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饮食消费特征与社会变迁
在食物较为匮乏的年代,吃饱是所有人的追求。在食物充盈的年代,吃开始出现新的样态。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的极大丰富和购买能力的增强,人们的饮食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作为站在潮流前线的年轻人,在吃这方面也不甘落后,他们吃出了潮流和特色,与时代交相呼应。
青年人的饮食消费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从山珍海味到营养搭配。老一代人对食物匮乏年代的记忆让他们在吃上有选择的时候,首选的是山珍海味;而部分年轻人从出生就处在一个食物较为充足的年代,他们在吃上更追求营养搭配,除了鸡鸭鱼肉蛋奶,蔬菜、水果、甜点样样都不能少。青年对均衡营养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基于营养学知识的指导和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第二,追求饮食自由。面对消费水平较高的食物时,很多青年人喊出口号,“车厘子自由”“荔枝自由”“龙虾自由”……不同季节似乎都有不同的食物被冠以“自由”之名,而在这些口号的背后,青年人日常的食物可能是外卖、简餐,但饮食自由依然是他们不变的追求。他们可能吃很多顿简餐,只是为了省出钱去上档次的餐厅实现一次“饮食自由”。
第三,超越“吃饱”。吃饱的问题解决了,吃就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在青年人那里,吃开始与感情交流、社会交往、娱乐等结合在一起,户外烧烤、朋友圈晒图、“吃播”视频……美食成为年轻人谈论和关心的话题。
第四,网络成为饮食的重要媒介。在互聯网时代出生的青年,吃也离不开互联网。下厨时使用做菜APP或者借鉴网上做菜攻略,吃饭时要在网上查评价,或者在网络平台点外卖,餐前餐后还不忘在社交软件上晒图,付款使用手机支付。网络成为青年饮食日常中的重要媒介,也在不断塑造着青年的饮食消费形态。
年轻人吃出了新的文化,而这种饮食消费特征变化的背后是快速变迁的社会。首先是食物市场体系的扩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饮食元素不断丰富、饮食文化相互融合。来自全球各地不同品种的水果在商场售卖,不同菜系、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饮食在城市里可以轻易找到。不同时空的食物都可以迅捷抵达消费者手中,热带的水果、泰国的香米、澳洲的龙虾……市场给青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食物和多样化的选择。
其次是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网络已经深深嵌入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的消费。网络可以为青年人提供烹饪方法、食物评价和餐饮体验等海量信息,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便捷的外卖物流系统。在网络平台上,青年可以分享自己的饮食体验,“吃饭之前先发朋友圈”正体现了青年饮食与网络的密切关联。
最后,个体化背景下的饮食。随着现代性的增长,个体化趋势愈发显现。在饮食上,个体化给青年饮食的品种、方式提供多元的选择空间和自由。“一人食”“自热火锅”“预制菜”“饮食Vlog”等热词的流行,实际上反映的是青年饮食的个体化趋势,独自吃饭成为青年饮食消费的常态。
青年饮食观念转变与“吃货”的乐趣构建
青年饮食消费的新特征背后实则暗含青年饮食观念的转变。或许,当中年父母说吃饱喝好的时候,年轻人在想:什么好吃?怎么吃好玩?很多年轻人自诩是“吃货”,那是他们对自己的戏称,并对此乐此不疲。
猎奇:从单一到多元。不同的饮食种类、文化在市场的深度交融,让青年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元。当一日三餐都能吃好的时候,青年人就在追求新鲜的饮食材料、烹饪方式或者饮食文化,正所谓“奇货可居”。青年人对“奇”的追寻不仅仅是饮食材料、饮食质量,还包括饮食品质、饮食文化和饮食环境等。对“网红”餐饮的追求正是青年人“猎奇”的表现,童年零食店的出现则是猎奇的另一种向度。当一种新鲜或小众的饮食文化出现,青年人便跃跃欲试,被大多数人接受之后,这种新鲜饮食就变成日常选择。正如咖啡、披萨等外国饮食已经成为青年普通的选择,新的尝试和探索正在不断出现。
“云吃”:从聚餐到晒图。在餐馆遍地开花之时,聚餐成为青年通过饮食进行社交的一种方式。当社交软件、自媒体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晒美食成为青年的日常。“吃饭之前先拍照”被调侃为“让手机先吃”。晒图实际上意味着,对青年而言,吃饭不仅仅意味着填饱肚子,还意味着要与社交网络分享,“美食滤镜”也因此应运而生。朋友圈晒图所带来的乐趣可能并不亚于食物本身带来的乐趣。
预制:从吃到做。除了日常的外卖和简餐,动手做饭成为一项极具仪式感和乐趣的事情。预制食品因其烹饪方法简单方便受到青年的青睐。当然,亲自做饭的乐趣,实则是青年长久依赖外卖和餐厅、试图抚慰自己所形成的快乐体验。
“吃货”:从戏称到职业。青年始终保持着对饮食上的猎奇,吃饭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话题。在自媒体平台,“吃货”不再是对自己的戏称,那些自诩“吃货”的青年建立贴吧、公众号等,“吃货”成为一群人的标签。随着“吃货”和饮食话题的标签化,甚至出现了一群职业“吃货”。他们专门在网络平台上试吃、评价,或者直播、带货,形成了一条“吃”的产业。“吃播”并不是主播自己在吃,而是为广大青年探路,是青年分享“吃货”乐趣的代表。
速食文化对青年生活的解构
速食文化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源于快餐连锁品牌的快速崛起。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刚进入中国时,汉堡、可乐和鸡翅是年轻人童年时梦寐以求的食物。以此为代表的速食文化迅速进入年轻人的生活,从方便面到自嗨锅,速食日益受到追捧。速食文化的本质是高效的流水线产品,能够节约时间,方便快捷。选择这种批量化生产的食物,青年不再注重饮食体验,这与青年日常的工作状态相关。当“996”青年下班后只想“躺平”,除了外卖和速食,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速食会给忙碌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对速食文化的习以为常,正不断解构他们的生活。
随时吃饭:对饮食体验的解构。速食即食的特点,使得青年随时随地都可以吃饭,而分餐制是与速食文化相对应的饮食方式。有的速食产品不需要餐桌,可能会出现在办公桌或者床上;和速食搭配的可能是一部肥皂剧或者一档综艺节目,吃饭和娱乐在短暂的时间内同时进行;速食产品也可以被装进袋子里,打包带回家,吃饭成了很随意的事情。
独自吃饭:对社交的解构。预制菜、“一人食”、外卖越来越多地受到“空巢青年”的青睐,独自吃饭成为青年饮食的常态。社交软件上的分享,也不再是面对面的互动和讨论,而是单方面的可能无法收到回应的一次自我展示。速食正在解构一家人围坐餐桌的传统,让吃饭变成一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家庭或者一群人的事情。面对面的共餐是吃饭的社交功能和情感功能的重要载体,而青年对速食的青睐显然已经放弃了这些功能,转而走向一种自我满足。
作者系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编辑 张建 [email protected])
在食物较为匮乏的年代,吃饱是所有人的追求。在食物充盈的年代,吃开始出现新的样态。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的极大丰富和购买能力的增强,人们的饮食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作为站在潮流前线的年轻人,在吃这方面也不甘落后,他们吃出了潮流和特色,与时代交相呼应。
青年人的饮食消费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从山珍海味到营养搭配。老一代人对食物匮乏年代的记忆让他们在吃上有选择的时候,首选的是山珍海味;而部分年轻人从出生就处在一个食物较为充足的年代,他们在吃上更追求营养搭配,除了鸡鸭鱼肉蛋奶,蔬菜、水果、甜点样样都不能少。青年对均衡营养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基于营养学知识的指导和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第二,追求饮食自由。面对消费水平较高的食物时,很多青年人喊出口号,“车厘子自由”“荔枝自由”“龙虾自由”……不同季节似乎都有不同的食物被冠以“自由”之名,而在这些口号的背后,青年人日常的食物可能是外卖、简餐,但饮食自由依然是他们不变的追求。他们可能吃很多顿简餐,只是为了省出钱去上档次的餐厅实现一次“饮食自由”。
第三,超越“吃饱”。吃饱的问题解决了,吃就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在青年人那里,吃开始与感情交流、社会交往、娱乐等结合在一起,户外烧烤、朋友圈晒图、“吃播”视频……美食成为年轻人谈论和关心的话题。
第四,网络成为饮食的重要媒介。在互聯网时代出生的青年,吃也离不开互联网。下厨时使用做菜APP或者借鉴网上做菜攻略,吃饭时要在网上查评价,或者在网络平台点外卖,餐前餐后还不忘在社交软件上晒图,付款使用手机支付。网络成为青年饮食日常中的重要媒介,也在不断塑造着青年的饮食消费形态。
年轻人吃出了新的文化,而这种饮食消费特征变化的背后是快速变迁的社会。首先是食物市场体系的扩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饮食元素不断丰富、饮食文化相互融合。来自全球各地不同品种的水果在商场售卖,不同菜系、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饮食在城市里可以轻易找到。不同时空的食物都可以迅捷抵达消费者手中,热带的水果、泰国的香米、澳洲的龙虾……市场给青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食物和多样化的选择。
其次是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网络已经深深嵌入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的消费。网络可以为青年人提供烹饪方法、食物评价和餐饮体验等海量信息,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便捷的外卖物流系统。在网络平台上,青年可以分享自己的饮食体验,“吃饭之前先发朋友圈”正体现了青年饮食与网络的密切关联。
最后,个体化背景下的饮食。随着现代性的增长,个体化趋势愈发显现。在饮食上,个体化给青年饮食的品种、方式提供多元的选择空间和自由。“一人食”“自热火锅”“预制菜”“饮食Vlog”等热词的流行,实际上反映的是青年饮食的个体化趋势,独自吃饭成为青年饮食消费的常态。
青年饮食观念转变与“吃货”的乐趣构建
青年饮食消费的新特征背后实则暗含青年饮食观念的转变。或许,当中年父母说吃饱喝好的时候,年轻人在想:什么好吃?怎么吃好玩?很多年轻人自诩是“吃货”,那是他们对自己的戏称,并对此乐此不疲。
猎奇:从单一到多元。不同的饮食种类、文化在市场的深度交融,让青年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元。当一日三餐都能吃好的时候,青年人就在追求新鲜的饮食材料、烹饪方式或者饮食文化,正所谓“奇货可居”。青年人对“奇”的追寻不仅仅是饮食材料、饮食质量,还包括饮食品质、饮食文化和饮食环境等。对“网红”餐饮的追求正是青年人“猎奇”的表现,童年零食店的出现则是猎奇的另一种向度。当一种新鲜或小众的饮食文化出现,青年人便跃跃欲试,被大多数人接受之后,这种新鲜饮食就变成日常选择。正如咖啡、披萨等外国饮食已经成为青年普通的选择,新的尝试和探索正在不断出现。
“云吃”:从聚餐到晒图。在餐馆遍地开花之时,聚餐成为青年通过饮食进行社交的一种方式。当社交软件、自媒体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晒美食成为青年的日常。“吃饭之前先拍照”被调侃为“让手机先吃”。晒图实际上意味着,对青年而言,吃饭不仅仅意味着填饱肚子,还意味着要与社交网络分享,“美食滤镜”也因此应运而生。朋友圈晒图所带来的乐趣可能并不亚于食物本身带来的乐趣。
预制:从吃到做。除了日常的外卖和简餐,动手做饭成为一项极具仪式感和乐趣的事情。预制食品因其烹饪方法简单方便受到青年的青睐。当然,亲自做饭的乐趣,实则是青年长久依赖外卖和餐厅、试图抚慰自己所形成的快乐体验。
“吃货”:从戏称到职业。青年始终保持着对饮食上的猎奇,吃饭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话题。在自媒体平台,“吃货”不再是对自己的戏称,那些自诩“吃货”的青年建立贴吧、公众号等,“吃货”成为一群人的标签。随着“吃货”和饮食话题的标签化,甚至出现了一群职业“吃货”。他们专门在网络平台上试吃、评价,或者直播、带货,形成了一条“吃”的产业。“吃播”并不是主播自己在吃,而是为广大青年探路,是青年分享“吃货”乐趣的代表。
速食文化对青年生活的解构
速食文化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源于快餐连锁品牌的快速崛起。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刚进入中国时,汉堡、可乐和鸡翅是年轻人童年时梦寐以求的食物。以此为代表的速食文化迅速进入年轻人的生活,从方便面到自嗨锅,速食日益受到追捧。速食文化的本质是高效的流水线产品,能够节约时间,方便快捷。选择这种批量化生产的食物,青年不再注重饮食体验,这与青年日常的工作状态相关。当“996”青年下班后只想“躺平”,除了外卖和速食,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速食会给忙碌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对速食文化的习以为常,正不断解构他们的生活。
随时吃饭:对饮食体验的解构。速食即食的特点,使得青年随时随地都可以吃饭,而分餐制是与速食文化相对应的饮食方式。有的速食产品不需要餐桌,可能会出现在办公桌或者床上;和速食搭配的可能是一部肥皂剧或者一档综艺节目,吃饭和娱乐在短暂的时间内同时进行;速食产品也可以被装进袋子里,打包带回家,吃饭成了很随意的事情。
独自吃饭:对社交的解构。预制菜、“一人食”、外卖越来越多地受到“空巢青年”的青睐,独自吃饭成为青年饮食的常态。社交软件上的分享,也不再是面对面的互动和讨论,而是单方面的可能无法收到回应的一次自我展示。速食正在解构一家人围坐餐桌的传统,让吃饭变成一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家庭或者一群人的事情。面对面的共餐是吃饭的社交功能和情感功能的重要载体,而青年对速食的青睐显然已经放弃了这些功能,转而走向一种自我满足。
作者系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编辑 张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