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余位中外史学家齐聚山东 为中国发展提供真知灼见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结束七天的议程后在济南圆满落幕。8月23日的大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大会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致辞。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出席开幕式。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每5年举办一届,是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盛会。本届大会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由国际历史学会主办,中国史学会和山东大学承办。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余名历史研究学者参与,注册与实际到会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均创历史新高。青年学者数量和发展中国家学者人数也是历届最多的。大会围绕主题“历史:我们共同的过去和未来”,组织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等各类学术会议共计185场。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教授表示,将中国作为主要议题之一,是摆脱欧洲中心历史观和西方中心论的有力尝试。
  习近平致信祝贺大会开幕
  8月23日,大会在山东大厦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
  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习近平指出,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希望这次大会能够推动各国的历史研究,帮助人们从历史的启迪中更好探寻前进方向。
  习近平强调,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欢迎各位专家从对历史的感悟中为我们提供真知灼见。
  刘延东指出,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追求和平的发展史、互学互鉴的交流史,塑造了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形成了当代中国的价值理念、制度选择和发展道路。她希望各国学者交流对话、传承创新,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为促进多样文明和谐共生作出更大贡献。
  郭树清在致辞时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走出欧美,首次来到亚洲就选择了山东,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经济史、科技史、文化史、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这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在全球化处于高度发展时期召开的一场历史学家的盛会,必将对世界历史科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为这次大会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祝大会圆满成功。
  多项“第一”书写大会历史
  在之后的七天时间里,来自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余名史学专家和学界精英汇聚齐鲁大地,共同探讨世界历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次大会,创造了到会人数之最,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历史学家参会之最,创造了青年学者参会之最。
  本届大会坚持以学术为主导,围绕“历史:我们共同的过去和未来”的大会主旨,就“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书写情感的历史”“世界史中的革命”“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大会共举行185场专场会议,6场卫星会议和2场平行会议。经过平等友好的对话交流、高规格的学术共享,学者们深入挖掘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探寻历史学的发展路径及其现实意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元素是本次大会的突出特色,大会设置专项议题“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十几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就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关系展开探讨。涉及中国的论文数量超过90篇,由中国学者主持的会议达到16场,由中国学者作为评议人或论文提交者的会议达到72场,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整体科研水平的一次大检阅。
  本次大会还首次颁发“国际历史学会-积家历史学奖”,法国历史学家塞尔日·格鲁津斯基获此殊荣。
  8月29日,大会在山东大学胜利闭幕。闭幕式上,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代表国际历史学会宣布下一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承办城市为波兰城市波兹南。希耶塔拉表示,中国的组织者成功举行了本届会议,让各国学者有机会和中国学者、学生进行交流,回顾本届大会七天的会议内容以及报告人的国家及地区,可知全球化已经显现出它的力量。中国历史学会主席张海鹏也表示,本次大会实现了国际性与自由讨论的大会宗旨精神。
其他文献
煌煌72年基业。1943年创刊的《山东画报》是目前现存我党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画报媒体,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荣桓、肖华等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火里创办的。在抗战的烽火中,带着血性和勇气,《山东画报》劈开枪林弹雨,用热血和生命,开启荡气回肠、弥足珍贵的山东抗战影像的同时,《山东画报》也损失惨重——在抗战的烽火硝烟中,有四位《山东画报》战地记者为国捐躯。《山东画报》,用一本杂志的勇气和担当,书写了一段战
期刊
现场——  在武警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一辆辆墨绿色的敞篷中巴车沿着绿荫夹道的东长安街徐徐驶向天安门。车厢里,300多名平均年龄90岁的抗战老战士、抗日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有的拿着小红旗,有的握着鲜花,微笑着来回挥动。  这是国共两党抗战老兵首次一起接受检阅。  秋风轻拂着他们满头的白发,秋阳辉映着他们胸前的勋章。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的掌声,潮水般汹涌……  点评(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副秘书长彭
期刊
现场——  女兵,阅兵式上一道靓丽而富有力量之美的风景线。  威武雄壮的三军仪仗队里,51名身着礼服、首次亮相的女仪仗队员,英姿飒爽;唯一的女兵方队、白求恩医疗方队中,200多名肩背药箱、臂戴红十字袖章的女队员,傲然挺立;高远的天空上,八一飞行表演队两名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战鹰,呼啸苍穹……  点评(白求恩医疗方队领队、解放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田鸥少将):  红十字,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标志,其宗旨是
期刊
现场——  当受阅装备中“个头”最大、“体型”最重的“大块头”以无与伦比的威势驶来时,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不由得屏住呼吸——  东风31A固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战略重拳;东风5B分导式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强盾牌。  东风浩荡,雷霆万钧;大国长剑,安全基石。  点评(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少将):  2015年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
期刊
2015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在国家走向富强、民族迈向复兴的历史时期,习总书记勉励青年要有所作为,积极投身于人民的伟大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典出《论语·泰伯》,这里记载的是曾子的话。在这句话后,他接着说:“仁以为己
期刊
现场——  伴随着激昂的检阅进行曲,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世界五大洲的17个外军方队和代表队近千名官兵,高擎旗帜,庄重而行……  这是中国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阅兵分列式。  蓝的像海,白的如雪,红的似火——这些身穿富有本国特色军装,肤色各异、语言不同、人数或多或少的外军官兵,踏着和中国军队同样的节拍,为铭记历史而来,为守卫和平而阅。  点评(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
期刊
杜甫年轻时候的诗作保留下来的不是太多,如一千四百多首之中,到四川之后的就占去了百分之七十,而三十五岁之前的作品数量就更少了。如果将杜甫的诗按照编年体排下来会发现什么?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更沉郁了,更怀旧了,更悲怆了;但从诗艺上讲却更周全了,更精致了,更丰腴了。前边或偶失于青稚,而后边的稍有雕琢——一个大诗人也不能幸免于人生与艺术的规律和格局。  有人会说杜甫比起李白的诗作来,其年轮的痕迹更为深重。的确
期刊
现场——  每个英模部队方队最前面,7名官兵擎举着7面鲜红大旗——70面旗帜,10面为抗战部队番号旗,60面为抗战部队荣誉旗。  7道彩烟、8道彩烟……绚丽浓艳的彩烟带成为空中的“吸睛”亮点。  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一条条彩练当空舞动,共同构成了这个秋日里色彩斑斓的一幕。  点评(阅兵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北京军区副政委王健中将):  旗帜是精神的象征,彩烟是心情的绽放。它寓意着中国军队对胜利的不懈
期刊
现场——  5架歼-15战机编成楔形队形、放下拦阻钩,从天安门上空快速飞过。  2012年11月23日,歼-15在辽宁舰成功实施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实现了我军固定翼飞机从“岸基”向“舰基”零的突破,为我国航母战斗力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天,担任舰载机梯队长机接受检阅的,正是“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驾驶歼-15成功着舰第一人。  点评(海军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尹卓海军少将):  我国发展航
期刊
“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向世界开放的,都不是封闭的。”8月25日,第22届历史科学大会顺利进行到第三天,作为大会主要筹备组织者的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接受了来自全国媒体的采访,“中国的历史学家历来就关注全世界,中国不是世界上孤立的国家,我们是与很多国家为邻为伴,所以我们的古籍上也记载了很多中外交流的经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努力去追寻国际历史学的步伐,希望和他们交流。”  “回顾历史,1905年,当中国还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