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
周红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寻找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對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拔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寻找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与此同时,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使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邀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浅谈语文教师的讲课艺术
张俊红
语文教师的讲课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飘渺,而是—个语文教师,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完全可以达到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师的讲课艺术,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
一、“详”和“略”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的多与少,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完整地构建知识的精华,教师讲得“面面俱到”详中又详,不分主次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像小河流水平平而过,无波涛起伏,毫无疑问,怎么能收到强烈感人的节奏效果。如有的语文教师,不分文章的体裁,都是从作者介绍,文章字词讲起,然后段落结构分析,总结中心,最后归纳写作特点等,千篇一律。因此说,教师应从文章的体裁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传授知识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克服难点。重点内容要“浓墨重彩”,次要内容“轻描淡写”。找准文章难点,减少坡度,难易相间,精心点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详有略,详略安排得当。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
二、容量“密”“疏”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是有“密”有“疏”,疏密结合。有的教师往往会担心学生不会,在课堂上只“密”不“疏”,一味盲目加大单位时间的教学量,“马不停蹄”地跑,这个问题还未解决好,那个问题又抛出了,学生也只能“上气不接下气”地赶,时间一长,造成脑力劳动超负荷,产生抑制,效果会适得其反。也有的课堂教学“疏”而不“密”,教师慢条斯理,像温开水,一步一踱,一堂课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拉长的两节或两节以上的课。因此,当语文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时,要减轻学生较重的负担,较大的容量,让学生精神抖擞,或讲或辩,或练或议,或观察或参与,使兴趣达到高潮。大密之后,定要读之以小疏,让每一个学生有回味再三的空间。
三、速度“快”“慢”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进度,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调整进行的频率,做到准确把握好教学过程。速度如果过快,则会使学生思维紧张疲劳,造成“消化不畅”;速度假如过慢,会使学生思维松松散散,厌卷无聊,“营养缺乏”;速度如果平稳,会使学生思维漫不经心,索然少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要从整体节奏上做到有效控制,使其速度快慢交替,此起彼伏。形成有规律的变化。例如在散文教学,特别是名家的散文,对散文的意境美、形式美、语言美,讲授时节奏要相对慢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则要讲得快点。而在说明文教学中,就应该把弄清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文结构和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语言作为重点,此时教学节奏一定要放慢。所以说,语文课堂教学的速度要因课堂内容而定,做到抑扬有致,波澜起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周红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寻找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對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拔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寻找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与此同时,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使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邀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浅谈语文教师的讲课艺术
张俊红
语文教师的讲课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飘渺,而是—个语文教师,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完全可以达到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师的讲课艺术,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
一、“详”和“略”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的多与少,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完整地构建知识的精华,教师讲得“面面俱到”详中又详,不分主次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像小河流水平平而过,无波涛起伏,毫无疑问,怎么能收到强烈感人的节奏效果。如有的语文教师,不分文章的体裁,都是从作者介绍,文章字词讲起,然后段落结构分析,总结中心,最后归纳写作特点等,千篇一律。因此说,教师应从文章的体裁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传授知识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克服难点。重点内容要“浓墨重彩”,次要内容“轻描淡写”。找准文章难点,减少坡度,难易相间,精心点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详有略,详略安排得当。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
二、容量“密”“疏”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是有“密”有“疏”,疏密结合。有的教师往往会担心学生不会,在课堂上只“密”不“疏”,一味盲目加大单位时间的教学量,“马不停蹄”地跑,这个问题还未解决好,那个问题又抛出了,学生也只能“上气不接下气”地赶,时间一长,造成脑力劳动超负荷,产生抑制,效果会适得其反。也有的课堂教学“疏”而不“密”,教师慢条斯理,像温开水,一步一踱,一堂课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拉长的两节或两节以上的课。因此,当语文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时,要减轻学生较重的负担,较大的容量,让学生精神抖擞,或讲或辩,或练或议,或观察或参与,使兴趣达到高潮。大密之后,定要读之以小疏,让每一个学生有回味再三的空间。
三、速度“快”“慢”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进度,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调整进行的频率,做到准确把握好教学过程。速度如果过快,则会使学生思维紧张疲劳,造成“消化不畅”;速度假如过慢,会使学生思维松松散散,厌卷无聊,“营养缺乏”;速度如果平稳,会使学生思维漫不经心,索然少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要从整体节奏上做到有效控制,使其速度快慢交替,此起彼伏。形成有规律的变化。例如在散文教学,特别是名家的散文,对散文的意境美、形式美、语言美,讲授时节奏要相对慢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则要讲得快点。而在说明文教学中,就应该把弄清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文结构和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语言作为重点,此时教学节奏一定要放慢。所以说,语文课堂教学的速度要因课堂内容而定,做到抑扬有致,波澜起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