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练笔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读写契机,让学生多练多写,真正做到读写结合,让课文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对象和创新依据,及时让学生模仿和创造性的运用,培养写作兴趣,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阅读;教学;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句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很明显,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大部分,在教学中是密不可分的,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在阅读教学中积累优美词句
词、句是文章的“砖瓦”,在日常的写作中,不少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自已的意思,或绞尽脑汁,想出的词汇又不达意,这都是词汇、句子贫乏的结果。而课堂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主战场”,因而,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词句的理解和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而词、句的理解是阅读教学对给定文章的词、句围绕中心加以解释和体会,包括解释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心理,学习作者用词的精确性、语句的深刻性,理解这些语句在文中突出中心的重要性,记下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妙词佳句。时间一长,词汇丰富了,写作时笔下自然就有“神”了,文章也会“生色”了。如在教学《卢沟桥的烽火》中的“卢沟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时,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危急情况?学生就会回答:“火烧眉毛、.迫在眉捷、.生死悠关、、.千钧一发等”,一个情景让学生想到这么多词语,接下来我会让学生把这些词语记录在本子上。在教学到“如火如荼”时,让学生理解意思后用它来说一句话。此外,我还让学生摘抄描写敌人可耻行径和下场的词语并体会其感情色彩。又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描写溪流的句子“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也时时变换调子。”时,我会让学生仿写排比句。学习外洞很大:“在里面聚集一千或八百个人开会都不觉得拥挤”时,让学生把“这树真高。”“这树真大。”这样的句子写具体。总之,帮助学生积累词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积累词语,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学会拟人、比喻、排比等常用修辞手法。欠而欠之,学生词汇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就能充分表达自已的所见、所闻、所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更浓。
二.在阅读教学中,学习构段结构、布局谋篇的方法,训练言之有序。
为使学生作文言之有序,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构段方式如:总分式、并列式、连续式等,知道文章都是按一定的思路(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如《烟台的海》是总分总结构,《卢沟桥的烽火》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训练,如在教学《卢沟桥烽火》后,让学生按时间顺序来复述课文,效果不错,学生能按时间顺序,抓住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来复述,很有条理。教学《烟台的海》后,让学生观察校园,以《美丽的校园》为题来习作,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先总写校园的美丽,再分写具体的美,最后抒发了对美丽校园的喜爱。我想,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如能经常让学生进行文章结构方面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就不会出现前后不衔接、条理不清、结构混乱的现象。
三.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契机,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练笔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读写契机,让学生多练多写,真正做到读写结合,让课文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对象和创新依据,及时让学生模仿和创造性的运用,培养写作兴趣,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练笔的形式灵活多样,篇幅长短不一。为此,我特意安排一次拔河比赛,然后以《拔河比赛》为题,让学生进行仿写,学生不仅能把拔河比赛的过程作详略安排,还能抓住个别同学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作详细的描写,效果不错。
此外,续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也不失为作文练笔的好途径。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续写,或写出读后感,既能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作文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使他们健康地阅读,快乐地写作。如在学习《半截蜡烛》中,教学到最后一句“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蜡烛熄灭了。”悬在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伯偌德一家三口侥幸躲过一却。在此我设计一个环节,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心情怎么样?学生回答“如释重负”,然后让学生想象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会想些什么?当时会有什么动作和神态?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半截蜡烛》,结果有的续写蜡烛熄灭后,德国军官好象觉察到什么不对,正想上楼去``````有的写蜡烛熄灭后,杰奎琳又是如何藏情报的``````这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只要合理,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的练笔,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促使学生将课文中的词句转化成自已的语言,何乐而不为?
四.教会学生写作的源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文章的材料,是无法写出文章来,更谈不上什么写作技巧的运用了。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感悟到哲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所以有涓涓清泉,是因为有不竭的生命活水。如果阅读好比“源頭活水”,那么写作就好比是“如许清泉”。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开掘写作的源泉,积累材料,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但小学生作为写作的初学者,对于如何摄取生活、采集材料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往往写作素材单一雷同、写作技巧的欠缺,导致思维的不活跃甚至僵化、思维肤浅贫乏,有时因为找不到写作的素材而厌恶或者干脆拒绝写作。另外,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获取写作的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使写作有了源泉,活水不断。正如诗人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只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把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带写,读写结合,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一定会跃上新台阶。
【关键词】阅读;教学;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句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很明显,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大部分,在教学中是密不可分的,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在阅读教学中积累优美词句
词、句是文章的“砖瓦”,在日常的写作中,不少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自已的意思,或绞尽脑汁,想出的词汇又不达意,这都是词汇、句子贫乏的结果。而课堂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主战场”,因而,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词句的理解和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而词、句的理解是阅读教学对给定文章的词、句围绕中心加以解释和体会,包括解释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心理,学习作者用词的精确性、语句的深刻性,理解这些语句在文中突出中心的重要性,记下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妙词佳句。时间一长,词汇丰富了,写作时笔下自然就有“神”了,文章也会“生色”了。如在教学《卢沟桥的烽火》中的“卢沟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时,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危急情况?学生就会回答:“火烧眉毛、.迫在眉捷、.生死悠关、、.千钧一发等”,一个情景让学生想到这么多词语,接下来我会让学生把这些词语记录在本子上。在教学到“如火如荼”时,让学生理解意思后用它来说一句话。此外,我还让学生摘抄描写敌人可耻行径和下场的词语并体会其感情色彩。又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描写溪流的句子“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也时时变换调子。”时,我会让学生仿写排比句。学习外洞很大:“在里面聚集一千或八百个人开会都不觉得拥挤”时,让学生把“这树真高。”“这树真大。”这样的句子写具体。总之,帮助学生积累词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积累词语,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学会拟人、比喻、排比等常用修辞手法。欠而欠之,学生词汇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就能充分表达自已的所见、所闻、所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更浓。
二.在阅读教学中,学习构段结构、布局谋篇的方法,训练言之有序。
为使学生作文言之有序,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构段方式如:总分式、并列式、连续式等,知道文章都是按一定的思路(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如《烟台的海》是总分总结构,《卢沟桥的烽火》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训练,如在教学《卢沟桥烽火》后,让学生按时间顺序来复述课文,效果不错,学生能按时间顺序,抓住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来复述,很有条理。教学《烟台的海》后,让学生观察校园,以《美丽的校园》为题来习作,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先总写校园的美丽,再分写具体的美,最后抒发了对美丽校园的喜爱。我想,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如能经常让学生进行文章结构方面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就不会出现前后不衔接、条理不清、结构混乱的现象。
三.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契机,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练笔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读写契机,让学生多练多写,真正做到读写结合,让课文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对象和创新依据,及时让学生模仿和创造性的运用,培养写作兴趣,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练笔的形式灵活多样,篇幅长短不一。为此,我特意安排一次拔河比赛,然后以《拔河比赛》为题,让学生进行仿写,学生不仅能把拔河比赛的过程作详略安排,还能抓住个别同学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作详细的描写,效果不错。
此外,续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也不失为作文练笔的好途径。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续写,或写出读后感,既能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作文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使他们健康地阅读,快乐地写作。如在学习《半截蜡烛》中,教学到最后一句“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蜡烛熄灭了。”悬在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伯偌德一家三口侥幸躲过一却。在此我设计一个环节,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心情怎么样?学生回答“如释重负”,然后让学生想象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会想些什么?当时会有什么动作和神态?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半截蜡烛》,结果有的续写蜡烛熄灭后,德国军官好象觉察到什么不对,正想上楼去``````有的写蜡烛熄灭后,杰奎琳又是如何藏情报的``````这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只要合理,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的练笔,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促使学生将课文中的词句转化成自已的语言,何乐而不为?
四.教会学生写作的源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文章的材料,是无法写出文章来,更谈不上什么写作技巧的运用了。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感悟到哲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所以有涓涓清泉,是因为有不竭的生命活水。如果阅读好比“源頭活水”,那么写作就好比是“如许清泉”。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开掘写作的源泉,积累材料,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但小学生作为写作的初学者,对于如何摄取生活、采集材料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往往写作素材单一雷同、写作技巧的欠缺,导致思维的不活跃甚至僵化、思维肤浅贫乏,有时因为找不到写作的素材而厌恶或者干脆拒绝写作。另外,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获取写作的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使写作有了源泉,活水不断。正如诗人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只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把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带写,读写结合,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一定会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