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草根社会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知道浙江的温、台一带——这里指的不是仅从地图上知道这两个地名,而是多少了解一星半点那里的知识——是少年读书、记性尚好之时。当时读到元朝末年,那里民不聊生,扯旗造反,喊出一段民谣式的口号:“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后来人们一般都不会记得后面三句,只用第一句来表示没有人能管得到自己之意,当然也多不知道这本来是温、台百姓的发明。后来长大,有了浙江的朋友,多对我说起那里的方言独具一格,就连浙江人也未必能听得懂。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去了温州一带,大街小巷,至夜灯火如星;比邻之间,机杼之声相闻,使我切身感受到小生产的活力,那是内地的许多地方至今还看不到的景象。
  所有这一切似乎都表明,相对而言,温州、台州地区是个边陲地带,是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地理单元。那里地少山多,如果没有大胆闯荡的精神,干脆就活不下去。所以,在传统农业时代,具有大胆闯荡精神的人便是去做海盗(这往往是在海禁的时候统治者的说法,而在弛禁的时候这些人便成为海商),而在工业时代的农业社会中,具有大胆闯荡精神的人则去经营工商。台州戏班的不绝如缕,可以说也是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大胆精神的某种体现。此外,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边陲社会——文化环境,也为大量传统民间文化事象的遗留创造了条件,因为据我在河北、山西、陕西、福建、广东等省农村的观察,如果离开了祭祖和迎神赛会,戏班的生存也便成了问题。
  傅谨的这部著作描写的正是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事情,他把视角下移,从研究士大夫的戏曲文本及其抽象的美学品位转移到了研究民间的(或说地方的)戏曲表演者的演艺生活。这也许正是文化人类学歪打正着的魅力。文化人类学本来是因殖民统治的关系,需要了解异文化土著的历史,但因那里缺乏成文的材料而被迫求诸口碑,于是形成了一套参与观察的方法,使口碑和观察到的现象成为另一种重要的文本,在方法论上形成与文献媲美的另一种“二重证据”;又因它本来的目的是通过了解异文化,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达到对整个人类文化特征的把握,但往往是从局部的个案入手,使其成为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典范,使理论研究具有了细部“深描”的基础。所有这些,都对以往停留在精英文化或典籍文化的研究造成冲击,傅著尽管并不以人类学研究自居,但在方法上受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长达八年的追踪调查向读者展示了许多戏班生活的细部。我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戏班演戏与庙会的关系、戏班的内部组织与权力关系、演员的家庭生活、演戏收入的分配及其模式、戏班内部的“规矩”或者“禁忌”,甚至演戏的经纪人、“戏贾”或“土狗”等,都有细致而生动的展现。这些方面至少对我个人的研究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因为作为庙会的研究者,对庙戏是不可能不加以关注的,但是我们大多注意的是庙会本身的方面,比如祭祀活动的组织者或会首、首事,其内部组织结构,没有或较少注意他们邀请来的戏班本身——其实他们也是庙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及其双方在活动中的契约关系和文化关系;再比如为唱戏酬神,民众需要掏多少钱粮,占其年生活支出的多少(在比较讲究的地方一般要占到10%-20%),但没有或较少注意这部分支出是如何、或者有多少变成了戏班的收入。
  傅著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可以算是“歪打正着”,因为其本意是要探讨戏班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问题(这并不是说探讨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不好),而现在却变成了研究戏班这个草根群体的生活史,变成了一种文化研究,我个人以为这是随着作者田野调查的日益深入、所面对的对象日益丰富、个人的思考也随之日益展开的结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它就还需要从事象描述的层次上更进一步上升到理论的或者意义的解释上去,还需要从现实的或者社会学的(从本书看它已显然不是文艺学的)探讨延伸到文化批评。比如,我们怎样把所研究的这些戏班归入“草根社会”(grass-rooted society)?他们和传统社会的民间戏班具有完全相同的身份属性吗?是否需要对这些原属国家的剧团或演员身份属性的变化做出解释?也就是说,其中许多曾经是吃“公家饭”的,也即已经脱离了“草根社会”,现在又重新或者是第一次成为民间戏班的演员,就好像辞去公职的国家职工变成了个体户一样,能否说他们是“草根”的?如果退一步说,我们因其活动融入了草根社会而将其视为后者的一分子,所谓“草根的力量”指的不仅是这些戏班的生命力,更是指将其融入在内的那个草根社会的力量,那么对于后者——戏班之外的祭祀组织、受众等等是否还需要再加笔墨?
  目前人类学或社会学研究更侧重共时性的研究而忽略历时性的考察,这是我每每感到遗憾的。本书的历史追溯集中于戏曲而对历史时期的戏班语焉不详,使其把握戏班的草根属性上出现了困难,因为营业性、流动性和职业化这三个特点并不足以说明其“草根”性质,因为现在那些“走穴”的大腕演员基本上也有这些特点。另外国内外关于民间表演群体的研究、关于地方民间文化、庙会等等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史研究成果不少,如在台湾任教的美国学者康豹(Paul R. Katz)对温、台一带的民间信仰的研究等,均应有所借鉴,便可使这样一个创新性的学术作品建立在更坚实的学术史基础上。
其他文献
阅读文学作品,在我已经是一件久违了的事情。不仅出于专业研究方向的局限,也不仅由于本职工作的忙碌,还有一种原因实在不想说出来,那就是对于当下的许多文学作品,因为过分追逐思潮的时尚,或者一味沉于技巧的探索,而有意无意地漠视我们生活的现实,从而给像笔者之类的读者,带来由于题材内容的浮泛狭窄而造成的欣赏隔膜;当然,更不想也不屑于去读那些所谓“用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们,用她们独特的“当代人格”所书写的“
期刊
充塞在书店新书架中的粉领文学,带有一种或浓或淡的甜腻的脂粉气,败坏了很多读者的胃口。近日,阅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女人出海》,使人感受到了威武庄严军队方阵中吹来一股扑面的春风、一股温馨细流、一种平和之美……  军旅作家王秋燕,1978年入伍,作为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远涉南太平洋的女性作家之一,以其艰辛的经历和女性特有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她对人生对命运的新体悟。海上生活改变了她在陆地上生活时的很多
期刊
在我国的文化版图上,江南是一块神奇的区域,能不忆江南?山温水软,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作为一种文化的烙印,潜移默化,似乎融入了每一个江南人的血脉,乃至于浸入到每一种外来文化之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作为一种文化的底蕴,已渗入骨髓。  地域对文化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决不仅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例如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
期刊
“工业革命事实上以压抑人性为代价,从而步入单行道。”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马尔库塞这句话说的是,实现了“工业文明”的人类在逐渐地淡化人类文明或文化所蕴涵的理性化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单向度地追逐财富发展到了极致,使人类进一步异化,弱智为“经济动物”,使每个人也成为“经济食物链”之链环。人类将因为丧失这种人性、人道、社会良知而不择手段地追逐财富,最终走向残酷竞争、自我毁灭。  马尔库塞的洞见,已经被工业革命以
期刊
有一夜,闲着无聊,胡乱翻些报纸看。无意之中发现,手里拿着的某大报凡二十版中,除头版之外,竟页页载有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广告,从药品、面霜到DVD、快译通再到汽车、互联网站……无所不包,无奇不有。心想这广告究竟是从何年何月起悄悄溜到这个世界上,以至成了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之一部分呢?这念头刚一冒出来,就禁不住翻身下床,去问书架。线索倒是有的,似乎有一次准备新闻史讲义,在哪一本书里遇到过——不管怎样,肯
期刊
熊召政是写诗的出身,但他的诗情不在玄思哲理和吟弄风月之上,而是在于忧国忧民的那种政治激情,这是他的特色。因此当他写起历史小说来,他选择、进入和反思历史的方式依然着眼于政治。下海的经历使他对中国的改革有了更切身和深入的思考,而为了更好地审思身置其中的现实,他的目光又沿着历史的河流上溯,返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家。商鞅、桑弘羊、王安石……最终,他敏锐地盯住了张居正,动了心思要写这位出身于湖北
期刊
然而,“罗买王稿”的议论也很难自动消散。经过10年改造而于五十年代末获得特赦的溥仪,在其影响很大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又一度翻滋旧说,说王国维为了报答罗振玉的“恩情”,“最初的几部著作,就以罗振玉的名.字付梓问世”,“罗振玉后来在日本出版、轰动一时的《殷墟书契考释》,其实也是窃据了王国维甲骨文的研究成果”。  八十年代中期,王国维之子王贞明也在《父亲之死及其他》中说过这样的话:“罗振玉先生
期刊
国剧在其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渗透到了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交往、娱乐和其他更重要的精神领域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但真正从戏剧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的,尤其是对演员场上表演的研究,对它的戏剧性的研究,与它的地位并不相称。  长期以来,我们看到,在中国戏剧理论研究领域,大量充斥着从西方文化与戏剧理论中机械套用过来的概念、范畴和定义。理论界已经习惯于用从西方引进的现成的概念和术语来规范与描述中国戏剧,习惯
期刊
由何希泉等人翻译的《个人档案(194l一1994)——苏联克格勃主席弗·亚·克留奇科夫狱中自述》前不久与中国读者见面了。这部长达60余万字的回忆录,记述了作者从1941年至1994年充满传奇色彩的风雨人生路程。全书共计10章,分别为《生命旅程的开端》;《在情报侦察机关的岁月里》;《出兵阿富汗内幕》;《改革:“设计师”与“施工者”》;《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岗位上》;《濒于灭亡》;《艰苦卓绝的三
期刊
《草根的力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24.00元)是一部研究民间戏剧活动的著作,它的研究对象,只局限于浙江台州地区近二十年的民间戏班。但是它涉及到的问题远远超出了台州地区,远远超出了戏剧领域。通过经年细致的田野考察,作者揭开了中国当代社会真实可信的一角,在民间戏剧活动的描述和剖析中,折射出草根阶层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领域的强烈渴求。它为我们的文学艺术研究、文化批评以及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