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认识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5069352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陶先生的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教育的思想反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回归生活。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特别要注重数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的内在价值。
  
  一、让书本知识现实化,变“知识”为“现实”
  
  我们知道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数学经验的积累。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我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了解商品的价格,感悟小数的含义,这样切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生学起来才觉得亲切,才有兴趣。学生的思维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消极转为积极,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立足现实,超越了学生个体感觉范围的更为广阔的生活。再如:设计练习题搜集生活中的小数,交流汇报等等,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抽象”为“形象”
  
  2.1 紧扣生活,使数学问题具体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的背景,数学教学应以此作为出发点,让死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动化。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造作的机会”。在教学小学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知道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答案层出不穷。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2.2 模拟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挤出时间,腾出空间,创设表演环境,把生活中事件再现到课堂中去,在课堂中演练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真真实实体味数学。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年、月、日》时,为了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整节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以制作年历为主线,层层递进,让“生活”走进课堂,把评价和游戏带进课堂,开放问题、开放教学形式、开放学习评价,时刻关注着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发挥了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学生始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与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意交融,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星期的循环和日期的连续性。真实生动的生活再现,帮助学生扫除了思维障碍,学生兴致高,也学得快。
  
  三、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变“学知”为“用知”
  
  3.1 在游戏活动中运用知识:小学生很喜欢游戏活动。为了避免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在数学知识运用中,我经常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寓教于乐,以趣促思,并注重全体参与。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有余数除法》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猜气球的游戏情境做练习:“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往教室挂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气球,红、黄、蓝,红、黄、蓝……一直挂下去(电脑演示),第七个是什么颜色?生猜是红颜色。第9个是什么颜色?生猜是蓝颜色。第29个是什么颜色?有些学生想了想,猜是黄色。说是利用今天学的知识,29÷3=9……2,多了两个气球,也就是第二个气球的颜色,是黄色。学生情绪激动,积极踊跃地参加到游戏中来。这样的游戏活动既巩固了新知,还能运用知识,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2 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无处不用到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巩固深化所学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经历了“实验——猜想——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即先引导学生尝试求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逐步产生形成猜想;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拼各种长方形进行验证,逐步归纳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再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测量。这样,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在这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3.3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广角》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发现并提出生活中可探究的数学问题。
  在本课中,我在不改变例题呈现形式的前提下,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例题统计表换成本班学生参加美术、英语课外小组部分学生名单,学生感到十分亲切自然。学生自己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问题更贴近学生自身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的积极性。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的,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联系生活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在于未来,在于创造。“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数学教师要真正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把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努力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鲜活而有生命的数学,使数学知识富有真情和活力,使数学的魅力得以张扬。
其他文献
摘要: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笔者就这个问题总结了8种引入新课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承上启下    新课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
期刊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威信的高低,对于管理好一个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威信;学生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威信的高低,对于管理好一个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威信高的班主任,较易取得好的教育管理效果;反之,威信低的班主任,较难取得好的教育管理效果。那么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威信呢?依笔者浅见,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下
期刊
新课程像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体
期刊
案例一:意外伤亡事件规则是责任担当    2008年4月,我担任10级初1班班主任。  一天下午,我班上体育课。一群男生正在踢足球。  突然,意外发生了。同学袁萧与李桥争球时,袁萧一脚飞铲,将李桥踢成了重伤。事故发生后,体育教师和同学立即将学生送医院救治。经诊断为,左腿严重骨折。李桥在人民医院住院29天,后又回家疗养三个月,才返回学校上课。  家长找到学校,要求袁萧家长赔偿除医疗保险赔偿以外的50
期刊
分式的运算不同于整式运算,先算加减,再算乘除,而是先学乘除,再算加减。因为分式的加减包括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而无论哪一种运算其结果都要不可避免地进行约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要先通分,再加减。对于通分,就是统一分母,大多先找最简公分母,当然也可以通过约分或结合已知条件进行变形,确定出最简公分母,总之无论哪一种途径,只要统一了分母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算。可见分式的加减是分式乘除的再巩固和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会形成其自身独有的文化模式——课堂教学文化。这种文化中无疑存在一种人际关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组织中同样充满了冲突,冲突的源头就在于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载体构成的文化冲突,即课堂教学文化冲突。要解决好这一冲突,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和理解教师与学生及两个文化主体各自的主体文化,以及课程这个载体承载的文化,其次才是三者之间文化冲突的整合与有效利用。    一、教师
期刊
摘要:文学鉴赏是读者对作品语言符号进行破译,对作者情感进行扬弃,对文学形象进行再造的有机统一和完美契合的过程。  关键词:文学鉴赏;破译;扬弃;再造;契合    文学鉴赏是一种广泛的群众性的文学活动,它是读者通过审美思维、借助语言媒介,进入作者所呈现的审美意象世界,通过具体的感悟,产生思想情感上的激动与作品的情感意蕴相融合、实现审美意象再造的过程。也是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的破译、扬弃与再造相契合的过程
期刊
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有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满堂灌,希望学生能记住所有题型,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也有教师在课改的呼声中一改传统教法,不再“满堂灌”课堂上对学生“大撒把”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就以为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偏离了教改的初衷。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课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当我们走进用新理念打造的课堂,你会体验到教师的角色正在悄悄地转变着,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正在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并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更具有了民主性、开放性,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丰富并具有个性,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建立。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时间留给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课前查阅了许多资料
期刊
摘要: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一课书的教学是否有效至关重要。目标是灵魂,目标是方向。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明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一课书的教学是否有效至关重要。目标是灵魂,目标是方向。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明晰。下面,试就《盘古开天地》谈谈我是如何确定这些目标的。拿到一篇课文,我们大致会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编排在这一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