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于“营改增”政策越来越重视,并不断推行。《国家税收》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将“营改增”重视起来,在课程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引导。本文分析了在“营改增”背景下,国家税收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 国家税收课程 教学探讨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中所占据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国家财政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税收,税收制度是国家和人民生活的保障,近年来推行的“营改增”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很好促进作用。在当前财经类中职教学中,国家税收教学内容的改革非常有必要,这是因为“营改增”的实施不断推动我国税收制度完善,国家税收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
二、我国“营改增”现状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而营业税是我国地方第一大税,长期以来,这两种税是分立并行的。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经济结构优化来说,原有的税收体制越來越显现出其内在的不合理性和缺陷。
一是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营业税是以企业的销售额或营业额作为计税依据的,无法抵扣,造成了重复征税。对于一些中间环节偏多的行业,由于每一道环节都要征收营业税,加重了企业负担。
二是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不完整。理想的增值税是建立在普遍征收的基础上的,征收抵扣各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一条完整的增值链条,而在现行的税制中,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窄,交通运输业和大部分第三产业都征收营业税,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被打断,中性效应大打折扣,增值的作用发挥有限。
三是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不利于服务业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主要征收营业税,在出口环节无法像征收增值税的第二产业进行出口退税,降低了第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营改增”背景下国家税收课程存在问题
“营改增”背景下,《国家税收》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不但和我国税收政策不断调整有关,也是《国家税收》课程需要适应新经济发展状况的表现。现将《国家税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了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一)国家税收教材落后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税收制度以及经济市场等都在不断变化,因此,税收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变化保持一致才可以。许多学校的税收教材可能来不及更新,这就导致课程跟不上现实情况。教材过于老套落后,学生所学内容跟不上政策的变化,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教材跟不上变化,学生所学的很多是废止的政策、法规,造成学不能以致用,也不利于学生就业。
(二)国家税收课程较少
在中职院校课程安排中,为了迎合学生各种课程和教师的安排,《国家税收》课程的安排并不是很多。《国家税收》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也就不够透彻,而国家税收知识体系非常庞大,知识量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全部了解,课下也很少去自主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对国家税收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或实习,选修其他课程丰富自身,国家税收课程的课时又不是很多,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一定程度上忽略该课程学习。再加上课时少,教师也就会压缩知识,造成重点被忽略和部分知识一带而过的现象。
(三)教学方式陈旧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采取传统上课模式,以灌输学生知识这种模式为主。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要地位,教师讲课,学生只能接受,缺乏互动,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过少,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控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税收知识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非常枯燥,学生在这种传统学习方式下很难激发学习热情,缺乏课堂参与感,这就很难接受这些枯燥的知识。
(四)实践应用较少
国家税收教学大多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很少对实践能力进行深度培养,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教师教学时主要是采用大量公式和数据进行教学,学生只是按照这些模型去分析例题,这种模式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在许多中职院校中,国家税收课程相关的教学设备并不完善,硬件设施不到位,学生练习也就更少。还有许多学校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而忽略了实践教学,学生学到的知识更不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只能凭借自身能力去寻找外界机会以学习运用。
四、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改进必要性
国家税收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各种税种的计算能力、纳税申报和发票管理能力,所以在许多涉及到税收方面的课程中,比如初级会计、财务会计等核心课程中会重点讲解。也就是说,国家税收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专业课学习上。根据以往的有关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会选择进入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并不会配备专门的税务办理人员,而是财务会计进行这类工作,这就要求学生还需要掌握申报纳税等多方面专业知识。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在学习期间就应该重视国家税收课程的学习,而目前国家税收课程的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也就迫在眉睫,所以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国家税收课程改进思路
根据以上对国家税收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三点改进思路,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改进课程设计
在大多数教学中,学生都不太重视理论基础,但是在国家税收这种系统性较强的学科中,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国家税收法规这方面,更是需要学生掌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课程内容应该是不断更新的,课程可以按照启发式课程改进,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让知识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在课堂上,通过对知识点的举一反三、深入浅出的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将课本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刻关注税制变化。
(二)引入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也是创新教学中的一种新形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将案例作为课堂的主体,全程通过该案例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通过案例角度去分析法律条文,帮助学生记忆难以理解的条文。这种案例分析的方式能够将死板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进来,避免公式化教学。教师讲解该案例,发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引发更深刻的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案例可以是以往发生的典型案例,也可以是当时所发生的事实,这样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知识就在生活中,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将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丰富。
(三)教师知识更新能力提升
“营改增”背景下,税收制度的变化很大。税收是专业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最新政策,掌握最新的法规条例,并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旧条例去误导学生,所以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听网络课程,弥补自身的不足,充实和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从事税务实践工作,了解新的纳税流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税收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教学水平。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背景下,加强《国家税收》课程教学质量的任务迫在眉睫,学校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以及实践教学这几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学校教学任务安排。总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本身,都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教学来完善国家税收教学,不断改革。
关键词:营改增 国家税收课程 教学探讨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中所占据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国家财政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税收,税收制度是国家和人民生活的保障,近年来推行的“营改增”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很好促进作用。在当前财经类中职教学中,国家税收教学内容的改革非常有必要,这是因为“营改增”的实施不断推动我国税收制度完善,国家税收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
二、我国“营改增”现状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而营业税是我国地方第一大税,长期以来,这两种税是分立并行的。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经济结构优化来说,原有的税收体制越來越显现出其内在的不合理性和缺陷。
一是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营业税是以企业的销售额或营业额作为计税依据的,无法抵扣,造成了重复征税。对于一些中间环节偏多的行业,由于每一道环节都要征收营业税,加重了企业负担。
二是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不完整。理想的增值税是建立在普遍征收的基础上的,征收抵扣各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一条完整的增值链条,而在现行的税制中,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窄,交通运输业和大部分第三产业都征收营业税,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被打断,中性效应大打折扣,增值的作用发挥有限。
三是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不利于服务业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主要征收营业税,在出口环节无法像征收增值税的第二产业进行出口退税,降低了第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营改增”背景下国家税收课程存在问题
“营改增”背景下,《国家税收》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不但和我国税收政策不断调整有关,也是《国家税收》课程需要适应新经济发展状况的表现。现将《国家税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了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一)国家税收教材落后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税收制度以及经济市场等都在不断变化,因此,税收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变化保持一致才可以。许多学校的税收教材可能来不及更新,这就导致课程跟不上现实情况。教材过于老套落后,学生所学内容跟不上政策的变化,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教材跟不上变化,学生所学的很多是废止的政策、法规,造成学不能以致用,也不利于学生就业。
(二)国家税收课程较少
在中职院校课程安排中,为了迎合学生各种课程和教师的安排,《国家税收》课程的安排并不是很多。《国家税收》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也就不够透彻,而国家税收知识体系非常庞大,知识量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全部了解,课下也很少去自主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对国家税收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或实习,选修其他课程丰富自身,国家税收课程的课时又不是很多,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一定程度上忽略该课程学习。再加上课时少,教师也就会压缩知识,造成重点被忽略和部分知识一带而过的现象。
(三)教学方式陈旧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采取传统上课模式,以灌输学生知识这种模式为主。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要地位,教师讲课,学生只能接受,缺乏互动,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过少,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控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税收知识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非常枯燥,学生在这种传统学习方式下很难激发学习热情,缺乏课堂参与感,这就很难接受这些枯燥的知识。
(四)实践应用较少
国家税收教学大多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很少对实践能力进行深度培养,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教师教学时主要是采用大量公式和数据进行教学,学生只是按照这些模型去分析例题,这种模式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在许多中职院校中,国家税收课程相关的教学设备并不完善,硬件设施不到位,学生练习也就更少。还有许多学校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而忽略了实践教学,学生学到的知识更不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只能凭借自身能力去寻找外界机会以学习运用。
四、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改进必要性
国家税收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各种税种的计算能力、纳税申报和发票管理能力,所以在许多涉及到税收方面的课程中,比如初级会计、财务会计等核心课程中会重点讲解。也就是说,国家税收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专业课学习上。根据以往的有关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会选择进入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并不会配备专门的税务办理人员,而是财务会计进行这类工作,这就要求学生还需要掌握申报纳税等多方面专业知识。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在学习期间就应该重视国家税收课程的学习,而目前国家税收课程的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也就迫在眉睫,所以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国家税收课程改进思路
根据以上对国家税收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三点改进思路,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改进课程设计
在大多数教学中,学生都不太重视理论基础,但是在国家税收这种系统性较强的学科中,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国家税收法规这方面,更是需要学生掌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课程内容应该是不断更新的,课程可以按照启发式课程改进,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让知识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在课堂上,通过对知识点的举一反三、深入浅出的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将课本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刻关注税制变化。
(二)引入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也是创新教学中的一种新形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将案例作为课堂的主体,全程通过该案例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通过案例角度去分析法律条文,帮助学生记忆难以理解的条文。这种案例分析的方式能够将死板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进来,避免公式化教学。教师讲解该案例,发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引发更深刻的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案例可以是以往发生的典型案例,也可以是当时所发生的事实,这样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知识就在生活中,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将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丰富。
(三)教师知识更新能力提升
“营改增”背景下,税收制度的变化很大。税收是专业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最新政策,掌握最新的法规条例,并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旧条例去误导学生,所以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听网络课程,弥补自身的不足,充实和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从事税务实践工作,了解新的纳税流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税收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教学水平。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背景下,加强《国家税收》课程教学质量的任务迫在眉睫,学校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以及实践教学这几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学校教学任务安排。总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本身,都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教学来完善国家税收教学,不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