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峡江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有耕地面积26.8万亩,总人口约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5万人。农村中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贫富悬殊,差距较大,尤其是近年更为突出。以2005年为例,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上3000元,有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万元,不仅在农村建有“安乐窝”,而且还在新(老)县城购置了套房,过上城市人的生活。而全县1.54万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只有600元左右,全县2.33万低收入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为900元左右,其中已列入省扶贫开发重点村的4个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800元左右。同饮赣江水,共沐玉峡风,同是一个政策,共享一片蓝天,为何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经过我们深入调查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四个不同”。
一、贫富悬殊的原因
1、思想观念不同。峡江县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赣江沿岸和偏远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信息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村道建设、三清三改、农田水利设施、烤烟和大棚蔬菜产业以及科技培训和推广等,多数人思想较为保守,小农意识较浓,满足于温饱,商品意识不强,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缺乏市场经济知识,缺乏敢闯敢冒精神,对自身创造力和实际本领信心不足,等、靠、要的思想较严重。而富裕农民则不同,他们深深懂得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舍得在学科学、用科学上投资,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他们自己投资兴建农民夜校、科技阅览室,有不少农民每年都自己掏钱订阅报刊杂志,他们一边学一边干,一边干一边问,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很快掌握了一些致富技能。更有一些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的人,他们不甘心在家受困,便出去“走走、看看、闯闯”,带回一些发展新思路、发财的好法子。比如峡江县马埠镇风山村民胡建庆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外闯荡学到技术后,回家创业,先是种常规西瓜,每年收入不菲,率先致富,后来种的人多了,不好销,他又遵循市场规律,向外了解信息,改种深受现代家庭欢迎的礼品瓜,同时还在山上栽种翠冠梨,仅此两项纯收入就超万元,不仅自己富了,而且带富了一批农民。
2、经营方式不同。受传统种养方式及生产条件制约,贫困户至今发展经济仍以粮猪型为主,甚至现在大多连猪都不养,仅限于向几亩水稻要效益,产业结构单一,比较效益低,广种薄收。在发展多种经营、拓宽致富渠道上办法不多、动作不大,增收路子一直是走“独木桥”,脱贫难度较大。以我县福民乡宋家村为例,2005年水稻面积248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3%,产出效益占收入结构的60%以上。该村在我县已列入省扶贫开发的四个重点村中,还算人均收入最高的,其他三个重点村的产业比较效益更低,收入结构更为单一。相反,非贫困村非贫困户则不同,他们能主动适应市场,调优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如水边镇幸福村,早在2003年全村的收入有85%来自山地经济作物,农产品商品率达90%以上,全村户均年纯收入超万元;水边龙下村手工制作米粉,一边种田一边就在家门口打工上班,年纯收入人均上万元。其他一些村组,如马埠胡家、福民红建等村通过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药材、甲鱼、椪柑、甘蔗、西瓜等优势产业,搞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
3、生产条件不同。由于地处偏远,大部分贫困户所处的村组交通设施极为落后,车辆无法通行,所有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全靠肩挑人扛。如桐林乡的江背、仁和镇的枥坑、大里,尤其是罗田镇的江口朱家,全村的人进出全靠那座横跨在黄金江上的摇摇晃晃的木板桥。而且这些村组水利设施匮乏,几乎见不到一座水库,农业生产难以保障。沿赣江一带的村庄不仅年年受旱灾,而且还要遭水灾。以江口村为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几乎年年受淹。2002年该村遭受四次洪涝灾害,许多农户绝收,2005年又遭二次水灾,农民损失又很大。近年来,峡江县虽然先后共筹措数百万资金用于改善贫困村组的水利设施,但因点多面广,财力有限,加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经济发展。
4、生活方式不同。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加之一些地方闭塞,人的思想守旧,生活陋习根深蒂固,至今尚未根除。比如有的村大人上了一定年纪便每年做一次生日酒,小孩满周岁和逢5、逢10周岁都分别要摆宴席,今天这家吃,明天那家喝,本来一年到头所剩无几,这样一折腾,便口袋空空如也。加上一些人又好玩好赌,大好时光被浪费,人家忙个不停安排农事,而他们却忙着“筑长城”(打麻将)、玩扑克,不仅误了农事,可能还债台高筑。人们嬉称这种生活方式为“穷开心”。
二、脱贫致富的对策
1、激活思想,治贫先治“愚”。要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解困,最重要的是要搅活其思想,彻底摒除陈腐观念和生活陋习。结合新时期农村工作实际,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增强贫困人口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脱贫致富真能人”的观念,鼓励他们发扬“穷则思变”的精神。引导他们消除顾虑,放开手脚,合法经营,勤劳致富。结合目前开展的各种培训,重点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素质较好的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把握市场的乡土人才、致富能人,让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身说法,带动贫困农民致富。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一些贫困农民代表,组织他们常出去走走看看,开阔视野,“洗洗脑”,通过参观学习县内县外的致富典型,激发其致富愿望和致富潜能,把他们引上致富路。
2、转变方式,变“输血”为“造血”。要促进贫困人口的经济发展,必须转变帮扶方式,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走“授之以渔”的路子。要引导他们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在扶贫全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实际,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多种经营,走山上办“银行”、田里刨“金娃”的发展路子,鼓励他们承包荒山造林植果,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总体规划,引导他们大力发展“三高”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推广“猪—沼—果”、“猪—沼—烟”、“猪—沼—鱼”、“猪—沼—菜”以及“粉—猪—沼”等发展模式。扶贫部门将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考察选准项目,确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各涉农部门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他们倾斜力量、重点跟踪,为他们全程提供技术、信息服务。要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加大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使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项以上实用致富技术,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富余劳动力在拥有一技之长之后,向城市转移,增加非农收入。
3、改善条件,“贫钵”变“宝盆”。必须强化政府行为,要从认识上走出“扶贫只是扶贫部门的事”的误区;从行动上真正落实“扶贫解困是各级政府的义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到“千斤重担全社会挑、各个单位头上有指标”;在工作中要有“不达目标决不收兵”的决心和干劲。尤其要抢抓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实施“十一五”扶贫开发的良好机遇,争取农业开发、水利建设、民政救济以及挂点帮扶单位的资金和项目向贫困人口倾斜,多方筹措资金,着力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政府要为贫困村组的贴息或无息贷款提供便利,以解决他们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难的问题,按照“放得出收得回”和“适度控量”的原则,也不妨为他们开个“绿色通道”,让他们吃些“小灶”、得些优惠,以此调动他们改善自己生存条件的积极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出力、谁负担”的原则,用好用活用足“一事一议”政策,教育贫困农民消除依赖思想,树立“自己家园自己建、建好家园为自己”的观念,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齐心协力,振奋精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尽快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责任编辑 徐永祥]
一、贫富悬殊的原因
1、思想观念不同。峡江县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赣江沿岸和偏远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信息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村道建设、三清三改、农田水利设施、烤烟和大棚蔬菜产业以及科技培训和推广等,多数人思想较为保守,小农意识较浓,满足于温饱,商品意识不强,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缺乏市场经济知识,缺乏敢闯敢冒精神,对自身创造力和实际本领信心不足,等、靠、要的思想较严重。而富裕农民则不同,他们深深懂得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舍得在学科学、用科学上投资,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他们自己投资兴建农民夜校、科技阅览室,有不少农民每年都自己掏钱订阅报刊杂志,他们一边学一边干,一边干一边问,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很快掌握了一些致富技能。更有一些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的人,他们不甘心在家受困,便出去“走走、看看、闯闯”,带回一些发展新思路、发财的好法子。比如峡江县马埠镇风山村民胡建庆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外闯荡学到技术后,回家创业,先是种常规西瓜,每年收入不菲,率先致富,后来种的人多了,不好销,他又遵循市场规律,向外了解信息,改种深受现代家庭欢迎的礼品瓜,同时还在山上栽种翠冠梨,仅此两项纯收入就超万元,不仅自己富了,而且带富了一批农民。
2、经营方式不同。受传统种养方式及生产条件制约,贫困户至今发展经济仍以粮猪型为主,甚至现在大多连猪都不养,仅限于向几亩水稻要效益,产业结构单一,比较效益低,广种薄收。在发展多种经营、拓宽致富渠道上办法不多、动作不大,增收路子一直是走“独木桥”,脱贫难度较大。以我县福民乡宋家村为例,2005年水稻面积248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3%,产出效益占收入结构的60%以上。该村在我县已列入省扶贫开发的四个重点村中,还算人均收入最高的,其他三个重点村的产业比较效益更低,收入结构更为单一。相反,非贫困村非贫困户则不同,他们能主动适应市场,调优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如水边镇幸福村,早在2003年全村的收入有85%来自山地经济作物,农产品商品率达90%以上,全村户均年纯收入超万元;水边龙下村手工制作米粉,一边种田一边就在家门口打工上班,年纯收入人均上万元。其他一些村组,如马埠胡家、福民红建等村通过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药材、甲鱼、椪柑、甘蔗、西瓜等优势产业,搞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
3、生产条件不同。由于地处偏远,大部分贫困户所处的村组交通设施极为落后,车辆无法通行,所有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全靠肩挑人扛。如桐林乡的江背、仁和镇的枥坑、大里,尤其是罗田镇的江口朱家,全村的人进出全靠那座横跨在黄金江上的摇摇晃晃的木板桥。而且这些村组水利设施匮乏,几乎见不到一座水库,农业生产难以保障。沿赣江一带的村庄不仅年年受旱灾,而且还要遭水灾。以江口村为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几乎年年受淹。2002年该村遭受四次洪涝灾害,许多农户绝收,2005年又遭二次水灾,农民损失又很大。近年来,峡江县虽然先后共筹措数百万资金用于改善贫困村组的水利设施,但因点多面广,财力有限,加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经济发展。
4、生活方式不同。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加之一些地方闭塞,人的思想守旧,生活陋习根深蒂固,至今尚未根除。比如有的村大人上了一定年纪便每年做一次生日酒,小孩满周岁和逢5、逢10周岁都分别要摆宴席,今天这家吃,明天那家喝,本来一年到头所剩无几,这样一折腾,便口袋空空如也。加上一些人又好玩好赌,大好时光被浪费,人家忙个不停安排农事,而他们却忙着“筑长城”(打麻将)、玩扑克,不仅误了农事,可能还债台高筑。人们嬉称这种生活方式为“穷开心”。
二、脱贫致富的对策
1、激活思想,治贫先治“愚”。要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解困,最重要的是要搅活其思想,彻底摒除陈腐观念和生活陋习。结合新时期农村工作实际,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增强贫困人口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脱贫致富真能人”的观念,鼓励他们发扬“穷则思变”的精神。引导他们消除顾虑,放开手脚,合法经营,勤劳致富。结合目前开展的各种培训,重点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素质较好的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把握市场的乡土人才、致富能人,让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身说法,带动贫困农民致富。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一些贫困农民代表,组织他们常出去走走看看,开阔视野,“洗洗脑”,通过参观学习县内县外的致富典型,激发其致富愿望和致富潜能,把他们引上致富路。
2、转变方式,变“输血”为“造血”。要促进贫困人口的经济发展,必须转变帮扶方式,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走“授之以渔”的路子。要引导他们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在扶贫全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实际,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多种经营,走山上办“银行”、田里刨“金娃”的发展路子,鼓励他们承包荒山造林植果,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总体规划,引导他们大力发展“三高”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推广“猪—沼—果”、“猪—沼—烟”、“猪—沼—鱼”、“猪—沼—菜”以及“粉—猪—沼”等发展模式。扶贫部门将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考察选准项目,确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各涉农部门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他们倾斜力量、重点跟踪,为他们全程提供技术、信息服务。要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加大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使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项以上实用致富技术,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富余劳动力在拥有一技之长之后,向城市转移,增加非农收入。
3、改善条件,“贫钵”变“宝盆”。必须强化政府行为,要从认识上走出“扶贫只是扶贫部门的事”的误区;从行动上真正落实“扶贫解困是各级政府的义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到“千斤重担全社会挑、各个单位头上有指标”;在工作中要有“不达目标决不收兵”的决心和干劲。尤其要抢抓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实施“十一五”扶贫开发的良好机遇,争取农业开发、水利建设、民政救济以及挂点帮扶单位的资金和项目向贫困人口倾斜,多方筹措资金,着力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政府要为贫困村组的贴息或无息贷款提供便利,以解决他们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难的问题,按照“放得出收得回”和“适度控量”的原则,也不妨为他们开个“绿色通道”,让他们吃些“小灶”、得些优惠,以此调动他们改善自己生存条件的积极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出力、谁负担”的原则,用好用活用足“一事一议”政策,教育贫困农民消除依赖思想,树立“自己家园自己建、建好家园为自己”的观念,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齐心协力,振奋精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尽快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责任编辑 徐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