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教师的作文教学形成了“圈养”模式,表现在:为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高的分数,在固定的时间、空间里,教师用一系列特定的作文模式、套路和技巧等作为“精细饲料”“激素”“抗生素”,对所有学生进行“填鸭”“催肥”。更有甚者,用一次又一次的模拟作文考试取代正常的作文能力培养,致使学生的作文抄袭化、模式化、套路化倾向严重,就如同快速出栏的禽畜产品,失去了其特有的美味,成为徒有外表的“败絮食品”。
笔者喜欢用“散养”的方式教作文,去除各类“精细饲料”“激素”的滥用,打破禁锢学生作文思维的条条框框,给学生以“广阔的蓝天、草地”,让他们自由地“奔跑、觅食”,用“我手写我心”,回归作文的本真。
一、从摘抄开始学“觅食”
广泛的阅读,会给作文学习带来丰富的营养和微量元素;摘抄,是促进学生广泛阅读的非常有效的方式。笔者的作文训练,就是从布置摘抄作业开始。
笔者每接手一届学生时,第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每周摘抄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并尽量在文章后面写写自己的感悟,没有感悟的,可以画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文章的选择没有任何限制,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选他们最喜欢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的阅读状态是无拘无束的,能见什么就读什么的,并有所思考、选择。
每逢双休日,笔者就会定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看他们的摘抄,看他们的感悟。凡看到有感触的文章时便不禁要评点一番,有对文章内容产生的共鸣,也有对文章手法的缕析。诸如:“感人至深者,莫不是真人、真事、真情,生活唯有真实的、自己的,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开头的环境描写很有意境,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等等。这样,有了笔者对文章的点评,学生们的阅读也有了动力。同时,对于识别佳作的眼界和标准,师生之间也多了一种交流和理解。
笔者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其摘抄的文章档次也高;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其摘抄的文章就跟他自己写的差不多。这个现象固然有学生态度的问题,但背后隐藏的却是一种识别佳作的眼界。笔者跟学生们开玩笑地说,那才叫“凤眼识宝,龙眼识珠,老牛识稻草”。
其实,摘抄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思考、选择的过程,一个作文眼界提高的过程,一个对好词佳句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思考和选择的眼界也会不由自主地得到提高,语言水平也会不
知不觉地得到提升。也许,这就是摘抄的最大益处。
二、给他们以“广阔的蓝天、草地”
“2009年5月14日”是个非常普通的日子,张文质先生主编的“明日教育论坛”发出了一个“共同记载这一天”的征稿帖。笔者把它介绍给全班,于是,这一天成了班上所有学生最有体验的一天,就连平时写作文一脸苦相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写出了真实的生活。这让学生们发现,原来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可以如此精彩。平时写作文如同挤牙膏的徐鹏,竟然写出了1000个字,他这样写道:
一阵悠美的音乐响起——上课了。
“快看勇哥来了没有?”勇哥是我们对语文老师的昵称。同桌催促我望,因为我的座位紧靠窗户。
“还没有呢。”我边和前面的人讲话,边无心地回答道。
“再看一下来了没?”同桌还是不放心,再次吩咐我。
我把头探出窗外,正好勇哥经过,“啪”地一声,语文书不轻不重、不偏不倚地敲在了我的头上!
“老师,你打我干嘛!”我真是倒霉,有些不服气。
“打你干嘛,你上课把头伸出窗外干嘛呢?不就是找打吗?”季老师面露微笑,随后又严肃起来,假装又要打的样子,我赶紧抱头防卫,惹得同学们都捧腹大笑。
让学生用文字记录普通的一天,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作文指导方法,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更值得教师们去深思。一些教师头脑中总有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作文训练,就得像作文考试一样,命题一定要有难度。结果呢,一方面,教师为“出什么题目”而搜肠刮肚;另一方面,面对那些远离实际生活的作文题目,学生们在为“写什么”而大伤脑筋。不难看出,学生惧怕作文就是因为总要面对没话可说的题目;让学生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有地方说,这才是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笔者布置有关亲情的作文时,总是提前一周告知学生准备,要求他们把当周每一天与父母在一起时的所言、所行、所感,真实地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等到周末写作时,再对记录进行删减。这样一来,学生们都有事情可写,写出来的作文还特别有生活味道,特别感人。
作文教学,教师不妨先给学生一片“广阔的蓝天、草地”,让他们进行真实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描述生活的本身。时间久了,写作水平自然提高了,这才是应该追求的作文教学的本真。
三、不要急于“催肥”
所谓“催肥”,就是在作文形式、技巧上进行过严、过滥的机械训练,以求一时拿到高分。具体表现为:其一,惟奇惟怪,寻求陌生的形式,甚至传授有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墓志铭、合同书、数学证明等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其二,追求结构上的引人眼球,无论什么文章必用华丽的“帽子”(题记)和“鞋子”(尾记)来画蛇添足,用一些空洞的排比句、段来架构文章;其三,每次都拿名言警句、历史名人的事迹来充填,写作时套路明确,等等。
这些都是“圈养”式作文“催肥”训练的结果。固然,“熟能生巧”,有些畸形的“花朵”还特别妖艳,说不定会在哪次作文考试中因受某位教师的偏爱而一举夺魁。但是,这种“催肥”对学生来说,就成了对思维的约束,他们只能把作文当做写作技巧和形式的叠加,反而忘记自己的内心表达,违背了写作的本真目的,使作文只是空有外表的“虚肥”,使学生们掩藏或丢失了许多固有的天性、个性。
教育是慢的艺术,每一朵花都有其开放的美丽时刻,只不过必须开在合适的季节。学生们不同的个性和固有的天性恰恰是因材施教的宝贵资源,教师有时会发现,不经“催肥”,反而更能释放出学生固有的写作潜能,学生的作文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糟糕,反而更具有孩子应有的天性和神韵。同时,无拘无束地写作,会留给学生们一个表达的机会,也留给他们一个渐渐喜欢上作文的机会。不难看出,所谓的“催肥”只会使学生们面对作文无所适从、望而却步。
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与吐纳”
对语文教师来说,人生一大乐事,莫过于课余时三五学生手捧文稿雀跃左右,眼里溢满渴望和期待:“老师,我写的这篇文章,你帮我指点指点!”这时候,笔者会停下手中的活,把文章在电脑上打下来,修改后打印给他。确实好的文章,就给每位同学都印上一份。看到教师这么重视,学生心里自然就有一种成就感。
其实,批改学生作文,必须像雕刻核舟那样,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像形,量体裁衣;然后面对面地交流,让孩子自由地“呼吸与吐纳”。
顾栋辉,数理化都特别有天赋,唯独作文少了一根筋。笔者就跟他商量,先从描写自己生活的记叙文练起。他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内容是停电了,奶奶帮他拿蜡烛这样一件普通的事。语言贫乏、情节干巴巴的,没有“血肉”,笔者告诉他:“你语言不怎么好,更要注意一下文章情节的曲折,不然没有多少内容可写的。”
在笔者的启发下,他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说:“开始奶奶来晚了,我还有一点误解她。”笔者说:“那很好,欲扬先抑,把它写出来!”他好像不情愿地说:“那件事,我想起来还真对不起我奶奶。她因此跌了一跤,是骨折。”笔者说:“你看,这样加上去,整件事情就有了曲折、耐看了,正好弥补你语言的不足。写文章就好像看山,一条直线的山顶你喜欢看吗?有些时候你还必须把发生的几件事情加工在一起。”
“还有,你认为最最感动人的地方,要用一些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进行细细的描绘,不要吝啬笔墨,越细越能打动人心,这就是整篇文章的高潮。”经过三次修改,他逐步掌握了一些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与吐纳”,其实就是面对面、心对心,这样才会产生火花,才会有能量,才会激发他们写作的灵感和热情。
总之,用“散养”的方式教作文,就是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出发,让他们实实在在地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基本的作文能力,使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体验的自在表达,成为学生自我个性的自由飞翔,成为学生思想感情的自然抒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二甲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
笔者喜欢用“散养”的方式教作文,去除各类“精细饲料”“激素”的滥用,打破禁锢学生作文思维的条条框框,给学生以“广阔的蓝天、草地”,让他们自由地“奔跑、觅食”,用“我手写我心”,回归作文的本真。
一、从摘抄开始学“觅食”
广泛的阅读,会给作文学习带来丰富的营养和微量元素;摘抄,是促进学生广泛阅读的非常有效的方式。笔者的作文训练,就是从布置摘抄作业开始。
笔者每接手一届学生时,第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每周摘抄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并尽量在文章后面写写自己的感悟,没有感悟的,可以画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文章的选择没有任何限制,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选他们最喜欢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的阅读状态是无拘无束的,能见什么就读什么的,并有所思考、选择。
每逢双休日,笔者就会定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看他们的摘抄,看他们的感悟。凡看到有感触的文章时便不禁要评点一番,有对文章内容产生的共鸣,也有对文章手法的缕析。诸如:“感人至深者,莫不是真人、真事、真情,生活唯有真实的、自己的,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开头的环境描写很有意境,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等等。这样,有了笔者对文章的点评,学生们的阅读也有了动力。同时,对于识别佳作的眼界和标准,师生之间也多了一种交流和理解。
笔者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其摘抄的文章档次也高;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其摘抄的文章就跟他自己写的差不多。这个现象固然有学生态度的问题,但背后隐藏的却是一种识别佳作的眼界。笔者跟学生们开玩笑地说,那才叫“凤眼识宝,龙眼识珠,老牛识稻草”。
其实,摘抄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思考、选择的过程,一个作文眼界提高的过程,一个对好词佳句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思考和选择的眼界也会不由自主地得到提高,语言水平也会不
知不觉地得到提升。也许,这就是摘抄的最大益处。
二、给他们以“广阔的蓝天、草地”
“2009年5月14日”是个非常普通的日子,张文质先生主编的“明日教育论坛”发出了一个“共同记载这一天”的征稿帖。笔者把它介绍给全班,于是,这一天成了班上所有学生最有体验的一天,就连平时写作文一脸苦相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写出了真实的生活。这让学生们发现,原来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可以如此精彩。平时写作文如同挤牙膏的徐鹏,竟然写出了1000个字,他这样写道:
一阵悠美的音乐响起——上课了。
“快看勇哥来了没有?”勇哥是我们对语文老师的昵称。同桌催促我望,因为我的座位紧靠窗户。
“还没有呢。”我边和前面的人讲话,边无心地回答道。
“再看一下来了没?”同桌还是不放心,再次吩咐我。
我把头探出窗外,正好勇哥经过,“啪”地一声,语文书不轻不重、不偏不倚地敲在了我的头上!
“老师,你打我干嘛!”我真是倒霉,有些不服气。
“打你干嘛,你上课把头伸出窗外干嘛呢?不就是找打吗?”季老师面露微笑,随后又严肃起来,假装又要打的样子,我赶紧抱头防卫,惹得同学们都捧腹大笑。
让学生用文字记录普通的一天,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作文指导方法,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更值得教师们去深思。一些教师头脑中总有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作文训练,就得像作文考试一样,命题一定要有难度。结果呢,一方面,教师为“出什么题目”而搜肠刮肚;另一方面,面对那些远离实际生活的作文题目,学生们在为“写什么”而大伤脑筋。不难看出,学生惧怕作文就是因为总要面对没话可说的题目;让学生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有地方说,这才是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笔者布置有关亲情的作文时,总是提前一周告知学生准备,要求他们把当周每一天与父母在一起时的所言、所行、所感,真实地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等到周末写作时,再对记录进行删减。这样一来,学生们都有事情可写,写出来的作文还特别有生活味道,特别感人。
作文教学,教师不妨先给学生一片“广阔的蓝天、草地”,让他们进行真实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描述生活的本身。时间久了,写作水平自然提高了,这才是应该追求的作文教学的本真。
三、不要急于“催肥”
所谓“催肥”,就是在作文形式、技巧上进行过严、过滥的机械训练,以求一时拿到高分。具体表现为:其一,惟奇惟怪,寻求陌生的形式,甚至传授有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墓志铭、合同书、数学证明等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其二,追求结构上的引人眼球,无论什么文章必用华丽的“帽子”(题记)和“鞋子”(尾记)来画蛇添足,用一些空洞的排比句、段来架构文章;其三,每次都拿名言警句、历史名人的事迹来充填,写作时套路明确,等等。
这些都是“圈养”式作文“催肥”训练的结果。固然,“熟能生巧”,有些畸形的“花朵”还特别妖艳,说不定会在哪次作文考试中因受某位教师的偏爱而一举夺魁。但是,这种“催肥”对学生来说,就成了对思维的约束,他们只能把作文当做写作技巧和形式的叠加,反而忘记自己的内心表达,违背了写作的本真目的,使作文只是空有外表的“虚肥”,使学生们掩藏或丢失了许多固有的天性、个性。
教育是慢的艺术,每一朵花都有其开放的美丽时刻,只不过必须开在合适的季节。学生们不同的个性和固有的天性恰恰是因材施教的宝贵资源,教师有时会发现,不经“催肥”,反而更能释放出学生固有的写作潜能,学生的作文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糟糕,反而更具有孩子应有的天性和神韵。同时,无拘无束地写作,会留给学生们一个表达的机会,也留给他们一个渐渐喜欢上作文的机会。不难看出,所谓的“催肥”只会使学生们面对作文无所适从、望而却步。
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与吐纳”
对语文教师来说,人生一大乐事,莫过于课余时三五学生手捧文稿雀跃左右,眼里溢满渴望和期待:“老师,我写的这篇文章,你帮我指点指点!”这时候,笔者会停下手中的活,把文章在电脑上打下来,修改后打印给他。确实好的文章,就给每位同学都印上一份。看到教师这么重视,学生心里自然就有一种成就感。
其实,批改学生作文,必须像雕刻核舟那样,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像形,量体裁衣;然后面对面地交流,让孩子自由地“呼吸与吐纳”。
顾栋辉,数理化都特别有天赋,唯独作文少了一根筋。笔者就跟他商量,先从描写自己生活的记叙文练起。他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内容是停电了,奶奶帮他拿蜡烛这样一件普通的事。语言贫乏、情节干巴巴的,没有“血肉”,笔者告诉他:“你语言不怎么好,更要注意一下文章情节的曲折,不然没有多少内容可写的。”
在笔者的启发下,他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说:“开始奶奶来晚了,我还有一点误解她。”笔者说:“那很好,欲扬先抑,把它写出来!”他好像不情愿地说:“那件事,我想起来还真对不起我奶奶。她因此跌了一跤,是骨折。”笔者说:“你看,这样加上去,整件事情就有了曲折、耐看了,正好弥补你语言的不足。写文章就好像看山,一条直线的山顶你喜欢看吗?有些时候你还必须把发生的几件事情加工在一起。”
“还有,你认为最最感动人的地方,要用一些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进行细细的描绘,不要吝啬笔墨,越细越能打动人心,这就是整篇文章的高潮。”经过三次修改,他逐步掌握了一些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与吐纳”,其实就是面对面、心对心,这样才会产生火花,才会有能量,才会激发他们写作的灵感和热情。
总之,用“散养”的方式教作文,就是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出发,让他们实实在在地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基本的作文能力,使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体验的自在表达,成为学生自我个性的自由飞翔,成为学生思想感情的自然抒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二甲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