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谐品德课堂”是指“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课堂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个体道德和社会性整体协调发展的一种课堂形态”。结合如今的品德课堂,如何运用授课艺术感染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进行品德课教学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和谐 和谐课堂 构建 思想品德课
社会重和谐,课堂重和谐,品德课堂的和谐更是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品德课堂才是和谐的品德课堂呢?我觉得“和谐品德课堂”就是“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课堂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个体道德和社会性整体协调发展的一种课堂”。结合如今的品德课堂,如何运用授课艺术感染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进行品德课教学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授课艺术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1.语言激励功效很大
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人。不错,语言的确是这样。我记得在教学《寻访大师的童年》时,由于那年正是牛年,我表扬学生故事讲得很好时是这样说的:“你讲的故事很牛,继续努力,每堂都这样,你将来肯定会很棒;你的寻找的大师童年故事很牛,值得你学习,也值得全班同学学习,继续寻找对己对人都有用的故事,你会更牛!”我觉得那次被表扬的学生不管今后会怎么样,但是至少那一节课他肯定很高兴,并且会掌握很多的知识。
2.物质奖励让孩子乐此不彼
我在一次评优课授课中,因为面对的是城里的小学生,他们的物质生活相对农村学生来说比较丰富,对很多东西都不在乎,所以我提前到学生文化用品店、精品店转了很长时间,选中了一样花钱很少的东西——书签,准备对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的做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很多学生看到老师对回答问题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都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争着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很是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3.身体语言给学生永恒的记忆
所谓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等。教师的一个手势、一种身体姿势、穿着打扮乃至面部表情,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我在教学中发现,老师的一个表情,虽然无声,但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特别是赞赏的目光、大拇指、微笑、拍肩等肢体语言,都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大家可以试试。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进行品德课教学
1.教学活动形式
“生动有趣本身就是品德课堂活动的外显特征,而且它还意味学生的自觉参与和主体性的真正解放。”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形式;同时还应针对班级学生情况,针对教学主题、教学内容,针对教学条件进行设计。
(1)跟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选择课前的准备活动、课中的体验活动、课后的延伸活动等教学活动形式。这与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有关内容相似,就是说可以在这一节课专门和学生一起准备本单元教学中要用的东西,比如相关资料的查询,可以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翻阅资料、上网查询,做好准备工作,再实践课堂教学等。有些课堂可以注重在课堂中体验;有些则可以专门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考察,也能够起到相互学习的作用。
(2)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可以选择亲历型、情境体验型、自主探究型、开放型等活动形式。亲历型——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如两人三足跑和背对背同行),通过亲身经历活动,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总结,学生的收获将会更大;情境体验型——三年级上册有一篇课题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提前设计了“个人消费调查表”、“家庭收入来源调查表”和“记录单”,将学生按各自家长的职业进行分组后,要求学生在家里亲自体验参与家庭收支,做好记录,并要求学生在周末时观察和体验父母的工作和劳动生活,来感受父母艰辛,体会父母挣钱的不易,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开放型——课堂上可以采用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的一些教学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充满儿童情趣,愉悦儿童身心,放飞儿童情思,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
(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调查、查阅、观赏、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方法。
(4)根据不同的教学空间,可以选择在教室内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教室外的教学活动形式。
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为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服务的,应与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相适应。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交互组织教学。
(1)在学习规模上,有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班级教学等。
(2)在学习形式上,有分层、实践、合作、开放、个别化、网络交互等。
(3)在座位安排上,有秧田式、环形、圆形、分区形、盒状形等。
三、品德课程教学的整合
1.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整合
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需要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联系的分科学科整合在一起。目的是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整体思维的意识,并运用知识综合信息解决现实问题。
2.品德课与中队活动整合
农村小学担任品德课的老师大多是班主任,也要承担班级中队工作,于是可以把品德课教学与中队活动整合,比如有关地球、家园、保护环境的教学活动,和少先大队部的有关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教学效果更佳。
关键词:和谐 和谐课堂 构建 思想品德课
社会重和谐,课堂重和谐,品德课堂的和谐更是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品德课堂才是和谐的品德课堂呢?我觉得“和谐品德课堂”就是“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课堂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个体道德和社会性整体协调发展的一种课堂”。结合如今的品德课堂,如何运用授课艺术感染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进行品德课教学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授课艺术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1.语言激励功效很大
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人。不错,语言的确是这样。我记得在教学《寻访大师的童年》时,由于那年正是牛年,我表扬学生故事讲得很好时是这样说的:“你讲的故事很牛,继续努力,每堂都这样,你将来肯定会很棒;你的寻找的大师童年故事很牛,值得你学习,也值得全班同学学习,继续寻找对己对人都有用的故事,你会更牛!”我觉得那次被表扬的学生不管今后会怎么样,但是至少那一节课他肯定很高兴,并且会掌握很多的知识。
2.物质奖励让孩子乐此不彼
我在一次评优课授课中,因为面对的是城里的小学生,他们的物质生活相对农村学生来说比较丰富,对很多东西都不在乎,所以我提前到学生文化用品店、精品店转了很长时间,选中了一样花钱很少的东西——书签,准备对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的做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很多学生看到老师对回答问题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都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争着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很是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3.身体语言给学生永恒的记忆
所谓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等。教师的一个手势、一种身体姿势、穿着打扮乃至面部表情,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我在教学中发现,老师的一个表情,虽然无声,但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特别是赞赏的目光、大拇指、微笑、拍肩等肢体语言,都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大家可以试试。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进行品德课教学
1.教学活动形式
“生动有趣本身就是品德课堂活动的外显特征,而且它还意味学生的自觉参与和主体性的真正解放。”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形式;同时还应针对班级学生情况,针对教学主题、教学内容,针对教学条件进行设计。
(1)跟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选择课前的准备活动、课中的体验活动、课后的延伸活动等教学活动形式。这与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有关内容相似,就是说可以在这一节课专门和学生一起准备本单元教学中要用的东西,比如相关资料的查询,可以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翻阅资料、上网查询,做好准备工作,再实践课堂教学等。有些课堂可以注重在课堂中体验;有些则可以专门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考察,也能够起到相互学习的作用。
(2)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可以选择亲历型、情境体验型、自主探究型、开放型等活动形式。亲历型——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如两人三足跑和背对背同行),通过亲身经历活动,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总结,学生的收获将会更大;情境体验型——三年级上册有一篇课题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提前设计了“个人消费调查表”、“家庭收入来源调查表”和“记录单”,将学生按各自家长的职业进行分组后,要求学生在家里亲自体验参与家庭收支,做好记录,并要求学生在周末时观察和体验父母的工作和劳动生活,来感受父母艰辛,体会父母挣钱的不易,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开放型——课堂上可以采用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的一些教学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充满儿童情趣,愉悦儿童身心,放飞儿童情思,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
(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调查、查阅、观赏、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方法。
(4)根据不同的教学空间,可以选择在教室内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教室外的教学活动形式。
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为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服务的,应与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相适应。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交互组织教学。
(1)在学习规模上,有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班级教学等。
(2)在学习形式上,有分层、实践、合作、开放、个别化、网络交互等。
(3)在座位安排上,有秧田式、环形、圆形、分区形、盒状形等。
三、品德课程教学的整合
1.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整合
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需要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联系的分科学科整合在一起。目的是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整体思维的意识,并运用知识综合信息解决现实问题。
2.品德课与中队活动整合
农村小学担任品德课的老师大多是班主任,也要承担班级中队工作,于是可以把品德课教学与中队活动整合,比如有关地球、家园、保护环境的教学活动,和少先大队部的有关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教学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