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迟发型变态反应性休克的抢救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yo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32.183
  青霉素为快速杀菌剂,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是临床治疗敏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青霉素变态反应性休克的发生率较低,多在首次注射后30分钟内发生。而在连续使用青霉素过程中发生变态反应性休克临床少见,易忽略监护、贻误抢救时机。故在应用青霉素时,必须认真观察反应,并做好过敏反应的抢救准备。所以熟练掌握抢救技术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现将5例青霉素迟发型变态反应性休克的抢救情况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 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Z03089)  摘 要 目的:探讨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血浆脑钠肽(BNP)与慢性心衰(CHF)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对比分析AQP2、BNP对CH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尿液AQP2浓度,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同步检测血浆BNP水平,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NYHAⅠ~Ⅳ级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PGE1)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6例,综舍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结果:治疗后超声右房、右室内径不同程度缩小,三尖瓣反流速
个性化护理服务文化是一种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更高境界的护理新模式。对灾区伤员的护理实施了个性化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素质,体现
摘 要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3DCT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MPR、SSD、MIP及VRT图像,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PR及3DCT可发现及多方位观察骨病变。结论: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综合应用是诊断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相当于中医的“蝼蛄疖”、“蝼蛄串”或“蟮拱头”。本病系多数聚集的毛囊周围炎在深部融合,相互贯通形成脓肿,病程日久,缠绵不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近几年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承担着大量的临床教学任务,如何做好临床教学,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1],一直是現代护理教育者关注和探讨的热点。为确保护生圆满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儿科带教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预期的带教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