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近期爆发的金融公司介入影片发行上映一事管理部门反映可谓迅速。以此同时我们已经看到介入其中的金融公司其上市股价没有获得更高的提升。显而易见的是炒家们的追求已经遭受挫折,因为政府的调查对于它来说不可能构成利好消息。
诚然现在没有看到证监会或者政府部门就此事发表看法,因为一切定性分析都要在调查和斟酌之后。唯一可以认定的是这场风波的核心要结在于一部影片的“票房成就”早已在上映之前变成了金融产品。这个产品的被创造过程其实并没有为创造它的炒家所隐瞒,其实一开始这家上海公司就高调地做这件事情,他们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创新”:什么票房什么回收全不在常规的设想之内,他们开始的是另一种玩法。所以,票房多少不是问题,这个数字一定会很高,而他们企图赢得的战果当在这个市场之外,所谓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我们承认,在这三十多年的这片神州大地,给予冒险家的回报常常是超高的,这几乎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一条铁律。这次事件的核心是票房的虚假预期成为了金融产品,即是在真实的票房产生之前便已经是金融产品。
它的简单解读是,一批基金公司和一只上市的股(公司)勾结,对一部影片的票房进行了预期很高的保底,然后便煞有介事地出售它的预期收益,并且因为一批相关联公司争相购买,从而企图一举抬起上市公司的股价,之后便是企图几十倍地攫取投入到票房保底中去的投资回报。沙盘推演足可以预期这番炒作的成功回报不能以十倍倍率计算。
这次事件最终成功与否见仁见智吧,可以断言的是,从此中国电影产业必须重新考虑市场化的边界。现在相关部门正在调查这一系列相关联公司的涉及电影发行的合同,一方面会看到它们的拟定和签署是合乎行业管理条例的,也会看到它在执行当中确实产生了“票房”,并且按照规定上交了电影专资、院线分账、各项税费。同时,另一方面也在很多影城产生了所谓的“幽灵场”,一些深夜的场次可以从第一排座位卖起这样不可思议的现象。这当然是手段,只能是采用包场、包票的方式创造出高票房故事的手段,至于是否真的有观众去看已经不言而喻。
这是一种用票房收益预期作投资的手段,所投资的是一种冠以高票房收益之名的金融产品。有人甚至声言2016就是中国电影金融的元年,而如果金融化电影行业,类似上周金融公司介入电影票房的事件就将是它的滥觞。
可以肯定,在产业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远远没有规范的情形下,更多的挑战将接踵而至。不过,我们要认识清楚这是否是一条歪路。首先,它正在强行以金融的价值为电影的价值代言。辩方当然可以说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金融应该也可以在某一个角度代言电影。不过我们会声称,任何代言电影的角度都必须以不伤害电影的健康发展为前提,而制造出虚假的电影人次,因此也必然是虚假的“票房”,以这样的金融价值代言电影的价值,只能制造出伪电影价值,实质上是伤害电影产业而勿庸狡辩。
其次,它高调声称做大做强电影产业,是电影产业今天被金融业看好并且配合创新的必然结果。而事实上,我们却看到它分裂了电影产业:如果其滥觞决宕,今后电影行业就将会只有两种影片,一种是有金融资本在后面运作的影片,一种是唯有凭自身的实力在市场上博取票房的影片。而中国电影产业能够允许市场竞争出现这样的异化状况吗?
第三,这究竟是否涉嫌欺骗消费者、观众、股民?在股市上推高股价的做法自然允许,也属正常,但如果是通过制造虚假业绩而将信息传递上股市平台(电影院票房不是假的,但是人次是假的,是为着做出票房而向电影院买空座位而做出来的,因而这样意义上的票房也必然假),则这样的股价推高就有造假的嫌疑。
一部电影会因为这样而被证明是有价值的电影吗?电影是为着造福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娱乐也是精神世界)还是为了股市赌博?所以这一番行径本质是以金融的价值歪曲电影的价值而非真正代言电影的价值。我们是电影行业市场化的拥护者,但它的题中之义是核心必须始终在电影行业,而非早已离开了电影的本源,成为金融的市场化。
金融家们从来以为自己无坚不摧。他们忘记了,如果说衡量货币的价值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率,衡量生活的价值当然就不能仅仅依赖利率。货币之所以不能是万能的,原因也正在于它只能用于作为交换的中介,而不能代替交换的实物(产业)本身。明白这个道理当然就因此知道,如果金融收益取替了电影的存在价值,它就是一条歪路。
市场化的最高阶段真的是金融吗?市场化的终极理想真的是颠覆掉电影生产的本来目标,而成为金融家们的冒险乐园吗?我们知道,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撑,社会的合理发展应该是金融为产业服务。如果相反,变成产业为金融服务,事情就一定变味。金融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其本质永远在于追求金融的价值,而非产品的价值。它对产品的价值其实是漠不关心的。金融追求自身价值的方法是运用资本市场的杠杆(用钱去做事就叫杠杆),放大自身的价值,从而攫取巨大的利益。以电影产业而言,影片的艺术价值就不会被人重视。我们所以说这是一条歪路,原因就在这里,而非仅仅以为它在给院线的票房和人次做假(这只是表面)。
不妨回顾一下马克思《资本论》的精辟发现。《资本论》对于资本的深刻揭露远非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所发现的是,资本造成了生产的非人化,甚至非生产化,它使生产出现异化过程,它使得生产的目的已经不是为着社会的需要,而是为着资本自身的最后形式——金融的利润。《资本论》的结论是,正是资本主义的这一对于生产的颠覆性危害,资本主义本身造就了生产的死亡,进而造就了资本主义自身的灭亡。
金融炒家的疯狂正是这样直接地摧毁着我们对于电影的品质的关注,而将电影生产的目标完全改造成实现金融的价值,至于影片的艺术水准,谁愿意关注就让谁去关注吧!
冒险家们这样将一部影片从艺术产品变成金融产品的,它有以下三个特性:第一是以资本市场作为交易市场,而非再在电影市场上回归产业自身的角逐;第二是在资本市场上套利的办法就是以自己的资金推高股价,吸引散户跟进,自己迅即沽空离场;第三就是疯狂地对赌,调动起野心家的赌兴,不惜冒险眼看着这场赌局最终家散人亡。金融的炒作一旦登峰造极,就是反人性的。上一周金融炒家的手段被揭露之后,操作方避开金融产品的制造过程,在网上一边倒地对影片极力讴歌,称赞有加,目的就是为着遮掩人们对于金融炒作企图的批判,而以为称赞了影片就可以金蝉脱壳,就可以这样掩人耳目地继续玩资本的游戏。
诚然,《叶问3》是好电影,而且是一部不去盲目追求所谓IP的电影。也许换另一部IP强大的影片,这一次的金融炒作就会比较如今的结局顺畅更多,而这一次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炒家们而且亏蚀。政府一定会干预的,一个懂得电影产业之本真的管理部门一定懂得怎样保护产业的真正利益。事实上,正是炒家们玩出了火引来了政府的调查,使得他们的事情功亏一篑。
诚然现在没有看到证监会或者政府部门就此事发表看法,因为一切定性分析都要在调查和斟酌之后。唯一可以认定的是这场风波的核心要结在于一部影片的“票房成就”早已在上映之前变成了金融产品。这个产品的被创造过程其实并没有为创造它的炒家所隐瞒,其实一开始这家上海公司就高调地做这件事情,他们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创新”:什么票房什么回收全不在常规的设想之内,他们开始的是另一种玩法。所以,票房多少不是问题,这个数字一定会很高,而他们企图赢得的战果当在这个市场之外,所谓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我们承认,在这三十多年的这片神州大地,给予冒险家的回报常常是超高的,这几乎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一条铁律。这次事件的核心是票房的虚假预期成为了金融产品,即是在真实的票房产生之前便已经是金融产品。
它的简单解读是,一批基金公司和一只上市的股(公司)勾结,对一部影片的票房进行了预期很高的保底,然后便煞有介事地出售它的预期收益,并且因为一批相关联公司争相购买,从而企图一举抬起上市公司的股价,之后便是企图几十倍地攫取投入到票房保底中去的投资回报。沙盘推演足可以预期这番炒作的成功回报不能以十倍倍率计算。
这次事件最终成功与否见仁见智吧,可以断言的是,从此中国电影产业必须重新考虑市场化的边界。现在相关部门正在调查这一系列相关联公司的涉及电影发行的合同,一方面会看到它们的拟定和签署是合乎行业管理条例的,也会看到它在执行当中确实产生了“票房”,并且按照规定上交了电影专资、院线分账、各项税费。同时,另一方面也在很多影城产生了所谓的“幽灵场”,一些深夜的场次可以从第一排座位卖起这样不可思议的现象。这当然是手段,只能是采用包场、包票的方式创造出高票房故事的手段,至于是否真的有观众去看已经不言而喻。
这是一种用票房收益预期作投资的手段,所投资的是一种冠以高票房收益之名的金融产品。有人甚至声言2016就是中国电影金融的元年,而如果金融化电影行业,类似上周金融公司介入电影票房的事件就将是它的滥觞。
可以肯定,在产业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远远没有规范的情形下,更多的挑战将接踵而至。不过,我们要认识清楚这是否是一条歪路。首先,它正在强行以金融的价值为电影的价值代言。辩方当然可以说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金融应该也可以在某一个角度代言电影。不过我们会声称,任何代言电影的角度都必须以不伤害电影的健康发展为前提,而制造出虚假的电影人次,因此也必然是虚假的“票房”,以这样的金融价值代言电影的价值,只能制造出伪电影价值,实质上是伤害电影产业而勿庸狡辩。
其次,它高调声称做大做强电影产业,是电影产业今天被金融业看好并且配合创新的必然结果。而事实上,我们却看到它分裂了电影产业:如果其滥觞决宕,今后电影行业就将会只有两种影片,一种是有金融资本在后面运作的影片,一种是唯有凭自身的实力在市场上博取票房的影片。而中国电影产业能够允许市场竞争出现这样的异化状况吗?
第三,这究竟是否涉嫌欺骗消费者、观众、股民?在股市上推高股价的做法自然允许,也属正常,但如果是通过制造虚假业绩而将信息传递上股市平台(电影院票房不是假的,但是人次是假的,是为着做出票房而向电影院买空座位而做出来的,因而这样意义上的票房也必然假),则这样的股价推高就有造假的嫌疑。
一部电影会因为这样而被证明是有价值的电影吗?电影是为着造福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娱乐也是精神世界)还是为了股市赌博?所以这一番行径本质是以金融的价值歪曲电影的价值而非真正代言电影的价值。我们是电影行业市场化的拥护者,但它的题中之义是核心必须始终在电影行业,而非早已离开了电影的本源,成为金融的市场化。
金融家们从来以为自己无坚不摧。他们忘记了,如果说衡量货币的价值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率,衡量生活的价值当然就不能仅仅依赖利率。货币之所以不能是万能的,原因也正在于它只能用于作为交换的中介,而不能代替交换的实物(产业)本身。明白这个道理当然就因此知道,如果金融收益取替了电影的存在价值,它就是一条歪路。
市场化的最高阶段真的是金融吗?市场化的终极理想真的是颠覆掉电影生产的本来目标,而成为金融家们的冒险乐园吗?我们知道,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撑,社会的合理发展应该是金融为产业服务。如果相反,变成产业为金融服务,事情就一定变味。金融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其本质永远在于追求金融的价值,而非产品的价值。它对产品的价值其实是漠不关心的。金融追求自身价值的方法是运用资本市场的杠杆(用钱去做事就叫杠杆),放大自身的价值,从而攫取巨大的利益。以电影产业而言,影片的艺术价值就不会被人重视。我们所以说这是一条歪路,原因就在这里,而非仅仅以为它在给院线的票房和人次做假(这只是表面)。
不妨回顾一下马克思《资本论》的精辟发现。《资本论》对于资本的深刻揭露远非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所发现的是,资本造成了生产的非人化,甚至非生产化,它使生产出现异化过程,它使得生产的目的已经不是为着社会的需要,而是为着资本自身的最后形式——金融的利润。《资本论》的结论是,正是资本主义的这一对于生产的颠覆性危害,资本主义本身造就了生产的死亡,进而造就了资本主义自身的灭亡。
金融炒家的疯狂正是这样直接地摧毁着我们对于电影的品质的关注,而将电影生产的目标完全改造成实现金融的价值,至于影片的艺术水准,谁愿意关注就让谁去关注吧!
冒险家们这样将一部影片从艺术产品变成金融产品的,它有以下三个特性:第一是以资本市场作为交易市场,而非再在电影市场上回归产业自身的角逐;第二是在资本市场上套利的办法就是以自己的资金推高股价,吸引散户跟进,自己迅即沽空离场;第三就是疯狂地对赌,调动起野心家的赌兴,不惜冒险眼看着这场赌局最终家散人亡。金融的炒作一旦登峰造极,就是反人性的。上一周金融炒家的手段被揭露之后,操作方避开金融产品的制造过程,在网上一边倒地对影片极力讴歌,称赞有加,目的就是为着遮掩人们对于金融炒作企图的批判,而以为称赞了影片就可以金蝉脱壳,就可以这样掩人耳目地继续玩资本的游戏。
诚然,《叶问3》是好电影,而且是一部不去盲目追求所谓IP的电影。也许换另一部IP强大的影片,这一次的金融炒作就会比较如今的结局顺畅更多,而这一次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炒家们而且亏蚀。政府一定会干预的,一个懂得电影产业之本真的管理部门一定懂得怎样保护产业的真正利益。事实上,正是炒家们玩出了火引来了政府的调查,使得他们的事情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