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甚为少见的作品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q3q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0月,笔者有幸获得王少维所作《秋山静钓图》一幅(见图1),这是我所见王少维的唯一一件国画作品。尤为难得的是,画面款识上还署有“画饼书生”的别号,甚为少见。
  此作乃纸本写意,水墨淡设色,纵124.2厘米,横30.2厘米。图中绘一头戴草帽的老者侧身立于临水岩台之上,左手提一钓竿,右手正在拢钩观饵,其身边坐一垂钓的侍从;老者头顶危崖耸立,悬崖古木,树枝横斜。全图清净淡雅,人物神情专注,仪态如生。画作右上署:“癸酉立秋前三日摹于芝阳经署,画饼书生王廷佐。”下押朱文方印“少维”、白文方印“王廷佐印”。
  王廷佐,字少维,安徽泾县人。擅画人物、山水,亦工画猴。其传世作品有彩绘《九如图》瓷板、《拜石图》帽筒、《幽居图》方壶、《山水人物》方瓶、《香山九老图》双耳瓶等。
  这幅画是临古之作,极有功力,并自题作于癸酉,当在同治十二年,即公元1873年。从它的笔墨风格看,疑是摹写黄慎之作,但人物衣纹的描写却较为简练灵活。
  红梅图镂空帽筒也系笔者所藏(图2),为金品卿同治十三年所作。这对帽筒的款题其一是“十年前事忆江东,梦绕罗浮酒肆中;赢得美人舒醉靥,春风酣酿笑红颜。甲戌冬月,品卿作。”白文印“几生修到”;另一是“天教寒梅品独仙,玉容得雪更清妍;绡裙缟袂飘逸甚,别有风姿出俗缠。新安樵者画。”白文印“好古”。
  “新安樵者”,是金品卿的别号。此作文采秀逸,具有书卷气,不仅画有古趣,文字(诗、书、印)亦精彩绝伦,是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实为金氏得意之作。
  金品卿,名诰,号品卿居士,又号寒峰山人,是安徽黟县人。他擅画山水、花鸟、人物,其传世作品有彩绘《花鸟图》碗、《九如图》象耳尊、《秋葵麻雀图》瓷盘、《秋声图》、《松鹤图》、《茂林修竹图》、《墨彩山水图》、《秋菊争鸣图》瓷板及青花《桃柳鹦鹉图》贯耳尊等。
   以上二人的生卒时间不可考,其绘画活动主要集中在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曾供职于晚清御瓷厂,号称“御厂两枝笔”,并且与程门合称“三大浅绛名家”。
  据目前所知,金、王二人的作品中署有此别号的甚为罕见,可见这两件作品十分珍贵。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金是中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女真人原臣属于辽,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国号“大金”,都上京(即今哈尔滨南阿城市),与辽对抗。1120年与宋缔结“海上之盟”,联兵攻辽,于1125年灭辽。金灭辽后,看到宋朝外强中干,立即就对宋大举进攻。靖康二年(1127年),金灭北宋,并继续将战火引向南方,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宋议和,宋向金割地称臣,金朝疆界一时达到
期刊
在旧中国的官吏中不乏画家、书法家,这是中国封建制度对官吏学养要求的导向所至,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沿袭使然。清末民初的吴大先生便是其代表人物之一。  笔者藏有一幅吴大先生的纸本设色山水扇面,娴熟的笔墨将群山之中的云雾、森林之中的山房茅舍、小桥之下的潺潺流水,以及山林之外、河流岸边的亭台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读画作可见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二十四皴”笔迹明显,点、攒、擢、剔等笔法运用得亦很老到。远处高山有凹凸起
期刊
爱新觉罗·玄烨,是大清王朝顺治皇帝的接班人。庙号圣祖,年号康熙,在位61年(1662-1722年),享年69岁。“康熙通宝”是康熙年间所铸制钱。面文“康熙通宝”楷书,直读。按背文分仿“顺治四式”满文钱和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两大类。计22个铸钱局。钱币直径25~27毫米,重3.8~5.5克。  笔者收藏的“康熙通宝”钱中,有一品背“西”字钱(见图)。数据:直径26.8毫米,重4.9克。开门见山的黄
期刊
《收藏界》2008年第9期上登过我们的一篇文章《永乐还是宣德》,讲的是器型相同,大小和纹饰相近,而断代迥异的青花龙纹扁壶,都应是永乐的。本文拟讲一讲与上述龙纹扁壶器型相同、大小相近,只是纹饰不同(都是缠枝花),而断代同样迥异的扁壶,也是永乐的。  这种扁壶可能遗存很少,我们只搜集到4个。   图1选自梁穗《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104页,高44.7厘米,口径8厘米,腹径34.5厘米,足长14.4
期刊
笔者收藏鼻烟壶多年,所收鼻烟壶材质丰富,但直到最近才喜得一个剔红开光山水图鼻烟壶。因为相比其他材质的鼻烟壶,用剔红手法制作的鼻烟壶相当少,所以存世量亦稀少。  欲释“剔红”,先解“雕漆”。雕漆,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因雕漆主要工序是雕,主要原料是漆,故名。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晒干后再涂一层,通常一日涂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数百层,而后描上画稿,再以刀代笔,雕刻出山水
期刊
据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婺源县令唐积《婺源砚图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因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者。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琢为砚,由是天下始传。”目前歙砚出土没有早于唐代的,就是明证。到了南唐,中主李、后主李煜都喜爱歙砚,赞“歙砚为天下冠”,并在徽州设砚务官。歙砚石主要产地在婺源县龙尾山,故多称龙尾砚。
期刊
|【编者的话】|  收藏实在是一件苦乐参半的事,我们会为偶遇一件美品而欣喜若狂,也可能会为不慎买了一件赝品而懊恼不已,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心仪之物,这种与宝物失之交臂的懊悔之情往往会伴随你终身。其实,古玩珍奇“过眼”之事,古已有之,非今独有,将那些“过眼”之物、“过眼”之事记录下来也不失为一件乐事。本刊应资深作者、香港梦斋主人先生建议,特设立“云烟过眼录”栏目,目
期刊
到今年一月,“总编视线”已写了几十篇,说实在的,越写压力越大,虽然文字并不复杂,大多数时候不过是与大家分享一些真实而简单的感受,然而却得到很多读者朋友的厚爱,实在是令我常常汗颜,因为从天性来说我是个拙于言辞的人。   “总编视线”其实相当于杂志的卷首语,我想卷首语最重要的作用是让拿到杂志的人看过之后肯继续翻下去,而不是自说自话的空洞说教,况且受篇幅所限,说什么也讲不深,讲不透。   新年伊始,该与
期刊
绕 梁    老陈从外地拿回这对帽筒,是半年前的事。我是第一个上手看的。两只都有伤,其中一只伤得很惨。但我还是非常喜欢。长袍大袖飘飘若仙的人物,让我想起“陆地神仙”,“山中宰相”,这是我向往的人生境界,瓷质又是特别的莹洁润泽,把玩陈设效果都应该非常好。署款小轩李友梅,甲午年,正是中日海战那年的作品,距今已经一百多年了。我准备拿下来,但老陈要价不菲,让我犹豫了。同道们一再叮嘱不要买残器,也是让我犹豫
期刊
1880年,晚清江山已是风雨飘摇,但文人雅士们追求风雅的习惯仍一如从前。这一年,原籍无锡的晚清官员顾森书与书法精绝的御窑厂画师程友石合作制作了一套书法小盘。小盘全套九块,盘内书法精美,内容为明志、咏酒、咏美食等。底部为松石绿釉,书红色款识“友石山房”,为晚清御窑厂画师程友石的创作室斋号。“九”在中国古代是最大的数字,传世的清末民初“九子盘”也非常多,且造型各异。这套小盘虽全部为圆形,但仍应归入“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