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时代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些经典在时间的洗礼下,反而更以其悠长的历史而闻名。贵州布依族民歌走过了悠悠岁月,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越发显得弥足珍贵。这些民歌内涵丰富,风格各异,展示了贵州布依族百年来的精神寄托和思想变化。为了更好地保护布依族民歌的发展,2008年经国家批准,其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形式、种类、曲调和歌词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贵州布依族民歌的特色。
[关键词]贵州布依族民歌;歌唱形式;歌曲种类;风格曲调;歌词结构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9-0105-03
[收稿日期]2021-01-10
[作者简介]谭 雯(1997— ),女,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贵阳 550025)
贵州布依族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热爱歌舞,喜欢用唱民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与此同时,民歌除了能够表达唱歌者的一些情绪,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布依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化。比如歌曲形式越来越能受到更多青年人的喜爱;随着汉语的普及,歌词也由原先单一的本族词汇逐渐融入了一些汉语词汇等。本文通过对布依族民歌的多方面研究,展示其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希望借此探讨新时代下民歌的出路。
一、贵州布依族民歌的歌唱形式
一般来说,对布依族民歌歌唱形式的划分,通常依据演唱环境和演唱模式的不同而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演唱地点区分
布依族的人民都比较富有生活情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表达生活和情感,在平时的交流中也喜欢参杂一些歌唱来更好地表达朋友之间的亲密。这样的民族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歌唱形式,一般我們会根据演唱地点的不同将布依族民歌划分为室内歌和室外歌[1]。
顾名思义,室内歌就是在室内进行演唱。这种歌曲形式多见于朋友、家庭聚会时,通过歌唱的形式和亲密的人交流情感。这种形式的民歌又可以划分为更细致的两类——“酒席唱歌”和“闹家”。一般大家族聚会或者邻里乡亲举办酒席的时候就会采用第一种歌唱形式。一般的规则为两人结组进行歌唱,其中一人为主要的唱歌者,另一个则帮助主唱进行一些腔调和音的帮唱。除了明面上的歌唱规则之外,一般女孩子和男孩子是不能结成二人组进行唱歌的。在迎接客人时,经常会采用“闹家”的歌唱形式。布依族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无论是寨子中的哪一家有外客的来访,都会在晚上举办盛会,并邀请居住在附近的布依族的年轻人来和客人对唱民歌,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闹家”是布依族一个特有的生活习惯,体现了其人民的善良好客[2]。
室外歌就是在室外进行歌唱,演唱的地点和形式比室内歌更加自由和灵活。既可以在田间小路、山野树林中歌唱,也可以在布依族一些传统的重大节日中歌唱。室外歌是布依族男女互诉爱意的一个重要载体——年轻的男女在上山时经常通过民歌的对唱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同时歌声的好坏也是青年男女挑选心仪之人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个习俗也逐渐成为了布依族男女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
(二)根据演唱模式区分
布依族民歌形式各异,风格多样,并且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风格的特别魅力。一般而言,根据演唱模式的不同,我们将布依族民歌分成三个大类——独唱、对唱和齐唱。相对来说,对唱和齐唱更为重要,是布依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唱和齐唱都是多人一起的演唱模式,而独唱的形式比较少,一般都在重大的场合中出现。独唱的人通常都是被大家推选出来的唱歌特别好的一个,来在一些宴会或者聚餐中进行表演,借此表达对宴会的东家或者亲朋好友的感激和喜爱。
平时布依族的生活中最常出现的演唱形式是对唱。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唱对于布依族来说就像是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交流。在许许多多的对唱形式中,情歌又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布依族年轻的男孩女孩通过对唱这种不同寻常的交流方式,可以很好地交流情感,传达对对方的爱意。与此同时,婉转悠扬的布依族情歌,也传达了该民族纯真、浪漫、奔放的爱情观,通过清澈透亮的歌曲来传递心底的爱意。
齐唱通常出现在聚餐的酒席中。一般约定俗成的歌唱规则是以酒席中的“桌”作为分组的划分,每一个组的人和酒席的东家一起进行对唱,在大家都较为熟悉的传统旋律中自行配上歌词进行演唱。这个习俗表现了布依族人民的能歌善舞和创作精神。
二、贵州布依族民歌的不同类型
根据歌唱语言的不同,贵州布依族民歌通常被划分成两类——布依族歌曲和汉语歌曲。由于汉语歌曲是对布依族歌曲的演变和继承发展,两者在曲风曲调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也由于不同语言模式有着不同的节奏,两者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一般而言,布依族歌曲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曲风较为传统,一般分作:叙事歌、古情歌、礼俗歌、酒歌四大类。而汉语歌曲的出现则较晚,基本是随着汉语教育的普及才开始在布依族中流行起来,并成为其民歌的组成部分。汉语歌曲中较为常见的几类是:山歌、连娇歌、儿歌、礼俗歌、酒歌。不论是布依族歌曲还是汉语歌曲,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布依族歌曲的分类
布依族歌曲又被称作“土歌”,这个名字很好地表示了其本土性。布依族歌曲是一种历史悠久、较为传统的民歌,演唱所用的语言是布依族语,曲调简单、率直。一般我们将布依族歌曲划分为下面四个大类。
叙事歌,演唱内容一般是一些经典的长诗、历史故事和传说,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例如:《开天辟地歌》《造田造地歌》就是两个经典的叙事歌曲。这一类布依族民歌具有较为多元化的内容,一部分表现了对神和孕育我们的天地的感恩、敬仰之情,还有一部分则偏向于表述特定人物(一般是唱歌者本身或者大家熟知的人物)的悲惨命运。前者被称为“古歌”,重视内容的叙述而对于曲调的要求较低,具有广博的歌唱内容和较为简单的曲调,其注重重点乐句的重复和变化。虽被称作“古歌”,但其实更偏向于诗人的吟诵,带有较多的诵读成分。后者被称作“苦歌”,还有一些布依族将其称作“寡崽歌”或者“勒甲歌”,曲调一般较为苦情,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3]。 古情歌,主要是被用于表现男女感情,在老一辈当中较为流行,一般根据演唱内容的不同被划分为:初会歌、想念歌、逼嫁歌、分离歌。这一类歌曲囊括了男女感情变化的大部分过程,这一点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比如初会歌表现了男女初识,刚刚萌生爱意的时期;想念歌表现了男女恋爱过程中相互思念的过程;而分离歌则是男女情感出现裂痕,分手时所唱的歌曲。每一类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风格都不尽相同,都选择了合适的曲风和唱词来表现男女情感的不同阶段。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类歌曲由于具有较为固定的样式和繁多的分类,逐渐被年轻人所淡忘。现在古情歌只有一些老年布依族演唱。
礼俗歌,也是我们常说的祭祀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承载着布依族人民的信仰。布依族人民信封鬼神,因此和我们古代祭祀一样,在红白喜事或者盖房子等一些重大活动时,通常都会演唱礼俗歌来祭拜鬼神,求取好运。在演唱这类歌曲时一般还会伴有一些舞蹈动作,借此表达对鬼神的敬仰之情。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观念逐渐普及,这一类歌曲的演唱也逐渐减少了。
酒歌,在布依语中为称作“wen NUO”或者“wen Nao”,相比于以上三种类型的歌曲,酒歌的形式最为丰富,也最为日常,具有很高的出现频率。在举办酒宴或者节日宴会时,演唱酒歌是布依族一个重要的传统。布依族人民通过酒歌的演唱,不仅能在宴会中展示个人魅力和唱歌技巧,还能够边唱边喝酒,借以助兴和交友。这一类歌曲曲调简单便于演唱,又有着丰富的歌唱内容,甚至可以即兴创作,增删内容,可以很好地表达唱歌者的情绪和思想,因此很受布依族人民的喜爱,有着较为广泛的传播。在贵州布依族的不同地区,还有着不一样的酒歌曲调。
(二)汉语歌曲的分类
随着汉语教育的不断普及,布依族民歌中也逐渐出现了用汉语进行演唱的歌曲并越来越流行。这一类歌曲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曲调形式,最为常见的是山歌、连娇歌、儿歌、礼俗歌、酒歌。汉语歌曲在布依族的青年一族中最为流行。
山歌,顾名思义,就是在林间小路,山野树林中演唱的民歌。由于其演唱的地点具有较为宽阔的空间领域,这一类民歌的唱腔都较为爽朗,曲调高亢,能更好地在山野间传播声音,便于两人相互对唱[4]。虽然它的结构较为简单,但是短小精悍,侧重于感情的传递,也较为容易随性发挥,便于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随着汉语的不断普及,这一类民歌的歌词很多都改为了容易押韵,演唱简单的汉语。
连娇歌其实就是布依族汉语民歌中的情歌,又被称作“赶表歌”,被布依族男女用来表达爱意。这一类歌曲和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的古情歌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具有强烈的现实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抛开了古情歌各种演唱模式的束缚,直奔现实的爱情主题,更受布依族年轻男女的欢迎。
儿歌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布依族的儿童。这类歌曲是在近些年才开始流行的,这与新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儿童成长有关。民歌中的儿歌的主要内容为对大自然的歌颂、喜爱以及对一些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细微小事的叙述,在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特点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家长引导儿童成长。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类歌曲的曲调通常较为活泼可爱,为儿童所喜爱。
礼俗歌和酒歌的演唱形式与上文提到的布依族语民歌都大致相同,只是在语言上有所不同,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三、贵州布依族民歌的曲调艺术特色
在各式各样的布依族民歌中,浪哨歌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这个民歌种类具有丰富的曲调,是布依族人民进行社交的重要载体,可以用来表达布依族人民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其中以对爱情的居多。浪哨歌一般被根据曲调划分为四个大类——大调、小调、妹调以及勒尤调。
大调常见于歌颂大自然的布依族民歌中,具有较为生活化的旋律和上下结构的曲调,整体歌曲的行进较为平缓,没有太大的演唱难度,在望谟地区较为流行。《看妹害羞不害羞》就是运用了大调的一个经典例子。这一类曲调经常被使用在歌颂大好河山和美丽自然的歌曲中,具有诗意的艺术美感。
小调具有多样化的曲调内容,在不同的地区一般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我们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区望谟县一带流行的小调《竹筒情歌》为例进行分析。这个地区流行的小调以平稳的演唱节奏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一般呈现出变体式的特征。
妹调可以说是布依族浪哨歌的一个“点睛”曲调,有着其他曲调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妹调和大调有些相似,演唱中跨越的音域往往并不宽,演唱的难度不高,主要侧重于对歌词的表达。不同于大调的是,妹调的情绪更加婉转,侧重于对演唱者自身感受的表达,而非对山川河流的歌颂。这一类曲调主要在关岭、兴仁较为流行,被广泛用于对唱中,更好地传递歌者的内心情感[5]。
勒尤调也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浪哨歌类型,具有很强的创作性,经常被用在演唱的即兴发挥环节。这种浪哨歌类型的起源是勒尤,人们在对勒尤演奏效果的不断模仿中,创造了勒尤调。勒尤调通常被贞丰、望谟地区的布依族人民用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四、贵州布依族民歌的歌词结构
据上文所述,我们知道布依族民歌分为“土歌”和“明歌”,歌词自然也是有布依族语言和汉语之分。前者较为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很难流传下来。后者易于押韵,朗朗上口,较为凝练,能够很好地表达歌曲所要传递的意义。
(一)布依语歌(土歌)的歌词结构特点
土歌走过了漫漫的历史长河,和布依族的曲调更为契合,但是缺乏记载,传递较为困难,只能依靠一辈又一辈人的记忆进行传递。土歌的歌词通常长短句交杂,每句从十到二十个音节皆有可能。每首土歌的篇幅也长短不一,从四五句到十几句,甚至上百句均有可能。长句和长篇的民歌由于较难记忆,不利于一代代的传递。因此,很多民歌都随着一代布依族人的逝去而消失了。
漢语教育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歌唱和创作理念。近代的土歌歌词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注重对仗是否工整,每句的长短是否一致,前后的内容是否相互照应等,开始逐渐向规范化的创作靠近。但这也意味着,现代的土歌不再像以前的土歌一样随性和自由。 (二)汉族歌(明歌)的歌词结构特点
由于汉语的字节较短,均为单音节词,因此较易于押韵,这也导致在明歌的创作中更侧重于对歌词工整性的雕琢。其中流传最广的明歌是七言句式[6]。《桂花开放幸福来》就是一首经典的七言句式明歌,歌词淳朴、简单,便于听者理解和共情。我们以《桂花开放幸福来》中的一句歌词为例。“桂花生在桂石岩,桂花要等贵人来,来了咱们共产党,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歌词朗朗上口,主题明确,前面两句均以“桂”字开头,相互照应,形成对仗;后面两句通过“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景象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歌唱者对共产党的信任和感激。在布依族明歌中除了常见的七言句式歌词结构外,还有三字句、五字句以及六字句等歌词结构,这类结构更偏向于情感的表达而不过分追求押韵,创作的形式相对七言句式更为自由。比如《烟歌》,其中的一句歌词为“这袋烟真的香,好像糯米那样香。吃一点也会醉,醉了九个场,醉了一年多”。不难看出和上文中《桂花开放幸福来》相比,《烟哥》的结构不够规整,但是叙事性更强,用通俗易懂的歌词表达了歌唱者对烟的痴迷。
结 语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应当重视每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帮助保护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帮助各个民族繁荣发展。布依族作为中国西南部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约290万人口,其中90%多都居住在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独特的民歌。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正在逐渐消亡,因此进行贵州布依族的民歌艺术特色研究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其意义在于更好地了解布依族文化,记录传承布依族民歌的艺术魅力。
注释:
[1]
孙 婕.浅谈贵州布依族的民歌艺术特色[J].戏剧之家,2019(14):68.
[2]黄义仁.望谟县布依族传统民歌特色[J].贵州民族研究,1981(04):95—102.
[3]罗 剑.布依族民歌传承发展的前景及走向——布依族西部民歌文化生态调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48—51.
[4]史若楠.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旅游,2018(07):1.
[5]曾果果.社会变迁中的贵州布依族第二土语区民歌[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31—35.
[6]古宗智.貴州民歌的文化特征[J].音乐研究,1996(01):61—65.
(责任编辑:张洪全)
时代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些经典在时间的洗礼下,反而更以其悠长的历史而闻名。贵州布依族民歌走过了悠悠岁月,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越发显得弥足珍贵。这些民歌内涵丰富,风格各异,展示了贵州布依族百年来的精神寄托和思想变化。为了更好地保护布依族民歌的发展,2008年经国家批准,其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形式、种类、曲调和歌词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贵州布依族民歌的特色。
[关键词]贵州布依族民歌;歌唱形式;歌曲种类;风格曲调;歌词结构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9-0105-03
[收稿日期]2021-01-10
[作者简介]谭 雯(1997— ),女,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贵阳 550025)
贵州布依族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热爱歌舞,喜欢用唱民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与此同时,民歌除了能够表达唱歌者的一些情绪,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布依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化。比如歌曲形式越来越能受到更多青年人的喜爱;随着汉语的普及,歌词也由原先单一的本族词汇逐渐融入了一些汉语词汇等。本文通过对布依族民歌的多方面研究,展示其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希望借此探讨新时代下民歌的出路。
一、贵州布依族民歌的歌唱形式
一般来说,对布依族民歌歌唱形式的划分,通常依据演唱环境和演唱模式的不同而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演唱地点区分
布依族的人民都比较富有生活情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表达生活和情感,在平时的交流中也喜欢参杂一些歌唱来更好地表达朋友之间的亲密。这样的民族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歌唱形式,一般我們会根据演唱地点的不同将布依族民歌划分为室内歌和室外歌[1]。
顾名思义,室内歌就是在室内进行演唱。这种歌曲形式多见于朋友、家庭聚会时,通过歌唱的形式和亲密的人交流情感。这种形式的民歌又可以划分为更细致的两类——“酒席唱歌”和“闹家”。一般大家族聚会或者邻里乡亲举办酒席的时候就会采用第一种歌唱形式。一般的规则为两人结组进行歌唱,其中一人为主要的唱歌者,另一个则帮助主唱进行一些腔调和音的帮唱。除了明面上的歌唱规则之外,一般女孩子和男孩子是不能结成二人组进行唱歌的。在迎接客人时,经常会采用“闹家”的歌唱形式。布依族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无论是寨子中的哪一家有外客的来访,都会在晚上举办盛会,并邀请居住在附近的布依族的年轻人来和客人对唱民歌,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闹家”是布依族一个特有的生活习惯,体现了其人民的善良好客[2]。
室外歌就是在室外进行歌唱,演唱的地点和形式比室内歌更加自由和灵活。既可以在田间小路、山野树林中歌唱,也可以在布依族一些传统的重大节日中歌唱。室外歌是布依族男女互诉爱意的一个重要载体——年轻的男女在上山时经常通过民歌的对唱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同时歌声的好坏也是青年男女挑选心仪之人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个习俗也逐渐成为了布依族男女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
(二)根据演唱模式区分
布依族民歌形式各异,风格多样,并且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风格的特别魅力。一般而言,根据演唱模式的不同,我们将布依族民歌分成三个大类——独唱、对唱和齐唱。相对来说,对唱和齐唱更为重要,是布依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唱和齐唱都是多人一起的演唱模式,而独唱的形式比较少,一般都在重大的场合中出现。独唱的人通常都是被大家推选出来的唱歌特别好的一个,来在一些宴会或者聚餐中进行表演,借此表达对宴会的东家或者亲朋好友的感激和喜爱。
平时布依族的生活中最常出现的演唱形式是对唱。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唱对于布依族来说就像是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交流。在许许多多的对唱形式中,情歌又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布依族年轻的男孩女孩通过对唱这种不同寻常的交流方式,可以很好地交流情感,传达对对方的爱意。与此同时,婉转悠扬的布依族情歌,也传达了该民族纯真、浪漫、奔放的爱情观,通过清澈透亮的歌曲来传递心底的爱意。
齐唱通常出现在聚餐的酒席中。一般约定俗成的歌唱规则是以酒席中的“桌”作为分组的划分,每一个组的人和酒席的东家一起进行对唱,在大家都较为熟悉的传统旋律中自行配上歌词进行演唱。这个习俗表现了布依族人民的能歌善舞和创作精神。
二、贵州布依族民歌的不同类型
根据歌唱语言的不同,贵州布依族民歌通常被划分成两类——布依族歌曲和汉语歌曲。由于汉语歌曲是对布依族歌曲的演变和继承发展,两者在曲风曲调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也由于不同语言模式有着不同的节奏,两者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一般而言,布依族歌曲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曲风较为传统,一般分作:叙事歌、古情歌、礼俗歌、酒歌四大类。而汉语歌曲的出现则较晚,基本是随着汉语教育的普及才开始在布依族中流行起来,并成为其民歌的组成部分。汉语歌曲中较为常见的几类是:山歌、连娇歌、儿歌、礼俗歌、酒歌。不论是布依族歌曲还是汉语歌曲,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布依族歌曲的分类
布依族歌曲又被称作“土歌”,这个名字很好地表示了其本土性。布依族歌曲是一种历史悠久、较为传统的民歌,演唱所用的语言是布依族语,曲调简单、率直。一般我们将布依族歌曲划分为下面四个大类。
叙事歌,演唱内容一般是一些经典的长诗、历史故事和传说,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例如:《开天辟地歌》《造田造地歌》就是两个经典的叙事歌曲。这一类布依族民歌具有较为多元化的内容,一部分表现了对神和孕育我们的天地的感恩、敬仰之情,还有一部分则偏向于表述特定人物(一般是唱歌者本身或者大家熟知的人物)的悲惨命运。前者被称为“古歌”,重视内容的叙述而对于曲调的要求较低,具有广博的歌唱内容和较为简单的曲调,其注重重点乐句的重复和变化。虽被称作“古歌”,但其实更偏向于诗人的吟诵,带有较多的诵读成分。后者被称作“苦歌”,还有一些布依族将其称作“寡崽歌”或者“勒甲歌”,曲调一般较为苦情,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3]。 古情歌,主要是被用于表现男女感情,在老一辈当中较为流行,一般根据演唱内容的不同被划分为:初会歌、想念歌、逼嫁歌、分离歌。这一类歌曲囊括了男女感情变化的大部分过程,这一点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比如初会歌表现了男女初识,刚刚萌生爱意的时期;想念歌表现了男女恋爱过程中相互思念的过程;而分离歌则是男女情感出现裂痕,分手时所唱的歌曲。每一类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风格都不尽相同,都选择了合适的曲风和唱词来表现男女情感的不同阶段。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类歌曲由于具有较为固定的样式和繁多的分类,逐渐被年轻人所淡忘。现在古情歌只有一些老年布依族演唱。
礼俗歌,也是我们常说的祭祀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承载着布依族人民的信仰。布依族人民信封鬼神,因此和我们古代祭祀一样,在红白喜事或者盖房子等一些重大活动时,通常都会演唱礼俗歌来祭拜鬼神,求取好运。在演唱这类歌曲时一般还会伴有一些舞蹈动作,借此表达对鬼神的敬仰之情。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观念逐渐普及,这一类歌曲的演唱也逐渐减少了。
酒歌,在布依语中为称作“wen NUO”或者“wen Nao”,相比于以上三种类型的歌曲,酒歌的形式最为丰富,也最为日常,具有很高的出现频率。在举办酒宴或者节日宴会时,演唱酒歌是布依族一个重要的传统。布依族人民通过酒歌的演唱,不仅能在宴会中展示个人魅力和唱歌技巧,还能够边唱边喝酒,借以助兴和交友。这一类歌曲曲调简单便于演唱,又有着丰富的歌唱内容,甚至可以即兴创作,增删内容,可以很好地表达唱歌者的情绪和思想,因此很受布依族人民的喜爱,有着较为广泛的传播。在贵州布依族的不同地区,还有着不一样的酒歌曲调。
(二)汉语歌曲的分类
随着汉语教育的不断普及,布依族民歌中也逐渐出现了用汉语进行演唱的歌曲并越来越流行。这一类歌曲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曲调形式,最为常见的是山歌、连娇歌、儿歌、礼俗歌、酒歌。汉语歌曲在布依族的青年一族中最为流行。
山歌,顾名思义,就是在林间小路,山野树林中演唱的民歌。由于其演唱的地点具有较为宽阔的空间领域,这一类民歌的唱腔都较为爽朗,曲调高亢,能更好地在山野间传播声音,便于两人相互对唱[4]。虽然它的结构较为简单,但是短小精悍,侧重于感情的传递,也较为容易随性发挥,便于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随着汉语的不断普及,这一类民歌的歌词很多都改为了容易押韵,演唱简单的汉语。
连娇歌其实就是布依族汉语民歌中的情歌,又被称作“赶表歌”,被布依族男女用来表达爱意。这一类歌曲和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的古情歌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具有强烈的现实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抛开了古情歌各种演唱模式的束缚,直奔现实的爱情主题,更受布依族年轻男女的欢迎。
儿歌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布依族的儿童。这类歌曲是在近些年才开始流行的,这与新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儿童成长有关。民歌中的儿歌的主要内容为对大自然的歌颂、喜爱以及对一些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细微小事的叙述,在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特点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家长引导儿童成长。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类歌曲的曲调通常较为活泼可爱,为儿童所喜爱。
礼俗歌和酒歌的演唱形式与上文提到的布依族语民歌都大致相同,只是在语言上有所不同,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三、贵州布依族民歌的曲调艺术特色
在各式各样的布依族民歌中,浪哨歌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这个民歌种类具有丰富的曲调,是布依族人民进行社交的重要载体,可以用来表达布依族人民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其中以对爱情的居多。浪哨歌一般被根据曲调划分为四个大类——大调、小调、妹调以及勒尤调。
大调常见于歌颂大自然的布依族民歌中,具有较为生活化的旋律和上下结构的曲调,整体歌曲的行进较为平缓,没有太大的演唱难度,在望谟地区较为流行。《看妹害羞不害羞》就是运用了大调的一个经典例子。这一类曲调经常被使用在歌颂大好河山和美丽自然的歌曲中,具有诗意的艺术美感。
小调具有多样化的曲调内容,在不同的地区一般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我们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区望谟县一带流行的小调《竹筒情歌》为例进行分析。这个地区流行的小调以平稳的演唱节奏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一般呈现出变体式的特征。
妹调可以说是布依族浪哨歌的一个“点睛”曲调,有着其他曲调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妹调和大调有些相似,演唱中跨越的音域往往并不宽,演唱的难度不高,主要侧重于对歌词的表达。不同于大调的是,妹调的情绪更加婉转,侧重于对演唱者自身感受的表达,而非对山川河流的歌颂。这一类曲调主要在关岭、兴仁较为流行,被广泛用于对唱中,更好地传递歌者的内心情感[5]。
勒尤调也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浪哨歌类型,具有很强的创作性,经常被用在演唱的即兴发挥环节。这种浪哨歌类型的起源是勒尤,人们在对勒尤演奏效果的不断模仿中,创造了勒尤调。勒尤调通常被贞丰、望谟地区的布依族人民用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四、贵州布依族民歌的歌词结构
据上文所述,我们知道布依族民歌分为“土歌”和“明歌”,歌词自然也是有布依族语言和汉语之分。前者较为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很难流传下来。后者易于押韵,朗朗上口,较为凝练,能够很好地表达歌曲所要传递的意义。
(一)布依语歌(土歌)的歌词结构特点
土歌走过了漫漫的历史长河,和布依族的曲调更为契合,但是缺乏记载,传递较为困难,只能依靠一辈又一辈人的记忆进行传递。土歌的歌词通常长短句交杂,每句从十到二十个音节皆有可能。每首土歌的篇幅也长短不一,从四五句到十几句,甚至上百句均有可能。长句和长篇的民歌由于较难记忆,不利于一代代的传递。因此,很多民歌都随着一代布依族人的逝去而消失了。
漢语教育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歌唱和创作理念。近代的土歌歌词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注重对仗是否工整,每句的长短是否一致,前后的内容是否相互照应等,开始逐渐向规范化的创作靠近。但这也意味着,现代的土歌不再像以前的土歌一样随性和自由。 (二)汉族歌(明歌)的歌词结构特点
由于汉语的字节较短,均为单音节词,因此较易于押韵,这也导致在明歌的创作中更侧重于对歌词工整性的雕琢。其中流传最广的明歌是七言句式[6]。《桂花开放幸福来》就是一首经典的七言句式明歌,歌词淳朴、简单,便于听者理解和共情。我们以《桂花开放幸福来》中的一句歌词为例。“桂花生在桂石岩,桂花要等贵人来,来了咱们共产党,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歌词朗朗上口,主题明确,前面两句均以“桂”字开头,相互照应,形成对仗;后面两句通过“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景象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歌唱者对共产党的信任和感激。在布依族明歌中除了常见的七言句式歌词结构外,还有三字句、五字句以及六字句等歌词结构,这类结构更偏向于情感的表达而不过分追求押韵,创作的形式相对七言句式更为自由。比如《烟歌》,其中的一句歌词为“这袋烟真的香,好像糯米那样香。吃一点也会醉,醉了九个场,醉了一年多”。不难看出和上文中《桂花开放幸福来》相比,《烟哥》的结构不够规整,但是叙事性更强,用通俗易懂的歌词表达了歌唱者对烟的痴迷。
结 语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应当重视每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帮助保护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帮助各个民族繁荣发展。布依族作为中国西南部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约290万人口,其中90%多都居住在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独特的民歌。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正在逐渐消亡,因此进行贵州布依族的民歌艺术特色研究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其意义在于更好地了解布依族文化,记录传承布依族民歌的艺术魅力。
注释:
[1]
孙 婕.浅谈贵州布依族的民歌艺术特色[J].戏剧之家,2019(14):68.
[2]黄义仁.望谟县布依族传统民歌特色[J].贵州民族研究,1981(04):95—102.
[3]罗 剑.布依族民歌传承发展的前景及走向——布依族西部民歌文化生态调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48—51.
[4]史若楠.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旅游,2018(07):1.
[5]曾果果.社会变迁中的贵州布依族第二土语区民歌[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31—35.
[6]古宗智.貴州民歌的文化特征[J].音乐研究,1996(01):61—65.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