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洪禹平教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误尽苍生是语文》到今天温儒敏教授主导语文革新,语文成为万众瞩目的“拉分王”,语文流派如雨后春笋,群文阅读方兴未艾……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仍饱受“低、差、慢、费”和“高耗低效”之诟病。究其症结,无非是热衷于背离原点和常识之烦琐解析或荒唐论证,不少教师视《教学参考》与“名师课例”为金科玉律,循规蹈矩,依葫芦画瓢;学生则亦步亦趋,“傀儡戏”般在阵阵掌声与喝彩声中纷纷掉入教者事先挖好的美丽“陷阱”,至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则鲜有人问津,“语感”“灵性”和学科素养,更无从谈起……如何彻底改变目前高中语文课堂这种尴尬处境?除了提升教者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之外,将着力点放到回归原点和常识,构建有效乃至高效的语文课堂,走可持续发展的诗意生长之路,无疑是一条终南捷径。
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和考评,备课或照搬教参,或网上搜索打印,或长年累月使用纸页发黄的老教案。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老师不精心准备,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和必需的根基。于漪老师曾说,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她都事先写下来,反复修改,满意之后才转化成口语。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何时候都不过时。
语文教师在假期里要通览教材,高屋建瓴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2017版教材编排由原来的按文本变成了按主题,我们必须弄清楚每一个主题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的目标和定位,弄清楚每一篇具体文本在每一个具体主题中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只有做到胸中有丘壑,教者方能自信地引领学生与编者和文本进行平等对话,而不至于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语文老师备课尤其要强调“素读”,不借助教参、教辅,不看文本相关解读,自己琢磨领悟,然后带着自己“素读”时的体验、疑惑和心得,仔细研读教参和专家解读。唯有如此,我们才不至于先入为主,一知半解,才能同编者和文本进行平等对话,课堂才能闪耀思想的光芒、流淌灵性的诗意;我们才不至于沦落为毫无思想的“搬运工”和“传声筒”。
参考文献和教材延伸内容,是语文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素读”后我们需要进行延伸阅读,如利用中国知网的搜索引擎,查询与文本有关的最新学术成果,站在巨人的肩上,从不同角度透视教材,在丰盈学识的同时,自然蓄足了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底气。
备课时,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根据其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来选择教学切口和设计教学提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预设教学过程时,要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切实从学生的视角切入,把预设的重心从“如何教”转移到引导学生“如何学”上来。既不能高估了学生而蜻蜓点水,也不能低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包办代替,要千方百计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身为语文教师,还有一项重要的备课——阅读。倘若不热爱阅读,或者对课标推荐的名著自己都没读过,就无法指导学生阅读,无法走进学生内心,和他们平等交流。教师不仅要拥有“一桶水”乃至“一缸水”,还要时时打量自己这“一桶水”“一缸水”是否清澈见底、鲜活如初,否则,就算你拥有再多的陈年旧水,也无法满足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所以,语文老师要像蜜蜂那样,博采众花之长,无论文史哲语修逻,还是天文地理音乐美术都要有所涉猎,不能只盯着教参和教辅。
随机应变,不让预设牵着走
俗话说得好,“将军的战场,老师的课堂”。无论预设多么完美,关键要看课堂上如何落实和生成。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才是主战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自然应当服务于学生更好的学,但也不能因此就忽视了教师主动积极的“教”;但倘若时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沦为课堂的奴隶或傀儡,课堂就会一潭死水,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既要革除“满堂灌”和“一言堂”之流弊,也不能当“甩手掌柜”;既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简言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也是指导、启发和引领的中心,二者相辅相成。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情景,任何完美的预设都有可能被打乱节奏。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将问题转化为可利用的宝贵资源。精彩的课堂,不是预设得完美无缺,而是教者能点石成金,巧妙应对突发情况,根据学生临时发问,合理引申、机智追问。
每一堂课,教师最好抓住一两个关键点,根据课标和考纲要求,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置一个主问题和两三个辅问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带领学生走进真相。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倘若我们的课堂“千年同唱一首歌”,一开口,学生就知道你要讲什么,他还会有兴趣听下去吗?“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四个“我不讲”,使他的每堂课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正确看待合作探究和多媒体。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合作探究和多媒体教学深入人心,这本是课改之大幸,学生之万幸。但不少教师在运用合作探究和多媒体教学时徒有其形,弄丢了魂,致使课堂走向了反面。所謂“合作”,须得有合作之资本,倘若学生课前没有充分思考和探究作为前提,所谓的“合作”则有可能蜕变为旁听;倘若一看就懂无须“探究”的东西,还要装模作样让学生“合作探究”,“探究”则会沦为噱头。此外,多媒体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革命,但不少人本末倒置,致使工具替代了主体,拐杖变成了主人。
对接学生生活,让课堂诗意盎然。对某些教学疑难问题,如果教者循规蹈矩烦琐分析,学生往往云里雾里。如果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则能让学生灵感乍现,豁然开朗。比如教巴金的《小狗包弟》时,我让学生思考:课文倒数第三段中“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中“熬煎”能否换成“煎熬”呢?学生一脸茫然,我让他们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辨析“熬”和“煎”的区别。学生联想到“煎鸡蛋”“熬猪油”“熬骨头汤”,体悟到“煎”的时间比较短,但瞬间强度比较大,而“熬”的时间比较长,小火慢炖,脱骨化肉,程度非常深。联系本段开头“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所受折磨的时间之长,苦痛之深。学生自然能体悟出“煎熬”主要突出“短时间难以忍受的折磨”,而“熬煎”则强调长时间的苦难折磨和无法排解的忧愁。如此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语境意识,而且容易咂摸出浓浓的语文味儿。
冷静反思,收获别样精彩
课后反思是教者反躬自省的最佳路径。长期坚持对每节课进行冷静的反观,努力探寻课堂得失的经验和教训,并潜心探究,努力将问题转化成特色资源,将点滴收获累积起来,稍加打磨,就有可能集腋成裘,收获别样的精彩。
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是否真正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和启发诱导作用;反思课前预设是否契合学情和教情,课堂生成是否灵动自然、水到渠成,课堂提问能否调动起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课堂追问是否艺术睿智、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有章可循;反思教学策略和导学策略是否科学合理,课堂上是否存在为“合作”而合作,为“探究”而探究的“伪合作”“伪探究”;反思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恰当,课前导入是否个性而新颖,课堂各环节衔接是否自然,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整堂课是否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反思这节课有哪些环节还存在问题,如何补救,哪些是得意之处,并探寻成功之源,及时将这些“珍珠”擦拭收藏,以待不时之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任何一名教师,须有海纳百川之胸襟,博采众家之长,永立课改潮头,切忌故步自封,妄自尊大。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教学虽是“遗憾的艺术”,但只要我们在课前沉下心来,精心准备,课堂上就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课后冷静反观,集腋成裘,假以时日,我们的课堂将魅力四射,我们的教育人生将光彩照人。
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和考评,备课或照搬教参,或网上搜索打印,或长年累月使用纸页发黄的老教案。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老师不精心准备,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和必需的根基。于漪老师曾说,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她都事先写下来,反复修改,满意之后才转化成口语。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何时候都不过时。
语文教师在假期里要通览教材,高屋建瓴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2017版教材编排由原来的按文本变成了按主题,我们必须弄清楚每一个主题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的目标和定位,弄清楚每一篇具体文本在每一个具体主题中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只有做到胸中有丘壑,教者方能自信地引领学生与编者和文本进行平等对话,而不至于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语文老师备课尤其要强调“素读”,不借助教参、教辅,不看文本相关解读,自己琢磨领悟,然后带着自己“素读”时的体验、疑惑和心得,仔细研读教参和专家解读。唯有如此,我们才不至于先入为主,一知半解,才能同编者和文本进行平等对话,课堂才能闪耀思想的光芒、流淌灵性的诗意;我们才不至于沦落为毫无思想的“搬运工”和“传声筒”。
参考文献和教材延伸内容,是语文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素读”后我们需要进行延伸阅读,如利用中国知网的搜索引擎,查询与文本有关的最新学术成果,站在巨人的肩上,从不同角度透视教材,在丰盈学识的同时,自然蓄足了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底气。
备课时,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根据其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来选择教学切口和设计教学提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预设教学过程时,要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切实从学生的视角切入,把预设的重心从“如何教”转移到引导学生“如何学”上来。既不能高估了学生而蜻蜓点水,也不能低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包办代替,要千方百计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身为语文教师,还有一项重要的备课——阅读。倘若不热爱阅读,或者对课标推荐的名著自己都没读过,就无法指导学生阅读,无法走进学生内心,和他们平等交流。教师不仅要拥有“一桶水”乃至“一缸水”,还要时时打量自己这“一桶水”“一缸水”是否清澈见底、鲜活如初,否则,就算你拥有再多的陈年旧水,也无法满足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所以,语文老师要像蜜蜂那样,博采众花之长,无论文史哲语修逻,还是天文地理音乐美术都要有所涉猎,不能只盯着教参和教辅。
随机应变,不让预设牵着走
俗话说得好,“将军的战场,老师的课堂”。无论预设多么完美,关键要看课堂上如何落实和生成。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才是主战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自然应当服务于学生更好的学,但也不能因此就忽视了教师主动积极的“教”;但倘若时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沦为课堂的奴隶或傀儡,课堂就会一潭死水,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既要革除“满堂灌”和“一言堂”之流弊,也不能当“甩手掌柜”;既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简言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也是指导、启发和引领的中心,二者相辅相成。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情景,任何完美的预设都有可能被打乱节奏。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将问题转化为可利用的宝贵资源。精彩的课堂,不是预设得完美无缺,而是教者能点石成金,巧妙应对突发情况,根据学生临时发问,合理引申、机智追问。
每一堂课,教师最好抓住一两个关键点,根据课标和考纲要求,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置一个主问题和两三个辅问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带领学生走进真相。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倘若我们的课堂“千年同唱一首歌”,一开口,学生就知道你要讲什么,他还会有兴趣听下去吗?“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四个“我不讲”,使他的每堂课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正确看待合作探究和多媒体。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合作探究和多媒体教学深入人心,这本是课改之大幸,学生之万幸。但不少教师在运用合作探究和多媒体教学时徒有其形,弄丢了魂,致使课堂走向了反面。所謂“合作”,须得有合作之资本,倘若学生课前没有充分思考和探究作为前提,所谓的“合作”则有可能蜕变为旁听;倘若一看就懂无须“探究”的东西,还要装模作样让学生“合作探究”,“探究”则会沦为噱头。此外,多媒体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革命,但不少人本末倒置,致使工具替代了主体,拐杖变成了主人。
对接学生生活,让课堂诗意盎然。对某些教学疑难问题,如果教者循规蹈矩烦琐分析,学生往往云里雾里。如果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则能让学生灵感乍现,豁然开朗。比如教巴金的《小狗包弟》时,我让学生思考:课文倒数第三段中“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中“熬煎”能否换成“煎熬”呢?学生一脸茫然,我让他们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辨析“熬”和“煎”的区别。学生联想到“煎鸡蛋”“熬猪油”“熬骨头汤”,体悟到“煎”的时间比较短,但瞬间强度比较大,而“熬”的时间比较长,小火慢炖,脱骨化肉,程度非常深。联系本段开头“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所受折磨的时间之长,苦痛之深。学生自然能体悟出“煎熬”主要突出“短时间难以忍受的折磨”,而“熬煎”则强调长时间的苦难折磨和无法排解的忧愁。如此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语境意识,而且容易咂摸出浓浓的语文味儿。
冷静反思,收获别样精彩
课后反思是教者反躬自省的最佳路径。长期坚持对每节课进行冷静的反观,努力探寻课堂得失的经验和教训,并潜心探究,努力将问题转化成特色资源,将点滴收获累积起来,稍加打磨,就有可能集腋成裘,收获别样的精彩。
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是否真正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和启发诱导作用;反思课前预设是否契合学情和教情,课堂生成是否灵动自然、水到渠成,课堂提问能否调动起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课堂追问是否艺术睿智、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有章可循;反思教学策略和导学策略是否科学合理,课堂上是否存在为“合作”而合作,为“探究”而探究的“伪合作”“伪探究”;反思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恰当,课前导入是否个性而新颖,课堂各环节衔接是否自然,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整堂课是否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反思这节课有哪些环节还存在问题,如何补救,哪些是得意之处,并探寻成功之源,及时将这些“珍珠”擦拭收藏,以待不时之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任何一名教师,须有海纳百川之胸襟,博采众家之长,永立课改潮头,切忌故步自封,妄自尊大。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教学虽是“遗憾的艺术”,但只要我们在课前沉下心来,精心准备,课堂上就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课后冷静反观,集腋成裘,假以时日,我们的课堂将魅力四射,我们的教育人生将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