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题一课”,就是教师通过对一道题或一个材料的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学习线索与数学本质,基于学情,科学、合理、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探索活动,从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以此达成多维目标的过程。“一题一课”的问题应由浅入深,有层次性、开放性、广延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中思维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数学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变,求联。郑毓信就曾提出“一题一课,一课多题”。一节课以一道题为例子讲解、变化、延伸、拓展,最后真正学到的是很多题的知识。基于此,我们开始进行一些尝试。对于新授知识和旧知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开展以旧引新的思辨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建构中,生长出探求新知的方法。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在“一题多变”“一题多维”“一题多解”等方面多用心。本文以苏教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谈一谈对于例题和习题的设计调整,如何让学生紧紧围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开展更加深刻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推导能力。
一、一题多变,思辨中见本质
例题教学,王老伯用栅栏围了一块长方形的地,篱笆长6厘米、宽4厘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到什么问题? (预设:周长和面积)结果王大伯接到通知,这里即将修路,需要重新圈地。会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它的周长你会求吗?面积呢?再倾斜一点呢?它的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一个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调动学生潜在经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众所周知,“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导入环节,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创设情境,我们把这个这个演变过程很好地呈现了出来。千金难买回头看,四次变化之后,学生回过头仔细一看:那么为什么长方形这样变化之后得到的都是平行四边形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因为变化的过程中,边线长度始终不变,都是对边相等的一个状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同时引发了新的思考。长方形的面积是用相邻的两条边,一组长和宽相乘来求。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如果是相邻的两条边相乘,那不就都是24平方厘米?但是一再地倾斜变化中,我们又感觉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越变越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大,怎样去探究呢?添上方格图,有趣的探究就开始了。
二、一题多解,综合运用知识
“添上方格图之后,直接数方格能求到吗?如何转化平行四边形,才能够求得面积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解决,并在图上展示出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
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通过分析、对比认识到“剪拼方法虽不同,却都是沿着‘高’剪开的”;最后,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认识到“剪拼”过程就是“转化”,并设置疑问。追问“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够通过某个方法转化为长方形吗?”就好像每个平行四边形背后都有一个“隐形的长方形”,结合示意图,孩子们描述剪拼之后的长方形与一开始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通过转化后的图形,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三、一题多维,理清知识脉络
习题的设计至关重要,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第一种习题设计,重在基础练习。主要围绕着面积计算公式,求长方形面积,横置倾斜的平行四边形,纵向倾斜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共三个图形,最后一题图中呈现两组不同方向的底和高,让学生判断和选择正确的一组,比画平行四边形背后隐形的长方形的样子。
第二种,重在思维提升。例题变化的过程,相当于等底不同高。在设计习题时,我们设想这样一道习题,两条平行线之间,截取一条线段往上平移,移动过程就是线动成面,一维转向二维的过程。垂直方向移动,变成一个长方形,斜着移动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这两个图形进行比较,思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和例题呼应,让学生对于这一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一个更完整的认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为什么当时例题当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積越来越小?底不变,高一直在变小,面积自然越来越小,反过来,从倾斜,拉至垂直状态时,其实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殊状态。所以才说,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综上所述,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们需要对素材进行整合,不能像把学生放进题海一般,只求多题多练让人眼花缭乱。波利亚《怎样解题》中,一直在强调变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需要用好经典题型,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寻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维”,让每一道试题的价值最大化。简约教学环节设计,在宽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生长,从而更好地发展其数学学科素养。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数学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变,求联。郑毓信就曾提出“一题一课,一课多题”。一节课以一道题为例子讲解、变化、延伸、拓展,最后真正学到的是很多题的知识。基于此,我们开始进行一些尝试。对于新授知识和旧知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开展以旧引新的思辨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建构中,生长出探求新知的方法。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在“一题多变”“一题多维”“一题多解”等方面多用心。本文以苏教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谈一谈对于例题和习题的设计调整,如何让学生紧紧围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开展更加深刻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推导能力。
一、一题多变,思辨中见本质
例题教学,王老伯用栅栏围了一块长方形的地,篱笆长6厘米、宽4厘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到什么问题? (预设:周长和面积)结果王大伯接到通知,这里即将修路,需要重新圈地。会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它的周长你会求吗?面积呢?再倾斜一点呢?它的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一个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调动学生潜在经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众所周知,“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导入环节,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创设情境,我们把这个这个演变过程很好地呈现了出来。千金难买回头看,四次变化之后,学生回过头仔细一看:那么为什么长方形这样变化之后得到的都是平行四边形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因为变化的过程中,边线长度始终不变,都是对边相等的一个状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同时引发了新的思考。长方形的面积是用相邻的两条边,一组长和宽相乘来求。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如果是相邻的两条边相乘,那不就都是24平方厘米?但是一再地倾斜变化中,我们又感觉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越变越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大,怎样去探究呢?添上方格图,有趣的探究就开始了。
二、一题多解,综合运用知识
“添上方格图之后,直接数方格能求到吗?如何转化平行四边形,才能够求得面积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解决,并在图上展示出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
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通过分析、对比认识到“剪拼方法虽不同,却都是沿着‘高’剪开的”;最后,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认识到“剪拼”过程就是“转化”,并设置疑问。追问“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够通过某个方法转化为长方形吗?”就好像每个平行四边形背后都有一个“隐形的长方形”,结合示意图,孩子们描述剪拼之后的长方形与一开始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通过转化后的图形,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三、一题多维,理清知识脉络
习题的设计至关重要,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第一种习题设计,重在基础练习。主要围绕着面积计算公式,求长方形面积,横置倾斜的平行四边形,纵向倾斜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共三个图形,最后一题图中呈现两组不同方向的底和高,让学生判断和选择正确的一组,比画平行四边形背后隐形的长方形的样子。
第二种,重在思维提升。例题变化的过程,相当于等底不同高。在设计习题时,我们设想这样一道习题,两条平行线之间,截取一条线段往上平移,移动过程就是线动成面,一维转向二维的过程。垂直方向移动,变成一个长方形,斜着移动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这两个图形进行比较,思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和例题呼应,让学生对于这一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一个更完整的认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为什么当时例题当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積越来越小?底不变,高一直在变小,面积自然越来越小,反过来,从倾斜,拉至垂直状态时,其实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殊状态。所以才说,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综上所述,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们需要对素材进行整合,不能像把学生放进题海一般,只求多题多练让人眼花缭乱。波利亚《怎样解题》中,一直在强调变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需要用好经典题型,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寻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维”,让每一道试题的价值最大化。简约教学环节设计,在宽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生长,从而更好地发展其数学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