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至1983年是篆刻艺术重现生机的重要阶段。此时篆刻家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得到改善。上海地区积极开展篆刻教学,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强有力地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复兴,展示了海上印坛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本文将以篆刻教学活动以及作品发表情况为切入点,探讨这一阶段海上印坛如何带领篆刻艺术重现辉煌。
一、篆刻教学
传统篆刻教学,以私塾式师徒传承为主。随着近代专业学校的产生,篆刻逐渐走进课程。20世纪20年代,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将篆刻课程列为中国画科中的必修课,最先将篆刻纳入艺术教学的范畴。同时,篆刻家开始通过书画篆刻讲座进行教学。篆刻教育形成了师徒传承、学校教育与个人讲座式教学三者共存的局面。
1977年后为满足广大文艺爱好者自々需求,上海各区文化馆、艺术馆、政协、工人俱乐部等组织纷纷举办业余艺术学校,开设各类培训课程,其中就包括篆刻班。由社会上颇有知名度的篆刻家来指导,使篆刻艺术重回课堂。据初步统计,1982年至1983年期间,上海地区举办的篆刻学习班有:
这一时期的篆刻学习班,除上海民办业余艺校、茗屋艺社等为民办外,其他多为各区级文化单位如文化馆、艺术馆等主办,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
上海美专等院校的篆刻教育仅针对本校艺术类学生,教学对象比较明确。业余艺校则是面向社会招生,对象更为广泛。各业余艺校通过在报纸刊登招生信息等方式,公开招生。业余艺校招生秉承有教无类的理念,既不限制学员专业基础,也无工农兵之类的身份划分,普通爱好者均可报名。美术院校的篆刻教学,只面向艺术学生,界限分明。而业余艺校的产生,使得广大篆刻爱好者不必囿于身份的限制,获得求学的机会,是美术院校的有力补充,极大地促进了篆刻艺术在群众中的普及。
这类业余艺校能够兴起,也得益于它自身的一些优势:
其一,由官方机构主办,办学比较稳定,能够定期推出培训课程。截至1983年,南市区文化馆业余艺术学校已举办六期。社会影响力比较持久。
其二,由于文化馆、艺术馆等文化机构,具有资源优势,能够聘请到著名的篆刻家来学校任教,提高了教学质量。像“高式熊、江成之、叶隐谷、韩天衡、孙慰祖、陈茗屋、吴颐人等频频上堂执教,口授心传,苦莪乐育,其功弥著”形成了可观的指导教育与学习热情场面。
其三,分布广泛,深入群众。各区都纷纷举办此类业余艺校,篆刻学习班遍布上海等各个区。篆刻爱好者可以就近报名学习,免受长途奔波之苦。这也使业余艺校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各类业余艺术学校的开办,带来了篆刻艺术教学的兴盛。课堂指导教学,成为传统师徒传授之外篆刻教育的主要模式。因传统书斋授徒往往规模较小,而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又将非专业学生群体排斥在外,导致许多篆刻爱好者空怀向学之心,却难寻求学之门。各种篆刻普及班、进修班的开办,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真正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大众化,成为连接篆刻家和普通爱好者的桥梁,为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篆刻创作的途径,使之得以走进篆刻艺术的世界。
除业余艺校之外,各企业单位所组织的篆刻学习组,也是篆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第三钢铁厂业余刻印组”和“上海市第一商业局书法刻印组”。其中上钢三厂刻印组在江成之领衔之下,培养了一大批浙派篆刻爱好者,至今已成为海上浙派艺术的中坚。
各类篆刻培训班如火如荼的举办,反映了当时篆刻艺术已经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求学的热潮。大批篆刻爱好者积极参与到篆刻的学习和创作当中,其中包括许多青年学生、职工。他们成为篆刻艺术新一代的年轻力量,许多人由此走上篆刻艺术创作的道路,并迅速成长、成熟。培训班为篆刻艺术的复兴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功不可没。
二、作品发表
1977至1983年,篆刻作品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进行发表。上海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三大报纸,以及新创刊的《书法》等杂志,均成为篆刻作者发表作品的重要媒体平台,一些篆刻家也是通过报刊发表精彩作品而被广大读者所认识。
据统计,1977年至1983年期间,《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以及《书法》杂志,共计发表四百余位印人的数百方作品,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为分析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篆刻艺术发展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发表形式
《书法》是集书法、篆刻艺术评论和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杂志,特开设专栏,定期刊登篆刻作品。这些作品来自不同的作者投稿,主题多样、风格各异,是集中展示现代篆刻作品的良好平台。
《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纸也不定期发表篆刻作品,但数量相对较少。报纸经常将作品作为文章配图,选取与文章内容一致的作品,一并刊发。这种形式不仅刊登了篆刻作品,而且丰富了报道内容,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一举多得。此外,报纸还将篆刻作品作为栏目标题。《解放日报》开辟的“解放画报”、“文艺争鸣”、“谈古说今”等专栏,都采用篆刻作品为题目,既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又发表了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汇报》的“百家争鸣”专栏。
通过专栏题目的方式,《文汇报》发表了大量不同印人所篆刻的“百家争鸣”作品。据统计,仅1981年一年,该报共计发表“百家争鸣”六十一方。不同作者就同一题材进行创作,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印人的创作风貌,读者从中可以领略当时篆刻艺术的丰富面貌。
虽然报纸在篆刻作品发表方面显得较为零散,不如《书法》,但杂志的订阅者主要为书法、篆刻爱好者,范围相对较窄,而报纸的受众更为广泛,而且发行量极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更强。两者在篆刻作品发表以及篆刻艺术的普及方面相辅相成,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作品题材
篆刻作品题材是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风向标。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创作题材开始带有政治色彩。1977至1983年,政治类题材并未完全消失,政治口号、历史事件、领袖诗词等内容的作品依然存在。这一时期篆刻作品的时代特征也十分明显,创作了许多学习标兵模范、提倡社会风尚的作品。传统诗词、吉语、警句类篆刻,也逐渐增多。 1、政治题材
(1)政治口号
此时期政治口号类印章的创作比较多见,也易于发表。1977年出版的《书法》杂志试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发表的篆刻作品除两组毛主席诗词篆刻作品以及两方鲁迅诗词外,其他作品内容均为政治口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四化”,“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等内容的篆刻作品,在这阶段屡见不鲜。
(2)重大事件
重大政治与历史事件的发生,也为篆刻创作提供了素材。1980年,沉冤多年的刘少奇同志平反,《解放日报》随之发表了“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刘少奇同志人民怀念你”,“少奇同志化名与笔名选刻”系列作品。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新民晚报》也发表“庆祝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篆刻作品。
此外,在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也会发表相应的篆刻作品。1981年,为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相关内容作品陆续发表。
(3)领袖诗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诗词一直是篆刻创作的重要内容,并有印谱出版。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叶剑英等领导人诗词被大量引入篆刻创作当中。此外,鲁迅诗词也是当时篆刻创作的重要题材。
1949年以后,篆刻创作就在不断探索融入时代节拍,“一大批配合宣传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活,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篆刻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1)学习模范标兵
学习模范标兵是这一时期篆刻创作的重要内容,学雷锋等内容的作品屡见不鲜。1978年《书法》杂志刊登“向大庆十大模范标兵学习”专题篆刻作品,收集了十位印人所创作的十方作品。
除专题外,这类篆刻作品大多以配图的形式与宣传文章一起发表。1980年1月23日《解放日报》发表文章《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关于向吕士才同志学习的通知》,并同期刊发“学习吕士才”、“献身新长征”两方印。1981年《文汇报》刊登的“向优秀人民教师学习”和“向优秀护士学习”两个专栏中,也都分别刊出“优秀人民教师无尚光荣”、“向优秀护士学习”两方篆刻作品。
(2)提倡新的社会风貌
报纸发行量大,受众面广,是文化宣传的重要渠道,也是篆刻作品发表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会选择一些既贴近百姓生活,又符合社会导向的篆刻作品发表。
1981年11月,团中央宣传部出台《关于广泛开展婚事新办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1982年1月《新民晚报》便刊登了单晓天刻“移风易俗”、“婚事新办”
两方印。以提倡新的社会风貌为内容的篆刻作品,时常见诸报端。篆刻艺术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参与到文化宣传当中。
3、传统题材
政治题材、时代题材等内容入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篆刻艺术为了谋求生存空间,积极贴近时政的结果。相比之下,明清以来的文人篆刻以斋馆字号、诗词文句闲章为多。1977-1983年,传统题材较早发表的为迎春吉语印,随后警句、古文、诗词等内容的作品慢慢见诸报端并日渐增多,同时开始出现风景名胜等地名类印章。
通过对这一阶段公开发表的篆刻作品进行归类可以发现,1977至1979年,发表的篆刻作品不仅数量较少,而且依然以政治题材和时代题材为主,诗词文句等传统题材的篆刻作品十分少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吉语、诗词、格言等内容的篆刻作品逐渐增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至1983年“全国篆刻征稿评比”,获奖作品以传统题材为主。
1977至1983年的海上印坛,引领篆刻艺术走向复兴。篆刻培训课程的开办,使得广大爱好者获得了学习的机会。报纸、杂志以及展览,又使其获得了发表和展示作品的机会。篆刻艺术不再困于书斋之中,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篆刻群体的扩大化,将各行业的精英人才吸收其中,扩充了篆刻队伍,为改革开放以后篆刻艺术的飞速发展埋下伏笔。
一、篆刻教学
传统篆刻教学,以私塾式师徒传承为主。随着近代专业学校的产生,篆刻逐渐走进课程。20世纪20年代,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将篆刻课程列为中国画科中的必修课,最先将篆刻纳入艺术教学的范畴。同时,篆刻家开始通过书画篆刻讲座进行教学。篆刻教育形成了师徒传承、学校教育与个人讲座式教学三者共存的局面。
1977年后为满足广大文艺爱好者自々需求,上海各区文化馆、艺术馆、政协、工人俱乐部等组织纷纷举办业余艺术学校,开设各类培训课程,其中就包括篆刻班。由社会上颇有知名度的篆刻家来指导,使篆刻艺术重回课堂。据初步统计,1982年至1983年期间,上海地区举办的篆刻学习班有:
这一时期的篆刻学习班,除上海民办业余艺校、茗屋艺社等为民办外,其他多为各区级文化单位如文化馆、艺术馆等主办,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
上海美专等院校的篆刻教育仅针对本校艺术类学生,教学对象比较明确。业余艺校则是面向社会招生,对象更为广泛。各业余艺校通过在报纸刊登招生信息等方式,公开招生。业余艺校招生秉承有教无类的理念,既不限制学员专业基础,也无工农兵之类的身份划分,普通爱好者均可报名。美术院校的篆刻教学,只面向艺术学生,界限分明。而业余艺校的产生,使得广大篆刻爱好者不必囿于身份的限制,获得求学的机会,是美术院校的有力补充,极大地促进了篆刻艺术在群众中的普及。
这类业余艺校能够兴起,也得益于它自身的一些优势:
其一,由官方机构主办,办学比较稳定,能够定期推出培训课程。截至1983年,南市区文化馆业余艺术学校已举办六期。社会影响力比较持久。
其二,由于文化馆、艺术馆等文化机构,具有资源优势,能够聘请到著名的篆刻家来学校任教,提高了教学质量。像“高式熊、江成之、叶隐谷、韩天衡、孙慰祖、陈茗屋、吴颐人等频频上堂执教,口授心传,苦莪乐育,其功弥著”形成了可观的指导教育与学习热情场面。
其三,分布广泛,深入群众。各区都纷纷举办此类业余艺校,篆刻学习班遍布上海等各个区。篆刻爱好者可以就近报名学习,免受长途奔波之苦。这也使业余艺校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各类业余艺术学校的开办,带来了篆刻艺术教学的兴盛。课堂指导教学,成为传统师徒传授之外篆刻教育的主要模式。因传统书斋授徒往往规模较小,而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又将非专业学生群体排斥在外,导致许多篆刻爱好者空怀向学之心,却难寻求学之门。各种篆刻普及班、进修班的开办,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真正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大众化,成为连接篆刻家和普通爱好者的桥梁,为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篆刻创作的途径,使之得以走进篆刻艺术的世界。
除业余艺校之外,各企业单位所组织的篆刻学习组,也是篆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第三钢铁厂业余刻印组”和“上海市第一商业局书法刻印组”。其中上钢三厂刻印组在江成之领衔之下,培养了一大批浙派篆刻爱好者,至今已成为海上浙派艺术的中坚。
各类篆刻培训班如火如荼的举办,反映了当时篆刻艺术已经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求学的热潮。大批篆刻爱好者积极参与到篆刻的学习和创作当中,其中包括许多青年学生、职工。他们成为篆刻艺术新一代的年轻力量,许多人由此走上篆刻艺术创作的道路,并迅速成长、成熟。培训班为篆刻艺术的复兴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功不可没。
二、作品发表
1977至1983年,篆刻作品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进行发表。上海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三大报纸,以及新创刊的《书法》等杂志,均成为篆刻作者发表作品的重要媒体平台,一些篆刻家也是通过报刊发表精彩作品而被广大读者所认识。
据统计,1977年至1983年期间,《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以及《书法》杂志,共计发表四百余位印人的数百方作品,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为分析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篆刻艺术发展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发表形式
《书法》是集书法、篆刻艺术评论和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杂志,特开设专栏,定期刊登篆刻作品。这些作品来自不同的作者投稿,主题多样、风格各异,是集中展示现代篆刻作品的良好平台。
《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纸也不定期发表篆刻作品,但数量相对较少。报纸经常将作品作为文章配图,选取与文章内容一致的作品,一并刊发。这种形式不仅刊登了篆刻作品,而且丰富了报道内容,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一举多得。此外,报纸还将篆刻作品作为栏目标题。《解放日报》开辟的“解放画报”、“文艺争鸣”、“谈古说今”等专栏,都采用篆刻作品为题目,既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又发表了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汇报》的“百家争鸣”专栏。
通过专栏题目的方式,《文汇报》发表了大量不同印人所篆刻的“百家争鸣”作品。据统计,仅1981年一年,该报共计发表“百家争鸣”六十一方。不同作者就同一题材进行创作,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印人的创作风貌,读者从中可以领略当时篆刻艺术的丰富面貌。
虽然报纸在篆刻作品发表方面显得较为零散,不如《书法》,但杂志的订阅者主要为书法、篆刻爱好者,范围相对较窄,而报纸的受众更为广泛,而且发行量极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更强。两者在篆刻作品发表以及篆刻艺术的普及方面相辅相成,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作品题材
篆刻作品题材是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风向标。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创作题材开始带有政治色彩。1977至1983年,政治类题材并未完全消失,政治口号、历史事件、领袖诗词等内容的作品依然存在。这一时期篆刻作品的时代特征也十分明显,创作了许多学习标兵模范、提倡社会风尚的作品。传统诗词、吉语、警句类篆刻,也逐渐增多。 1、政治题材
(1)政治口号
此时期政治口号类印章的创作比较多见,也易于发表。1977年出版的《书法》杂志试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发表的篆刻作品除两组毛主席诗词篆刻作品以及两方鲁迅诗词外,其他作品内容均为政治口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四化”,“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等内容的篆刻作品,在这阶段屡见不鲜。
(2)重大事件
重大政治与历史事件的发生,也为篆刻创作提供了素材。1980年,沉冤多年的刘少奇同志平反,《解放日报》随之发表了“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刘少奇同志人民怀念你”,“少奇同志化名与笔名选刻”系列作品。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新民晚报》也发表“庆祝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篆刻作品。
此外,在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也会发表相应的篆刻作品。1981年,为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相关内容作品陆续发表。
(3)领袖诗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诗词一直是篆刻创作的重要内容,并有印谱出版。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叶剑英等领导人诗词被大量引入篆刻创作当中。此外,鲁迅诗词也是当时篆刻创作的重要题材。
1949年以后,篆刻创作就在不断探索融入时代节拍,“一大批配合宣传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活,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篆刻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1)学习模范标兵
学习模范标兵是这一时期篆刻创作的重要内容,学雷锋等内容的作品屡见不鲜。1978年《书法》杂志刊登“向大庆十大模范标兵学习”专题篆刻作品,收集了十位印人所创作的十方作品。
除专题外,这类篆刻作品大多以配图的形式与宣传文章一起发表。1980年1月23日《解放日报》发表文章《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关于向吕士才同志学习的通知》,并同期刊发“学习吕士才”、“献身新长征”两方印。1981年《文汇报》刊登的“向优秀人民教师学习”和“向优秀护士学习”两个专栏中,也都分别刊出“优秀人民教师无尚光荣”、“向优秀护士学习”两方篆刻作品。
(2)提倡新的社会风貌
报纸发行量大,受众面广,是文化宣传的重要渠道,也是篆刻作品发表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会选择一些既贴近百姓生活,又符合社会导向的篆刻作品发表。
1981年11月,团中央宣传部出台《关于广泛开展婚事新办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1982年1月《新民晚报》便刊登了单晓天刻“移风易俗”、“婚事新办”
两方印。以提倡新的社会风貌为内容的篆刻作品,时常见诸报端。篆刻艺术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参与到文化宣传当中。
3、传统题材
政治题材、时代题材等内容入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篆刻艺术为了谋求生存空间,积极贴近时政的结果。相比之下,明清以来的文人篆刻以斋馆字号、诗词文句闲章为多。1977-1983年,传统题材较早发表的为迎春吉语印,随后警句、古文、诗词等内容的作品慢慢见诸报端并日渐增多,同时开始出现风景名胜等地名类印章。
通过对这一阶段公开发表的篆刻作品进行归类可以发现,1977至1979年,发表的篆刻作品不仅数量较少,而且依然以政治题材和时代题材为主,诗词文句等传统题材的篆刻作品十分少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吉语、诗词、格言等内容的篆刻作品逐渐增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至1983年“全国篆刻征稿评比”,获奖作品以传统题材为主。
1977至1983年的海上印坛,引领篆刻艺术走向复兴。篆刻培训课程的开办,使得广大爱好者获得了学习的机会。报纸、杂志以及展览,又使其获得了发表和展示作品的机会。篆刻艺术不再困于书斋之中,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篆刻群体的扩大化,将各行业的精英人才吸收其中,扩充了篆刻队伍,为改革开放以后篆刻艺术的飞速发展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