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游戏与数学教育的巧妙结合,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起幼儿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本文根椐中班幼儿的身心特点,挖掘音乐游戏中的数学内涵,并从歌唱、律动、欣赏等音乐游戏活动等方面提出结合策略。
关键词:中班;音乐游戏;数学教育;策略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数的抽象性往往造成幼儿数学教育枯燥化,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由于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更多地喜欢听唱歌、玩游戏、听故事等,数学教育需要具体形象与游戏的支撑。因此,将音乐游戏与数学教育巧妙结合,帮助幼儿感知与理解数学,拓展幼儿的数学思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探究价值。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中班音乐游戏与数学教育的巧妙结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挖掘音乐游戏中的数学内涵
数学内涵,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主要是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数学语言、图表或者数学符号等,进行數学方面的简单交流,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实际生活等。在音乐游戏中,有许多数学内涵需要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挖掘。
音乐游戏的节奏、强弱等可以让幼儿感到一种数学上的“量”的差异,如1拍、1/2拍、1/4拍等;音乐乐曲中蕴含着一定的数学上的包含关系,如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包含整体的从属关系,即每一首完整的音乐与乐段或乐句间的包含关系等;许多音乐中的歌词蕴含着数学因素,如歌曲《苹果》的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体好”中,就包含着“1”和“多”;歌曲《大皮球》的“大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我的皮球接住了”歌词中,包含着数学中的轻、低、重、高等对应或等量因素;歌曲《十个小矮人》则反映了数的顺序和实际意义等。
教师充分挖掘音乐游戏中的数学内涵,并在教学中恰当地引用这些音乐游戏,灵活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可以较好地引导中班幼儿体验音乐游戏中所蕴含的数学并理解、掌握它。
二、感受音乐游戏中的数学关系
幼儿数学教育不能单纯教给幼儿数学知识,重在启蒙与引导。通过借助音乐游戏外在的显性形式,挖掘音乐游戏中的隐性数学关系,化抽象的数学关系为具体的音乐游戏活动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充分感受并体验到音乐游戏中的数学关系,实现音乐游戏与数学教育的有机融合,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创设发掘幼儿数学天赋与创造力的情境。
比如:通过简单的《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反复唱多遍,在这种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唱一遍就交换一个朋友,交换一遍朋友,再渗透数学中一一对应的关系和互换的关系;通过《逛公园》《拔萝卜》等音乐游戏,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按高—矮或矮—高的顺序,分配游戏角色,或者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渗透数学中的互逆关系。再如:音乐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踏着音乐的节拍,队形从方形变成圆形、从圆形变成方形等,位置虽然有所变化,空间也跟着变化,但是幼儿的总人数是不变的,让学生从游戏队形的变化体验数学中的守恒和空间关系。
三、以音乐游戏为载体的数学教育策略
1.寓数学教育于歌唱活动中。音乐游戏中,歌唱活动往往是进行数学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数学内容的渗透,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幼儿在唱中学,在学中唱,将枯燥无趣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敏捷,接受能力大大提高。
例如:结合歌曲《吹泡泡》进行音乐游戏时,可以渗透“大小比较、排序与分类”等相关的数学知识,先是吹出大小不同的泡泡,给幼儿观察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和幼儿在小黑板上画出不同的泡泡,再出示颜色、大小不同的圆形泡泡,让他们进行比较,哪些圆大哪些圆小,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然后让幼儿按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对这些圆泡泡进行排列。最后,让学生按颜色对这些圆泡泡进行分类。在“吹泡泡吹泡泡,泡泡飞呀飞得高,飞到了天空中,问声太阳好”的歌唱声中,幼儿边唱边饶有兴趣进行游戏活动,并积极进行探索。这样在每一次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幼儿都感觉到数学很有兴趣。
同样,在演唱歌曲《数高楼》时,笔者巧妙地结合了数学中的充数知识,在屏幕上投影出示一楼房,让幼儿数一数,这幢楼有几层,然后仔细观察各层楼分别住着哪几种小动物,从而让学生明白了序数的知识。在歌曲《打电话》中,歌词原先是这样的:“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干什么?哎,哎,哎,我在学唱歌。”看到幼儿兴高采烈地唱着,笔者立刻想到何不把歌词改为数学内容呢?于时请10名幼儿排成一排,让幼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开始“接电话”,台下一小朋友“打电话”。笔者巧妙地把歌词改了一下,全班幼儿齐唱:“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台下一小朋友打电话:“喂,喂,喂,你排第几呀?”台上接电话的幼儿唱:“哎,哎,哎,我排第一个。”随后,按不同的顺序依次接打电话。幼儿十分高兴地唱着这支改编的歌曲,又了解了数学的序数。
2.寓数学教育于韵律活动中。韵律活动是中班幼儿比较喜欢的。在音乐伴奏下,依据音乐的性质、节拍、力度等,有规律地或者反复地进行某种动作的一些活动。由于幼儿比较喜爱,因此可结合某些韵律活动,巧妙地渗透数学内容。
例如:在指导幼儿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辨别时,可结合韵律活动《摘果子》进行。首先出示一棵苹果树并请幼儿认真观察,想想并说说摘上面的果子时怎样摘,要想摘到下面的果子时手如何伸。在优美的《摘果子》韵律中,幼儿通过动作简单辨别了一些方位。在教学数的形成时,可以结合韵律活动《龙舞》,并把其做相应修改,让幼儿直观感知数的形成过程。制作了数字头饰1、2、3……让数字1邀请数字2,使幼儿明白1添上1就是2,2里面有两个1,2个1合起来就是2,两个小朋友再去邀请数字3……幼儿逐渐学会了类推数的形成。
同样,引导幼儿学习“多少的比较”时,组织幼儿进行《抢椅子》的韵律活动。听着音乐,幼儿围着椅子转,当音乐停止,幼儿争抢椅子,每一次结果都是一个样,总有一个幼儿抢不到椅子。启发问幼儿:“怎么总有小朋友抢不到椅子坐呢?”动手点数中,幼儿得到“椅子少人多”的结论,即人数比椅子多1个,小椅子比人数少1个。
3.寓数学教育于欣赏活动中。幼儿学习数学,关键还是依靠自己的经验,而不是教师的经验。所以,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供蕴含数学知识和内容的各种音乐欣赏情境,促使幼儿通过探索,积累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我们在音乐欣赏《蝴蜂找花》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花园,里面有着许多蝴蝶和色彩艳丽的小花,在优美的提琴乐曲声中,幼儿找到了与自己颜色相同的一一对应的朋友。在认识数字时,可以让幼儿在欣赏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数字娃娃做游戏。传呀传呀传给你,看他落在谁手里”的同时,传递“数字娃娃”,当歌曲结束时,数字娃娃传到哪个幼儿的手里,该幼儿就从中抽取一张数字卡作为自己的幸运数字,从纸箱里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相邻数字。再如:在音乐欣赏《小兔送花》中,设计情景图,先指导幼儿欣赏画面,并学会编出儿歌:“1只小免报报,2只车轮滚滚,3只气球圆圆,4只蝴蝶飞飞,5朵红花开开……”引导学生从欣赏中学会数学的分类、计数、比多比少等相关知识。
当然,音乐游戏与数学教育的巧妙结合并不只以上几点策略,如打击乐器活动中也可以很好地结合数学内容,关键要认真研究中班幼儿的特点,结合音乐游戏的实际,恰当地渗透与此关联紧密的数学内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方霞.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前课程研究,2008(6).
[2]包迎祥,林荣飞.幼儿园数学活动刍议[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1).
[3]张华.将数学教育贯穿于音乐活动之中[J].考试周刊,2012(83).
关键词:中班;音乐游戏;数学教育;策略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数的抽象性往往造成幼儿数学教育枯燥化,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由于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更多地喜欢听唱歌、玩游戏、听故事等,数学教育需要具体形象与游戏的支撑。因此,将音乐游戏与数学教育巧妙结合,帮助幼儿感知与理解数学,拓展幼儿的数学思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探究价值。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中班音乐游戏与数学教育的巧妙结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挖掘音乐游戏中的数学内涵
数学内涵,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主要是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数学语言、图表或者数学符号等,进行數学方面的简单交流,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实际生活等。在音乐游戏中,有许多数学内涵需要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挖掘。
音乐游戏的节奏、强弱等可以让幼儿感到一种数学上的“量”的差异,如1拍、1/2拍、1/4拍等;音乐乐曲中蕴含着一定的数学上的包含关系,如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包含整体的从属关系,即每一首完整的音乐与乐段或乐句间的包含关系等;许多音乐中的歌词蕴含着数学因素,如歌曲《苹果》的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体好”中,就包含着“1”和“多”;歌曲《大皮球》的“大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我的皮球接住了”歌词中,包含着数学中的轻、低、重、高等对应或等量因素;歌曲《十个小矮人》则反映了数的顺序和实际意义等。
教师充分挖掘音乐游戏中的数学内涵,并在教学中恰当地引用这些音乐游戏,灵活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可以较好地引导中班幼儿体验音乐游戏中所蕴含的数学并理解、掌握它。
二、感受音乐游戏中的数学关系
幼儿数学教育不能单纯教给幼儿数学知识,重在启蒙与引导。通过借助音乐游戏外在的显性形式,挖掘音乐游戏中的隐性数学关系,化抽象的数学关系为具体的音乐游戏活动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充分感受并体验到音乐游戏中的数学关系,实现音乐游戏与数学教育的有机融合,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创设发掘幼儿数学天赋与创造力的情境。
比如:通过简单的《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反复唱多遍,在这种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唱一遍就交换一个朋友,交换一遍朋友,再渗透数学中一一对应的关系和互换的关系;通过《逛公园》《拔萝卜》等音乐游戏,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按高—矮或矮—高的顺序,分配游戏角色,或者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渗透数学中的互逆关系。再如:音乐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踏着音乐的节拍,队形从方形变成圆形、从圆形变成方形等,位置虽然有所变化,空间也跟着变化,但是幼儿的总人数是不变的,让学生从游戏队形的变化体验数学中的守恒和空间关系。
三、以音乐游戏为载体的数学教育策略
1.寓数学教育于歌唱活动中。音乐游戏中,歌唱活动往往是进行数学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数学内容的渗透,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幼儿在唱中学,在学中唱,将枯燥无趣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敏捷,接受能力大大提高。
例如:结合歌曲《吹泡泡》进行音乐游戏时,可以渗透“大小比较、排序与分类”等相关的数学知识,先是吹出大小不同的泡泡,给幼儿观察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和幼儿在小黑板上画出不同的泡泡,再出示颜色、大小不同的圆形泡泡,让他们进行比较,哪些圆大哪些圆小,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然后让幼儿按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对这些圆泡泡进行排列。最后,让学生按颜色对这些圆泡泡进行分类。在“吹泡泡吹泡泡,泡泡飞呀飞得高,飞到了天空中,问声太阳好”的歌唱声中,幼儿边唱边饶有兴趣进行游戏活动,并积极进行探索。这样在每一次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幼儿都感觉到数学很有兴趣。
同样,在演唱歌曲《数高楼》时,笔者巧妙地结合了数学中的充数知识,在屏幕上投影出示一楼房,让幼儿数一数,这幢楼有几层,然后仔细观察各层楼分别住着哪几种小动物,从而让学生明白了序数的知识。在歌曲《打电话》中,歌词原先是这样的:“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干什么?哎,哎,哎,我在学唱歌。”看到幼儿兴高采烈地唱着,笔者立刻想到何不把歌词改为数学内容呢?于时请10名幼儿排成一排,让幼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开始“接电话”,台下一小朋友“打电话”。笔者巧妙地把歌词改了一下,全班幼儿齐唱:“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台下一小朋友打电话:“喂,喂,喂,你排第几呀?”台上接电话的幼儿唱:“哎,哎,哎,我排第一个。”随后,按不同的顺序依次接打电话。幼儿十分高兴地唱着这支改编的歌曲,又了解了数学的序数。
2.寓数学教育于韵律活动中。韵律活动是中班幼儿比较喜欢的。在音乐伴奏下,依据音乐的性质、节拍、力度等,有规律地或者反复地进行某种动作的一些活动。由于幼儿比较喜爱,因此可结合某些韵律活动,巧妙地渗透数学内容。
例如:在指导幼儿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辨别时,可结合韵律活动《摘果子》进行。首先出示一棵苹果树并请幼儿认真观察,想想并说说摘上面的果子时怎样摘,要想摘到下面的果子时手如何伸。在优美的《摘果子》韵律中,幼儿通过动作简单辨别了一些方位。在教学数的形成时,可以结合韵律活动《龙舞》,并把其做相应修改,让幼儿直观感知数的形成过程。制作了数字头饰1、2、3……让数字1邀请数字2,使幼儿明白1添上1就是2,2里面有两个1,2个1合起来就是2,两个小朋友再去邀请数字3……幼儿逐渐学会了类推数的形成。
同样,引导幼儿学习“多少的比较”时,组织幼儿进行《抢椅子》的韵律活动。听着音乐,幼儿围着椅子转,当音乐停止,幼儿争抢椅子,每一次结果都是一个样,总有一个幼儿抢不到椅子。启发问幼儿:“怎么总有小朋友抢不到椅子坐呢?”动手点数中,幼儿得到“椅子少人多”的结论,即人数比椅子多1个,小椅子比人数少1个。
3.寓数学教育于欣赏活动中。幼儿学习数学,关键还是依靠自己的经验,而不是教师的经验。所以,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供蕴含数学知识和内容的各种音乐欣赏情境,促使幼儿通过探索,积累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我们在音乐欣赏《蝴蜂找花》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花园,里面有着许多蝴蝶和色彩艳丽的小花,在优美的提琴乐曲声中,幼儿找到了与自己颜色相同的一一对应的朋友。在认识数字时,可以让幼儿在欣赏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数字娃娃做游戏。传呀传呀传给你,看他落在谁手里”的同时,传递“数字娃娃”,当歌曲结束时,数字娃娃传到哪个幼儿的手里,该幼儿就从中抽取一张数字卡作为自己的幸运数字,从纸箱里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相邻数字。再如:在音乐欣赏《小兔送花》中,设计情景图,先指导幼儿欣赏画面,并学会编出儿歌:“1只小免报报,2只车轮滚滚,3只气球圆圆,4只蝴蝶飞飞,5朵红花开开……”引导学生从欣赏中学会数学的分类、计数、比多比少等相关知识。
当然,音乐游戏与数学教育的巧妙结合并不只以上几点策略,如打击乐器活动中也可以很好地结合数学内容,关键要认真研究中班幼儿的特点,结合音乐游戏的实际,恰当地渗透与此关联紧密的数学内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方霞.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前课程研究,2008(6).
[2]包迎祥,林荣飞.幼儿园数学活动刍议[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1).
[3]张华.将数学教育贯穿于音乐活动之中[J].考试周刊,20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