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落幕,节能、减排、降耗、低碳等与环境相关的关键词已经出现在众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并作为重点问题研究。我国务院在部署“十二五”计划中强调发展低碳经济,将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灌输低碳理念成为业内研究的重点工作。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低碳 城市规划 问题 措施
一、引言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城市空间为载体,以低碳理念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导向的城市。实际上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综合应用。
低碳城市规划(Low-carbon City Planning)是指从原有的城市形态及城市发展模式、建筑群体布局出发,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合理布局、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最终建成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排放量型城市形态。“低碳城市”是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而引出的城市发展模式;而“低碳城市规划”则是以低碳城市模式为基石,在“低碳生活”宏观导向下的城市管理与建设手段,两者共同为低碳时代的产物。
二、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诸多“城市病症”也逐渐凸显,集中表现为城市能源的飞速消耗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有数据表明,中国城镇既有建筑约400亿时,并且以每年20亿耐的速度增加着。其次,城市中对于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水资源浪费、声噪污染以及固体垃圾的堆积等问题,依靠传统城市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再者,由于城市建设的不合理化、盲目扩张,致使城市的用地紧张,城市中心地段建筑过于密集等问题。这些城市问题导致了环境“成片状”的被污染、损害,使受害人也呈“片状分布”,尤其是在用地集聚及人口密集的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
从低碳理念逐渐发展为全球性观点的发展历程看来,在国家层面对于低碳措施实施的宏观计划多于微观层面的实施原则,而针对某个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多于可以推广的制度理念。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广阔的土地上正在上演多样性的城市发展道路,需要针对地方特色探索因地制宜的低碳建设方式。这些宝贵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低碳发展将有深远的含义。
三、降低能源消耗的规划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控制性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一)、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在城市结构空间规划方面,解决紧凑形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人口密度之间的矛盾,合理规划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是其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目标的关键。首先,打造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应解决人口密度与紧凑型城市发展的矛盾。一方面要遏制城区“摊饼式”膨胀,引导疏散高密度人口区域,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夏季电力降温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又应实行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推进以绿稧间隔为辅的公共交通走廊型空间扩张方式。结合城市发展的步伐,在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规划发展,最大程度的吻合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需要。其次,在城市整体结构形态方面,通过对各种空间布局形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效应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得出不同的低碳建设结论,进而对比选择出最优城市空间结构方案。如,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居民区、产业园区、CBD新区的规划与设计等,其建设空布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实际用途,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在居民区引导低碳生活和消费理念、全面建设绿色、高效可再生利用能源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区内环保能源利用率;产业园区规划方面,重点分析不同类型产业布局的能源损耗率,提高废物能源的再生利用率;在CBD规划方面,合理组织不同功能的用地和建筑布局,优化规划布局中的能源集中供给、绿色碳汇、绿色建筑技术等方案。
(二)、低碳产业规划。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能源需求的重要因子。从产业结构来说,工业的能源消费强度大,而服务业的能源消费强度相对较低;从工业结构来说,重工业所产生的碳化合物比较多。因此,推动中国产业低碳化,要通过降低碳排放和提高附加值的方式推动经济低碳化。一方面,加大力度限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降低碳排放总量;另一方面,推动生产方式创新,以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链技术水平,提高附加值,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碳化合物的排放量。
(三)、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是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活动命脉。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对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学术角度出发,同济大学潘海啸等教授从空间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层面的公共交通导向走廊式发展模式、总规划层面的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和详规层面的小街区模式,通过合理的交通布局来减少交通排放。因此,倡导“绿色消费”的交通系统规划模式,以低碳环保的原则,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和效益性,引导城市交通规划系统逐步组建合理的结构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为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低碳交通”。
(四)、房地产开发。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設计与评价技术标准、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理念的城市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仅仅需要国家、社会、各行业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更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合理的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应发挥龙头效应,将低碳理念、低碳实施贯穿到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从而探索出一条切实符合我国可持续健康低碳发展管理模式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M];《建设科技》;北京;2010
[2] 陈群元、喻定权;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关键词】 低碳 城市规划 问题 措施
一、引言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城市空间为载体,以低碳理念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导向的城市。实际上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综合应用。
低碳城市规划(Low-carbon City Planning)是指从原有的城市形态及城市发展模式、建筑群体布局出发,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合理布局、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最终建成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排放量型城市形态。“低碳城市”是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而引出的城市发展模式;而“低碳城市规划”则是以低碳城市模式为基石,在“低碳生活”宏观导向下的城市管理与建设手段,两者共同为低碳时代的产物。
二、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诸多“城市病症”也逐渐凸显,集中表现为城市能源的飞速消耗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有数据表明,中国城镇既有建筑约400亿时,并且以每年20亿耐的速度增加着。其次,城市中对于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水资源浪费、声噪污染以及固体垃圾的堆积等问题,依靠传统城市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再者,由于城市建设的不合理化、盲目扩张,致使城市的用地紧张,城市中心地段建筑过于密集等问题。这些城市问题导致了环境“成片状”的被污染、损害,使受害人也呈“片状分布”,尤其是在用地集聚及人口密集的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
从低碳理念逐渐发展为全球性观点的发展历程看来,在国家层面对于低碳措施实施的宏观计划多于微观层面的实施原则,而针对某个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多于可以推广的制度理念。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广阔的土地上正在上演多样性的城市发展道路,需要针对地方特色探索因地制宜的低碳建设方式。这些宝贵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低碳发展将有深远的含义。
三、降低能源消耗的规划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控制性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一)、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在城市结构空间规划方面,解决紧凑形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人口密度之间的矛盾,合理规划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是其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目标的关键。首先,打造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应解决人口密度与紧凑型城市发展的矛盾。一方面要遏制城区“摊饼式”膨胀,引导疏散高密度人口区域,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夏季电力降温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又应实行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推进以绿稧间隔为辅的公共交通走廊型空间扩张方式。结合城市发展的步伐,在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规划发展,最大程度的吻合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需要。其次,在城市整体结构形态方面,通过对各种空间布局形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效应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得出不同的低碳建设结论,进而对比选择出最优城市空间结构方案。如,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居民区、产业园区、CBD新区的规划与设计等,其建设空布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实际用途,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在居民区引导低碳生活和消费理念、全面建设绿色、高效可再生利用能源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区内环保能源利用率;产业园区规划方面,重点分析不同类型产业布局的能源损耗率,提高废物能源的再生利用率;在CBD规划方面,合理组织不同功能的用地和建筑布局,优化规划布局中的能源集中供给、绿色碳汇、绿色建筑技术等方案。
(二)、低碳产业规划。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能源需求的重要因子。从产业结构来说,工业的能源消费强度大,而服务业的能源消费强度相对较低;从工业结构来说,重工业所产生的碳化合物比较多。因此,推动中国产业低碳化,要通过降低碳排放和提高附加值的方式推动经济低碳化。一方面,加大力度限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降低碳排放总量;另一方面,推动生产方式创新,以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链技术水平,提高附加值,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碳化合物的排放量。
(三)、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是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活动命脉。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对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学术角度出发,同济大学潘海啸等教授从空间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层面的公共交通导向走廊式发展模式、总规划层面的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和详规层面的小街区模式,通过合理的交通布局来减少交通排放。因此,倡导“绿色消费”的交通系统规划模式,以低碳环保的原则,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和效益性,引导城市交通规划系统逐步组建合理的结构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为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低碳交通”。
(四)、房地产开发。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設计与评价技术标准、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理念的城市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仅仅需要国家、社会、各行业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更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合理的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应发挥龙头效应,将低碳理念、低碳实施贯穿到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从而探索出一条切实符合我国可持续健康低碳发展管理模式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M];《建设科技》;北京;2010
[2] 陈群元、喻定权;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