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网民”:数字资本时代政治主体的生成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98021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权力结构的延续与社会经济体制的巨变是转型中国的最大特征。因此,国家的合法性论述不仅建立在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共同富裕之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建立在似乎与此相对的社会主义遗产之上。这一矛盾状态,成为了中国社会建构新主流意识形态的最大问题与困境之一。政党逐步丧失了其阶级代表性,国家与市场之间也不再拥有一条清晰的界限。
  在这样的前提性讨论下进入对于中国互联网的认识,我们不难发现,网络在中国与其说是如里根所言的瓦解共产主义的“大卫”,不如说是一个在资本与权力的合谋与冲突中进行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交换和转移的空间。因此,当我们试图去提出“网络是否会改变中国时”,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过这一改变也一定是以比其表面逻辑更为复杂的方式进行。
  作为全新媒介使用者的网民
  这种意识形态的转移自词语的创设开始。中国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颠覆旧词语与发明新词语的元空间。在媒介话语中,网络语言经常与网络媒介事件相伴随,被指认为“民间语文”和中国“社会”的生长。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中语词“由南向北”的旅行过程,在进入新世纪后被“由网上到网下”的新流向所取代。网络词汇大规模地出现在作为民族国家仪式的春晚当中,也成为了《纽约时报》等境外媒体进行中国专题报道的灵感来源(“草泥马”),这种状态使得中国互联网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进行“词语政治”考察的最好试验场。例如,我们已司空见惯地将“网民”或“网友”作为当下对于互联网使用者的通称,这一思维过程实际上包含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其中蕴含了命名者对这一身份的争夺与征用和被命名者纠缠的认同。
  网民作为一种媒介使用者,并不同于原来传统媒介中仅能单向接受媒介内容的“读者”和“观众”。作为“读写”媒介的互联网,使得互联网的使用者获得了“传受合一者”的特点,“网民”也就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其中包含了两个似乎矛盾的面向:
  一方面,网民不同于受众的特性,似乎取消了传统政治经济学和文化工业理论中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传统上的媒体受众是作为原子化的大众而存在,媒介具有巨大的单向的影响力,并且通过这种影响力将受众打包出售给广告商。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作为资本主义劳动力的再生产得以完成,而文化也不再是作为一种教化和解放性力量,而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其生产关系的重要压制手段,犹如一种由上自下灌注的社会水泥。
  然而网民却似乎轻易地逃离了这种状态。网民的自我表述一直延续着一个技术迷思,即新的技术可以带来民主。这是一个从印刷术到电子时代一直绵延不绝的命题,如今则以一种更加绝对的方式体现在互联网中:网民积极参与内容的制造与传播,网民在虚拟空间形成自制和认同,网民对传统媒体灌注内容进行解构与反抗,这些带有解放性的意象似乎轻易打碎了资本和权力的合围,找到了一个技术乌托邦的突破口。
被网民们称为“草泥马”的羊驼

  正在发生的事情却是,传统的市场研究仍然以受众研究的方法来对网民进行定位,海量数据的可控性和挖掘,使得这种受众研究的方法以一种更为精细的方式超越了传统媒介时代。“互联网+”时代这个口号的提出,意味着网络数据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生产资料。换句话说,对于资本而言,数字化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未来,在其中即蕴含了民主的迷思,也蕴含了资本的迷思。而关于资本的迷思显然要比关于民主的迷思来得真实的多,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动眼实验来分析使用者的视觉习惯,可以通过在线调查取代传统的问卷,可以通过对大数据海量聊天记录的“语义挖掘”来精准定位用户的年龄、职业、性别等人口统计学特征,更不用说以Google为代表的基于购买行为的精准广告模式。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受众的可掌控性和可预测性反而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市场细分,精准广告,数据挖掘等概念的出现,使得金融资本得到了更加高效和合理的配置。一个著名的说法,在传统的广告模式中,十张唱片中只有一张能够盈利,十部影片只有一部可以获得预期票房。而在IP时代,这种资源浪费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而营销和公关正在取代内容生产者,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枢纽。
  就中国互联网的现实语境而言,言论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大规模售卖的商品,信息的证实变得异常困难。而公共议题的制造和传播已经成为网站获得点击量的重要来源,因此,“公共话语的生意”成为网站工作的指导逻辑。
  网络营销的发展,从更宏观的层面符合了资本主义由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这一历史逻辑。网络所代表的虚拟化(virtualized)和数字化(digitalized)正是战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席勒(Dan Schiller)以“数字资本主义”命名了网络早期在美国的发展:在网络的商业化的展开过程中,灵活积累和消费社会使得市场更加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网民作为“传受合一者”的这种叙述,其实遮蔽了“网民”作为“消费者”的实质。
从印刷术到互联网,新传播技术总带来新民主的可能

  是否只有市场本身会最终创造出自己的反对力量?这种积极的消费者与民主之间是否具有充分必要的链接,以及这种链接以什么样的方式起作用,才是真正需要我们辨析的问题。
  “网民”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政治主体吗
  “网民”一词另一个需要探讨的面向,是其在英语世界中的对应词“netizen”。netizen这一新造词汇显然与公民(citizen)之间存在着互文关系,而netizen一词也正是通过这种互文关系获得了它的意义。netizen可以被更准确地译为“网络公民”,是公民概念在网络世界的延伸,并按照这一逻辑将网络空间视为“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独立的个体自由地进入,结成不同的团体,交换意见,形成共识,完成对政府和权力的监督。   在中国的语境下,将网民对译为netizen,而不是更广义上的internet user(互联网使用者),这种词语的对标体现了哪些症候性的事实?在2015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前夕,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编写的《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中提出,中国网民数量已达6.68亿。这意味着上网者在中国总人口中所占有的较大比例,将他们称为“网民”,似乎意味着能够上网的人群已经成为了最广大民意的直接代表。联系“网民”这一指称背后的“网络公民”(netizen)的意向,则实际上是在强调他们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主体的政治性,这正是在“互联网如何改变中国”这一问题下,过去20年间贯穿中外媒体的核心议题。
  然而,康斯威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周永明曾在2006年指出,在政治性之外,我们应该看到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改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两年中国互联网话语的主流从政治性向商业性的迁移,以及由此诞生的“网民”就互联网公司侵犯隐私、贩卖数据所发出的指责与争议,恰恰证实了周先知式的提醒。作为netizen对译词的、具有全新政治性的“网民”这一概念,距离6.68亿中国互联网使用者而言,存在着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巨大裂隙。因此且不说网民是否能代表人民,就“6.68亿网民”这一总体指称,已遮蔽了在其内部所存在的巨大的差异性和复杂的分层结构和使用行为。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系副教授邱林川曾于2009年提出了“信息中层”(information have-less)这一概念来描述一个特定群体。邱认为,网络用户在中国的迅速增长,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源于中低端信息技术的普及,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和南中国的普及。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早期,其主要用户来源于“三高群体”,即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精英群体。然而很快,中低端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原本被排斥在外的广大人群通过网吧和手机等非常廉价的方式接入了网络。与“三高”人群相比,他们不仅接入方式不同(如更低配置的网吧终端机和山寨手机),其信息诉求和互联网使用习惯也与城市中产阶级极为不同,甚至在南中国发展出一种以技术使用的“社会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模式。比如基于QQ群和QQ空间的跨地域老乡网络、出租车司机使用廉价技术架设电台组织罢工等。
  与邱的观察呼应,我在东北二三线城市的田野考察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差异性,大部分家庭已经可以购买家用电脑并且以地方电信服务提供的较低价格接入互联网,网吧已经没落,互联网已成为了本地人组织自身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在这些家用电脑的使用者中,也出现了一些低端信息社会的特征:如很多40岁以上的使用者的主要甚至唯一上网行为就是QQ,甚至对于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的用户而言,唯一的上网行为仅限于QQ视频和QQ游戏。而对于另一些年轻人而言,上网的行为也呈现高度的单一化特征,如淘宝购物或者“偷菜”。可以说,对于这些“网民”而言,互联网具有完全不同于公共空间的意义。这正验证了前文中周永明的表述:“就已经应用互联网的中国人而言,网络的意义绝非仅限于政治性。”
  但在跨国语境下,“作为异议者的中国网民”依然占据欧美媒体涉华报道的重要议程。网民在中国不仅成为了反抗旧政治的强大力量,也成为信息自由的捍卫者和实践者。因此在英美媒体中,关于中国互联网审查和中国网民规避审查的报道占据了中国互联网议题的主要部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议题报道却一度居于次要地位。对于需要翻墙才能访问的网站twitter.com而言,中文用户的活跃程度并不高,活跃用户大约只有几万人,且高度集中在“年轻、受高等教育、男性”这三个维度中。然而twitter却成了显影中国网民行动的一块重要屏幕。twitter作为一块“墙外的空间”,却成了墙内信息和公共话语的重要生产地,这同时也显影出了中国所处的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化进程当中的复杂处境。
  可以说,“6.68亿中国网民”这一修辞,使得关于中国互联网的很多议题陷入了不可见当中,从而跌出了公共话语的空间。而这种对于网民总体性的“政治性”的指认,实际上历史性地链接了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公民社会理论在中国的被接受过程,以及改革开放30年来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看做对立二元命题的过程。对这一公共空间中的公民的指认,又带出了另一个被反复呼唤的群体——“中产阶级”。中产阶级这一概念所连接的,又是全球化进程中一种新型的、超国家的多重霸权的构成。如汪晖曾在2007年指出的,在这种形式中,市场主义的意识形态将市场扩张和政治支配描述为一个对所有人都有利的历史进步的历程,从而完全不能展开对于市场扩张与支配的政治含义的分析。在这种扩张中,中国的“中产阶级”成为这种市场意识形态全球扩张的载体,一种成为“全球中产阶级”一部分的渴望支撑着这一意识形态的展开。而实际上,通过实现网民作为公民而实现一种全球中产阶级想象的工程,正是遮蔽了“网民”这一指称背后彼此冲突的构成、以及其消费者的底色。
年轻人将中老年人常用的微信图片戏称为“中老年表情包”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其著作《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中考察了131个彼此相关的关键词。通过追溯这些语词意义的历史流变并厘清这些流变背后的文化政治,威廉斯发现,当其所处的历史语境发生变化时,词语本身将被重新写义、修改、混淆、强调。关键词所遮蔽的社会真相,是词语的政治学。“网民”一方面被用来指称全体互联网使用者,另一方面其意指又确乎无法代表这个全体的巨大差异性。可以说“网民”这一指称作为一个模糊的表象性修辞,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中国当代文化的“共用空间”,在其中,“党--国——社会——全球”等各种权力关系都找到了他们可以征用的叙述,在冲突和共谋中共同取消了中国6.68亿网民的真实状态。这种“被代表”的裂隙状态正是切入中国信息政治的一个重要症候点,从而引出媒介话语权与传媒公共性等重要议题。
其他文献
一百多年里,俄罗斯一次次地建立新的国家管理模式,却始终没有找到有效并合适的权力结构。从绝对君主制、军事共产主义,再到斯大林体制、改革以及混乱的叶利钦时期——20世纪的每个新架构都带有临时性和过渡性特征。其表现是,国家与权力结构处于持续不断的变革之中,处于一次次地与最高当局提出的目标重新调适的过程中,处于变革以迎合某种动员性任务之中。俄罗斯经常摧毁已经形成的政权形式,并建设另一种。  新世纪以来所形
期刊
日本讲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许纪霖推荐:这是一套期待已久的中国历史的史书,是日本当今一流大学者为知识公众撰写的通俗小书。东洋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熟悉和研究,有时候令中国学者也自叹弗如,但不要以为东洋的史家只有实证和考据的功夫,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中的优秀名家,不仅有具体的史料,而且有大历史观——与中国学者不同的视野与角度。以我正在阅读的其中一册《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期刊
[文章导读]“警力不足”、“案多人少”,这些话语经常用来描述中国政法体制的症结。但在作者看来,这种要求扩充人员编制、提高层级职称的呼声,经常主导了改革议程,“改革”成为部门利益扩张的修辞。文章从机关领导和一线民警这两个不同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警务机制改革的内在逻辑。作者也指出,政法组织内部的利益冲突和调整,往往决定着政法改革的外部效果。  “警力不足”是当前公安民警及学者、媒体描述公安工作现状时出
期刊
何为中国?从周代开始,这就不再成其为一个问题。无论是“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还是“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几千年来,中国都是文明的中心,被四夷和化外之民所围绕簇拥。中国人于兹土安身立命、歌哭生聚,虽有朝代的兴废,但却没有文明的断绝。  直到四夷和化外之民,不但动刀动枪,还携其文明鼓荡而来时,中国人对自身的理解才被彻底敲碎,惊叹眼前的世界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期间,从不分你我,到迟疑犹豫,再
期刊
沉香,是沉香树在受到外部伤害,或遭遇本身病变等情况下分泌出的树脂和木纤维的混合物。这个看上去“其貌不扬”的“伤病后遗症”产物,却被誉为“香中阁老”和 “植物钻石”。苏东坡在他的《沉香山子子赋》中咏道:“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由于历史政治因素,沉香在近代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沉寂,而近十年由于日本香道文化的回流和市场经济的推动,国内又开始形成一个火热的沉香市场,其价格翻了几十倍,极品沉香一克万元
期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成为执政党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学理上讲,民主与法制包含着内在的冲突,因为民主强调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甚至鼓励超越法律、创设法律的举动,而法制恰恰强调对人民群众行为的强制约束。将民主与法制放在一起讲,虽然在理论上充满了辩证,但在实践中无疑有所偏重。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使用“民主”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包含了对“文化大革命”中所谓的“大民主
期刊
至晚从2005年始,美国和平基金会与《外交政策》每年联袂发布“失败国家指数”,预警国家失控的危险。据说失败国家至少具备四个特点:失去或不能维持领土控制;集体决定权受到侵蚀;不能提供公共服务;不能以全权身份参与国际事务。这个套套逻辑聚讼纷纭。事实上,正如乔姆斯基《失败的国家》所言,这项政治修辞“通常都是用来指那些对美国存在威胁的国家”,而若抓住概念的基本表象,美国或许比任何国家都更适合这个头衔。  
期刊
“加强中韩人文纽带”背后的时势难局  去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对中国进行了定位为“心信之旅”的国事访问。所谓“心信之旅”被海外媒体解读为“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的旅程”,认为朴总统此行的根本意义在于“巩固和加深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个人信任,同时要赢得中国人的心,为今后的坦诚对话奠定基础。”同时媒体也指出,“这种互信的提升,也将成为韩中深入合作建立地区新秩序的基础,足以影响未来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形势。”(参见
期刊
“流动人口”是指迁入非户籍所在地的暂住或常住人口。像世界上很多地区一样,外来人口在中国成为社会冲突的重要诱因之一。据中国法制网发布的《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流动人口参与了当年17.8%的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发生在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也发生在不同群体的流动人口之间。有论者担心,随着农村人口继续涌入中国城市,并从流动转向移居状态,这一群体将构成潜在的政治不稳定因素,甚至导致大规模的社
期刊
黄老学派与时势顺逆  人们喜欢说,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不过得承认,韩非的思想出来后就成了“我花开过百花杀”。倒不是说韩非可以终结各家思想,而是用韩非的思想来统治国家,就再无各家谈论的余地。  《史记》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老子韩非列传》)并且把韩非和《老子》放在一起。我们读研究生时,先秦思想讲完《老子》,接着就跳到儒、法,想破脑袋也想不透,从《老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