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志华说,化学反应的过程不是寻找极端,而是找到平衡点——做管理也一样。在团队里,他既是催化剂,控制团队的反应效率;也是安全阀,为团队释放压力。他要做的是为优秀的团队营造出最佳的化学反应条件。
我出生的那一天,医生剪断了我的脐带,命运却用两根悬丝牵着我的发展。很难想象,有一天这两根悬丝竟然神奇地交织在一起,第一根悬丝是中国,第二根悬丝是化工。
我出生在香港,16岁时去英国读书,一直到1979年从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毕业,取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和技术与发展工程的硕士学位,这期间.我从未来过中国内地。1979年12月31日那天,我离开英国返回香港,飞机飞至亚洲上空时恰好是1980年1月1日。这时广播传来消息,说我们这是第一班飞越中国领空的外国航班,要喝香槟庆祝。我对脚下的这块土地充满着兴奋与好奇,很想知道这里正在发生着什么事。
临近广州时,飞机的巡航高度已经很低了,我透过舷窗向外望去,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大陆,珠三角在眼前铺展,飞机正沿着一条河流飞行,那么近又那么远,那么亲切又那么陌生……我想起在伦敦大学读书时常看的埃德加·斯诺的书,那是我所能找到的仅有的几本关于近现代中国的书籍。可是他的书始终让我觉得中国是一个遥远而理想的国度,我还是找不到那种真切的感受。
书中、电影中还有高空中,这就是我来中国内地前所能获取信息的全部方式。80年代我在香港工作时,不断听到各种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闻传来,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也去英国伦敦访问了,我知道我离踏上这片土地已经越来越近了。
曾经有不少人问过我为什么会选择化工这条路。其实,我1973年去英国读高中时,那时C)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左右油价,欧美国家开始意识到油价上涨将会影响经济发展,于是纷纷开始强调节能减排,提倡可再生能源,跟现在的提法是一样的。我看到化工业在改变未来能源的利用方式中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决定报考这个专业。
当我1996年加入香港的巴斯夫、2004年来上海任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的时候,这两根悬丝就这样不经意间缠绕在一起了,如果再想扯开,我都不知道线头在哪里。幸运的是,这两根悬丝都是这样强而有力,再次成为我赖以发展的脐带。
每个人都有职业迷茫期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养牛顾问,只干了半年。拜请各位读者私下传播即可,否则日后与公司新进大学生见面时,我要不停地解释做牛倌的乐趣与化工产业的未来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好像没啥关系吧。
我想说这件事,是因为人生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段职业生涯选择的迷茫时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别光看到成功者的光环,机遇和努力在职业生涯中都很重要。给牛兄做了半年饮食起居的顾问后,我再也没兴趣了,还是决定回到我的专业,去了一家很大的美国石油公司,一干就是15年。
我是从最基层的员工做起的。刚进这家大型公司时,我对自己很怀疑:到底有没有办法懂那么多东西?大学里学的知识简直是九牛一毛,哪怕是曾经很自信地从世界著名学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我的特点就是肯干,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活动,无论是与工作有关的还是无关的,有些活动是自愿参加的,有些活动是别人带着我参加的。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各项基层业务是怎么做的。有一次,一位资深的财务经理问我:为什么你过去的背景都是市场营销,可是说起财务也那么头头是道?我说因为我全情地投入到了所参与的每一个项目,从不同背景的同事身上尽可能地学到东西,达到同事不在时可以一肩顶上的境界。
这样学了一段时间之后,随着职位的提升和职业目标的日渐清晰,我遇到了一个问题—职业生涯的转型。因为我不可能熟悉每一个岗位,而我又不得不去管理一些陌生岗位的人员。我得从事必躬亲的微观管理方式中转型,既要考虑宏观战略,又要理性分析各种利害关系,还要考虑什么情况下把事情执行到85%也是可以接受的,怎么去平衡好与快、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各种矛盾,让各种元素相互配合,像线性规划一样,寻找各方博弈中的最优解。
关志华
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关志华是化工行业的一员老将。在美国石油公司工作时,即有不少猎头挖他。被猎头找烦了,他随口一句话:除了巴斯夫你们都不要来找我。猎头一愣,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为巴斯夫来挖你的?2004年,关志华任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时.正处于巴斯夫的增长与整合阶段.他优秀的平衡管理能力为巴斯夫中国交出每年增长20%的优秀业绩。
以人为本就要找出人的本性是什么
在巴斯夫,当我管理着六千余人的团队时,我又觉得光是解决做事的方法还不够,人的问题日渐凸现。一个团队一起共事,要考虑每个成员的期望和驱动力在哪里、给他们什么样的鼓励。这种鼓励不单是为了眼前的项目,更是为了明天的效率,让他们有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一直对“最好”二字持有异议,当团队成员跟我说要把项目做到最好,我担心的是今天的最好可能会影响到明天的发展。所以我会让团队成员有机会犯错,学会谦卑,知道自己知识有限之后。才有动力去学习未来更多的项目。
我和同事们在巴斯夫大力推行的“成长计划”就是在努力解决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问题。这个计划的初衷跟我刚入职时从困惑到什么都干、然后才知道干什么的职业发展经历有关系。在这个计划中,我们为毕业生提供三个不同的职业领域以供选择:市场营销(包含供应链、采购)、生产与技术和职能部门(财务、人力资源、企业传播等),在为期18至24个月的岗位轮换期间,会有相应的岗位主管指导工作;在整个计划期间,每一位毕业生还有一位高级经理自始至终以导师的身份提供职业发展建议。所以,对我来说,有没有经验不是问题,我们更看重的是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公司对员工的培养能换来员工对公司、对事业的认同感,让他焕发出自信和光彩。“成长计划”完成之后,公司才会根据毕业生的表现以及业务需求,帮助他们正式步入工作岗位。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也在不断物色接班的苗子,让员工有在不同岗位动态发展的机会,当然这样做对我和管理层的挑战很大。但是如果一家公司要以人为本,就得找出人的本性是什么,把人的本性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有了好的接班人,等我退休后,我持有的公司股票才能越来越值钱,见笑了。处理危机的两个绝招
我很幸运,以管理者的身份经历过
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一次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时我正在担任台湾巴斯夫的董事总经理;另一次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这次我在上海,担任大中华区董事长。
我的经验是,危机来临时,如果不能 全面掌握各种有关危机的信息,那才是最可怕的。我花大量的时间看各种新闻,在公司内部进行沟通,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要在短时间内综合各种信息,然后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是处理危机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了解所在地的市场特点,找出不同点,抓住商机。危机时期,我花更多的时间跟团队成员一起去积极拜访客户,了解市场。1997年危机时,我们发现客户很多是台湾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面对危机时的弹性很强,资金来源也充裕,所以在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比较小。2008年危机时,我们其他的成本都在砍,但唯独安全和客户服务部门的成本没有砍。当我们看到国家“4万亿”的投资方案出台时,大家就在追踪它的投向,看哪个行业、哪些客户相对最快走出危机,但并不是说危机来了才去找新的潜在客户,那时已为时太晚,我们在危机之前就已经布局与专做国内市场的厂商合作。所以领导者要掌握好平衡发展战略,一定要知道整个市场的脉搏,掌握在不同经济周期下产业的运行特点,这些是我经历两次金融危机所学习到的经验。
理财是为了敢在工作中讲真话
前一阵子还有同事在感谢我,说1998年我来上海时鼓励过他们买房子,那时还有退税。我被他们感谢得不好意思了。因为自己想不起有这事。其实买房只是理财的一种,我常常鼓励员工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财富,做些小投资,买房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说这样就比较安定。安定之后做事就不会怕,我不希望他们因为怕得罪上级而不讲真话,我鼓励他们多讲真话。
我说的财富观并不是那么宏观,而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要对理财有点安排。如果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年轻的时候可以更积极地买大一点的房子。买房的贷款怎么算呢?要刚好算到还房贷很困难的程度,因为你未来升职所获得的加薪比例会比当地生活指数高很多,这样就不会失去现在投资的机会。而且发展中的城市很多东西都会涨价,长期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但请记住,财富应该仅仅是人生的工具,而不是目标!刚开始你需要财富,它最终能让你生活得好,有了财富之后,你会有勇气,把看到的说出来,这是种品质,财富作为工具能促使你做到这一点。退休后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财富了,那时好好安排,最好走的时候基本没有财富,或者把财富都回归社会。人离开的时候,钱还在银行,多让人挂心啊!
在巴斯夫,大家喜欢称关志华为“关先生”,因为他不笑自仁、不严自威,大家用古代尊称师长的“先生”二字表达着对这位慈祥而仁厚的长者的尊敬。关先生的认真在公司是出了名的。他刚来上海时为了学习普通话,复印了字典上的拼音部分,每天随身携带,经常请同事们纠正发音,现在他说着一口被强行改造过的香港普通话,一半以上的发音都已经字正腔圆。一位跟随关先生五六年的年轻员工说,他特别关心员工的安全坐车时必提醒员工系安全带,上下楼时提醒穿高跟鞋的女同事小心,偶尔加班比较晚时,要确认同事都能打到车。这些细节让员工感觉他更像个慈父。
我出生的那一天,医生剪断了我的脐带,命运却用两根悬丝牵着我的发展。很难想象,有一天这两根悬丝竟然神奇地交织在一起,第一根悬丝是中国,第二根悬丝是化工。
我出生在香港,16岁时去英国读书,一直到1979年从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毕业,取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和技术与发展工程的硕士学位,这期间.我从未来过中国内地。1979年12月31日那天,我离开英国返回香港,飞机飞至亚洲上空时恰好是1980年1月1日。这时广播传来消息,说我们这是第一班飞越中国领空的外国航班,要喝香槟庆祝。我对脚下的这块土地充满着兴奋与好奇,很想知道这里正在发生着什么事。
临近广州时,飞机的巡航高度已经很低了,我透过舷窗向外望去,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大陆,珠三角在眼前铺展,飞机正沿着一条河流飞行,那么近又那么远,那么亲切又那么陌生……我想起在伦敦大学读书时常看的埃德加·斯诺的书,那是我所能找到的仅有的几本关于近现代中国的书籍。可是他的书始终让我觉得中国是一个遥远而理想的国度,我还是找不到那种真切的感受。
书中、电影中还有高空中,这就是我来中国内地前所能获取信息的全部方式。80年代我在香港工作时,不断听到各种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闻传来,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也去英国伦敦访问了,我知道我离踏上这片土地已经越来越近了。
曾经有不少人问过我为什么会选择化工这条路。其实,我1973年去英国读高中时,那时C)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左右油价,欧美国家开始意识到油价上涨将会影响经济发展,于是纷纷开始强调节能减排,提倡可再生能源,跟现在的提法是一样的。我看到化工业在改变未来能源的利用方式中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决定报考这个专业。
当我1996年加入香港的巴斯夫、2004年来上海任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的时候,这两根悬丝就这样不经意间缠绕在一起了,如果再想扯开,我都不知道线头在哪里。幸运的是,这两根悬丝都是这样强而有力,再次成为我赖以发展的脐带。
每个人都有职业迷茫期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养牛顾问,只干了半年。拜请各位读者私下传播即可,否则日后与公司新进大学生见面时,我要不停地解释做牛倌的乐趣与化工产业的未来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好像没啥关系吧。
我想说这件事,是因为人生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段职业生涯选择的迷茫时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别光看到成功者的光环,机遇和努力在职业生涯中都很重要。给牛兄做了半年饮食起居的顾问后,我再也没兴趣了,还是决定回到我的专业,去了一家很大的美国石油公司,一干就是15年。
我是从最基层的员工做起的。刚进这家大型公司时,我对自己很怀疑:到底有没有办法懂那么多东西?大学里学的知识简直是九牛一毛,哪怕是曾经很自信地从世界著名学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我的特点就是肯干,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活动,无论是与工作有关的还是无关的,有些活动是自愿参加的,有些活动是别人带着我参加的。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各项基层业务是怎么做的。有一次,一位资深的财务经理问我:为什么你过去的背景都是市场营销,可是说起财务也那么头头是道?我说因为我全情地投入到了所参与的每一个项目,从不同背景的同事身上尽可能地学到东西,达到同事不在时可以一肩顶上的境界。
这样学了一段时间之后,随着职位的提升和职业目标的日渐清晰,我遇到了一个问题—职业生涯的转型。因为我不可能熟悉每一个岗位,而我又不得不去管理一些陌生岗位的人员。我得从事必躬亲的微观管理方式中转型,既要考虑宏观战略,又要理性分析各种利害关系,还要考虑什么情况下把事情执行到85%也是可以接受的,怎么去平衡好与快、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各种矛盾,让各种元素相互配合,像线性规划一样,寻找各方博弈中的最优解。
关志华
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关志华是化工行业的一员老将。在美国石油公司工作时,即有不少猎头挖他。被猎头找烦了,他随口一句话:除了巴斯夫你们都不要来找我。猎头一愣,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为巴斯夫来挖你的?2004年,关志华任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时.正处于巴斯夫的增长与整合阶段.他优秀的平衡管理能力为巴斯夫中国交出每年增长20%的优秀业绩。
以人为本就要找出人的本性是什么
在巴斯夫,当我管理着六千余人的团队时,我又觉得光是解决做事的方法还不够,人的问题日渐凸现。一个团队一起共事,要考虑每个成员的期望和驱动力在哪里、给他们什么样的鼓励。这种鼓励不单是为了眼前的项目,更是为了明天的效率,让他们有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一直对“最好”二字持有异议,当团队成员跟我说要把项目做到最好,我担心的是今天的最好可能会影响到明天的发展。所以我会让团队成员有机会犯错,学会谦卑,知道自己知识有限之后。才有动力去学习未来更多的项目。
我和同事们在巴斯夫大力推行的“成长计划”就是在努力解决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问题。这个计划的初衷跟我刚入职时从困惑到什么都干、然后才知道干什么的职业发展经历有关系。在这个计划中,我们为毕业生提供三个不同的职业领域以供选择:市场营销(包含供应链、采购)、生产与技术和职能部门(财务、人力资源、企业传播等),在为期18至24个月的岗位轮换期间,会有相应的岗位主管指导工作;在整个计划期间,每一位毕业生还有一位高级经理自始至终以导师的身份提供职业发展建议。所以,对我来说,有没有经验不是问题,我们更看重的是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公司对员工的培养能换来员工对公司、对事业的认同感,让他焕发出自信和光彩。“成长计划”完成之后,公司才会根据毕业生的表现以及业务需求,帮助他们正式步入工作岗位。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也在不断物色接班的苗子,让员工有在不同岗位动态发展的机会,当然这样做对我和管理层的挑战很大。但是如果一家公司要以人为本,就得找出人的本性是什么,把人的本性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有了好的接班人,等我退休后,我持有的公司股票才能越来越值钱,见笑了。处理危机的两个绝招
我很幸运,以管理者的身份经历过
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一次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时我正在担任台湾巴斯夫的董事总经理;另一次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这次我在上海,担任大中华区董事长。
我的经验是,危机来临时,如果不能 全面掌握各种有关危机的信息,那才是最可怕的。我花大量的时间看各种新闻,在公司内部进行沟通,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要在短时间内综合各种信息,然后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是处理危机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了解所在地的市场特点,找出不同点,抓住商机。危机时期,我花更多的时间跟团队成员一起去积极拜访客户,了解市场。1997年危机时,我们发现客户很多是台湾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面对危机时的弹性很强,资金来源也充裕,所以在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比较小。2008年危机时,我们其他的成本都在砍,但唯独安全和客户服务部门的成本没有砍。当我们看到国家“4万亿”的投资方案出台时,大家就在追踪它的投向,看哪个行业、哪些客户相对最快走出危机,但并不是说危机来了才去找新的潜在客户,那时已为时太晚,我们在危机之前就已经布局与专做国内市场的厂商合作。所以领导者要掌握好平衡发展战略,一定要知道整个市场的脉搏,掌握在不同经济周期下产业的运行特点,这些是我经历两次金融危机所学习到的经验。
理财是为了敢在工作中讲真话
前一阵子还有同事在感谢我,说1998年我来上海时鼓励过他们买房子,那时还有退税。我被他们感谢得不好意思了。因为自己想不起有这事。其实买房只是理财的一种,我常常鼓励员工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财富,做些小投资,买房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说这样就比较安定。安定之后做事就不会怕,我不希望他们因为怕得罪上级而不讲真话,我鼓励他们多讲真话。
我说的财富观并不是那么宏观,而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要对理财有点安排。如果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年轻的时候可以更积极地买大一点的房子。买房的贷款怎么算呢?要刚好算到还房贷很困难的程度,因为你未来升职所获得的加薪比例会比当地生活指数高很多,这样就不会失去现在投资的机会。而且发展中的城市很多东西都会涨价,长期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但请记住,财富应该仅仅是人生的工具,而不是目标!刚开始你需要财富,它最终能让你生活得好,有了财富之后,你会有勇气,把看到的说出来,这是种品质,财富作为工具能促使你做到这一点。退休后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财富了,那时好好安排,最好走的时候基本没有财富,或者把财富都回归社会。人离开的时候,钱还在银行,多让人挂心啊!
在巴斯夫,大家喜欢称关志华为“关先生”,因为他不笑自仁、不严自威,大家用古代尊称师长的“先生”二字表达着对这位慈祥而仁厚的长者的尊敬。关先生的认真在公司是出了名的。他刚来上海时为了学习普通话,复印了字典上的拼音部分,每天随身携带,经常请同事们纠正发音,现在他说着一口被强行改造过的香港普通话,一半以上的发音都已经字正腔圆。一位跟随关先生五六年的年轻员工说,他特别关心员工的安全坐车时必提醒员工系安全带,上下楼时提醒穿高跟鞋的女同事小心,偶尔加班比较晚时,要确认同事都能打到车。这些细节让员工感觉他更像个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