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是朝阳区优质示范学校,一校三址办学,现有71个教学班,2400名在校生,教职工120余人。近年来,学校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自2009年起针对如何促进多校区心理工作均衡发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逐年提升与心理教师师资配备严重缺位的冲突,拓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创新心育工作方法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和谐、阳光”的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构建坚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
根植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学校心理工作根植于学校“生命教育”核心价值取向,力求为师生的幸福奠基,以“培养健康、灵动,具有关爱品质和发展素养的精彩少年”为培养目标,确立“和谐、阳光”的心理工作理念,使每个师生的心灵得到滋养,让校园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阳光精彩。
规范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由学校行政领导和外聘专家、具备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资质的家长代表组成),以专兼职心理老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心悦坊”教师等心理志愿者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已逐年完善,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加大心理工作的软硬件投入,建立彩虹湾学生心理活动中心。学校提供条件保障每学年心理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在4万元以上,生均达到25元。不断完善学校“彩虹湾学生心理活动中心”的软、硬件配置,在文化布置中注重童趣,以七色彩虹寓意健康心理的多姿多彩,鼓励大家积极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
状态。
依据学校一校三址办学的情况,在学校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在中心校区聘有专职心理教师(心理教研组长、朝阳区心理骨干),各校区均配备兼职心理教师2名,聘请心理专家1位(心理学博士,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心理教师与班主任享受同等待遇,将心理教师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活动课、心理辅导咨询等均记入教师工作量。
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由心理教师定期对全校教师开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校本培训。尤其重在转变教师观念,在学校教师师德规范中,第一条就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进入2014年,学校聘请校外心理专家方舟老师,针对学校干部、后备干部、教师队伍设计了分层的心理辅导培训,不仅达到了凝聚团队,强化教师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的目的,而且促进了教师个人的心理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主渠道育人作用
1.落实心理活动课程,完成校本教材《心灵阳光》编写
保障心理活动课课时,每班隔周开设一节课。学校心理教师完成了校本课程《心灵阳光》低、中、高三种教材的编写。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心理案例、心理论文的评比,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市区级奖项,其中有3篇文章公开发表。我校心理老师现已成为朝阳区心理骨干教师,朝阳区心理核心组成员,多次在“朝阳杯”心理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作为“心理关爱工程”基地校在区级现场会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专题经验介绍,在朝阳区心理教师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2.建立教研组研讨制度,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近两年学校分批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主渠道育人教研活动,除心理健康活动课外,学校在语、数、英、音、体、美、综合等8大学科分别开展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带领各教研组共同研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点,探索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仅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就征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备课教案、教育案例130余篇,实现了该项工作的全员、全学科推进,发挥了主渠道育人
职能。
3.心理教育活动融入德育“生命彩虹学生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推行学校德育校本绩效考核方案,加大德育日常管理力度,对心理教育工作的推进做到有检查有反馈。心理与德育的融合,两者同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灵魂”部分,相辅相成。学生“生命彩虹七色实践活动体系”中的“青色爱心达人评比”,专门设立心理互助奖项,鼓励学生间心理自护互助,积极促进心育氛围的形成,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心理自护和互助意识,提高心理自护和互助能力,学校还完善了校五级心理预警机制。“黄色健康达人评比”的标准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套指标,学校将每年五月的“心理健康周”主题活动纳入黄色系列活动体系,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力,通过黄色达人个人和达人班级评选完成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反馈评价。近年来学校组织的“我为教师画萌画”“中园成长礼”“家长眼中的阳光教师”“播种幸福的种子”等心理健康周活动已成为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被长期
保留。
拓宽“心育”途径形成学校心理工作特色
1.组建彩虹心理志愿者社团
2009年,学校组建了由中高年级学生自愿参加的“彩虹心理志愿者社团”。由心理教师对学生志愿者进行专项培训,目的在于将每个志愿者培养成为学校的心理观察员,使学校心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学生志愿者的个人特长和爱好,学校将他们分为广播宣传部、彩虹互助站、网络新闻部、活动外联部等几个部门,由学生部部长负责组织管理,做到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以确保心理健康工作落实到位。实践证明学生心理志愿者已成了心理老师及各科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切实起到了提升心理工作实效性的积极作用,在学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互助关系。
2.成立“中园教师心悦坊”
2011年起学校面向全体教师招募志愿者参加“教师心悦坊”,截至目前,“教师心悦坊”已经拥有教师心理志愿者53人,100%覆盖本分两校47个教学班、10个教研组,成为一支教师的心理自助、互助团队。“教师心悦坊”还定期请心理教师和外聘心理辅导专家组织心理团体活动、缓解教师压力、丰富教师生活,这支教师志愿者队伍也成为组织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骨干 力量。
3.创新推出十二生肖代币积分评价制度
学校运用心理学代币制理论,创新推出学生十二生肖代币积分评价制度,促进学校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该积分评价制度以中园阳光少年发展目标体系为评价标准,以十二生肖荣誉积分卡为代币,学校全体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学生代表参与积分发放,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发挥积分的正强化作用,促进学生优良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将学生个人积分与班级积分捆绑评价,推出状元、榜眼、探花班级奖,火箭班级奖。学生个人积分不仅关注每月个人积分荣誉榜,还关注每个个体自身的成长,设立个人进步奖,经过不断努力学生可以申请“龙榜少年”(1000积分)和“虎榜少年”(500积分)荣誉称号,申请成功便可获得荣誉胸牌,成为同学身边的榜样,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内在向善的动力。
4.开设网络微课、网络培训
2015年以来,为保证每一个学生公平享受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克服扩招和并校所带来的问题,学校成立了以心理教师为核心的网络工作组,吸纳了包括学校电教部门、学生微电影社团等数十位教师、学生和家长成为志愿者,为网络心理工作模式提供了人员、技术和硬件保障。本学期,学校开始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多媒体资源库、“培育100”平台等网络媒体,尝试推出面向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网络微课堂和网络培训。在心理网络微课堂的设置中,将40分钟的授课模式分解为每次10~15分钟的主题式微活动,心理微课堂每一集只解决一个源自学生提出的小问题,方便学生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利用少量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在课程推广,中号召全体学生和家长共同收看,便于家校形成心理教育合力。
5.搭建“培育100”软件平台
学校投资购买了“培育100”软件平台,并保证全体老师和在校生家长免费安装,实现了学校对全校学生、家长、教师进行点对点心理专项问卷调研测评。该软件可自动生成数据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心理教师能第一时间准确地获得学生、家长、教师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确定心理网络课程和讲座内容。同时,此软件平台以图表形式精确地显示学生个人和班级的心理状况,大大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了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目前该平台的功能还在不断开发拓展中,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新闻的推动、图片报道、师生家长心理论坛、班级心理实践作业反馈等均在新功能开发规划中。
6.心理工作全面融入学校重点工作
学校发挥心理团体辅导的育人优势,促进了“学生好行为习惯养成”“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同时,在少先队“队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中开展的心理训练营项目,有计划、分年级地进行队干部专项团体心理辅导,促进了学生干部自我成长。“队干部沟通能力训练营”“队干部管理能力训练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儿”等心理团体辅导,也进一步凸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每一位在校教职员工、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心育工作如春雨般融入学生每一天、每一个生活细节之中,用心灵唤醒心灵,陪伴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将是每一个心理工作者毕生追求的教育梦想。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
责任编辑:吕丹
[email protected]
构建坚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
根植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学校心理工作根植于学校“生命教育”核心价值取向,力求为师生的幸福奠基,以“培养健康、灵动,具有关爱品质和发展素养的精彩少年”为培养目标,确立“和谐、阳光”的心理工作理念,使每个师生的心灵得到滋养,让校园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阳光精彩。
规范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由学校行政领导和外聘专家、具备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资质的家长代表组成),以专兼职心理老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心悦坊”教师等心理志愿者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已逐年完善,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加大心理工作的软硬件投入,建立彩虹湾学生心理活动中心。学校提供条件保障每学年心理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在4万元以上,生均达到25元。不断完善学校“彩虹湾学生心理活动中心”的软、硬件配置,在文化布置中注重童趣,以七色彩虹寓意健康心理的多姿多彩,鼓励大家积极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
状态。
依据学校一校三址办学的情况,在学校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在中心校区聘有专职心理教师(心理教研组长、朝阳区心理骨干),各校区均配备兼职心理教师2名,聘请心理专家1位(心理学博士,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心理教师与班主任享受同等待遇,将心理教师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活动课、心理辅导咨询等均记入教师工作量。
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由心理教师定期对全校教师开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校本培训。尤其重在转变教师观念,在学校教师师德规范中,第一条就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进入2014年,学校聘请校外心理专家方舟老师,针对学校干部、后备干部、教师队伍设计了分层的心理辅导培训,不仅达到了凝聚团队,强化教师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的目的,而且促进了教师个人的心理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主渠道育人作用
1.落实心理活动课程,完成校本教材《心灵阳光》编写
保障心理活动课课时,每班隔周开设一节课。学校心理教师完成了校本课程《心灵阳光》低、中、高三种教材的编写。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心理案例、心理论文的评比,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市区级奖项,其中有3篇文章公开发表。我校心理老师现已成为朝阳区心理骨干教师,朝阳区心理核心组成员,多次在“朝阳杯”心理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作为“心理关爱工程”基地校在区级现场会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专题经验介绍,在朝阳区心理教师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2.建立教研组研讨制度,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近两年学校分批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主渠道育人教研活动,除心理健康活动课外,学校在语、数、英、音、体、美、综合等8大学科分别开展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带领各教研组共同研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点,探索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仅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就征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备课教案、教育案例130余篇,实现了该项工作的全员、全学科推进,发挥了主渠道育人
职能。
3.心理教育活动融入德育“生命彩虹学生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推行学校德育校本绩效考核方案,加大德育日常管理力度,对心理教育工作的推进做到有检查有反馈。心理与德育的融合,两者同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灵魂”部分,相辅相成。学生“生命彩虹七色实践活动体系”中的“青色爱心达人评比”,专门设立心理互助奖项,鼓励学生间心理自护互助,积极促进心育氛围的形成,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心理自护和互助意识,提高心理自护和互助能力,学校还完善了校五级心理预警机制。“黄色健康达人评比”的标准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套指标,学校将每年五月的“心理健康周”主题活动纳入黄色系列活动体系,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力,通过黄色达人个人和达人班级评选完成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反馈评价。近年来学校组织的“我为教师画萌画”“中园成长礼”“家长眼中的阳光教师”“播种幸福的种子”等心理健康周活动已成为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被长期
保留。
拓宽“心育”途径形成学校心理工作特色
1.组建彩虹心理志愿者社团
2009年,学校组建了由中高年级学生自愿参加的“彩虹心理志愿者社团”。由心理教师对学生志愿者进行专项培训,目的在于将每个志愿者培养成为学校的心理观察员,使学校心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学生志愿者的个人特长和爱好,学校将他们分为广播宣传部、彩虹互助站、网络新闻部、活动外联部等几个部门,由学生部部长负责组织管理,做到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以确保心理健康工作落实到位。实践证明学生心理志愿者已成了心理老师及各科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切实起到了提升心理工作实效性的积极作用,在学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互助关系。
2.成立“中园教师心悦坊”
2011年起学校面向全体教师招募志愿者参加“教师心悦坊”,截至目前,“教师心悦坊”已经拥有教师心理志愿者53人,100%覆盖本分两校47个教学班、10个教研组,成为一支教师的心理自助、互助团队。“教师心悦坊”还定期请心理教师和外聘心理辅导专家组织心理团体活动、缓解教师压力、丰富教师生活,这支教师志愿者队伍也成为组织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骨干 力量。
3.创新推出十二生肖代币积分评价制度
学校运用心理学代币制理论,创新推出学生十二生肖代币积分评价制度,促进学校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该积分评价制度以中园阳光少年发展目标体系为评价标准,以十二生肖荣誉积分卡为代币,学校全体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学生代表参与积分发放,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发挥积分的正强化作用,促进学生优良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将学生个人积分与班级积分捆绑评价,推出状元、榜眼、探花班级奖,火箭班级奖。学生个人积分不仅关注每月个人积分荣誉榜,还关注每个个体自身的成长,设立个人进步奖,经过不断努力学生可以申请“龙榜少年”(1000积分)和“虎榜少年”(500积分)荣誉称号,申请成功便可获得荣誉胸牌,成为同学身边的榜样,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内在向善的动力。
4.开设网络微课、网络培训
2015年以来,为保证每一个学生公平享受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克服扩招和并校所带来的问题,学校成立了以心理教师为核心的网络工作组,吸纳了包括学校电教部门、学生微电影社团等数十位教师、学生和家长成为志愿者,为网络心理工作模式提供了人员、技术和硬件保障。本学期,学校开始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多媒体资源库、“培育100”平台等网络媒体,尝试推出面向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网络微课堂和网络培训。在心理网络微课堂的设置中,将40分钟的授课模式分解为每次10~15分钟的主题式微活动,心理微课堂每一集只解决一个源自学生提出的小问题,方便学生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利用少量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在课程推广,中号召全体学生和家长共同收看,便于家校形成心理教育合力。
5.搭建“培育100”软件平台
学校投资购买了“培育100”软件平台,并保证全体老师和在校生家长免费安装,实现了学校对全校学生、家长、教师进行点对点心理专项问卷调研测评。该软件可自动生成数据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心理教师能第一时间准确地获得学生、家长、教师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确定心理网络课程和讲座内容。同时,此软件平台以图表形式精确地显示学生个人和班级的心理状况,大大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了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目前该平台的功能还在不断开发拓展中,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新闻的推动、图片报道、师生家长心理论坛、班级心理实践作业反馈等均在新功能开发规划中。
6.心理工作全面融入学校重点工作
学校发挥心理团体辅导的育人优势,促进了“学生好行为习惯养成”“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同时,在少先队“队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中开展的心理训练营项目,有计划、分年级地进行队干部专项团体心理辅导,促进了学生干部自我成长。“队干部沟通能力训练营”“队干部管理能力训练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儿”等心理团体辅导,也进一步凸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每一位在校教职员工、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心育工作如春雨般融入学生每一天、每一个生活细节之中,用心灵唤醒心灵,陪伴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将是每一个心理工作者毕生追求的教育梦想。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
责任编辑:吕丹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