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北京奥运会,纽约锡拉丘斯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大三学生、华侨叶菲的这个暑假将在CNN驻香港站度过。进入CNN实习,是无数学习传媒的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亚裔学生得到这样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为了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叶菲提前结束实习,甚至放弃采访北京奥运会的机会,在CNN同事的惋惜中坦然走进北京奥运村,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美国代表团的NOC助理之一。
我与北京奥运会有个约定
叶菲出生于京剧世家,自幼随父母出国,先后在匈牙利和美国接受教育。但是,在这个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里,祖国是永恒的主题。父母一直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言传身教中,从小到大,叶菲也会在每一个需要自己站出来的时刻,勇敢地告诉所有人:我是中国人。
1993年,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这个结果刺痛了当时不满10岁的叶菲,虽然不能理解其中的深层原因,“北京”与“奥运会”从此根植于叶菲心中。三年后,北京再次申办奥运会时,12岁的叶菲有机会随母亲、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一起拜见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服博士支持北京申奥。
餐前,博士半开玩笑地让大家讲三个理由让他同意北京申奥,叶菲母亲的第一条理由人尽皆知:“第一个理由您一定比我理解得更好、更全面。这就是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在这四分之一的人口大国没有举办过一次奥运会的话,奥林匹克精神怎么解释呢?”
博士不置可否,叶菲突然开口,却道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理由:“现在,加拿大和中国在竞争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各大媒体都倾向于认为美国将全力支持加拿大申办成功。据说美国正计划申办2012年奥运会,可是国际奥委会规定同一地区不能连续举办两届奥运会,而美国与加拿大同属北美洲,如果你们支持加拿大而不是支持中国的话,那么美国就没有资格在2012年申办奥运会了。”
一言震惊四座。博士欣然同意为北京“加油”。此后,果然好消息频传,一个又一个美国奥委会委员被说服了。
2001年7月13日,叶菲在北京家里,通过电视见证了百年梦圆的一刻。同时,在心里许下“7年后为北京奥运工作”的承诺。
2006年,叶菲在网上看到北京奥运会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当即决定报名。不久,叶菲成功成为美国代表团NOC一员。然而,鲜有人知叶菲为此付出了三年时间进行精心准备——奥林匹克精神与规则、志愿者的要求等等,事无巨细。她甚至提前半年到香港城市大学补习中文,提高听说能力。
2008年7月,高涨的奥运氛围中,叶菲回到北京,完成一个关于“祖国”的约定。
为祖国推开一扇窗
NOC助理,是各个代表团接触最多、也最依赖的志愿者。他们将负责协调解决代表团所有运动员遇到的一切问题。叶菲所负责的美国代表团,是北京奥运会除中国代表团外最大的一个团,在奥运村备受瞩目。而在叶菲眼里,她不仅是600多名运动员小到配钥匙、大到赛程运转的全程“管家”,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我要敞开一扇门,让所有人感到中国的发展。”
年轻如叶菲,责任感让她敢于承担如此重任,并一直执着地付出。
奥运即将开幕之前,志愿者全部到位进行前期检查。由于种种原因,奥运村里的很多床都没有到位。“如果运动员万里迢迢来到奥运村,却看到这样的场景……”叶菲不敢再想下去。她拼命奔走于管理处和代表团驻地之间,联系所有事项,又亲自把装床的螺丝一个一个数好,等到她跟工人一起把所有的床都装好,外面已是晨光熹微。
8月8日傍晚,布什在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接见美国代表团,看到叶菲正在现场进行志愿服务,惊喜万分,不停地指着自己又指着叶菲:“菲!你?我?”叶菲高中时转学到美国,并于2005年高中毕业时获得了美国总统奖。这是美国联邦政府表彰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最高奖项。美国总统布什在写给叶菲的贺信中说:“祝福你获得美国总统奖!这些都是你努力学习得来的,我和我的夫人劳拉为你感到高兴,我们衷心希望你好好学习,快乐地成长!你们将是这个世纪美国的精英。”其实获得美国总统奖的精英还有很多,但是布什记住了叶菲。
一老一小、美国总统与中国学生,在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土地上重逢……这一幕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中国人和美国人。原国家外交部长李肇星曾数次勉励叶菲“好好学习,让祖国为你骄傲”,叶菲做到了。
不仅此时,在奥运期间服务美国代表团的每一分每一秒,叶菲都做到了。由于服务美国代表团的NOC志愿者里,只有她在美国生活过,了解美国文化,为了让其他志愿者更好地理解代表团的要求,叶菲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到达代表团驻地查看日程安排;她会在每位运动员要求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在他们面前,用他们的思维协助其解决问题;叶菲曾推着车,在庞大的奥运村里穿梭一整天,只为帮助美国代表团尽可能齐全地与其他国家交换纪念章……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叶菲不知疲倦,因为她代表中国。
在美国代表团驻地,叶菲是“可爱的菲”、“超级的菲”、“不可或缺的菲”,如果一个志愿者能够为整个代表团注入灵魂,就是对这个国家最大的肯定!
其实,在叶菲内心深处,祖国一直是她最有力的支撑。至今,叶菲拒绝美国“绿卡”。她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奥运会开幕式彩排时,叶菲与母亲到现场观看,当升国旗时,叶菲听到国歌便一下子泪流满面,那一刻,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曾经讲过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而今,备受欺凌的岁月一去不复返,她拥有是一个如此强大的祖国。
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志愿者
叶菲曾经在《我是最棒的》一书前言中写到:“我从小接受的是欧洲严格的礼仪教育,后来又在美国接受自由教育的熏陶,三种文化的浸染对我的一生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的确,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叶菲拥有国际化的开阔视野和胸怀,擅于分享,乐于包容。
8月18日,叶菲用一整天时间为美国代表团向各代表团送纪念品,这也是每届奥运会的惯例。到古巴代表团时,团长开始把叶菲当成美国人,没等叶菲说明来意,就怒气冲冲地打断她:“我们不要美国的礼物!”态度之强硬,恨不能跟叶菲鼻尖对鼻尖。
也许换了一般的志愿者就不会太坚持,但是叶菲当即古巴代表团团长据理力争。“你既然出来比赛,就代表了你们国家的形象,至少要有基本的礼貌。你如果不尊重别人,怎么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团长还是坚持他们从来不接受美国的礼物。叶菲就讲道理:“奥林匹克精神就是鼓励大家放弃成见,相互包容。为大家提供了和平相处的空间,美国代表团送你礼物,完全是出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友谊”叶菲最后亮出自己的双重身份——作为美国代表团助理的志愿者叶菲,和作为中国人的叶菲。
听到“中国”,古巴代表团长的脸色一下子缓和下来,“哦,中国!好吃!漂亮!”叶菲于是鼓励他跨越国界、肤色、文化的差异,奥林匹克精神绝不以政治为制衡,“我知道你们此前从来没有收过美国代表团的礼物,但是为什么你就不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在这里没有政治。”
那个下午,古巴代表团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第一次收下了美国的纪念品,并予以回赠。
过去的半个多月时间,叶菲每一天奔忙在奥运村的每一个角落,她发自内心地希望看到自由、和平、友善的氛围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不断升腾。叶菲尊重所有的国家,利用每一个机会与他们交流,“我要让他们感受到,在中国他们是被欢迎和尊重的。”
在运动员餐厅,每到就餐时间总能看到一位韩国运动员在发宣传单,希望大家支持他竞选国际奥委会官员。叶菲为之感动着,“当他风雨无阻地这样做时,他已经献身于奥林匹克运动了。”叶菲经常帮助他,并破例主动与他合影。
奥运会结束后,叶菲将回到美国继续她的学业,同时她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写书纪念自己的奥运会之旅,书名就叫《叶菲的奥林匹克》。不为任何功利心,叶菲唯愿给世界各地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一笔文化遗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来自中国。
但是,为了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叶菲提前结束实习,甚至放弃采访北京奥运会的机会,在CNN同事的惋惜中坦然走进北京奥运村,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美国代表团的NOC助理之一。
我与北京奥运会有个约定
叶菲出生于京剧世家,自幼随父母出国,先后在匈牙利和美国接受教育。但是,在这个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里,祖国是永恒的主题。父母一直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言传身教中,从小到大,叶菲也会在每一个需要自己站出来的时刻,勇敢地告诉所有人:我是中国人。
1993年,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这个结果刺痛了当时不满10岁的叶菲,虽然不能理解其中的深层原因,“北京”与“奥运会”从此根植于叶菲心中。三年后,北京再次申办奥运会时,12岁的叶菲有机会随母亲、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一起拜见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服博士支持北京申奥。
餐前,博士半开玩笑地让大家讲三个理由让他同意北京申奥,叶菲母亲的第一条理由人尽皆知:“第一个理由您一定比我理解得更好、更全面。这就是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在这四分之一的人口大国没有举办过一次奥运会的话,奥林匹克精神怎么解释呢?”
博士不置可否,叶菲突然开口,却道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理由:“现在,加拿大和中国在竞争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各大媒体都倾向于认为美国将全力支持加拿大申办成功。据说美国正计划申办2012年奥运会,可是国际奥委会规定同一地区不能连续举办两届奥运会,而美国与加拿大同属北美洲,如果你们支持加拿大而不是支持中国的话,那么美国就没有资格在2012年申办奥运会了。”
一言震惊四座。博士欣然同意为北京“加油”。此后,果然好消息频传,一个又一个美国奥委会委员被说服了。
2001年7月13日,叶菲在北京家里,通过电视见证了百年梦圆的一刻。同时,在心里许下“7年后为北京奥运工作”的承诺。
2006年,叶菲在网上看到北京奥运会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当即决定报名。不久,叶菲成功成为美国代表团NOC一员。然而,鲜有人知叶菲为此付出了三年时间进行精心准备——奥林匹克精神与规则、志愿者的要求等等,事无巨细。她甚至提前半年到香港城市大学补习中文,提高听说能力。
2008年7月,高涨的奥运氛围中,叶菲回到北京,完成一个关于“祖国”的约定。
为祖国推开一扇窗
NOC助理,是各个代表团接触最多、也最依赖的志愿者。他们将负责协调解决代表团所有运动员遇到的一切问题。叶菲所负责的美国代表团,是北京奥运会除中国代表团外最大的一个团,在奥运村备受瞩目。而在叶菲眼里,她不仅是600多名运动员小到配钥匙、大到赛程运转的全程“管家”,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我要敞开一扇门,让所有人感到中国的发展。”
年轻如叶菲,责任感让她敢于承担如此重任,并一直执着地付出。
奥运即将开幕之前,志愿者全部到位进行前期检查。由于种种原因,奥运村里的很多床都没有到位。“如果运动员万里迢迢来到奥运村,却看到这样的场景……”叶菲不敢再想下去。她拼命奔走于管理处和代表团驻地之间,联系所有事项,又亲自把装床的螺丝一个一个数好,等到她跟工人一起把所有的床都装好,外面已是晨光熹微。
8月8日傍晚,布什在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接见美国代表团,看到叶菲正在现场进行志愿服务,惊喜万分,不停地指着自己又指着叶菲:“菲!你?我?”叶菲高中时转学到美国,并于2005年高中毕业时获得了美国总统奖。这是美国联邦政府表彰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最高奖项。美国总统布什在写给叶菲的贺信中说:“祝福你获得美国总统奖!这些都是你努力学习得来的,我和我的夫人劳拉为你感到高兴,我们衷心希望你好好学习,快乐地成长!你们将是这个世纪美国的精英。”其实获得美国总统奖的精英还有很多,但是布什记住了叶菲。
一老一小、美国总统与中国学生,在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土地上重逢……这一幕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中国人和美国人。原国家外交部长李肇星曾数次勉励叶菲“好好学习,让祖国为你骄傲”,叶菲做到了。
不仅此时,在奥运期间服务美国代表团的每一分每一秒,叶菲都做到了。由于服务美国代表团的NOC志愿者里,只有她在美国生活过,了解美国文化,为了让其他志愿者更好地理解代表团的要求,叶菲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到达代表团驻地查看日程安排;她会在每位运动员要求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在他们面前,用他们的思维协助其解决问题;叶菲曾推着车,在庞大的奥运村里穿梭一整天,只为帮助美国代表团尽可能齐全地与其他国家交换纪念章……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叶菲不知疲倦,因为她代表中国。
在美国代表团驻地,叶菲是“可爱的菲”、“超级的菲”、“不可或缺的菲”,如果一个志愿者能够为整个代表团注入灵魂,就是对这个国家最大的肯定!
其实,在叶菲内心深处,祖国一直是她最有力的支撑。至今,叶菲拒绝美国“绿卡”。她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奥运会开幕式彩排时,叶菲与母亲到现场观看,当升国旗时,叶菲听到国歌便一下子泪流满面,那一刻,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曾经讲过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而今,备受欺凌的岁月一去不复返,她拥有是一个如此强大的祖国。
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志愿者
叶菲曾经在《我是最棒的》一书前言中写到:“我从小接受的是欧洲严格的礼仪教育,后来又在美国接受自由教育的熏陶,三种文化的浸染对我的一生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的确,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叶菲拥有国际化的开阔视野和胸怀,擅于分享,乐于包容。
8月18日,叶菲用一整天时间为美国代表团向各代表团送纪念品,这也是每届奥运会的惯例。到古巴代表团时,团长开始把叶菲当成美国人,没等叶菲说明来意,就怒气冲冲地打断她:“我们不要美国的礼物!”态度之强硬,恨不能跟叶菲鼻尖对鼻尖。
也许换了一般的志愿者就不会太坚持,但是叶菲当即古巴代表团团长据理力争。“你既然出来比赛,就代表了你们国家的形象,至少要有基本的礼貌。你如果不尊重别人,怎么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团长还是坚持他们从来不接受美国的礼物。叶菲就讲道理:“奥林匹克精神就是鼓励大家放弃成见,相互包容。为大家提供了和平相处的空间,美国代表团送你礼物,完全是出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友谊”叶菲最后亮出自己的双重身份——作为美国代表团助理的志愿者叶菲,和作为中国人的叶菲。
听到“中国”,古巴代表团长的脸色一下子缓和下来,“哦,中国!好吃!漂亮!”叶菲于是鼓励他跨越国界、肤色、文化的差异,奥林匹克精神绝不以政治为制衡,“我知道你们此前从来没有收过美国代表团的礼物,但是为什么你就不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在这里没有政治。”
那个下午,古巴代表团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第一次收下了美国的纪念品,并予以回赠。
过去的半个多月时间,叶菲每一天奔忙在奥运村的每一个角落,她发自内心地希望看到自由、和平、友善的氛围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不断升腾。叶菲尊重所有的国家,利用每一个机会与他们交流,“我要让他们感受到,在中国他们是被欢迎和尊重的。”
在运动员餐厅,每到就餐时间总能看到一位韩国运动员在发宣传单,希望大家支持他竞选国际奥委会官员。叶菲为之感动着,“当他风雨无阻地这样做时,他已经献身于奥林匹克运动了。”叶菲经常帮助他,并破例主动与他合影。
奥运会结束后,叶菲将回到美国继续她的学业,同时她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写书纪念自己的奥运会之旅,书名就叫《叶菲的奥林匹克》。不为任何功利心,叶菲唯愿给世界各地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一笔文化遗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