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2-01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正因为其高度凝练,所以每理解一首诗,必须深入探讨它的一“言”一“语”,以及言语之外蕴藏的深意;正因为其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解析诗的语言时,还必须结合诗人作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等等。
一、这里先从诗人所处时代和环境氛围品读诗歌谈起
(一)时代背景
朝代的不同,国家实力的差别,常常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甚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诗歌盛行的唐朝,则可细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时期,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华奢糜的六朝诗风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初唐四杰”应运而生。以陈子昂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从创作上和理论上逐渐摆脱了盛行百年的宫体诗,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这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充满着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和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之音彻底划清了界线。而到了“贞观之治”盛唐时期,国家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这个时候,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便应运而生。盛唐诗人王维有一首《次北固山下》,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博大、雄浑、深远、超逸。然而一场“安史之乱”,繁荣的盛唐由此逐渐衰弱,这个时期的诗人开始直面现实,兴利除弊,白居易是这个时候的代表,“三吏”,“三别”则真实的反映了百姓水生火热的生活。到了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这种悼古伤今,从刘禹锡写的《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台城怀古》等篇流露无遗。
(二)人生经历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样在诗中表现的情感也就是多元的。
如:苏轼“乌台诗案”前后的詩歌风格并不尽相同,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李清照,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二、在理解诗人作诗的背景的基础上,剖析诗歌内容
(一)解读诗题
很多诗歌,题目就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时间,地点,事件甚至是诗人的感情。如:杨炯的《从军行》,这个题目就告诉我们诗的主要事件;王勃《滕王阁》则交代了作诗的地点;赵嘏《长安晚秋》就既点明了地点也点出了时间……
还有些诗,甚至非要结合诗题才能理解诗的本意,例如:《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初看这首诗,好像是写闺中琐事,其实,诗的真意是询问张水部,以自己多年苦读达到的目前水平,参加这次科考能否高中?诗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新娘,将文坛前辈张水部比作夫婿,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把诗歌标题遗漏,不作理解的话,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
(二)品味诗歌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指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来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两个方面。那么怎样品味诗歌的意境呢?
1.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
诗歌的篇幅短小,就注定了诗歌内容高度的凝练性,极少的字数但内涵丰富。所以我们在品味诗歌时,首先应该将简单而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变为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头脑中浮现这样的画面:葱翠的竹林中传来少女的隔声笑语,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那是因为顺流而下的渔舟。然而不止如此,读这首诗,我们在感叹如此美景的同时,不难想象到,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人们的生活是那样的惬意自在,不得不引起诗人的向往与羡慕,于是便有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诗句。
2.抓住意象,揣摩意境
诗人表达情感,大多数并不是直白地“直抒胸臆”,而是将感情寄托在一定的形象中婉转地表达出来,这个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
例:温庭筠《商山早行》这首诗,我们可以抓住“征铎”、“鸡声”、“月”、“板桥霜”、“槲叶”、“枳花”等富有特征而又相互联系的景物形象,结合诗句,稍作想象,一幅商山早行的图画就浮现出来了。再联系“客行悲故乡”这句,我们就很容易体会诗人那种客居在外,漂泊思乡的情感了。
有些意象经过很多人反复使用后,已逐渐形成一种普遍认同的文学意象,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意象本身具有的特征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例如:柳,因为谐音“留”,古人送别的时候就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所以诗歌中的柳经常暗含送别、留恋、伤感之情,例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而柳在春季发芽生长,又经常代指春天的美好,最经典的就是这句:“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当然这样带有特定含义的意象还有很多,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可以特别留意,并加以积累。
3.把握诗中关键词
这个关键词,即我们常说的“诗眼”: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例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诗句中的“咽”“冷”就是诗眼,十分传神。这里的“咽”,应理解为“呜咽”,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这个字就将安静的山林勾勒出来,然而又参杂动态的美,动静结合,画面极其形象生动。“冷”又将山林中树木众多,光线暗淡,似乎显得阴冷,连日色也被它映冷了,给读者以感觉上的享受,仿佛身临其境。“咽”和“冷”二字,一写听觉一写触觉,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品读诗歌作品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它能将我们和诗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进入到诗人的世界,与诗人一起喜、怒、哀、乐,获得对诗歌的整体感受,领悟到诗歌独特的美。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正因为其高度凝练,所以每理解一首诗,必须深入探讨它的一“言”一“语”,以及言语之外蕴藏的深意;正因为其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解析诗的语言时,还必须结合诗人作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等等。
一、这里先从诗人所处时代和环境氛围品读诗歌谈起
(一)时代背景
朝代的不同,国家实力的差别,常常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甚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诗歌盛行的唐朝,则可细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时期,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华奢糜的六朝诗风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初唐四杰”应运而生。以陈子昂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从创作上和理论上逐渐摆脱了盛行百年的宫体诗,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这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充满着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和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之音彻底划清了界线。而到了“贞观之治”盛唐时期,国家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这个时候,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便应运而生。盛唐诗人王维有一首《次北固山下》,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博大、雄浑、深远、超逸。然而一场“安史之乱”,繁荣的盛唐由此逐渐衰弱,这个时期的诗人开始直面现实,兴利除弊,白居易是这个时候的代表,“三吏”,“三别”则真实的反映了百姓水生火热的生活。到了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这种悼古伤今,从刘禹锡写的《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台城怀古》等篇流露无遗。
(二)人生经历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样在诗中表现的情感也就是多元的。
如:苏轼“乌台诗案”前后的詩歌风格并不尽相同,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李清照,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二、在理解诗人作诗的背景的基础上,剖析诗歌内容
(一)解读诗题
很多诗歌,题目就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时间,地点,事件甚至是诗人的感情。如:杨炯的《从军行》,这个题目就告诉我们诗的主要事件;王勃《滕王阁》则交代了作诗的地点;赵嘏《长安晚秋》就既点明了地点也点出了时间……
还有些诗,甚至非要结合诗题才能理解诗的本意,例如:《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初看这首诗,好像是写闺中琐事,其实,诗的真意是询问张水部,以自己多年苦读达到的目前水平,参加这次科考能否高中?诗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新娘,将文坛前辈张水部比作夫婿,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把诗歌标题遗漏,不作理解的话,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
(二)品味诗歌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指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来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两个方面。那么怎样品味诗歌的意境呢?
1.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
诗歌的篇幅短小,就注定了诗歌内容高度的凝练性,极少的字数但内涵丰富。所以我们在品味诗歌时,首先应该将简单而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变为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头脑中浮现这样的画面:葱翠的竹林中传来少女的隔声笑语,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那是因为顺流而下的渔舟。然而不止如此,读这首诗,我们在感叹如此美景的同时,不难想象到,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人们的生活是那样的惬意自在,不得不引起诗人的向往与羡慕,于是便有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诗句。
2.抓住意象,揣摩意境
诗人表达情感,大多数并不是直白地“直抒胸臆”,而是将感情寄托在一定的形象中婉转地表达出来,这个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
例:温庭筠《商山早行》这首诗,我们可以抓住“征铎”、“鸡声”、“月”、“板桥霜”、“槲叶”、“枳花”等富有特征而又相互联系的景物形象,结合诗句,稍作想象,一幅商山早行的图画就浮现出来了。再联系“客行悲故乡”这句,我们就很容易体会诗人那种客居在外,漂泊思乡的情感了。
有些意象经过很多人反复使用后,已逐渐形成一种普遍认同的文学意象,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意象本身具有的特征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例如:柳,因为谐音“留”,古人送别的时候就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所以诗歌中的柳经常暗含送别、留恋、伤感之情,例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而柳在春季发芽生长,又经常代指春天的美好,最经典的就是这句:“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当然这样带有特定含义的意象还有很多,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可以特别留意,并加以积累。
3.把握诗中关键词
这个关键词,即我们常说的“诗眼”: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例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诗句中的“咽”“冷”就是诗眼,十分传神。这里的“咽”,应理解为“呜咽”,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这个字就将安静的山林勾勒出来,然而又参杂动态的美,动静结合,画面极其形象生动。“冷”又将山林中树木众多,光线暗淡,似乎显得阴冷,连日色也被它映冷了,给读者以感觉上的享受,仿佛身临其境。“咽”和“冷”二字,一写听觉一写触觉,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品读诗歌作品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它能将我们和诗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进入到诗人的世界,与诗人一起喜、怒、哀、乐,获得对诗歌的整体感受,领悟到诗歌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