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地理在培养学生空间认知及人地协调等多方面能力有重要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使得地理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作为教师传授地理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通过利用多媒体辅助、问题驱动、小组合作探究及生活实践等四个方面探究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样化教学;有效运用
地理是一门集文科背诵和理科逻辑思维培养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信息,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优化和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鉴于此,初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引领下,应该立足学情实际,探寻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课本教材结合语言讲解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传授,这种授课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动态图片或音视频的视觉刺激中很容易提高参与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地球的自转》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球运动,我在课堂上将多媒體技术辅助融入教学中,在学生充分预习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后,我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自转,在直观形象的展示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地球自转的状况,总结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更容易理解掌握抽象知识。又如,在教学《自然环境》一课时,针对亚洲地区的整体情况,我在备课时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为学生介绍了亚洲各地区地形及气候特征,在有效分析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知能力。
二、 问题驱动教学,调动学生思考动机
“学贵有疑。”问题是承载地理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思考中学生的思维也能够有效激活,在问答之间能有效推动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基于学生认知和思维特点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从而在有效问题驱动中使学生自觉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课堂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板块的运动》一课时,我通过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首先,我在课堂上先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火山爆发和地震的相关视频,吸引学生眼光,让学生针对视频思考:什么是火山和地震?它们通常分布在哪儿?是什么引起火山、地震这些问题?在导入中引导学生探究新课。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辅助教学,让学生对照板块示意图,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层分为几大板块?名称是什么?除六大板块外还有其他新发现吗?板块的名称与七大洲四大洋的命名有什么内在联系?等,在观图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教学形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重要推进作用。在初中地理实践中,教师通过转变传统单一授课形式,在课堂中科学分组,组织开展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在相互学习进步的轻松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比如,在教学《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积极性,我将班级学生科学划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降水与生产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降水的形成条件有哪些?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中积极发表看法,在各抒己见中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意识,提升学生探究积极性。
四、 联系生活实践,提升学生实践力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应试观念下,教师为了成绩在教学中常常会忽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关联性,导致学生不会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运用。在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模式探寻中,教师可以尝试联系生活开展和组织实践,提升地理实践价值。
比如,在教学《人口问题》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我让学生以小组调查的方式采访调查“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改革开放后城市外来人口的变化及随之而来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数量变化及发展趋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或查找报纸、文献资料、父母协助设计问卷调查等形式制作调查报告,在实践调查中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外生活中找寻地理带来的乐趣。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追求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发现和感知地理学科的生动、有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静.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63.
[2]周绍玉.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思维与智慧,2016(20):92.
作者简介:
高鹏,辽宁省大连市,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十一中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样化教学;有效运用
地理是一门集文科背诵和理科逻辑思维培养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信息,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优化和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鉴于此,初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引领下,应该立足学情实际,探寻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课本教材结合语言讲解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传授,这种授课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动态图片或音视频的视觉刺激中很容易提高参与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地球的自转》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球运动,我在课堂上将多媒體技术辅助融入教学中,在学生充分预习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后,我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自转,在直观形象的展示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地球自转的状况,总结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更容易理解掌握抽象知识。又如,在教学《自然环境》一课时,针对亚洲地区的整体情况,我在备课时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为学生介绍了亚洲各地区地形及气候特征,在有效分析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知能力。
二、 问题驱动教学,调动学生思考动机
“学贵有疑。”问题是承载地理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思考中学生的思维也能够有效激活,在问答之间能有效推动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基于学生认知和思维特点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从而在有效问题驱动中使学生自觉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课堂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板块的运动》一课时,我通过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首先,我在课堂上先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火山爆发和地震的相关视频,吸引学生眼光,让学生针对视频思考:什么是火山和地震?它们通常分布在哪儿?是什么引起火山、地震这些问题?在导入中引导学生探究新课。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辅助教学,让学生对照板块示意图,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层分为几大板块?名称是什么?除六大板块外还有其他新发现吗?板块的名称与七大洲四大洋的命名有什么内在联系?等,在观图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教学形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重要推进作用。在初中地理实践中,教师通过转变传统单一授课形式,在课堂中科学分组,组织开展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在相互学习进步的轻松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比如,在教学《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积极性,我将班级学生科学划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降水与生产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降水的形成条件有哪些?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中积极发表看法,在各抒己见中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意识,提升学生探究积极性。
四、 联系生活实践,提升学生实践力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应试观念下,教师为了成绩在教学中常常会忽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关联性,导致学生不会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运用。在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模式探寻中,教师可以尝试联系生活开展和组织实践,提升地理实践价值。
比如,在教学《人口问题》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我让学生以小组调查的方式采访调查“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改革开放后城市外来人口的变化及随之而来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数量变化及发展趋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或查找报纸、文献资料、父母协助设计问卷调查等形式制作调查报告,在实践调查中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外生活中找寻地理带来的乐趣。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追求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发现和感知地理学科的生动、有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静.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63.
[2]周绍玉.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思维与智慧,2016(20):92.
作者简介:
高鹏,辽宁省大连市,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