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为他的一位即将远行的姓柴的侍御史朋友作的一首诗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沅水,一作流水)
这首诗好则好矣,但还不是王昌龄的代表作。王昌龄最有名的诗,应该还是下面这几首:
一、《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从军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三、《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那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王昌龄的其人其事吧———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是盛唐时的一个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向有“七绝圣手”之称。
据说其先祖在南朝时,家里还是很有钱的,但到他这儿,家道早已式微,已不得不靠种地维持温饱了,因此他小时候还干过不少农活,好在他家里还保留了让子弟读书的传统。后来,他自己也有感叹过:“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也就是王昌齡23岁时,曾到嵩山学道。三年后,下山,但并没有回家,而是先后在并州和潞州住了一段时间。唐代的读书人向有在考取秀才后,到各地去“览胜”的传统,这一来是为了增长见识,了解各地的文化、物产与民风,二来也是为了能够多认识一些朋友,先在文坛挂个号,特别是若能得到某个大人物的赏识,那对自己以后的金榜题名绝对会大有好处。不过,王昌龄却好像并没有刻意去结交过什么大人物。
一般情况下,士子要想得到某个大人物的常识,就是直接找上门去,以诗干谒。因为你是来求人赏识的,因此你这干谒诗就必须作的要能使主人高兴,自然也就免不了要拍拍主人的马屁。是以作干谒诗的基本套路都是前半段夸对方,你很厉害,后半段夸自己,我也很厉害,总之,意思就是,咱俩做个朋友吧。这在当时并不丢人,李白、杜甫也都作过这种诗,有的还很肉麻,但是王昌龄好像就没过作过这种诗———当然他也可能作过,只是他流传下来170多首诗中,没有这种诗。所以,我也就只能说“好像”了。
那王昌龄都去哪儿“览胜”了呢?他去了大唐的西北边塞,在那里转了一大圈儿。他的很多著名的“边塞诗”,都是在此期间创作的。同时,他还交了两个也是以写“边塞诗”而著称的好友———王之涣和高适。在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还记录了一个关于他们三人在一起,饮酒谈诗的故事———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到)旗亭(酒楼),贳(赊)酒小饮(看来这仨人当时都够穷的,喝个小酒还得赊着),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离席)偎映(挤靠在一起)(估计是觉得自己这么寒酸,不好意思还堂而皇之坐在那里喝酒吧),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位),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犹言都长得很漂亮)。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曲也。昌龄与之适、之涣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甲乙(分出高下)。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唱),若诗入歌词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拊者,击也;节者,一种由竹片制成的乐器也)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寻又一伶讴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意谓我的诗都是阳春白雪,不是她们这些庸脂俗粉能够欣赏的)?”因指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若)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等)之。
须臾,次至(轮到)双鬟(刚他指的那个梳着双髻生得最美的伶人)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之涣之词也。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犹言你们这两个乡巴佬,现在服我了吧)”三人皆大笑。
诸伶不喻(不解)其故,皆起诣(起身走到他们跟前)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昌龄等因话其事(说明原委)。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意即请恕我们姐妹眼拙,快请入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