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务必要领会这一课改精神,而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开放性问题进行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为此,笔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和实践操作等训练,让学生对问题展开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一、营造教学氛围的开放——让课堂成为一池“活”水
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导火索。陶行知老先生指出:“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个学生。教师不要长期居高临下,认为自己就是权威,而应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商讨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无论多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都应予以鼓励,这样学生上才喜欢提问题,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灵感才容易被诱发,擦出创新的火花。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数学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而是一池融融的“活”水。
二、把握教学内容的开放——让数学知识有趣而有益
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为教学所用,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
三、落实教学目标的开放——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成果,一般可分为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实质性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性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统一,其中实质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核心。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可以使这两种目标更为和谐地统一,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开放。
四、注重教学活动的开放——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气
传统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是划一的、趋同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目的。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彻底改变旧的教学形式,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网络交互教学、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基础以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五、创设课堂练习的开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1.条件的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问题的开放性
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搜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题。数学课程标准关注对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允许以不同方式理解、思考和解答问题。
3.思路的开放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解法不唯一的习题,让从不同思路入手,去探索多种解法。
4.结论的开放性
有的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必须将已知结构进行组合与重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萌芽时期,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定势,所以他们看问题和分析问题角度不同,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此类习题,是培养他们求异思维的有利时期。
六、重视实践作业的开放——让理论应用实际
1.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2.自办数学小报
这项内容适合中高年级。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在每月一次的自办小报展评活动中,学生广泛地阅读数学书籍、查阅数学资料,积极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应用的数学实例编进自办小报中去。
3.开设“数学乐园”
数学乐园是学生将日常生活中发现、搜集的数学问题进行整理,做出答案,并把整理运算的过程记录下来的一种数学游艺活动。活动中,学生愉快地从报刊、电视及生活见闻中发现数学名人、数学谜语、数学趣解,巧妙地加进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有的还配以插图、注解和说明,形式活泼有趣,是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理想园地。
4.写“数学日记”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觉,增加学习自信心。
七、创新教学评价的开放——树立学生的自信
传统的数学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人、权威,妨碍了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开放评价,让学生学会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的数学评价应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展开。评价形式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评价自己和别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自己的辨别能力。
总之,让数学课堂开放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今天的学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呼唤开放的数学课堂。
一、营造教学氛围的开放——让课堂成为一池“活”水
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导火索。陶行知老先生指出:“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个学生。教师不要长期居高临下,认为自己就是权威,而应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商讨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无论多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都应予以鼓励,这样学生上才喜欢提问题,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灵感才容易被诱发,擦出创新的火花。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数学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而是一池融融的“活”水。
二、把握教学内容的开放——让数学知识有趣而有益
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为教学所用,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
三、落实教学目标的开放——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成果,一般可分为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实质性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性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统一,其中实质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核心。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可以使这两种目标更为和谐地统一,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开放。
四、注重教学活动的开放——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气
传统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是划一的、趋同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目的。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彻底改变旧的教学形式,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网络交互教学、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基础以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五、创设课堂练习的开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1.条件的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问题的开放性
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搜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题。数学课程标准关注对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允许以不同方式理解、思考和解答问题。
3.思路的开放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解法不唯一的习题,让从不同思路入手,去探索多种解法。
4.结论的开放性
有的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必须将已知结构进行组合与重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萌芽时期,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定势,所以他们看问题和分析问题角度不同,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此类习题,是培养他们求异思维的有利时期。
六、重视实践作业的开放——让理论应用实际
1.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2.自办数学小报
这项内容适合中高年级。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在每月一次的自办小报展评活动中,学生广泛地阅读数学书籍、查阅数学资料,积极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应用的数学实例编进自办小报中去。
3.开设“数学乐园”
数学乐园是学生将日常生活中发现、搜集的数学问题进行整理,做出答案,并把整理运算的过程记录下来的一种数学游艺活动。活动中,学生愉快地从报刊、电视及生活见闻中发现数学名人、数学谜语、数学趣解,巧妙地加进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有的还配以插图、注解和说明,形式活泼有趣,是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理想园地。
4.写“数学日记”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觉,增加学习自信心。
七、创新教学评价的开放——树立学生的自信
传统的数学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人、权威,妨碍了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开放评价,让学生学会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的数学评价应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展开。评价形式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评价自己和别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自己的辨别能力。
总之,让数学课堂开放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今天的学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呼唤开放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