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因“头昏头痛20 d,伴行走不稳、视物模糊4d”入院.查体:右侧听力轻度下降,双侧外展神经受限,水平复视,行走时右侧偏移,右侧跟膝胫试验(+),余无阳性发现.头部平扫CT示右侧小脑脑桥角区高密度影,伴第四脑室受压。
【机 构】
:
610021成都,解放军452医院神经外科,610021成都,解放军452医院神经外科,610021成都,解放军452医院神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因“头昏头痛20 d,伴行走不稳、视物模糊4d”入院.查体:右侧听力轻度下降,双侧外展神经受限,水平复视,行走时右侧偏移,右侧跟膝胫试验(+),余无阳性发现.头部平扫CT示右侧小脑脑桥角区高密度影,伴第四脑室受压。
其他文献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是经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批准成立的神经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旨在培训规范、合格的内镜神经外科医生。基地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手术室和神经外科研究所培训中心进行神经内镜的专科培训。培训基地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专门的神经内镜培训大纲,并拥有先进的手术视频实时转播系统及多套完整的、用于培训的神经内镜设备,并配备多套模拟培
常规MRI平扫+增强在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有限,MR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的相对脑血容量是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的有效参数[1-4].而关于PWI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研究较少,笔者旨在分析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相对峰值(relative high peak,rPH)和信号恢复率(percentage of signal intensity
目的 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988年至2010年57例DVAs病例,分析总结头颅CT、MRI和DSA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指征.结果 DVAs表现为癫痫、出血、肢体活动障碍和颜面部血管瘤等.其典型影像学特点为脑深部髓静脉扩张,呈放射状伞样排列,汇聚成粗大引流静脉,向表浅或深部引流.57例中,保守治疗42例,手术治疗15例.开颅手术中2例单纯切除DVAs,2例
海水是一种特殊的致伤因素,具有高渗、高碱、低温、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等特点.其含盐量为3.1% ~3.4%,相当于生理盐水的4~5倍,钠、氯离子的浓度为血浆的4~5倍,钾离子的浓度为血浆的2~3倍;海水的渗透压为1250~ 1350 mmol/L,是人体血浆的5~6倍;海水pH值为8.0~8.4,明显高于人体血浆的pH值;比热约是空气的4倍,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3倍;海水中细菌种类繁多,以革兰阴性杆菌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是中国规模最大、水平较高的医疗中心之一,在以王忠诚院士为首的老一辈神经外科专家的努力下,他们以开拓者的创业精神,在现代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史上建立了足以让世界神经外科界为之骄傲的成绩.作为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我们有责任将神经外科事业继承下来,而我们的更大责任是将中国神经外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和提高。
患者 男,23岁.因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复视,眼睑下垂,视力下降伴头痛、头晕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血压、脉搏)及血生化、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大小约4 cm x3.5cm×2.2cm(图1).MRI检查示病灶T1WI呈等信号,其内可见片状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高混杂信号;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病灶包绕海绵窦,累及
帕金森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以肢体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起动困难、姿势反射丧失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817年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正式报道.早期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均为探索性,手术靶点五花八门,经过实践有些失败,有些虽可使僵直、震颤得到消失,但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以失败告终.此后,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大脑解剖、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生理认识,促进神经外科医生寻找更安全和有效
目的 创伤性脑损伤(TBI)后,采用人参总皂苷(GTS)治疗,测定大鼠皮质神经再生相关因子的变化,探讨GTS对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Feeney法制备大鼠TBI模型,伤后6h,20 mg/kg GTS连续治疗7d,第14天观察皮质区神经再生相关因子的表达.Western - blot法检测NGF,、NCAM、Nogo -A,、Nogo -B,、TN - C190、TN - C220;免
患者 男,29岁.主因"腰部不适3个月,加重伴右下肢麻木、疼痛2个月"入院.既往体检无视力减退及肝肾病变.查体:右下肢痛觉减退,温度觉及深感觉无减退,双下肢肌力Ⅴ级,双侧巴氏征阴性.腰部MRI示L5~S1水平椎管内结节状等T1、等T2信号影,病变均匀强化(图1).血常规:血红蛋白163 g/L(参考值110~ 160 g/L).术前诊断"L5~S1脊膜瘤".完善检查后行后正中入路L5~S1肿瘤切除
目的 探讨经后路一期行腰椎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2006 -2011年的10例腰椎哑铃型肿瘤,肿瘤位于L4~5水平6例、L2~3水平3例、L5~S1水平1例.临床上以根性疼痛为主要表现.根据肿瘤主体位置,选择适宜入路一期行肿瘤切除术,其中经后旁正中-峡部外侧入路3例;经后正中椎板切除入路4例;经后路椎板-小关节突切除入路加钉棒系统内固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