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奥巴马“变脸”频频出拳伤害中美关系的现实,读郎咸平的论述让人头脑清醒。
题记
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具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学者人格。人們记忆犹新,几年前神州大地曾刮起“郎旋风”。郎教授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指名道姓,语锋犀利,剑指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此言一出,竟然引起激烈的“挺郎”和“倒郎”之争。这场“旋风”的结果,顾雏军获刑锒铛入狱;国资委的“大管家”李荣融亲自挂帅,启动联合调查,出台相关政策,“亡羊补牢”,防止国有资产的继续流失。
虎年春节长假期间,我拜读了郎咸平教授2010年元月出版的新作——《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令我惊奇并欣慰的是,这位“资本主义”土壤培养出来的经济学者,敢于站在“社会主义”立场,批判“现代帝国主义真面目以及疯狂的掠夺行为”。时下,在中国的经济学界马列主义“渐行渐远”的氛围中,尽管郎咸平教授的“理论”没有超出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让人感到是“活学活用”了!说出了“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话”。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因为是从‘资本主义’的营垒中来,反戈一击,常制强敌于死命”。
国人对列宁的重要思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十分熟悉,了然于心,不仅是干部的必读文章,连中学课本也作为必修的内容。列宁在“帝国主义论”里,在诸如“生产集中和垄断”、“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资本输出”、“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列强分割世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对帝国主义的批评”、“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等章节中,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时至今日仍鲜活地跃然纸上。郎咸平教授正是用这把犀利的解剖刀和观察入微的显微镜,认识当今的世界。
郎咸平论述“新帝国主义”的特征
列宁说,“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郎咸平教授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论述的是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本质;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分析的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诚如斯言,列宁的笔端,入木三分地勾勒出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垄断是国际经济的常态,金融寡头统治全球经济,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瓜分全球市场。……列宁的这些科学论断,经过90多年的斗争检验,今天的世界态势继续表明,这个结论没有本质上的变化,是人类仍然面临着的经济生态。
郎咸平教授凭借他对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研究,以列宁理论为指导,提出“新帝国主义”的概念,敢于用事实说话,着实令人信服和佩服。郎咸平教授对“新帝国主义”特征的分析结论如下——
一是今天的世界垄断组织发展得更为强大。垄断寡头不仅掌控全球的产业链,而且政治文化上也唯我独大。某些“帝国”的总统、首相、议会,其实质就是垄断组织的代言人。郎咸平以沃尔玛为例,他剖析的结论是,“沃尔玛就像一条贪吃蛇一样,吃完下游吃中游,吃完中游又扶植属于自己的上游”。毋庸讳言,“外资的优势在于管理,更在于思维”,这也正是我们的不足。
二是“帝国”的金融寡头主宰“投资银行”。昔日的银行变身为“投资银行”,利用精英高管的“聪明才智”,呼风唤雨,为集团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揽进全球社会资本,不仅能使某个行业破产,甚至能使某个国家改朝换代。郎咸平教授用世人皆知的案例,诸如“美国出狠手对中国轮胎出口实施惩罚性关税,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力拓事件”折射国际铁矿石交易控制权掌握在美日澳手中。……足见“帝国”利益集团的金融寡头之猖獗。
三是“资本输出”是一种新的鲸吞模式。资本自由化时代,给金融寡头“蛇吞象”带来极大的方便,当今的金融危机正是自由经济无序发展的恶果。亚洲金融风暴和南美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就是资本输出的金融寡头。单一的“产品输出国”是无法摆脱“资本输出国”的奴役的。郎咸平教授列举中国“惊人的外资企业覆盖率”,惊叹“连养猪都是外资”,提醒国人“想想外资大量收购的后果”,要警惕不公平收购。
四是“垄断同盟”的软刀子已然超过“枪炮的力量”。国际垄断组织已经形成强大的同盟,通过产业链高效整合的形式,牢牢掌握某个行业,使之成为生财的机器,当然提供价值的惟有劳动者。郎咸平教授告诫国人,控制全世界粮食生产和运输的“四大粮商”(简称ABCD),实际上是“垄断联盟”,正是他们发起的“大豆大战”、“玉米大战”、还有即将发生的“棉花大战”,使我们“难逃惨败的厄运”。这场粮食体系的“隐形战争”,不仅隐含着金融大鳄资本的血腥和四大粮商的逐利阴谋,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我们只能胜利而不能失败。
五是“帝国”瓜分世界市场形成殖民经济。昔日的“帝国”通过战争瓜分世界各国的土地达到掠夺资源的目的,现在则更多的是通过占领市场实现资本升值的效果。郎咸平教授用“揭开帝国主义的‘画皮’”为题,以“汇源收购”为案例,揭示了“帝国”如何利用“垄断资本”开道,让你“舒舒服服”地成为“殖民地经济”的附庸,用时下调侃的话说,“被贼骗了还在为贼数钱”。令人欣慰的是,在国家的干预下,“汇源”最终没有“入瓮”。
郎咸平教授告诉读者:“新帝国主义”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和政治感念,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球村”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以及未来生活。他为国人敲响警钟:“帝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中国,而是借尸还魂,以新的面目再度出现。窃以为,郎咸平教授之所以为本书取名《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并非危言耸听,更不是激起“民族主义情绪”,旨在警示国人,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民族企业,彻底丢掉幻想,在认清“新帝国主义”本质的前提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与之进行“双赢”的竞争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也应当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的一方,当是题中之义。
郎咸平解剖奥巴马揭“新帝国”画皮
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走进白宫的前后,在美国乃至世界讲了很多动听的话,一言以蔽之曰——“改变”。不容置疑,奥巴马凭借他的“雄辩、霸气和才华”刮起的“旋风”,影响着世界。去年,奥巴马访华期间,给国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殊不料,几个月后,这位黑人总统突然玩起“变脸”的把戏。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白色”——白宫利益之象征,始终是底色。其实,国人无需大惊小怪,美国政客历来都信奉“实用主义”,历届总统都不会脱离美利坚的利益。“对台军售”,“会见达赖”,“经济制裁”……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何足道哉!郎咸平教授作为美国价值观培育出来的精英,看奥巴马的行为更加“透底”,在书中不乏精彩之笔。
美国的“两党制”是一枚金币的两面,是“金元帝国”鲸吞世界的上下牙齿。如果说共和党的意识形态是“非黑即白”的话,奥巴马的聪明之处就是打破了这种“单边主义”的思维定式,提出了“巧实力”的概念。所谓“巧”,就是知己知彼,研究透对方的心态,给足你所需的“面子”,而在“实力”方面,毫不退让,始终坚持“惟我独大”,不可动摇。郎咸平教授预言,美国对中国的觊觎之心是不会改变的,“但奥巴马和克林顿时代一样,手段非常圆滑,非常有技巧地跟中国周旋。由于我们中国是个要面子不注重里子的民族,所以奥巴马表面上会给足我们面子,而他们则尽量取得里子的实惠”。
郎咸平教授解读了当前中美关系中三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即“汇率大战”、“贸易大战”和“成本大战”。
“什么叫汇率”?郎咸平教授解读为,“汇率的真正定义就是各国政府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半年来,奥巴马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施压是“新帝国”的预谋,奥巴马振臂一呼,接续是“七大工业国”施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施压,一环扣一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尽管美国财政部曾发出声音承认,“中国政府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可是依然指责人民币币值被低估。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对“新帝国”的这种“一犬吠日,百犬吠声”的行为,有透彻的分析:美国等西方国家此时此刻炒作人民币汇率问题,不过是企图以此转移金融危机焦点,推卸自身责任,试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扩大对华出口。世界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诸如诺奖得主蒙代尔等学者,多次指出:如果人民币急剧升值,无疑将损害中国经济发展,并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贸易大战”不可避免。“树欲静而风不止”,美国公开破坏了公平竞争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奥巴马首先对中美贸易发难,簽署的“轮胎特保案”,吹响了“集结号”,相继世界各国挑起了贸易大战。对于贸易保护主义,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事实证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别,例如实行保护主义还是实行自由贸易,只能在垄断组织的形式上或产生的时间上引起一些非本质的差别,而生产集中产生垄断,则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郎咸平教授对中国“轮胎特保案”的谈判失败,予以尖锐的批评,语多讥讽,但不无道理,当事者应有闻过则喜和知耻而后勇的态度警醒反思。
“成本大战”集中体现在“CPI”的内涵中。郎咸平教授出语惊人地指出,“奥巴马对中国未来的通货膨胀将有更大的主导权。他的分析基于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构成中,食品占34%、服装占9%,比例很大。美国已经通过贸易战,逐渐控制了主宰中国食品命运的大豆、玉米的进口量,仅这两项可影响到CPI的30%。在已经开始的“棉花大战”中,美国正在成为出口商。国人不能不吃猪肉,不用食油、不穿衣服,倘若这些基本的生活资料掌控在美国利益集团手中,犹如套在脖子上的绞索,必将任人宰割。
美国的“软实力”集中体现在它的“强势文化”中。当国人中的一些文化人还在鼓噪“回归古典,回归自然”的时候,美国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渗透“新帝国”的文化。且不说“肯德基”、“麦当劳”在国人腹中“穿肠而过”,就连“央视”这样体现国家意志的发布平台,也充斥着张扬美国精神的大片。在中国被视为教育“圣殿”的美国MBA,表面上是培育美国管理精英的学府,实质上是培育美国价值观的殿堂。郎咸平教授指出,“经过这种教育,从美国总统到美国的政治人物,到美国的企业家,到美国的管理层,到美国的工人,到美国的学生,大家的逻辑思维都是一样的。这对美国总统的统治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全美国都是同样的逻辑思维,因此美国的政策比我们中国的政策更容易贯彻落实。”由此想开去,时下中国政府中的许多官员,都具有硕士、博士、访问学者的头衔,同美国MBA的教育同出一辙,倘若他们的价值观亦西化了,必将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言人。因之,中国的政府官员如不用马列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前的国人要特别注意“捧杀”。“中国模式”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的《时代》杂志,曾载文说,“美国人可以向中国学习五件事:雄心、教育、养老、储蓄模式以及和谐发展。”人贵有自知之明:“雄心”与“和谐”多是一种虚拟的世界,可不必去说,见仁见智就是了。那教育实在是令人心寒,且不说还有亿计的文盲,就是高等学府的世界排位也与泱泱大国不相当。养老,不要拿“被富起来”的人去比,看看13亿多的人口的平均收入才更客观,免开尊口就是了。国人的储蓄更是徒有虚名,按照郎咸平的计算法,人均储蓄还不到6000元人民币,这也值得仿效吗?如果说学习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美德和忍耐力,那倒是有道理,还得除去实在让国人羞愧的“贪官”和“贪管”的那些丑类。我们还是要提倡“忧患意识”和坚持“韬光晦迹”、“养精蓄锐”,革命远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
郎咸平教授是难得的体制外敢讲良心话的经济学家,难免和“主流经济学家”的意见相左,这不足为怪。想想当年用“鲜血做墨水”写作的经济学家顾准先生,正是以超前思维和人格魅力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脊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时间的女儿,用中国的改革实践和老百姓的生活感悟去评价是非功过罢!
编稿人语
马列主义仍是观察世界的一个望远镜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其结果,“富人最终变得更富,大多数穷人将变得更穷”。痛定思痛,亡羊补牢,终究应该找出产生危机的原因。一位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出语惊人,“金融海啸的很大一部分是被策划出来的”。不过,这仍然是从现象上的判断。面对这次金融危机,时下关于经济方面的著作,诸如《货币战争》、《经济杀手》、《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中国怎么办》之类的书籍,如雨后春笋,甚至让盗版书商大赚一把。不过,这些看上去很炫目的大作,仍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中关村》杂志,继2010年第2期刊发了介绍萧灼基教授的《马克思传:一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最好“教科书”》后,又刊出《郎咸平教授评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文字,旨在宣传一种观点——“马克思和列宁仍然是我们同时代的人”。被称为“无产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继承并发展了“资本论”精髓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也是解剖当今社会和解读金融危机的利器之一。在当今“马列主义”渐行渐远的氛围中,西方的一些学者开始重新认识“马列主义”,乃至“洛阳纸贵”,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更应该高举旗帜,薪火传承。
值得称道的是萧灼基教授和郎咸平教授,虽然都不是共产党员,但从他们的著作中,可以看出都笃信马列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经济学者提供了广阔无垠的研究时空,如何批判性地借鉴汲取各种理论观点,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船不搁浅,不迷航,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预期,实践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出现,定然也会出现经济研究的硕果,获得“诺奖”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题记
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具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学者人格。人們记忆犹新,几年前神州大地曾刮起“郎旋风”。郎教授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指名道姓,语锋犀利,剑指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此言一出,竟然引起激烈的“挺郎”和“倒郎”之争。这场“旋风”的结果,顾雏军获刑锒铛入狱;国资委的“大管家”李荣融亲自挂帅,启动联合调查,出台相关政策,“亡羊补牢”,防止国有资产的继续流失。
虎年春节长假期间,我拜读了郎咸平教授2010年元月出版的新作——《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令我惊奇并欣慰的是,这位“资本主义”土壤培养出来的经济学者,敢于站在“社会主义”立场,批判“现代帝国主义真面目以及疯狂的掠夺行为”。时下,在中国的经济学界马列主义“渐行渐远”的氛围中,尽管郎咸平教授的“理论”没有超出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让人感到是“活学活用”了!说出了“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话”。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因为是从‘资本主义’的营垒中来,反戈一击,常制强敌于死命”。
国人对列宁的重要思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十分熟悉,了然于心,不仅是干部的必读文章,连中学课本也作为必修的内容。列宁在“帝国主义论”里,在诸如“生产集中和垄断”、“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资本输出”、“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列强分割世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对帝国主义的批评”、“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等章节中,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时至今日仍鲜活地跃然纸上。郎咸平教授正是用这把犀利的解剖刀和观察入微的显微镜,认识当今的世界。
郎咸平论述“新帝国主义”的特征
列宁说,“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郎咸平教授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论述的是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本质;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分析的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诚如斯言,列宁的笔端,入木三分地勾勒出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垄断是国际经济的常态,金融寡头统治全球经济,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瓜分全球市场。……列宁的这些科学论断,经过90多年的斗争检验,今天的世界态势继续表明,这个结论没有本质上的变化,是人类仍然面临着的经济生态。
郎咸平教授凭借他对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研究,以列宁理论为指导,提出“新帝国主义”的概念,敢于用事实说话,着实令人信服和佩服。郎咸平教授对“新帝国主义”特征的分析结论如下——
一是今天的世界垄断组织发展得更为强大。垄断寡头不仅掌控全球的产业链,而且政治文化上也唯我独大。某些“帝国”的总统、首相、议会,其实质就是垄断组织的代言人。郎咸平以沃尔玛为例,他剖析的结论是,“沃尔玛就像一条贪吃蛇一样,吃完下游吃中游,吃完中游又扶植属于自己的上游”。毋庸讳言,“外资的优势在于管理,更在于思维”,这也正是我们的不足。
二是“帝国”的金融寡头主宰“投资银行”。昔日的银行变身为“投资银行”,利用精英高管的“聪明才智”,呼风唤雨,为集团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揽进全球社会资本,不仅能使某个行业破产,甚至能使某个国家改朝换代。郎咸平教授用世人皆知的案例,诸如“美国出狠手对中国轮胎出口实施惩罚性关税,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力拓事件”折射国际铁矿石交易控制权掌握在美日澳手中。……足见“帝国”利益集团的金融寡头之猖獗。
三是“资本输出”是一种新的鲸吞模式。资本自由化时代,给金融寡头“蛇吞象”带来极大的方便,当今的金融危机正是自由经济无序发展的恶果。亚洲金融风暴和南美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就是资本输出的金融寡头。单一的“产品输出国”是无法摆脱“资本输出国”的奴役的。郎咸平教授列举中国“惊人的外资企业覆盖率”,惊叹“连养猪都是外资”,提醒国人“想想外资大量收购的后果”,要警惕不公平收购。
四是“垄断同盟”的软刀子已然超过“枪炮的力量”。国际垄断组织已经形成强大的同盟,通过产业链高效整合的形式,牢牢掌握某个行业,使之成为生财的机器,当然提供价值的惟有劳动者。郎咸平教授告诫国人,控制全世界粮食生产和运输的“四大粮商”(简称ABCD),实际上是“垄断联盟”,正是他们发起的“大豆大战”、“玉米大战”、还有即将发生的“棉花大战”,使我们“难逃惨败的厄运”。这场粮食体系的“隐形战争”,不仅隐含着金融大鳄资本的血腥和四大粮商的逐利阴谋,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我们只能胜利而不能失败。
五是“帝国”瓜分世界市场形成殖民经济。昔日的“帝国”通过战争瓜分世界各国的土地达到掠夺资源的目的,现在则更多的是通过占领市场实现资本升值的效果。郎咸平教授用“揭开帝国主义的‘画皮’”为题,以“汇源收购”为案例,揭示了“帝国”如何利用“垄断资本”开道,让你“舒舒服服”地成为“殖民地经济”的附庸,用时下调侃的话说,“被贼骗了还在为贼数钱”。令人欣慰的是,在国家的干预下,“汇源”最终没有“入瓮”。
郎咸平教授告诉读者:“新帝国主义”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和政治感念,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球村”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以及未来生活。他为国人敲响警钟:“帝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中国,而是借尸还魂,以新的面目再度出现。窃以为,郎咸平教授之所以为本书取名《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并非危言耸听,更不是激起“民族主义情绪”,旨在警示国人,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民族企业,彻底丢掉幻想,在认清“新帝国主义”本质的前提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与之进行“双赢”的竞争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也应当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的一方,当是题中之义。
郎咸平解剖奥巴马揭“新帝国”画皮
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走进白宫的前后,在美国乃至世界讲了很多动听的话,一言以蔽之曰——“改变”。不容置疑,奥巴马凭借他的“雄辩、霸气和才华”刮起的“旋风”,影响着世界。去年,奥巴马访华期间,给国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殊不料,几个月后,这位黑人总统突然玩起“变脸”的把戏。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白色”——白宫利益之象征,始终是底色。其实,国人无需大惊小怪,美国政客历来都信奉“实用主义”,历届总统都不会脱离美利坚的利益。“对台军售”,“会见达赖”,“经济制裁”……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何足道哉!郎咸平教授作为美国价值观培育出来的精英,看奥巴马的行为更加“透底”,在书中不乏精彩之笔。
美国的“两党制”是一枚金币的两面,是“金元帝国”鲸吞世界的上下牙齿。如果说共和党的意识形态是“非黑即白”的话,奥巴马的聪明之处就是打破了这种“单边主义”的思维定式,提出了“巧实力”的概念。所谓“巧”,就是知己知彼,研究透对方的心态,给足你所需的“面子”,而在“实力”方面,毫不退让,始终坚持“惟我独大”,不可动摇。郎咸平教授预言,美国对中国的觊觎之心是不会改变的,“但奥巴马和克林顿时代一样,手段非常圆滑,非常有技巧地跟中国周旋。由于我们中国是个要面子不注重里子的民族,所以奥巴马表面上会给足我们面子,而他们则尽量取得里子的实惠”。
郎咸平教授解读了当前中美关系中三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即“汇率大战”、“贸易大战”和“成本大战”。
“什么叫汇率”?郎咸平教授解读为,“汇率的真正定义就是各国政府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半年来,奥巴马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施压是“新帝国”的预谋,奥巴马振臂一呼,接续是“七大工业国”施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施压,一环扣一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尽管美国财政部曾发出声音承认,“中国政府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可是依然指责人民币币值被低估。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对“新帝国”的这种“一犬吠日,百犬吠声”的行为,有透彻的分析:美国等西方国家此时此刻炒作人民币汇率问题,不过是企图以此转移金融危机焦点,推卸自身责任,试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扩大对华出口。世界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诸如诺奖得主蒙代尔等学者,多次指出:如果人民币急剧升值,无疑将损害中国经济发展,并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贸易大战”不可避免。“树欲静而风不止”,美国公开破坏了公平竞争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奥巴马首先对中美贸易发难,簽署的“轮胎特保案”,吹响了“集结号”,相继世界各国挑起了贸易大战。对于贸易保护主义,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事实证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别,例如实行保护主义还是实行自由贸易,只能在垄断组织的形式上或产生的时间上引起一些非本质的差别,而生产集中产生垄断,则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郎咸平教授对中国“轮胎特保案”的谈判失败,予以尖锐的批评,语多讥讽,但不无道理,当事者应有闻过则喜和知耻而后勇的态度警醒反思。
“成本大战”集中体现在“CPI”的内涵中。郎咸平教授出语惊人地指出,“奥巴马对中国未来的通货膨胀将有更大的主导权。他的分析基于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构成中,食品占34%、服装占9%,比例很大。美国已经通过贸易战,逐渐控制了主宰中国食品命运的大豆、玉米的进口量,仅这两项可影响到CPI的30%。在已经开始的“棉花大战”中,美国正在成为出口商。国人不能不吃猪肉,不用食油、不穿衣服,倘若这些基本的生活资料掌控在美国利益集团手中,犹如套在脖子上的绞索,必将任人宰割。
美国的“软实力”集中体现在它的“强势文化”中。当国人中的一些文化人还在鼓噪“回归古典,回归自然”的时候,美国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渗透“新帝国”的文化。且不说“肯德基”、“麦当劳”在国人腹中“穿肠而过”,就连“央视”这样体现国家意志的发布平台,也充斥着张扬美国精神的大片。在中国被视为教育“圣殿”的美国MBA,表面上是培育美国管理精英的学府,实质上是培育美国价值观的殿堂。郎咸平教授指出,“经过这种教育,从美国总统到美国的政治人物,到美国的企业家,到美国的管理层,到美国的工人,到美国的学生,大家的逻辑思维都是一样的。这对美国总统的统治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全美国都是同样的逻辑思维,因此美国的政策比我们中国的政策更容易贯彻落实。”由此想开去,时下中国政府中的许多官员,都具有硕士、博士、访问学者的头衔,同美国MBA的教育同出一辙,倘若他们的价值观亦西化了,必将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言人。因之,中国的政府官员如不用马列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前的国人要特别注意“捧杀”。“中国模式”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的《时代》杂志,曾载文说,“美国人可以向中国学习五件事:雄心、教育、养老、储蓄模式以及和谐发展。”人贵有自知之明:“雄心”与“和谐”多是一种虚拟的世界,可不必去说,见仁见智就是了。那教育实在是令人心寒,且不说还有亿计的文盲,就是高等学府的世界排位也与泱泱大国不相当。养老,不要拿“被富起来”的人去比,看看13亿多的人口的平均收入才更客观,免开尊口就是了。国人的储蓄更是徒有虚名,按照郎咸平的计算法,人均储蓄还不到6000元人民币,这也值得仿效吗?如果说学习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美德和忍耐力,那倒是有道理,还得除去实在让国人羞愧的“贪官”和“贪管”的那些丑类。我们还是要提倡“忧患意识”和坚持“韬光晦迹”、“养精蓄锐”,革命远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
郎咸平教授是难得的体制外敢讲良心话的经济学家,难免和“主流经济学家”的意见相左,这不足为怪。想想当年用“鲜血做墨水”写作的经济学家顾准先生,正是以超前思维和人格魅力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脊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时间的女儿,用中国的改革实践和老百姓的生活感悟去评价是非功过罢!
编稿人语
马列主义仍是观察世界的一个望远镜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其结果,“富人最终变得更富,大多数穷人将变得更穷”。痛定思痛,亡羊补牢,终究应该找出产生危机的原因。一位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出语惊人,“金融海啸的很大一部分是被策划出来的”。不过,这仍然是从现象上的判断。面对这次金融危机,时下关于经济方面的著作,诸如《货币战争》、《经济杀手》、《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中国怎么办》之类的书籍,如雨后春笋,甚至让盗版书商大赚一把。不过,这些看上去很炫目的大作,仍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中关村》杂志,继2010年第2期刊发了介绍萧灼基教授的《马克思传:一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最好“教科书”》后,又刊出《郎咸平教授评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文字,旨在宣传一种观点——“马克思和列宁仍然是我们同时代的人”。被称为“无产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继承并发展了“资本论”精髓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也是解剖当今社会和解读金融危机的利器之一。在当今“马列主义”渐行渐远的氛围中,西方的一些学者开始重新认识“马列主义”,乃至“洛阳纸贵”,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更应该高举旗帜,薪火传承。
值得称道的是萧灼基教授和郎咸平教授,虽然都不是共产党员,但从他们的著作中,可以看出都笃信马列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经济学者提供了广阔无垠的研究时空,如何批判性地借鉴汲取各种理论观点,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船不搁浅,不迷航,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预期,实践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出现,定然也会出现经济研究的硕果,获得“诺奖”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