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和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儿童文学在思想内容、语言难度、趣味性等方面都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儿童文学作品,能够较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夏洛的网》为例,分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a段开展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儿童文学
  语言是促进心智发展的重要工具。“作为母语之外的符号工具,外语能够调节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学习者从多角度深入理解世界的多样性,提高分析能力与认知水平,从而扩展心理空间,丰富概念系统。”[1]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学英语课程不仅要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重任。
  当前,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英语教材的局限性。功能型教材占主导地位,其设计编排大都围绕语言结构和功能话语。第二,英语课堂教学的功利化。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培养,缺失对语言的感受、理解、欣赏以及人文精神的挖掘,不能满足初中生的兴趣和情感需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引入英语儿童文学作品,以彰显课程的人文价值,以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儿童文学多具有以下特征,如极富童趣,充满幻想,故事性强,情节简单直观,语言简洁易懂等。而英语儿童文学在语言难度、趣味性等方面都比较适合初中生的发展水平。以下,笔者以《夏洛的网》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
  一、关于《夏洛的网》
  《夏洛的网》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诺言、爱与忠诚的赞歌。小猪威尔伯是一只落脚猪,刚出生就面临被杀的境地,由农场主的女儿芬救下并精心呵护,后来送到了舅舅朱克曼家的谷仓里住下。在那里,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起了真挚的友谊。圣诞节快到了,威尔伯面临着被制成火腿的危险。正在他悲痛绝望的时候,看似渺小的夏洛却承诺可以救他。夏洛吐出一根根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最终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而夏洛的生命却因此走到了尽头。当夏洛产完卵死去后,威尔伯用心照顾夏洛留下的卵,直到小蜘蛛全部被孵出,报答了夏洛的救命之恩。
  该书共22章,故事性强,语言简洁易懂,句子结构多为简单句,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对全文进行词汇量的检索,显示词汇量大约在基本词汇1500个范围之内,适合初二至初三学生阅读。因此,将其导入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不仅在语言习得方面对学生大有裨益,而且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能让学生获得强烈的人文熏陶,较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基于此,笔者尝试在教学中以这个故事编织出一张爱心与温情、友谊与忠诚的网,将人文素养教育播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教学活动设计
  1.阅读前思考,激发好奇心
  题目往往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总结,或是对全文基调的暗示。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之前,教师可针对小说的题目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预测该文学作品的主题,以此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例如,对于Charlotte’s Web这一题目,笔者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知道Charlotte是个名字,Web在中文里是“网或蜘蛛网”的意思。继而让学生猜测Charlotte’s Web在文中指什么?这时,学生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如猜测Charlotte是个人,Web是互联网的意思;或web是蜘蛛网,那么Charlotte就该是只蜘蛛,Charlotte’s Web便是“夏洛(Charlotte)的蜘蛛网”,等等。笔者继续引导,如果题目是“一只名叫夏洛(Charlotte)的蜘蛛的网”,那么,我们可否预测这部作品想要讲述怎样的故事呢?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兴趣高涨,展开了富于想象力的各种预测。而预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编故事,从中发展创新能力的过程。
  其后,笔者用PPT、图片、主题音乐、视频片段等,向学生介绍作者(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和作品信息。如该作品在1952年首次出版,次年获美国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纽贝利奖;作品讲述了一只叫威尔伯的小猪和一只名为夏洛的蜘蛛之间的友谊,小猪威尔伯刚出生的时候因为长得丑,要被大人送往屠宰场……在介绍故事内容时,笔者故意留下悬念,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故事的结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自然会积极地阅读作品。
  2.阅读过程中朗读和讨论,体会语言美和理解主题
  在本次阅读教学中,笔者先要求学生进行了课前阅读。每周阅读一章,长度约900个单词左右。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朗读欣赏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语言之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主题。
  阅读文学作品是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活动。读者期待的是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与作品人物心灵相通,产生共鸣。而朗读则是实现这种对话与共鸣的最好的方式。教学中,笔者先选取一个精彩片段配乐朗读,然后进行讲解。接着,邀请个别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选精彩片段,其他同学则跟着轻声朗读,大家一起体会书中感人的细节描写。朗读过后,师生一起对该片段进行解读,讨论其中的优美之处。对作品的朗读不仅让学生从优美的文字中体会到英语的韵律美,更激起了他们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
  精彩段落朗读后,笔者和学生一起进入了互动讨论环节。全班42个学生分为8个小组,针对笔者预设的每一章节的相关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此时,笔者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讨论,必要时可以用汉语辅助;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
  例如,在第一章中,Fern的爸爸拿着斧子要去处理掉一生出来就有缺陷的小猪威尔伯,却遭到了Fern的强烈反对。此时的问题是:If you were Fern, would you take pity on this small and weak pig, and promise to take care of him?”学生讨论后,笔者又将问题延伸到人类: How should we treat the weak people around us? To ignore them or give more love and care to them?”而有些小组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if you were given a chance to raise a pet,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the strong one or the weak and small one?……小组讨论后,学生按照要求一起合作整理讨论结果,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做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则不时针汇报情况提出问题和总结,并展开师生互动。随着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深入,他们对于作品的主题——friendship and loyalty, meaning of life(友谊与忠诚、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3.阅读后观影和表演,深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
  在学生全部阅读完成后,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并提醒学生在看电影时,注意观看中英文字幕,模仿對话中的语音语调。观影之后,笔者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布置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不同的片段进行角色扮演,或在小说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情节改编剧本进行表演。以此,让学生再次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
  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积极构思情境,准备道具,确定角色分工,认真背诵台词,并进行演练。在课堂表演时,学生还邀请了其他任课老师观看并对进行评价打分。表演结束后,老师们结合学生的评价,对编剧、表情、语音语调、语言流利程度、小组间合作配合等,进行了评价打分。最后,根据教师和各小组的评价分数,评选出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等奖项。这种角色扮演活动体验融合了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的锻炼,又提升了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和感受。而富有创意的评价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热情。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更深刻地感受到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的真情与无私的关爱。在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中,自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3]指出:“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儿童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了理想学习平台。引导学生阅读作品,积累和应用语言,落实了语言的“工具性”;而在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最终使“人文性”无形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实现了“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要求。我们将继续探索,让学生自然地进入第二语言世界,提高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岳颖.2008.语言作为心智发展的工具—兼论外语学习的意义[J].中国外语,(1):51-57.
  [2]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1999.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刘 颖)
其他文献
2017年8月,笔者作为上海市首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的一员进藏开展工作。通过一段時间的实践和反思,笔者总结出在受援单位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的模式及步骤,可大大提高西藏地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当地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得到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为当地的教育发展服务。  一、背景介绍  随着“科教兴藏”战略的深入实施,西藏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面貌也
[摘 要]根据高端贯通项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现状,结合高中物理教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该项目学生的五环探索教学模式,为高端贯通项目院校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高端贯通;基础教育;高中物理;五环探索教学模式  一、高端贯通项目简介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以下简称“高端贯通项目”)是北京市教委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而开
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以下简称入学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备受人民群众关注。由于重点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尚不均衡,群众需求多元,调整需要时间,仍不同程度存在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影响了社会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不利于和谐稳定。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
近年来,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策略,以创建广东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为抓手,累计投入近1亿元,实施了“微机配备工程、多媒体班班通工程、教育城域网(肇庆市教育专网)校校通工程、录播室系统建设工程”四大工程项目。  全区学校均实现互联网接入和宽带使用,公办中小学依托上级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学校门户网站和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云平
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材通过教育部审定并投入使用已十几年。2016年教育部作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须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增加并融入德育教材,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2016年9月,低年级品德教材正式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按法治教育大纲
国务院在“互联网 ”重点行动中,提出要探索网络教育新模式。江苏省政府在“智慧江苏”的建设中,也提出要建设智慧教育,探索新的课堂模式。这些都代表了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所说:“世界在变,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改变的方向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应用问题,而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集中
坦佩雷理工大学(Tampe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TUT)创建于1965年,是芬兰最著名的理工大学,是芬兰培养创新和科技人才的主要中心之一。其最具实力的研究领域是信号处理、逆问题、光电子和生物工程(水处理、微生物)。众多知名公司如诺基亚、微软、因特尔、中国华为等都与该大学保持着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  关于芬兰国内的LUMA中心情况,前文已有相关介绍[1],在此主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很多小学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与特色,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并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习惯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一些小学基于《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内容与要求,开始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且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与方式。由此,产生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研究的需要。  笔者作为教科研员,负责推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小
大南路小学是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区属小学,现有12个教学班,450名学生,33名教师,是广州市特色学校、广州市粤剧传统特色学校。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个性化和办学特色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充分评估自身实际情况及社区资源,适时调整了本校发展及特色建设方向,提出了“尊重与包容,给每一位学生燃亮自信成功之光彩;传承与创新,让每一位学生具有广府印记之神采”的“粤彩”教育愿景。  一、依源
近年来,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大力推行“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六环”指的是“检测预习、依标导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六个环节,“一线”指的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为主线。“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是要将课堂的主角从教师转变为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