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元,是文化的载体,有大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就是美丽乡村之魂,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价值。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巧借山水,融入文化,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把文化资源转化成美丽乡村的重要内涵、转化成促进农民增收的资产资本。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 美丽乡村 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央1号文件以及农业部《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都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部署,创建“美丽乡村”成为亿万农民的中国梦,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农村工作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近年来,安溪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全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特色建筑的修复与置换、特色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将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一张张独特的名片。
一、主要做法
1.注入茶的文化,构建“茶乡故里”名片。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全县茶园60万亩,标准化生态茶园26万亩。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许多乡村结合自身茶园、地域等优势,充分挖掘利用、延伸拓展茶文化内涵,通过建设铁观音发源地、茶叶庄园、观光茶园、制茶体验工厂、纪念馆等形式,为美丽乡村注入茶文化元素,展现鲜明的“茶乡故里”形象。
2.注入党建文化,构建“红色引领”名片。党建文化是党发展历史的精神积淀,是推动一个地方建设的核心文化,党建强则发展强。长期以来,许多乡村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不断根据中央、省、市、县的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等党建品牌和典型示范点创建活动,形成以党建引领发展的党建文化。党建文化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所在村的一个品牌,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3.注入乡土文化,构建“梦里田园”名片。安溪地处泉厦漳中间结合部,历经千年发展积淀,形成了传承中原、融合周边县市,特色鲜明的独特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部分乡村通过挖掘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传统民俗、近代农耕等乡土文化,以实物、实景再现美丽的“梦里田园”。
4.注入生态文化,构建“绿色休闲”名片。安溪地处福建晋江源头,被誉为“山上泉州”,有30多万亩原始森林、次生林,每天5000多立方米出水量的温泉资源,绿色宜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乡村紧紧抓住“高速时代”到来的有利时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天地人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勾勒亦村亦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绿色休闲”的美丽乡村。
5.注入宗教文化,构建“朝拜圣地”名片。安溪是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等宗教信仰的发源地、祖庙所在地,宗教文化丰富、古迹众多,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海内外信众到安溪旅游朝拜,形成著名的旅游景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乡村围绕宗教文化旅游,主动承接景区的辐射功能,通过建设与景区相协调、相辅相承的景点,建设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所在乡村成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6.注入产业文化,构建“特色产业”名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乡村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契机,积极寻找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推动文化与茶业、藤铁工艺、光伏光电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文化含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文化保护有待加强。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一些文化遗产在村庄整治和迁建中销声匿迹,一些人文典故、地域风情、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
2.文化元素融入不足。一些乡村建设中更多注重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及一些房屋的立面整修,文化创造活力培育滞后,文化教化功能发挥不足,文化底蕴欠缺,美丽乡村缺少“内涵美”。
3.文化特色不够突出。一些乡村缺乏整体规划,缺少文化核心,建设没有延续性,随意性大,没有集中物力、财才打造品牌,特色不够鲜明。
三、经验启示
乡村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元,是文化的载体,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群落、桥梁、庙宇和祠堂等,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商贸集会、节庆祭祀、信仰崇拜等民俗,神话、传说、谚语、歌谣等口头传统以及民间工艺、美术音乐、戏曲舞蹈等等。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就是美丽乡村之魂,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价值,是一个乡村为人们津津乐道,律动恒久魅力的“芯片”。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巧借山水,融入文化,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把文化资源转化成美丽乡村的重要内涵、转化成促进农民增收的资产资本。
1.注重文化元素在美丽乡村规划中的应用和体现。规划是龙头,规划更是发展力,美丽乡村建设要规划先行,重视文化元素的应用和体现。一要立足特色。安溪地域广阔,又地处厦漳泉结合处,千年的发展为安溪乡村积累了众多与众不同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地域发展特色鲜明。美丽乡村规划中要突出当地特色,将古建筑、古遗址融入村庄建设规划中,将当地的文化元素以一定的形式体现,突出一村一韵,不可千村一面。二要立足生态。后发展为安溪保留了较为完整的青山绿水,规划中要将生态优势与区位优势有机结合,要立足安溪作为厦门、泉州后花园的优势,规划建设短程、体验式、适合假日旅游的乡村旅游项目。三要立足长远。规划要高起点、专业化,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对所在村的文化进行挖掘、提升和丰富,形成文化核心,通过短中长期的建设,最终形成美丽乡村的“文化芯”。
2.注重文化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和传承。将建设与保护有机融合,借力美丽乡村建设,使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发展。一要保护。对于物质文化,如古建筑群、古大厝、庙宇、土楼、水井等,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给予保护,修旧如旧,尽量融合于乡村建设中。对于非物质文化,如“答嘴古”、“四句”、“茶歌”等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文化,要通过影音、文字等形式抓紧收集、整理,供后人研究参考,避免因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无法传承而随时间消逝。二要宣传。要善于借助现代传媒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喜欢美丽乡村中所蕴含的特色文化。美丽乡村要善于借助网络、电视、微博等媒体和“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海峡旅游”等栏目,来宣传文化,扩大影响。三要传承。通过文化进课堂、成立社团、以师带徒等形式,将无形的文化传承下去;通过建设纪念场所、制作雕刻等有形的东西将文化记载下来;通过开展本土文化展示、乡村文化月等活动,深入挖掘茶文化、民俗文化、藤铁文化、戏剧文化等等资源,推动本土文化充分彰显。
3.注重文化要素在美丽乡村经营中的转化和开发。放大品牌效应、转化创建成果,从“建设村庄”向“经营村庄”提升,是推进美丽乡村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在经营中促进文化要素的开发和转化。一要抓住文化卖点,创造效益。寻找文化与市场的结合点,挖掘文化中的开发点,将丰富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整合成有创意的文化元素,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段在市场中创造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人來关注、传承文化,让文化繁衍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借助现代舞台表演方式,赋予茶文化、藤铁工艺、传统民俗等优秀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将茶艺、茶歌、茶舞、藤铁编制、南音等传统文化推向市场演出,开发建设诸如“印象铁观音”等节目,创造效益。二要抓住文化亮点,打造品牌。把握文化的精髓,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打造响亮品牌,延伸品牌的价值,使文化品牌与村的发展交融共促。三要抓住文化共性,辐射带动。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的双重特性,要抓住文化的共性,通过一个乡村的成功实践,辐射带动周边村庄或有相同文化村庄的发展。
作者简介:林境炎(1984—),男,福建省安溪县人,中共安溪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党史党建。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 美丽乡村 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央1号文件以及农业部《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都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部署,创建“美丽乡村”成为亿万农民的中国梦,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农村工作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近年来,安溪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全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特色建筑的修复与置换、特色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将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一张张独特的名片。
一、主要做法
1.注入茶的文化,构建“茶乡故里”名片。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全县茶园60万亩,标准化生态茶园26万亩。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许多乡村结合自身茶园、地域等优势,充分挖掘利用、延伸拓展茶文化内涵,通过建设铁观音发源地、茶叶庄园、观光茶园、制茶体验工厂、纪念馆等形式,为美丽乡村注入茶文化元素,展现鲜明的“茶乡故里”形象。
2.注入党建文化,构建“红色引领”名片。党建文化是党发展历史的精神积淀,是推动一个地方建设的核心文化,党建强则发展强。长期以来,许多乡村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不断根据中央、省、市、县的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等党建品牌和典型示范点创建活动,形成以党建引领发展的党建文化。党建文化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所在村的一个品牌,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3.注入乡土文化,构建“梦里田园”名片。安溪地处泉厦漳中间结合部,历经千年发展积淀,形成了传承中原、融合周边县市,特色鲜明的独特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部分乡村通过挖掘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传统民俗、近代农耕等乡土文化,以实物、实景再现美丽的“梦里田园”。
4.注入生态文化,构建“绿色休闲”名片。安溪地处福建晋江源头,被誉为“山上泉州”,有30多万亩原始森林、次生林,每天5000多立方米出水量的温泉资源,绿色宜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乡村紧紧抓住“高速时代”到来的有利时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天地人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勾勒亦村亦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绿色休闲”的美丽乡村。
5.注入宗教文化,构建“朝拜圣地”名片。安溪是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等宗教信仰的发源地、祖庙所在地,宗教文化丰富、古迹众多,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海内外信众到安溪旅游朝拜,形成著名的旅游景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乡村围绕宗教文化旅游,主动承接景区的辐射功能,通过建设与景区相协调、相辅相承的景点,建设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所在乡村成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6.注入产业文化,构建“特色产业”名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乡村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契机,积极寻找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推动文化与茶业、藤铁工艺、光伏光电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文化含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文化保护有待加强。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一些文化遗产在村庄整治和迁建中销声匿迹,一些人文典故、地域风情、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
2.文化元素融入不足。一些乡村建设中更多注重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及一些房屋的立面整修,文化创造活力培育滞后,文化教化功能发挥不足,文化底蕴欠缺,美丽乡村缺少“内涵美”。
3.文化特色不够突出。一些乡村缺乏整体规划,缺少文化核心,建设没有延续性,随意性大,没有集中物力、财才打造品牌,特色不够鲜明。
三、经验启示
乡村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元,是文化的载体,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群落、桥梁、庙宇和祠堂等,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商贸集会、节庆祭祀、信仰崇拜等民俗,神话、传说、谚语、歌谣等口头传统以及民间工艺、美术音乐、戏曲舞蹈等等。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就是美丽乡村之魂,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价值,是一个乡村为人们津津乐道,律动恒久魅力的“芯片”。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巧借山水,融入文化,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把文化资源转化成美丽乡村的重要内涵、转化成促进农民增收的资产资本。
1.注重文化元素在美丽乡村规划中的应用和体现。规划是龙头,规划更是发展力,美丽乡村建设要规划先行,重视文化元素的应用和体现。一要立足特色。安溪地域广阔,又地处厦漳泉结合处,千年的发展为安溪乡村积累了众多与众不同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地域发展特色鲜明。美丽乡村规划中要突出当地特色,将古建筑、古遗址融入村庄建设规划中,将当地的文化元素以一定的形式体现,突出一村一韵,不可千村一面。二要立足生态。后发展为安溪保留了较为完整的青山绿水,规划中要将生态优势与区位优势有机结合,要立足安溪作为厦门、泉州后花园的优势,规划建设短程、体验式、适合假日旅游的乡村旅游项目。三要立足长远。规划要高起点、专业化,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对所在村的文化进行挖掘、提升和丰富,形成文化核心,通过短中长期的建设,最终形成美丽乡村的“文化芯”。
2.注重文化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和传承。将建设与保护有机融合,借力美丽乡村建设,使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发展。一要保护。对于物质文化,如古建筑群、古大厝、庙宇、土楼、水井等,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给予保护,修旧如旧,尽量融合于乡村建设中。对于非物质文化,如“答嘴古”、“四句”、“茶歌”等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文化,要通过影音、文字等形式抓紧收集、整理,供后人研究参考,避免因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无法传承而随时间消逝。二要宣传。要善于借助现代传媒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喜欢美丽乡村中所蕴含的特色文化。美丽乡村要善于借助网络、电视、微博等媒体和“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海峡旅游”等栏目,来宣传文化,扩大影响。三要传承。通过文化进课堂、成立社团、以师带徒等形式,将无形的文化传承下去;通过建设纪念场所、制作雕刻等有形的东西将文化记载下来;通过开展本土文化展示、乡村文化月等活动,深入挖掘茶文化、民俗文化、藤铁文化、戏剧文化等等资源,推动本土文化充分彰显。
3.注重文化要素在美丽乡村经营中的转化和开发。放大品牌效应、转化创建成果,从“建设村庄”向“经营村庄”提升,是推进美丽乡村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在经营中促进文化要素的开发和转化。一要抓住文化卖点,创造效益。寻找文化与市场的结合点,挖掘文化中的开发点,将丰富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整合成有创意的文化元素,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段在市场中创造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人來关注、传承文化,让文化繁衍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借助现代舞台表演方式,赋予茶文化、藤铁工艺、传统民俗等优秀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将茶艺、茶歌、茶舞、藤铁编制、南音等传统文化推向市场演出,开发建设诸如“印象铁观音”等节目,创造效益。二要抓住文化亮点,打造品牌。把握文化的精髓,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打造响亮品牌,延伸品牌的价值,使文化品牌与村的发展交融共促。三要抓住文化共性,辐射带动。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的双重特性,要抓住文化的共性,通过一个乡村的成功实践,辐射带动周边村庄或有相同文化村庄的发展。
作者简介:林境炎(1984—),男,福建省安溪县人,中共安溪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