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想景观中视觉形象的设计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处于一个复杂的体系当中。当代景观的保护与利用需要跟随时代变迁进行优化和设计,景观文化的视觉表达与最终回归,其目的都是将景观文化得到良好的展现。良好的经济基础、新的视觉形式和人审美观的变化为景观的视觉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新的视觉设计方法将从原有的传统设计系统中脱离出来。针对这一现状,以梵净山为例,对景观的视觉印象进行规整,对当代视觉审美及设计方式进行归纳,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如何与外部的社会经济、文化传播相接轨,并通过视觉的感知对此进行研究,从视觉的角度对景观开发与保护进行设计方法研究。
【关键词】理想景观;视觉设计;传统审美;景观文化;视觉空间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一、理想景观与传统审美表现
(一)神话与宗教中的理想景观
中国式神话以两大源头即蓬莱神话和昆仑神话为主,后世所传的蓬莱仙山、昆仑仙山、洞天福地以及佛教中的须弥山都属于神话传说中的理想境域。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在不断发展,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汲取了大量中国神话体系中的元素,因此,在理想景观的营造上,中国式的人文景观彰显了中华民族本身的审美观,这些元素都能够在景观中现实映射出来。
从理想与现实的层面来说,宗教理想建筑在构建的过程中往往是将处于抽象的、概念化的理想境域通过匠人们的个人艺术实践做到现实呈现,而现实环境往往达不到完全理想的状态,因此会出现进行实际调整的情况。这些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理想景观构建,以及良好家园具象化、可视化的具体表现。同样,在这一过程中也融入了先民们的审美和思想,这对于现在的视觉设计研究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二)中国传统审美观中的视觉特征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以山水比喻人的思想品德,是山水美学中“比德”一说的主要创立者,也是自然山水的重要审美理论。因此,水的因素成为了视觉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景观视觉形象上,营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山涧流水的环绕护卫,作为景观中“景”的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观念則注重建筑和布局之间的关系,呈虚实之势,与大地相依,体现了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观念。在景观营造中,如何将建筑和自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成为了历代匠人们所追求的营造高度,在视觉上也以“和谐”作为主导。
二、梵净山理想景观及文化内涵
梵净山地处中国贵州地界,得名于“梵天净土”。“梵净”乃“佛教净界”,是佛教文化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弥勒道场作为宗教景观营造的建筑群,宗教与现实有着神奇的自然景观相印证。新、老金顶常可以看见奇妙的“佛光”和“幻影”,世人认为,“佛光”和“幻影”乃“弥勒显像”。从“拜佛台”极目远眺,梵净山呈现出三座弥勒像并列的景象:老金顶为弥勒坐像,新金顶则是金猴朝拜弥勒像,三大主峰相连则形成长达万米的弥勒卧像。良好的山景,借助于自然环境灵山秀水之势营造出“云中梵国”“弥勒道场”虚幻的佛国境界,是将自然风貌和人文因素进行良好景观营造的一处典范。
三、理想景观模式中的视觉设计方式
(一)景观文化的提取和引用
1.自然风貌的引用
梵净山有着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宗教文化下各景点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万卷经书”就是通过岩石的自然外貌,依照本身的形象加以宗教化的想象,通过比拟、形象等方式,采用佛教经书这一元素加以命名。因此,相应的景观香道、回廊等转折处,采用相应的自然风貌元素融入的导视牌、地图、路径等作为景观的视觉导引,当设计师把这些自然景观中的特有元素进行重组和转化,或将山林寺院的传统纹样、色彩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渗透到图形设计运用中,就能够达到既体现梵净山的文化底蕴又具有自身自然景观特质的目的。自然风貌则选取独具特色的景点,以点概全进行大胆的文化创新产品研发,然后对自然风貌局部线条进行打散,抽象化处理;理性的骨骼化分解重构产生规范感和秩序感,线条的形式表现给人以自由活泼的视觉感受,形成打破传统设计思维的视觉冲击力。最后提取出具有识别感而又重组过的元素,之后便可根据设计思路进行产品头脑风暴,达到创新的目的。
2.色彩元素的提取
在梵净山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宗教建筑的颜色搭配和自然风貌的天然颜色起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人文建筑颜色对比强烈、明亮,与自然风光相互呼应,一年四季又由于气候的不同呈现出迥异的自然色彩对比。因此,在景观营造的色彩上有着丰富的变化和多样的色彩对比。梵净山的人文色彩源于佛教常用的黑、白、青、黄、红这五种颜色。这些色彩的运用通过解析升华为感性的色彩,使色彩符号具有内涵性、装饰性等特征。提取宗教所特有的色彩元素来设计梵净山地区的纪念品,对纹样和色彩采取规范化的处理,让设计更富有梵净山地方特色,这不但为以梵净山为例的旅游景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广作用,而且创造了品牌文化价值。在景观视觉的建立上,视觉空间的导引与自然风貌要形成色彩相对和谐的基调,整体上协调统一,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梵净山大小金顶总体呈白色,香道则以青石板路为主,与绿水青山和云端佛光呈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凸显色彩原始美而又不过于鲜亮艳丽。
梵净山景观的宗教色彩通过系统化的提炼之后,由于传统的旅游产品并没有系统的色彩知识,因此搭配出的旅游文化产品依旧停留在原始的现搬硬抄阶段,对梵净山自然风貌和文化元素的深层次内涵没有过多地进行挖掘。设计来源于生活和自然,提取梵净山景区的自然因素和文化色彩进行再设计具有必要性。从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中找寻灵感,将具有特殊含义的自然风貌样式加以艺术化处理运用到纪念品设计中,可以更加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作为设计元素的宗教元素、自然风貌、传说神话等通过现代设计的方法,可以增强纪念品的文化诉求与信息传递功能,从而更好地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象。
综上所述,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和艺术语言的代表形式,把景观中所特有的自然和文化元素作为载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景观空间中的视觉优化
理想景观文化内涵在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空间的视觉优化上。在景区景观视觉形象中,视觉形象系统的设计主要关注景区游客流量的导入、文化地貌保护、景区文化展示等宣传作用。通过视觉形象将信息有效传达,使受众群体对不同旅游景观的应用功能等加以辨别。以梵净山为例,视觉传达旨在发扬当地人文宗教特色,彰显其重要性加以保护,对于能够接引游客加以开发的区域视觉设计作用以导入游客量为主,因此,设计的吸引力、视觉的兴奋点是设计的主要核心。宗教建筑、古迹等以文化保护为主的景观区域,视觉设计的重心则是以弘扬文化、彰显保护为主,因此这里的视觉设计应该多做文化方面的展示,为理想景观的营建提供文化展示,在规范化的视觉设计手段下更好地实现信息具体表述。景观在营造过程中独特的地形地貌能够赋予视觉导引良好的效果,因此,原始自然风貌在视觉导引的过程中能够以较高的频率出现。独特的自然风貌也是景观将自己的文化输出的一张名片。
梵净山景区的视觉空间层次体现在建筑布局上。佛寺总体的布局上如众星捧月,独立于梵天净土之上,富于层次感和空间感。以武夷山脉最高峰为中心,四周方圆几十公里以内形成了“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四十八大脚庵”的格局。重峦叠嶂,山体层次丰富,具有一定的空间深度。这样的景观布局,在视觉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计白当黑,背景留白”的技法特色,建筑个体是“点”,道路水流是“线”,自然景观之处为“面”,组合的“点—线—面”结构体现了“韵律、高远、深邃”的意境,因此,可以在整体的视觉上以点为视觉突出,以道路作为视觉导引线,将整体的空间进行良好的衔接,这样就能够形成整体的视觉表达,环环相扣而又层次分明。
(三)纪念品应用开发
纪念品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是传承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载体。纪念品的设计能够形成良好的广告效益,是人们从视觉上获取信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自然原始风貌的应用在纪念品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自然风貌的视觉传达很少涉及同类产品的抄袭、版权等问题。提取蕴含梵净山自然景观、宗教色彩、人文历史等内容这些图案元素构成当地纪念品设计具有景区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不仅符合景区文化应该具备的审美意趣,也符合当下旅游消费者的诉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设计需要与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相接轨,在现今的市场竞争下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运用新材料和新的设计理念进行视觉设计。在梵净山视觉形象设计中,彰显其独特的“弥勒道场”文化魅力,传统的宗教景观地域在视觉展现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具备新的创意。在维持基本的视觉形象上,需要以简洁清晰的设计理念进行规划,让景区的视觉形象具有这个时代设计的印记。将地域文化和当代视觉传达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景观旅游文化的优越性,在于其个性强烈,因此需要设计师做到与时俱进,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出与时代相匹配的视觉效果,才能够给受众无限的新奇感受,能够使景区的文化经久不衰,得以发扬。
四、理想景观中视觉形象设计的回归
(一)视觉回归
在对梵净山地域文化下的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探索中,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景观下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貌,利用景区的独特地貌为游客制造相应的“视觉聚焦点”,游客才能在体验景观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视觉感知对景观形象形成一定程度上清晰的认知。例如,景区的标志设计将主体形象运用本景区的标志自然风貌或者建筑形态,进行抽象化、矢量化再设计,游客可以通过视觉的抽象联想联系到景区本身固有的视觉画面,当置身于真正的景区环境时就能够做出印证,这样的做法完全可以将游客与景区之间建立起视觉上的回归,从而凸显出地域风貌上的视觉形象,进行相应的视觉形象的系统设计。
(二)人文回归
梵净山景区地域范围较广,具有典型的多变性,这样的大范围景观往往具有许多子景区,景区的视觉形象涉及的自然风貌和建筑轮廓多而繁杂,而景区的视觉形象设计则需要简单明了,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并没有那么简单。在丰富的景区元素提取下,抓住重点,分析主流元素,提炼出其核心部分,将其设计表现出来。注重表现景区的主体形象,从而建立起景区和游客之间稳固的视觉回归。
旅游文化景观的视觉形象设计,其最终的回归过程需要游客和景观文化达到一定的共鸣。梵净山景区文化元素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其宗教性和人文性互相交织。在进行视觉形象设计时,考虑到游客作为受众所产生的思维方式,人文和宗教所带来的往往是地域景观表达的其特殊性,因此,在视觉的最终回归过程中需要适当引导游客思维与地域文化更合理地契合。当今,旅游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形式,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基于游客的构成比重,考虑景区消费群体的大众性和多元化能否与地域的独特宗教人文达成相契合的价值观,因此,设计师在视觉形象的设计中选取怎样的形象与形式来进行视觉化表达,对本身景观文化宏观地进行考虑,最终提炼出合适的元素来完成视觉设计,使视觉形象和表现方式最终能够被不同价值观的游客所接受,彰显地域景观文化悠久的历史沉淀。
(三)观念回归
梵净山作为旅游景区,由于独特的地域元素和人文景观,游客在进行景观体验的过程中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于梵净山理想景观这一概念或多或少会有朦胧的感知。因此,在视觉设计的展示过程中,设计师将景观文化的信息进行信息传播和巧妙的视觉设计,将对旅游地的旅游形象起到关键作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游客进行驻足体味,也可以无意识地让受众获取到文化观念的现实表达,最终目的是建立起景观和游客之间共同的文化认识。人作为景观体验的主体,个体差异巨大,信息的加工处理也会变得复杂,只有在设计中分析把握好游客规律,在视觉的建设上挖掘游客的兴奋点,深入感知景观文化元素特色,传达易于理解和认知的视觉形象,最终才能够实现景区文化观念通过现实反映深入人心,达到心明自通的个人感知升华。
五、结语
当今文化景观下的视觉形象设计的特点受到国内外诸多文化的影响,而当代视觉设计更是结合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设计潮流。在景观视觉设计中,结合景观文化本身蕴含的特点,设计出具有当代艺术创造审美情趣的设计作品,这样才能给予视觉艺术丰富的活力。视觉设计元素源于对景观文化视野下可视和不可视元素进行深层次挖掘,同时,这样的文化展示也是当今国家软实力发展與人们精神世界食粮的需求。
在视觉形象展示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新的视觉传播形式,完美地衔接地域文化和现代审美需求人们所需要的文化展现。这样对地域不同差异下文化的深入发掘,和对地域文化特色注重强调所设计出来的视觉形象,不仅仅能够体现景观文化在当代设计中所能够带来的视觉指导,同时,系统化、科学化的视觉设计方式又能够回归到理想景观的营建当中,为景观理想化营建的现实映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游客受众更能够感受到景观本身在营建过程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想与现实相互印证的置身感受。
参考文献:
[1]袁牧.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2]周武忠.心境的栖园[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3]胡潇文.当代艺术中图案纹样的重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4]曹林娣.东方园林审美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李文初.中国山水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6]王海霞.浙江禅宗寺院环境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杨唐玮(1995-),男,湖南邵阳,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关键词】理想景观;视觉设计;传统审美;景观文化;视觉空间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一、理想景观与传统审美表现
(一)神话与宗教中的理想景观
中国式神话以两大源头即蓬莱神话和昆仑神话为主,后世所传的蓬莱仙山、昆仑仙山、洞天福地以及佛教中的须弥山都属于神话传说中的理想境域。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在不断发展,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汲取了大量中国神话体系中的元素,因此,在理想景观的营造上,中国式的人文景观彰显了中华民族本身的审美观,这些元素都能够在景观中现实映射出来。
从理想与现实的层面来说,宗教理想建筑在构建的过程中往往是将处于抽象的、概念化的理想境域通过匠人们的个人艺术实践做到现实呈现,而现实环境往往达不到完全理想的状态,因此会出现进行实际调整的情况。这些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理想景观构建,以及良好家园具象化、可视化的具体表现。同样,在这一过程中也融入了先民们的审美和思想,这对于现在的视觉设计研究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二)中国传统审美观中的视觉特征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以山水比喻人的思想品德,是山水美学中“比德”一说的主要创立者,也是自然山水的重要审美理论。因此,水的因素成为了视觉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景观视觉形象上,营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山涧流水的环绕护卫,作为景观中“景”的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观念則注重建筑和布局之间的关系,呈虚实之势,与大地相依,体现了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观念。在景观营造中,如何将建筑和自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成为了历代匠人们所追求的营造高度,在视觉上也以“和谐”作为主导。
二、梵净山理想景观及文化内涵
梵净山地处中国贵州地界,得名于“梵天净土”。“梵净”乃“佛教净界”,是佛教文化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弥勒道场作为宗教景观营造的建筑群,宗教与现实有着神奇的自然景观相印证。新、老金顶常可以看见奇妙的“佛光”和“幻影”,世人认为,“佛光”和“幻影”乃“弥勒显像”。从“拜佛台”极目远眺,梵净山呈现出三座弥勒像并列的景象:老金顶为弥勒坐像,新金顶则是金猴朝拜弥勒像,三大主峰相连则形成长达万米的弥勒卧像。良好的山景,借助于自然环境灵山秀水之势营造出“云中梵国”“弥勒道场”虚幻的佛国境界,是将自然风貌和人文因素进行良好景观营造的一处典范。
三、理想景观模式中的视觉设计方式
(一)景观文化的提取和引用
1.自然风貌的引用
梵净山有着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宗教文化下各景点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万卷经书”就是通过岩石的自然外貌,依照本身的形象加以宗教化的想象,通过比拟、形象等方式,采用佛教经书这一元素加以命名。因此,相应的景观香道、回廊等转折处,采用相应的自然风貌元素融入的导视牌、地图、路径等作为景观的视觉导引,当设计师把这些自然景观中的特有元素进行重组和转化,或将山林寺院的传统纹样、色彩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渗透到图形设计运用中,就能够达到既体现梵净山的文化底蕴又具有自身自然景观特质的目的。自然风貌则选取独具特色的景点,以点概全进行大胆的文化创新产品研发,然后对自然风貌局部线条进行打散,抽象化处理;理性的骨骼化分解重构产生规范感和秩序感,线条的形式表现给人以自由活泼的视觉感受,形成打破传统设计思维的视觉冲击力。最后提取出具有识别感而又重组过的元素,之后便可根据设计思路进行产品头脑风暴,达到创新的目的。
2.色彩元素的提取
在梵净山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宗教建筑的颜色搭配和自然风貌的天然颜色起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人文建筑颜色对比强烈、明亮,与自然风光相互呼应,一年四季又由于气候的不同呈现出迥异的自然色彩对比。因此,在景观营造的色彩上有着丰富的变化和多样的色彩对比。梵净山的人文色彩源于佛教常用的黑、白、青、黄、红这五种颜色。这些色彩的运用通过解析升华为感性的色彩,使色彩符号具有内涵性、装饰性等特征。提取宗教所特有的色彩元素来设计梵净山地区的纪念品,对纹样和色彩采取规范化的处理,让设计更富有梵净山地方特色,这不但为以梵净山为例的旅游景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广作用,而且创造了品牌文化价值。在景观视觉的建立上,视觉空间的导引与自然风貌要形成色彩相对和谐的基调,整体上协调统一,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梵净山大小金顶总体呈白色,香道则以青石板路为主,与绿水青山和云端佛光呈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凸显色彩原始美而又不过于鲜亮艳丽。
梵净山景观的宗教色彩通过系统化的提炼之后,由于传统的旅游产品并没有系统的色彩知识,因此搭配出的旅游文化产品依旧停留在原始的现搬硬抄阶段,对梵净山自然风貌和文化元素的深层次内涵没有过多地进行挖掘。设计来源于生活和自然,提取梵净山景区的自然因素和文化色彩进行再设计具有必要性。从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中找寻灵感,将具有特殊含义的自然风貌样式加以艺术化处理运用到纪念品设计中,可以更加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作为设计元素的宗教元素、自然风貌、传说神话等通过现代设计的方法,可以增强纪念品的文化诉求与信息传递功能,从而更好地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象。
综上所述,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和艺术语言的代表形式,把景观中所特有的自然和文化元素作为载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景观空间中的视觉优化
理想景观文化内涵在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空间的视觉优化上。在景区景观视觉形象中,视觉形象系统的设计主要关注景区游客流量的导入、文化地貌保护、景区文化展示等宣传作用。通过视觉形象将信息有效传达,使受众群体对不同旅游景观的应用功能等加以辨别。以梵净山为例,视觉传达旨在发扬当地人文宗教特色,彰显其重要性加以保护,对于能够接引游客加以开发的区域视觉设计作用以导入游客量为主,因此,设计的吸引力、视觉的兴奋点是设计的主要核心。宗教建筑、古迹等以文化保护为主的景观区域,视觉设计的重心则是以弘扬文化、彰显保护为主,因此这里的视觉设计应该多做文化方面的展示,为理想景观的营建提供文化展示,在规范化的视觉设计手段下更好地实现信息具体表述。景观在营造过程中独特的地形地貌能够赋予视觉导引良好的效果,因此,原始自然风貌在视觉导引的过程中能够以较高的频率出现。独特的自然风貌也是景观将自己的文化输出的一张名片。
梵净山景区的视觉空间层次体现在建筑布局上。佛寺总体的布局上如众星捧月,独立于梵天净土之上,富于层次感和空间感。以武夷山脉最高峰为中心,四周方圆几十公里以内形成了“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四十八大脚庵”的格局。重峦叠嶂,山体层次丰富,具有一定的空间深度。这样的景观布局,在视觉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计白当黑,背景留白”的技法特色,建筑个体是“点”,道路水流是“线”,自然景观之处为“面”,组合的“点—线—面”结构体现了“韵律、高远、深邃”的意境,因此,可以在整体的视觉上以点为视觉突出,以道路作为视觉导引线,将整体的空间进行良好的衔接,这样就能够形成整体的视觉表达,环环相扣而又层次分明。
(三)纪念品应用开发
纪念品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是传承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载体。纪念品的设计能够形成良好的广告效益,是人们从视觉上获取信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自然原始风貌的应用在纪念品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自然风貌的视觉传达很少涉及同类产品的抄袭、版权等问题。提取蕴含梵净山自然景观、宗教色彩、人文历史等内容这些图案元素构成当地纪念品设计具有景区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不仅符合景区文化应该具备的审美意趣,也符合当下旅游消费者的诉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设计需要与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相接轨,在现今的市场竞争下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运用新材料和新的设计理念进行视觉设计。在梵净山视觉形象设计中,彰显其独特的“弥勒道场”文化魅力,传统的宗教景观地域在视觉展现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具备新的创意。在维持基本的视觉形象上,需要以简洁清晰的设计理念进行规划,让景区的视觉形象具有这个时代设计的印记。将地域文化和当代视觉传达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景观旅游文化的优越性,在于其个性强烈,因此需要设计师做到与时俱进,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出与时代相匹配的视觉效果,才能够给受众无限的新奇感受,能够使景区的文化经久不衰,得以发扬。
四、理想景观中视觉形象设计的回归
(一)视觉回归
在对梵净山地域文化下的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探索中,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景观下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貌,利用景区的独特地貌为游客制造相应的“视觉聚焦点”,游客才能在体验景观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视觉感知对景观形象形成一定程度上清晰的认知。例如,景区的标志设计将主体形象运用本景区的标志自然风貌或者建筑形态,进行抽象化、矢量化再设计,游客可以通过视觉的抽象联想联系到景区本身固有的视觉画面,当置身于真正的景区环境时就能够做出印证,这样的做法完全可以将游客与景区之间建立起视觉上的回归,从而凸显出地域风貌上的视觉形象,进行相应的视觉形象的系统设计。
(二)人文回归
梵净山景区地域范围较广,具有典型的多变性,这样的大范围景观往往具有许多子景区,景区的视觉形象涉及的自然风貌和建筑轮廓多而繁杂,而景区的视觉形象设计则需要简单明了,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并没有那么简单。在丰富的景区元素提取下,抓住重点,分析主流元素,提炼出其核心部分,将其设计表现出来。注重表现景区的主体形象,从而建立起景区和游客之间稳固的视觉回归。
旅游文化景观的视觉形象设计,其最终的回归过程需要游客和景观文化达到一定的共鸣。梵净山景区文化元素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其宗教性和人文性互相交织。在进行视觉形象设计时,考虑到游客作为受众所产生的思维方式,人文和宗教所带来的往往是地域景观表达的其特殊性,因此,在视觉的最终回归过程中需要适当引导游客思维与地域文化更合理地契合。当今,旅游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形式,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基于游客的构成比重,考虑景区消费群体的大众性和多元化能否与地域的独特宗教人文达成相契合的价值观,因此,设计师在视觉形象的设计中选取怎样的形象与形式来进行视觉化表达,对本身景观文化宏观地进行考虑,最终提炼出合适的元素来完成视觉设计,使视觉形象和表现方式最终能够被不同价值观的游客所接受,彰显地域景观文化悠久的历史沉淀。
(三)观念回归
梵净山作为旅游景区,由于独特的地域元素和人文景观,游客在进行景观体验的过程中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于梵净山理想景观这一概念或多或少会有朦胧的感知。因此,在视觉设计的展示过程中,设计师将景观文化的信息进行信息传播和巧妙的视觉设计,将对旅游地的旅游形象起到关键作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游客进行驻足体味,也可以无意识地让受众获取到文化观念的现实表达,最终目的是建立起景观和游客之间共同的文化认识。人作为景观体验的主体,个体差异巨大,信息的加工处理也会变得复杂,只有在设计中分析把握好游客规律,在视觉的建设上挖掘游客的兴奋点,深入感知景观文化元素特色,传达易于理解和认知的视觉形象,最终才能够实现景区文化观念通过现实反映深入人心,达到心明自通的个人感知升华。
五、结语
当今文化景观下的视觉形象设计的特点受到国内外诸多文化的影响,而当代视觉设计更是结合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设计潮流。在景观视觉设计中,结合景观文化本身蕴含的特点,设计出具有当代艺术创造审美情趣的设计作品,这样才能给予视觉艺术丰富的活力。视觉设计元素源于对景观文化视野下可视和不可视元素进行深层次挖掘,同时,这样的文化展示也是当今国家软实力发展與人们精神世界食粮的需求。
在视觉形象展示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新的视觉传播形式,完美地衔接地域文化和现代审美需求人们所需要的文化展现。这样对地域不同差异下文化的深入发掘,和对地域文化特色注重强调所设计出来的视觉形象,不仅仅能够体现景观文化在当代设计中所能够带来的视觉指导,同时,系统化、科学化的视觉设计方式又能够回归到理想景观的营建当中,为景观理想化营建的现实映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游客受众更能够感受到景观本身在营建过程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想与现实相互印证的置身感受。
参考文献:
[1]袁牧.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2]周武忠.心境的栖园[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3]胡潇文.当代艺术中图案纹样的重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4]曹林娣.东方园林审美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李文初.中国山水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6]王海霞.浙江禅宗寺院环境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杨唐玮(1995-),男,湖南邵阳,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