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三年海上篆刻的教育与传播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至1983年是篆刻艺术重现生机的重要阶段。此时篆刻家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得到改善。上海地区积极开展篆刻教学,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强有力地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复兴,展示了海上印坛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本文将以篆刻教学活动以及作品发表情况为切入点,探讨这一阶段海上印坛如何带领篆刻艺术重现辉煌。
  一、篆刻教学
  传统篆刻教学,以私塾式师徒传承为主。随着近代专业学校的产生,篆刻逐渐走进课程。20世纪20年代,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将篆刻课程列为中国画科中的必修课,最先将篆刻纳入艺术教学的范畴。同时,篆刻家开始通过书画篆刻讲座进行教学。篆刻教育形成了师徒传承、学校教育与个人讲座式教学三者共存的局面。
  1977年后为满足广大文艺爱好者自々需求,上海各区文化馆、艺术馆、政协、工人俱乐部等组织纷纷举办业余艺术学校,开设各类培训课程,其中就包括篆刻班。由社会上颇有知名度的篆刻家来指导,使篆刻艺术重回课堂。据初步统计,1982年至1983年期间,上海地区举办的篆刻学习班有:
  这一时期的篆刻学习班,除上海民办业余艺校、茗屋艺社等为民办外,其他多为各区级文化单位如文化馆、艺术馆等主办,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
  上海美专等院校的篆刻教育仅针对本校艺术类学生,教学对象比较明确。业余艺校则是面向社会招生,对象更为广泛。各业余艺校通过在报纸刊登招生信息等方式,公开招生。业余艺校招生秉承有教无类的理念,既不限制学员专业基础,也无工农兵之类的身份划分,普通爱好者均可报名。美术院校的篆刻教学,只面向艺术学生,界限分明。而业余艺校的产生,使得广大篆刻爱好者不必囿于身份的限制,获得求学的机会,是美术院校的有力补充,极大地促进了篆刻艺术在群众中的普及。
  这类业余艺校能够兴起,也得益于它自身的一些优势:
  其一,由官方机构主办,办学比较稳定,能够定期推出培训课程。截至1983年,南市区文化馆业余艺术学校已举办六期。社会影响力比较持久。
  其二,由于文化馆、艺术馆等文化机构,具有资源优势,能够聘请到著名的篆刻家来学校任教,提高了教学质量。像“高式熊、江成之、叶隐谷、韩天衡、孙慰祖、陈茗屋、吴颐人等频频上堂执教,口授心传,苦莪乐育,其功弥著”形成了可观的指导教育与学习热情场面。
  其三,分布广泛,深入群众。各区都纷纷举办此类业余艺校,篆刻学习班遍布上海等各个区。篆刻爱好者可以就近报名学习,免受长途奔波之苦。这也使业余艺校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各类业余艺术学校的开办,带来了篆刻艺术教学的兴盛。课堂指导教学,成为传统师徒传授之外篆刻教育的主要模式。因传统书斋授徒往往规模较小,而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又将非专业学生群体排斥在外,导致许多篆刻爱好者空怀向学之心,却难寻求学之门。各种篆刻普及班、进修班的开办,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真正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大众化,成为连接篆刻家和普通爱好者的桥梁,为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篆刻创作的途径,使之得以走进篆刻艺术的世界。
  除业余艺校之外,各企业单位所组织的篆刻学习组,也是篆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第三钢铁厂业余刻印组”和“上海市第一商业局书法刻印组”。其中上钢三厂刻印组在江成之领衔之下,培养了一大批浙派篆刻爱好者,至今已成为海上浙派艺术的中坚。
  各类篆刻培训班如火如荼的举办,反映了当时篆刻艺术已经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求学的热潮。大批篆刻爱好者积极参与到篆刻的学习和创作当中,其中包括许多青年学生、职工。他们成为篆刻艺术新一代的年轻力量,许多人由此走上篆刻艺术创作的道路,并迅速成长、成熟。培训班为篆刻艺术的复兴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功不可没。
  二、作品发表
  1977至1983年,篆刻作品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进行发表。上海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三大报纸,以及新创刊的《书法》等杂志,均成为篆刻作者发表作品的重要媒体平台,一些篆刻家也是通过报刊发表精彩作品而被广大读者所认识。
  据统计,1977年至1983年期间,《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以及《书法》杂志,共计发表四百余位印人的数百方作品,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为分析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篆刻艺术发展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发表形式
  《书法》是集书法、篆刻艺术评论和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杂志,特开设专栏,定期刊登篆刻作品。这些作品来自不同的作者投稿,主题多样、风格各异,是集中展示现代篆刻作品的良好平台。
  《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纸也不定期发表篆刻作品,但数量相对较少。报纸经常将作品作为文章配图,选取与文章内容一致的作品,一并刊发。这种形式不仅刊登了篆刻作品,而且丰富了报道内容,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一举多得。此外,报纸还将篆刻作品作为栏目标题。《解放日报》开辟的“解放画报”、“文艺争鸣”、“谈古说今”等专栏,都采用篆刻作品为题目,既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又发表了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汇报》的“百家争鸣”专栏。
  通过专栏题目的方式,《文汇报》发表了大量不同印人所篆刻的“百家争鸣”作品。据统计,仅1981年一年,该报共计发表“百家争鸣”六十一方。不同作者就同一题材进行创作,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印人的创作风貌,读者从中可以领略当时篆刻艺术的丰富面貌。
  虽然报纸在篆刻作品发表方面显得较为零散,不如《书法》,但杂志的订阅者主要为书法、篆刻爱好者,范围相对较窄,而报纸的受众更为广泛,而且发行量极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更强。两者在篆刻作品发表以及篆刻艺术的普及方面相辅相成,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作品题材
  篆刻作品题材是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风向标。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创作题材开始带有政治色彩。1977至1983年,政治类题材并未完全消失,政治口号、历史事件、领袖诗词等内容的作品依然存在。这一时期篆刻作品的时代特征也十分明显,创作了许多学习标兵模范、提倡社会风尚的作品。传统诗词、吉语、警句类篆刻,也逐渐增多。   1、政治题材
  (1)政治口号
  此时期政治口号类印章的创作比较多见,也易于发表。1977年出版的《书法》杂志试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发表的篆刻作品除两组毛主席诗词篆刻作品以及两方鲁迅诗词外,其他作品内容均为政治口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四化”,“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等内容的篆刻作品,在这阶段屡见不鲜。
  (2)重大事件
  重大政治与历史事件的发生,也为篆刻创作提供了素材。1980年,沉冤多年的刘少奇同志平反,《解放日报》随之发表了“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刘少奇同志人民怀念你”,“少奇同志化名与笔名选刻”系列作品。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新民晚报》也发表“庆祝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篆刻作品。
  此外,在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也会发表相应的篆刻作品。1981年,为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相关内容作品陆续发表。
  (3)领袖诗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诗词一直是篆刻创作的重要内容,并有印谱出版。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叶剑英等领导人诗词被大量引入篆刻创作当中。此外,鲁迅诗词也是当时篆刻创作的重要题材。
  1949年以后,篆刻创作就在不断探索融入时代节拍,“一大批配合宣传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活,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篆刻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1)学习模范标兵
  学习模范标兵是这一时期篆刻创作的重要内容,学雷锋等内容的作品屡见不鲜。1978年《书法》杂志刊登“向大庆十大模范标兵学习”专题篆刻作品,收集了十位印人所创作的十方作品。
  除专题外,这类篆刻作品大多以配图的形式与宣传文章一起发表。1980年1月23日《解放日报》发表文章《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关于向吕士才同志学习的通知》,并同期刊发“学习吕士才”、“献身新长征”两方印。1981年《文汇报》刊登的“向优秀人民教师学习”和“向优秀护士学习”两个专栏中,也都分别刊出“优秀人民教师无尚光荣”、“向优秀护士学习”两方篆刻作品。
  (2)提倡新的社会风貌
  报纸发行量大,受众面广,是文化宣传的重要渠道,也是篆刻作品发表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会选择一些既贴近百姓生活,又符合社会导向的篆刻作品发表。
  1981年11月,团中央宣传部出台《关于广泛开展婚事新办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1982年1月《新民晚报》便刊登了单晓天刻“移风易俗”、“婚事新办”
  两方印。以提倡新的社会风貌为内容的篆刻作品,时常见诸报端。篆刻艺术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参与到文化宣传当中。
  3、传统题材
  政治题材、时代题材等内容入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篆刻艺术为了谋求生存空间,积极贴近时政的结果。相比之下,明清以来的文人篆刻以斋馆字号、诗词文句闲章为多。1977-1983年,传统题材较早发表的为迎春吉语印,随后警句、古文、诗词等内容的作品慢慢见诸报端并日渐增多,同时开始出现风景名胜等地名类印章。
  通过对这一阶段公开发表的篆刻作品进行归类可以发现,1977至1979年,发表的篆刻作品不仅数量较少,而且依然以政治题材和时代题材为主,诗词文句等传统题材的篆刻作品十分少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吉语、诗词、格言等内容的篆刻作品逐渐增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至1983年“全国篆刻征稿评比”,获奖作品以传统题材为主。
  1977至1983年的海上印坛,引领篆刻艺术走向复兴。篆刻培训课程的开办,使得广大爱好者获得了学习的机会。报纸、杂志以及展览,又使其获得了发表和展示作品的机会。篆刻艺术不再困于书斋之中,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篆刻群体的扩大化,将各行业的精英人才吸收其中,扩充了篆刻队伍,为改革开放以后篆刻艺术的飞速发展埋下伏笔。
其他文献
前三联书店总经理沈昌文,在大陆出版界是位传奇人物。笔者通过采访、观察并阅读与其相关的图书和文献,整理出其成为一位修秀编辑的十种能力,提供给现任的编辑、未来的编辑作为参考、借鉴。    1.语文能力  在所有语言中,沈公最拿手的是俄文。因此能看懂马克思、列宁的原著,这对其编辑生涯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沈公还学过英语、西班牙语、世界语。  1954年,沈公出版一本叫《出版物的成本核算》的书。当时搞出版的
期刊
前言  2015年10月29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举办了“董作宾甲骨书法捐赠典礼”,同时在历史文物陈列馆举办特展。  这批捐赠的书法共九件,是董作宾送给台静农的作品。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1895年3月20日生于河南南阳,1963年11月23日卒于台北。董作宾从1928年开始,进行殷墟甲骨的调查和发掘,为甲骨文的出土做出巨大贡献,终其一生对甲骨的研究从未间断,在学术上取得重
期刊
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馆五周年之际,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的“千年风雅——馆藏宋元以来绘画精品展”于2015年9月16日拉开帷幕。此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其馆藏重要的中国绘画作品,涵括宋、元、明、清及至近现代六十九件(套),而其中又有多件都是首露真容而未曾见于之前的展览或者出版。  在广博一万余件书画藏品中,尤其以明清时期与岭南地区的绘画最为大宗。而此次展览则是以其馆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及不同风格的作品来
期刊
编者按:比起2015年北京故宫“石渠宝笈”特展的火热场面,2016年在台北故宫呈现的“公主的雅集”似乎只是博得了业界的关注,这固然有两岸往来的些许不便以及时下大陆游客骤减的客观环境所限,但如果从展品精美以及策展的专业程度来看,此次台北的展览及相关的研究、出版成果的确值得关注。元朝虽然统治时间较短,但却是中原再度实现统一的重要时段,曾经在宋、佥割据时期南北的皇室收藏,因统一而汇聚并得到整理,南北并行
期刊
在20世纪海派书画史视野中,陆维钊先生的艺术人生,无疑是文史学科与书画艺术整体交融的人生演绎。他是一位从中国文史学术传统脉络里走过来的书画家,他的身上有着浓郁的书卷气与宽博的学者气象。他是20世纪海上现代学人中,以传统诗画一体文人观念为实践基石的一类典型。这是他与众多以书画为业的20世纪书画家们所不同的地方。他的学人生涯,始终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为诗词创作与研究,一为书画创作与研习。陆维钊先生深以为
期刊
江寒汀,近代海派著名的花鸟画家。他是海派绘画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开启了清新、自然、典雅的画风,犹如徐徐春风吹遍了江南。  少时,江寒汀的画作已独步乡里,但他并不满足于此,16岁那年,他拜当地一位绘画名家陶松溪学画。老师很喜欢这位充满灵气的学生,不仅教他笔墨技法,也讲解画理,还拿出宋元遗存及海派名家蒲华、虚谷、任颐等大家真迹给他临习,几年下来,他的画艺大有长进,每一笔、每一幅都充满着笔墨情趣。后随
期刊
清世宗雍正皇帝(1678—1735),名爱新觉罗·胤禛,笃信佛教,深通佛理及禅宗心法,自号圆明居士,破尘居士,自视“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继位后甚至曾自比释主,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亲参实悟,参透三关的帝王。雍正精通《金刚经》,尚未即位时,经常在王府中讲解此经,平日亦勤于抄写,现存其于康熙五十三年所抄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该抄本在乾隆一朝被尊奉为护国镇物,藏于内官。  
期刊
蒋频,1963年生,浙江富阳人。毕业于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中国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同时还兼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画院副院长,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主席,浙江当代中国画院院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事实上二十年前,蒋频就已经是位颇有名声的书家了。早在他求学时即两次荣获全国高等院校书法比赛一等奖,青年时期其书作便“崭
期刊
行书诗文合卷,纸本手卷,张30.2×2×77厘米,杨31×53厘米,文30.2×45厘米。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张雨、杨维桢、文信合卷的三件书迹均曾经清代海山仙馆主人潘仕成收藏,并收刻于海山仙馆从一帖中,此卷后附装的三张墨揭即从此出。其中张雨、杨维桢墨揭分别出自《海山仙馆藏真》卷七和卷九,文信墨揭则出自《海山仙馆藏真三刻》卷二。三幅书法合为一卷,盖自海山仙馆散出以后事。  张雨(1283-13
期刊
王献之(344-386),晋代书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之子。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善正、行、草书。自幼跟随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后期兼学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与父齐名,被世人并称为“二王”。梁武帝《书评》云:“王献之书,绝众超美,无人可拟。”传世墨迹有《鸭头丸帖》、《廿九日帖》、《送梨帖》、《中秋帖》、《地黄汤帖》、《东山松帖》等法帖。王献之独创“稿行之草”的书体,《鸭头丸帖》就是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