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传统教学和电化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造和创新,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媒体,除拥有电化教学的优点外,提高了课堂讲解的表现力,增加了师生的互动性。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特点就是将当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中去,其中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或记忆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并不像大家事先所想像的那么理想,以致有的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效果提出了质疑,有的教师甚至要放弃这一现代教育手段而继续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不足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教师来说,有一个摸索、探讨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有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本人根据这几年的实际应用情况,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环境及教学活动不能摆脱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
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里施教,学习者依然听命于教师,师生间缺少互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质量不高,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个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造成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多种感官综合刺激的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使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成了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机器,变“人灌”为“机灌”,甚至“人机共灌”,把学生当作接受信息的容器,从而使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大打折扣。
(二)教学内容依然不能打破陈旧落后的东西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因而电子教材应该真正成为师生共享、教与学的辅助工具。然后,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多为各种多媒体资源库、教育网站、以及网络课程搜集而来的教育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是课本的翻版。不过是“新瓶旧酒”式的多媒体“新式课本”,使得学生急切盼望掌握多样化知识,通过网络、媒体教育,追求课本以外更多新知识的愿望受到抑制。
(三)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
教师坐着讲课,不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多媒体教学只是单纯地跟着课件走,变课堂教学为多媒体课件的简单播放,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有些课件内容虽有配音,却大多数仅限于对屏幕文字材料的朗读,这种配音非常不适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事实上对新知识的理解需要不断地反复并应留有足够的思考反馈时间,而这种配音很少有情感的交流和重点难点的强调,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走神,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观光者,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教学效果不佳。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现代教育理念,也深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纯文字性的学科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
此类学科的电子教案以文字描述为主,进入学生视野的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给人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听过多媒体课的学生都提到这一点,在大屏幕上看1~2行文字还可以,太多的文字我们就没有耐心往下看。更何况长时间看屏幕上的文字易造成眼睛疲劳,影响学习的效果。
(五)教学进度过快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的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那么即使是好的事情也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多媒体教学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握适度的原则,那么也会影响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可以快速呈现信息量,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思维节奏、接受能力。如果学生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或因信息呈现的速度过快而无法完整地完成课堂笔记,则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三、改进措施
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过程中,究竟如何避免上述这些问题?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或者说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改变教学观念
任何新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变革,新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新技术条件下的认知规律。而多媒体教学,由于其具备图、文、声并茂,且有录像、动画等特点,能提供非常理想的情景教学环境,能很好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其教学方法应该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认知论规律的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的、充分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理想的情景教学环境的、在多种综合刺激下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的方法,而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行为主义认识论的方法。只有认识了这个规律,教师在上课时才能避免“满堂灌”的现象。
(二)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围绕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进行,这是多媒体教学实施的关键。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知是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与外部刺激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结果。”因此,作为外部刺激物的各种媒体的组织顺序,必须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活动规律。而人的认知心理活动规律是非线性的,经常会由一种概念转移到另一种概念,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因此教学方案的组织也应该是非线性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电子教案为主线,以知识点的形式进行组织。具体到每个知识点需要图片、动画或录像演示时,就在电子教案与CAI课件之间切换,并利用CAI 课件中的超文本功能切换到所需要的内容,从而对一个知识点充分利用文字、静图、二或三维动画、录像以及声音等各种媒体所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多重感官的综合刺激下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比如在讲解某部件的结构时,我们可以先调出该部件的实物图片,给学生一个总体印象;然后调出其剖视图,仔细讲解各部分结构配合关系,由于剖视图很难表现各零件间的配合细节,在讲解各个零件时,可以随时调出其对应的实物照片及简单说明,让学生在实物与原理结构图的对比中对该部件及与相邻部件的配合有清楚的认识;随后再调出用三维动画软件制作的、部分剖开的、整个部件的立体结构图。由于以立体结构的形式表示,不同零件配以不同的材料和颜色,整个部件如同切开的实物一般,学生看后常常会恍然大悟。为提高他们的读图和识图能力,笔者经常会再返回到机械剖视图,进一步让他们体会。这样经过几种不同形式媒材之间的几次转换与反复,学生已经对整个部件的结构、部件间的装配关系铭记在心了。
同时还应注意,在连续的CAI课件教学中,大量的多媒体信息的出现给学生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如果使用不恰当,势必会减少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导致思维惰性的形成。这绝对与我们的教学初衷相违背。所以在多媒体授课的实践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在给学生演示图片和动画之前,预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做演示,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传授给学生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各教学内容所占学时比例有了很大变化。传统教育中的板书时间在现代教育中几乎可以忽略;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和学时多的部分,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由于多媒体的重点演示,所占学时比例也会大大减少。而另外一些常规教学中学时较少的部分,比如章节练习和课程总结复习等部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则可有意增加学时。所以应制定适合现代教育技术特点的教学计划,控制教学进度,切忌过快或过慢。节奏过快,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不充分,对知识的理解就不深刻、不透彻,从而对教材内容产生的疑问会不断增加,他们最终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节奏过慢会造成学生的情绪涣散,由于求知欲不能得到满足,同样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和学生的反应
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多媒体室上课应站着讲课,以利于观察学生的反应,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师应该是多媒体教学的指导者和协调者,不能坐着,只管自己看荧屏,单纯地跟着课件走,变课堂教学为多媒体课件的简单播放。
四、结束语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于多媒体教学,也不等于西方极端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完全适合。同样,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不等于传统的常规教学的一些方法就不能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不是多媒体课件的简单播放,我们不能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立起来。我们应该汲取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优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同时,我们应当理性地看待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传统教学和电化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造和创新,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媒体,除拥有电化教学的优点外,提高了课堂讲解的表现力,增加了师生的互动性。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特点就是将当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中去,其中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或记忆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并不像大家事先所想像的那么理想,以致有的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效果提出了质疑,有的教师甚至要放弃这一现代教育手段而继续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不足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教师来说,有一个摸索、探讨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有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本人根据这几年的实际应用情况,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环境及教学活动不能摆脱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
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里施教,学习者依然听命于教师,师生间缺少互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质量不高,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个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造成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多种感官综合刺激的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使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成了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机器,变“人灌”为“机灌”,甚至“人机共灌”,把学生当作接受信息的容器,从而使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大打折扣。
(二)教学内容依然不能打破陈旧落后的东西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因而电子教材应该真正成为师生共享、教与学的辅助工具。然后,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多为各种多媒体资源库、教育网站、以及网络课程搜集而来的教育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是课本的翻版。不过是“新瓶旧酒”式的多媒体“新式课本”,使得学生急切盼望掌握多样化知识,通过网络、媒体教育,追求课本以外更多新知识的愿望受到抑制。
(三)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
教师坐着讲课,不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多媒体教学只是单纯地跟着课件走,变课堂教学为多媒体课件的简单播放,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有些课件内容虽有配音,却大多数仅限于对屏幕文字材料的朗读,这种配音非常不适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事实上对新知识的理解需要不断地反复并应留有足够的思考反馈时间,而这种配音很少有情感的交流和重点难点的强调,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走神,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观光者,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教学效果不佳。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现代教育理念,也深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纯文字性的学科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
此类学科的电子教案以文字描述为主,进入学生视野的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给人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听过多媒体课的学生都提到这一点,在大屏幕上看1~2行文字还可以,太多的文字我们就没有耐心往下看。更何况长时间看屏幕上的文字易造成眼睛疲劳,影响学习的效果。
(五)教学进度过快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的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那么即使是好的事情也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多媒体教学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握适度的原则,那么也会影响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可以快速呈现信息量,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思维节奏、接受能力。如果学生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或因信息呈现的速度过快而无法完整地完成课堂笔记,则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三、改进措施
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过程中,究竟如何避免上述这些问题?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或者说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改变教学观念
任何新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变革,新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新技术条件下的认知规律。而多媒体教学,由于其具备图、文、声并茂,且有录像、动画等特点,能提供非常理想的情景教学环境,能很好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其教学方法应该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认知论规律的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的、充分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理想的情景教学环境的、在多种综合刺激下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的方法,而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行为主义认识论的方法。只有认识了这个规律,教师在上课时才能避免“满堂灌”的现象。
(二)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围绕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进行,这是多媒体教学实施的关键。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知是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与外部刺激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结果。”因此,作为外部刺激物的各种媒体的组织顺序,必须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活动规律。而人的认知心理活动规律是非线性的,经常会由一种概念转移到另一种概念,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因此教学方案的组织也应该是非线性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电子教案为主线,以知识点的形式进行组织。具体到每个知识点需要图片、动画或录像演示时,就在电子教案与CAI课件之间切换,并利用CAI 课件中的超文本功能切换到所需要的内容,从而对一个知识点充分利用文字、静图、二或三维动画、录像以及声音等各种媒体所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多重感官的综合刺激下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比如在讲解某部件的结构时,我们可以先调出该部件的实物图片,给学生一个总体印象;然后调出其剖视图,仔细讲解各部分结构配合关系,由于剖视图很难表现各零件间的配合细节,在讲解各个零件时,可以随时调出其对应的实物照片及简单说明,让学生在实物与原理结构图的对比中对该部件及与相邻部件的配合有清楚的认识;随后再调出用三维动画软件制作的、部分剖开的、整个部件的立体结构图。由于以立体结构的形式表示,不同零件配以不同的材料和颜色,整个部件如同切开的实物一般,学生看后常常会恍然大悟。为提高他们的读图和识图能力,笔者经常会再返回到机械剖视图,进一步让他们体会。这样经过几种不同形式媒材之间的几次转换与反复,学生已经对整个部件的结构、部件间的装配关系铭记在心了。
同时还应注意,在连续的CAI课件教学中,大量的多媒体信息的出现给学生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如果使用不恰当,势必会减少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导致思维惰性的形成。这绝对与我们的教学初衷相违背。所以在多媒体授课的实践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在给学生演示图片和动画之前,预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做演示,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传授给学生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各教学内容所占学时比例有了很大变化。传统教育中的板书时间在现代教育中几乎可以忽略;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和学时多的部分,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由于多媒体的重点演示,所占学时比例也会大大减少。而另外一些常规教学中学时较少的部分,比如章节练习和课程总结复习等部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则可有意增加学时。所以应制定适合现代教育技术特点的教学计划,控制教学进度,切忌过快或过慢。节奏过快,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不充分,对知识的理解就不深刻、不透彻,从而对教材内容产生的疑问会不断增加,他们最终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节奏过慢会造成学生的情绪涣散,由于求知欲不能得到满足,同样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和学生的反应
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多媒体室上课应站着讲课,以利于观察学生的反应,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师应该是多媒体教学的指导者和协调者,不能坐着,只管自己看荧屏,单纯地跟着课件走,变课堂教学为多媒体课件的简单播放。
四、结束语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于多媒体教学,也不等于西方极端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完全适合。同样,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不等于传统的常规教学的一些方法就不能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不是多媒体课件的简单播放,我们不能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立起来。我们应该汲取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优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同时,我们应当理性地看待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