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缝合技术、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妇产科腹部手术 切口脂肪液化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20-01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属于妇产科手术中的常见病,我们结合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缝合技术、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有深远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腹部手术1268例,发生脂肪液化8例,发生率6.31‰。
1.2 术后情况: 术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所有患者术后3~10天换药时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水样渗出物,按压切口处渗液可增多,切口外观红肿不明显,但可见愈合不良,切缘两端皮下组织易于分离,有时仅有表皮相连,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中性分类不高。2例为术后第3天出现切口渗液,5例术后第5天,1例7天拆线时发现,1例为拆线出院术后第10天发现。7例患者体温轻度升高,但均未超过38.5℃。
1.3 并发症:8例患者中均有并发症:合并肥胖者2例,合并贫血者5例(HGb均<90g/l病例;滞产1例;合并2项以上者6例,其中妇科6例(均为糖尿病合并肥胖),产科2例(均为贫血合并肥胖)。
2 结果
2.1 处理方法: 术后每日检查切口,如发现切口有少量渗液,排除切口感染后,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然后于切口表面覆盖碘伏纱条,有条件者可予以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每日2次,渗液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应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拆除该处缝线。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后加压包扎,术后5~7天后发现切口渗液较多者,在严格消毒下,清除液化坏死组织,隔日换药1次,将α-糜蛋白酶2ml均匀洒于创面,最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创口,消灭死腔。如渗液量大,切口愈合不良,或经上述处理不愈合者,则拆除大部切口缝线,祛除脂肪层线结,敞开切口充分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Ⅱ期缝合。部分患者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辅以支持治疗。
2.2 结果 : 8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4例Ⅱ期缝合,无1例切口感染。愈合时间8~16天。
3 讨论
3.1 目前国内外对于脂肪液化的诊断没有统一标准,多数人认为术后出现以下表现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
3.1.1 多发现在术后3~7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 切口时皮下有渗液出现。
3.1.2 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
3.1.3 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
3.1.4 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2 发病原因
3.2.1 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肥胖,切口渗液较多,加之坏死脂肪组织未被及时清除、脂肪组织较厚,造成缝合困难。
3.2.2 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均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
3.2.3 局部水肿,增加了局部张力,且压迫血管,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3.2.4 医生缝合技术不当,也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在缝合过程中,缝扎过紧可使组织坏死,缝扎过松止血不彻底,渗出物较多,缝合时留有死腔,可扩大局部炎症反应,缝合组织层次对合不良致切口裂开。近年来高频电刀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增加了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3.2.5 术后咳嗽、腹胀、曾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使脂肪液化发病率增加,不利于切口愈合。
3.3 预防措施
3.3.1 积极原发病:糖尿病术前调节血糖水平,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再手术。术中、术后严格监测血糖水平,控制糖摄入。对于贫血者,术前纠正贫血使血红蛋白达90g/L以上。对于妊娠水肿患者则应积极处理原发病以减轻或消除水肿,将中重度水肿控制在轻度及以下者可使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降低。
3.3.2 术中处理措施得当将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3.3.2.1 慎用电刀,对肥胖病人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如果需要使用时应将电刀强度调整到刚好能切割皮下组织为佳,避免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上血时,钳夹组织要少,避免大块组织电凝止血。
3.3.2.2 减少切口暴露时间,切口尽量用盐水纱垫保护,避免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
3.3.2.3 尽量避免空腔脏器内的消化液长时间浸渍切口,及时更换纱垫保护切口。
3.3.2.4 缝合切口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拭净游离的脂肪组织和冲洗液。
3.3.2.5 缝合脂肪层时应全层缝合,对合良好,勿留死腔。
3.2.34 术后注意严密观察。对于存在肥胖、糖尿病、贫血、水肿等以及手术持续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的患者,事先考虑到发生本病的可能,术后换药时,注意敷料上沾染渗液的色和量并观察切口的清洁度,看切缘周围是否有红肿发硬或皮温增高的现象,可于切口两侧适当加压观察是否有渗液渗出。
3.2.5 对于切口已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应及时在无菌条件下对切口进行处理,注意预防感染,另外可补充营养,静脉输注白蛋白,对全身情况给予纠正。α-糜蛋白酶为蛋白分解酶,可迅速分解坏死组织,使其变得稀薄利于引流排除,加速创面净化,从而有利肉芽组织生成,治疗脂肪液化方法简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可进行辅助治疗,即给予微波治疗以加强切口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及渗出物吸收,从而促进切口愈合。
总之,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需要术前、术中和术后多方面的注意和配合。
参考文献
[1]苏明宝,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J]實用外科杂志,1999,119:144.
[2]陈正阳,乌尔班,黄丽.腹部切口脂肪液化80例诊疗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4):38.
【关键词】 妇产科腹部手术 切口脂肪液化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20-01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属于妇产科手术中的常见病,我们结合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缝合技术、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有深远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腹部手术1268例,发生脂肪液化8例,发生率6.31‰。
1.2 术后情况: 术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所有患者术后3~10天换药时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水样渗出物,按压切口处渗液可增多,切口外观红肿不明显,但可见愈合不良,切缘两端皮下组织易于分离,有时仅有表皮相连,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中性分类不高。2例为术后第3天出现切口渗液,5例术后第5天,1例7天拆线时发现,1例为拆线出院术后第10天发现。7例患者体温轻度升高,但均未超过38.5℃。
1.3 并发症:8例患者中均有并发症:合并肥胖者2例,合并贫血者5例(HGb均<90g/l病例;滞产1例;合并2项以上者6例,其中妇科6例(均为糖尿病合并肥胖),产科2例(均为贫血合并肥胖)。
2 结果
2.1 处理方法: 术后每日检查切口,如发现切口有少量渗液,排除切口感染后,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然后于切口表面覆盖碘伏纱条,有条件者可予以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每日2次,渗液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应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拆除该处缝线。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后加压包扎,术后5~7天后发现切口渗液较多者,在严格消毒下,清除液化坏死组织,隔日换药1次,将α-糜蛋白酶2ml均匀洒于创面,最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创口,消灭死腔。如渗液量大,切口愈合不良,或经上述处理不愈合者,则拆除大部切口缝线,祛除脂肪层线结,敞开切口充分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Ⅱ期缝合。部分患者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辅以支持治疗。
2.2 结果 : 8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4例Ⅱ期缝合,无1例切口感染。愈合时间8~16天。
3 讨论
3.1 目前国内外对于脂肪液化的诊断没有统一标准,多数人认为术后出现以下表现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
3.1.1 多发现在术后3~7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 切口时皮下有渗液出现。
3.1.2 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
3.1.3 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
3.1.4 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2 发病原因
3.2.1 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肥胖,切口渗液较多,加之坏死脂肪组织未被及时清除、脂肪组织较厚,造成缝合困难。
3.2.2 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均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
3.2.3 局部水肿,增加了局部张力,且压迫血管,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3.2.4 医生缝合技术不当,也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在缝合过程中,缝扎过紧可使组织坏死,缝扎过松止血不彻底,渗出物较多,缝合时留有死腔,可扩大局部炎症反应,缝合组织层次对合不良致切口裂开。近年来高频电刀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增加了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3.2.5 术后咳嗽、腹胀、曾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使脂肪液化发病率增加,不利于切口愈合。
3.3 预防措施
3.3.1 积极原发病:糖尿病术前调节血糖水平,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再手术。术中、术后严格监测血糖水平,控制糖摄入。对于贫血者,术前纠正贫血使血红蛋白达90g/L以上。对于妊娠水肿患者则应积极处理原发病以减轻或消除水肿,将中重度水肿控制在轻度及以下者可使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降低。
3.3.2 术中处理措施得当将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3.3.2.1 慎用电刀,对肥胖病人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如果需要使用时应将电刀强度调整到刚好能切割皮下组织为佳,避免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上血时,钳夹组织要少,避免大块组织电凝止血。
3.3.2.2 减少切口暴露时间,切口尽量用盐水纱垫保护,避免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
3.3.2.3 尽量避免空腔脏器内的消化液长时间浸渍切口,及时更换纱垫保护切口。
3.3.2.4 缝合切口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拭净游离的脂肪组织和冲洗液。
3.3.2.5 缝合脂肪层时应全层缝合,对合良好,勿留死腔。
3.2.34 术后注意严密观察。对于存在肥胖、糖尿病、贫血、水肿等以及手术持续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的患者,事先考虑到发生本病的可能,术后换药时,注意敷料上沾染渗液的色和量并观察切口的清洁度,看切缘周围是否有红肿发硬或皮温增高的现象,可于切口两侧适当加压观察是否有渗液渗出。
3.2.5 对于切口已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应及时在无菌条件下对切口进行处理,注意预防感染,另外可补充营养,静脉输注白蛋白,对全身情况给予纠正。α-糜蛋白酶为蛋白分解酶,可迅速分解坏死组织,使其变得稀薄利于引流排除,加速创面净化,从而有利肉芽组织生成,治疗脂肪液化方法简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可进行辅助治疗,即给予微波治疗以加强切口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及渗出物吸收,从而促进切口愈合。
总之,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需要术前、术中和术后多方面的注意和配合。
参考文献
[1]苏明宝,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J]實用外科杂志,1999,119:144.
[2]陈正阳,乌尔班,黄丽.腹部切口脂肪液化80例诊疗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