明的力量  有种子在心中萌发  万物生长,一幢幢彝式新居簇拥着花儿  三两只飞鸟在芳香里追逐撒欢  鸣叫声里有对春天的祝福
期刊
落春十四行  孤独的博物馆,玻璃倾斜  咒语滑落。远眺的最佳视角  帘布上黯淡又利落的折线。  遗忘了的街道是崭新的漩涡  是必然的车祸在发生。飞逝的  长明的生命不断交会,告别  像一幅不断抹去的匆忙速写  还要把光拢向高处的蓝屋顶。  加速生长的昼与夜,进行持续的闭合,  沉静而委婉。还有更多的时令  要在此消磨,像美丽的吊灯一样  呻吟,笼罩在阴影之上:截断自我迷恋  的退路,却不禁止窃窃私
期刊
童 年  那是后院菜园的一扇木门  现在我经过那儿,要挖一些  冬季的蔬菜  木门右下方有个小洞  进出门时,只有认真留意  才会发现它  我不知道木门是何时装上的  用一根细钢条鼓捣那个小洞时  我可能八岁  或者更小一些  如果我弯下腰注视那个小洞  它还会认得我吗?  幻 象  我有多本陶渊明的集子,  薄薄的,中华书局出版的《陶渊明集》,  分别在开封和郑州的住处、在办公室里,  有时候也
期刊
工部像前书  无数朝代在灯光下亮起  而无数在呼吸中  熄灭的坚硬形状里,我们的孤独  也曾在这片竹林中流动——  月光满地,诗的影子相对而行  我们都曾面色忧患,袍袖翻飞  石像前,两枝青竹的摇动  一如人间空怀的踌躇  “这么多年啊”你说  那些时间的灰尘,早已落满我们的肩膀  寂静之间,这突然到来的失落  “再写一首诗吧,先生——”  先生不说话,先生  已寂静如石  船  西行十二里,遇湖
期刊
我喜欢坐在黄昏里,读  战友用青春写成的长诗  每一公里都有一块倒下的巨石  这条路就是这些灵魂铺成的地基  从美式卡车,老解放到新东风  画着圆的风总是义无反顾地一路前行  风挽着八月的格桑花,在曾经无人的禁区上  为车轮的旋转舞动鲜艳的锅庄  这跌宕的诗行,是战马的嘶鸣  声音,行走在世界的屋脊  塌方、激流、缺氧,云霞、雪山、鲜花  以简单的词汇曾经包裹着死亡的诱惑和邀请  如果,有一天川藏
期刊
那么我听到了那声鸟叫  在苍穹之下,它终究让我们不明所以  仿佛这里就是它的领域  它笼罩我们能够看见的地方  镜头里,我琢磨它细小的举止  更多的是出于本能,就像  客厅里的女士,保持着  迷人的微笑,有着彬彬有礼的腔调  它的叫声撬动我们的孤独  作为一个象征,也许它就是孤独本身  被隐匿的学习和在漫长中  用打开的翅膀去适合那片空虚  旅行的中途,它高不过  我们的视线。如果它高了  我们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