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位摄影女记者,103岁忙得不想死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1983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日本的笹本恒子103岁了,但仍旧活跃在摄影界一线的她,一直活得像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打扮时尚,涂着玫红色指甲,留着俏皮短发,画着淡妆,笑得眉眼弯弯。
  在笹本恒子出生的那个年代,女性的宿命大多是十八九岁就结婚生子。但笹本恒子却很“叛逆”:高中时,父母送她去学家政,希望她今后做个好妻子,她却辍学自学了画画。
  25岁时,同龄人在家带孩子,她却在做摄影师的梦。朋友说,日本很少有能进行新闻报道的摄影师,女性新闻摄影师更是一个都没有,“你要不要成为第一个女性摄影师?”她便在自学1年摄影后,加入了一家专为国外媒体提供新闻照片的机构,成了日本第一个女性摄影记者。
  成为摄影师的笹本恒子,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不说,还要忍受职场对女性的歧视。所以,她不得不比别人更努力:为了找个好的摄影角度,她会冒险爬上车顶、塔顶;会在某个地方连续蹲上几个小时,只为等待最佳的拍摄时机。最终,笹本恒子赢得了摄影圈的尊重。她还在从业10年之际,举办了二战后的第一个摄影展。



  笹本恒子快50岁时,世事变迁,日本的杂志社相继倒闭,她失业了。本来50岁也可以退休了,她却开了一家服装定制沙龙,继续工作。凭借她独到的眼光,“笹本设计室”生意火热,风头一时无两。可很快,机械化生产兴起,成衣大量涌入市场……眼看生意不行了,笹本恒子果断关掉门店,又做起了鲜花买卖的生意。第二年她就成了个中翘楚,还出版了《鲜花造型设计教室》一书,顺便开课教授摄影技术。
  那时,笹本恒子快70岁了。她说,她能在各种历史浪潮中生存,是因為“花了比别人多3倍的精力来学习”。71岁时,她又回到了摄影师的行列,她想再次找回自我。
  “我还想拍照。我可不喜欢那种想法:都多大年纪了,不适合干摄影了。我不会放任自己老去,什么也不做。”她花了6年时间,奔跑于日本全国各地,去采访拍摄了将近100位明治时代的女性,并以此为素材举办了摄影展《照亮昭和史的人们》。
  从那之后,她一直活跃在摄影界,每天忙忙碌碌,拍摄、写作、办展。大家都知道她是老人,但从来不知道她有多老。直到96岁生日那天,她第一次对外界公布了年龄。她出版了自传《97岁的好奇心女孩》,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她在书中说:“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能一直保持元气满满。”



  就在97岁这年,独居的她在家中摔倒,身上多处骨折,昏迷了22个小时才被发现。大家都感慨:她终究还是老了。然而,在医生都放弃了她的情况下,她却坚持要做复健。她说:“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呢。”复健时,她围着披肩、涂着指甲油,装扮时尚。医院的人都惊呆了,他们从没遇到过这么不服老的人。
  笹本恒子说:“不管你几岁,如果你老想着‘我都这个年纪了’,那就完蛋了。”
  她最终康复了。100岁时,她因每天打扮精致,获得了2014年日本的“最佳着装奖”;102岁时,因大量的优秀作品,她获得了“摄影界奥斯卡”露西终身成就奖;如今,她103岁,仍旧活跃在摄影界一线。
  她每天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晚上11点就寝,早晨5点起床。早上,喝一杯酸奶润喉后,就自学英语、锻炼身体、看早报、整理要采访的人的资料;然后,化上妆、穿上精心搭配的服饰,出门迎接新的一天的生活。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热爱生活,不懈怠,人生的精彩,便不会被年龄终结。
其他文献
吴尊曾给一双儿女写过一封信,其中有句伤感的告白,“有一天,你会长大,会走出家门,会穿过花丛,去敲世界的门。”来自动画影片《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陪伴”与“告别”的故事。  影片的前半部分,讲述了主人公亚当的各种困境。亚当的身上有某种独特的基因,以至于他的头发可以迅速生长,而且脚会变得异常巨大。而父亲的“早逝”,又让他在面对班上问题少年的欺负时茫然无措。对父亲极度渴望的他,不知道
期刊
英国有一个节目名叫《Rich?house?poor?house(富家穷家)》,堪称英国版的《变形计》。节目记录的是两个贫富悬殊的家庭互换一周生活的情景。这一周,他们会搬到对方的家里去,拿着对方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去体验一下与自己现在完全相反的生活。  穷人Neil?有4个孩子,但他们家里的房子只有3个房间,住起来拥挤破旧。由于妻子是全职太太,一家六口的生计全得依靠Neil,他不得不辛勤工作,但依然入
期刊
母亲再婚了  新的一年,我的母亲要结婚了。  我的家乡是中国北方的小城市,拥有漫长且寒冷的冬天。我在南方念大学,为了省路费,只每年过年回家一次。  今年回家,看到母亲,她烫了头,染了泛红的颜色。多少年不曾见过她这样打扮了,我悄悄问张叔:“我妈好看吗?”张叔挠挠头,有点害羞,笑着说:“好看,好看。”  母亲在老家的技校门口摆摊卖馄饨,张叔在旁边卖烤地瓜。我早就看出张叔对母亲有意思,但凡母亲有什么重活
期刊
丘吉尔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作为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而丘吉尔的政治才能,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他的母亲—詹妮·杰罗姆对他的指引和培养。但詹妮绝不是一位贤妻良母,而是一位一生都追求浪漫、为爱情和权利大胆索取的奇女子。  美人如豹  1854年,詹妮出身于富豪之家,父亲莱昂纳德被称为“华尔街之王”,是一位超级富有的金融家。因为发家后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美国贵族圈一直瞧不起
期刊
培训班成了新攀比  “英语、奥数、围棋、钢琴、绘画、舞蹈、唱歌、走秀、语言、手工……这些都是女儿她自己主动要求报名学习的,难道我们做家长的还不全力支持吗?”家住重庆北碚区的曾女士有个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正式放寒假之前就已经让家里人给她报了10个寒假集训班,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课,周末则是每天上两三门,总共10门。  “孩子累,我更累,周一到周五上班,周末还要陪着她像赶场一样地奔波在各种培训机构之间
期刊
被誉为“现代福尔摩斯”的李昌钰,是世界著名的华人神探。他一生荣誉加身,获得了23个博士称号。一生奋斗前进、不畏艰难,变不能为能。而他的成就,要归功于他的母亲—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布什赞不绝口的奇女子王淑贞。  王淑贞19岁嫁给富二代,52岁变成寡妇。她的前半生是享尽荣华的阔太太,后半生为解决13个儿女的吃喝、上学问题,给富人帮佣,沦为下人。但谁也没想到,她凭着一己之力,竟培养出了13个博士,为世人
期刊
你不需要做完美的小孩  在《爸爸去哪儿5》最后一集里,杜江为儿子嗯哼朗诵了一首诗。诗句温暖细腻,一时之间感动全场,连陈小春这样的“古惑仔”都听得眼含热泪,情不能已。  这首名叫《给我的孩子》的诗,是杜江想对儿子表达的:“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你可以做一个全新的梦,梦里面不必有我;我爱你,仅此而已。”  《爸爸去哪儿5》刚开播时,很多人喜欢的是乖巧懂事的Jasper,而对与他同龄
期刊
前年除夕,大女儿玥玥问我:“为什么每年过春节都要在家里,不去其他地方过呢?”那就来一次特别的春节旅行吧,反正只要家人在一起,到哪儿都是过年。最后,经过和老公商量,我们一家4口决定往西澳大利亚过年。  因为西澳大利亚人烟稀少,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度”。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冬季不仅温暖,还可以看到“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奇异景观——粉色的赫利尔湖。出发前,我特意定制了一本去往西澳的路书,这样就
期刊
于丹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就越缺什么。”这句話放在当下四处弘扬的“你要善良”的大旗帜下,显得是那么贴切而又悲凉。因为在这样的正能量背后,善良却成了不折不扣的稀缺品。  总有人会问:好人为何没有好报。我想,只有用“上帝不奖励好孩子”来回答。  美国有一个儿童心理学家,专门主持儿童电台。有一天,他接到一个6岁小女孩Alice的电话:“为什么好孩子得不到苹果?”  Alice说,她是个好孩子
期刊
因为《芳华》这部片子,“善良”成了一个热搜词。而很多人对善良的看法变得悲观,是因为男主刘峰这个好人最终没得到好报。  刘峰是个活雷锋,对谁都竭心尽力的好:坐长途火车跑腿接人,会顺便帮战友捎带物件;林丁丁的名表坏了,没有店敢修,他自个儿拿着书参照着修好了;食堂打饺子吃专挑破皮露馅的,只说“破皮的也得有人吃啊”;他做梦都想上大学,却把唯一的名额让给了战友,撂下一句:“他比我更需要”……  可刘峰的结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