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地处湘、鄂、黔、渝四省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山环水绕之间的湘西州,森林覆盖率高达70.24%,是湖南省重要的生态屏障。2015年12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以及“绿色湖南”建设要求,湘西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千里生态走廊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从2015年起至2017年实施千里生态走廊建设,力争把湘西州建设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示范性国家森林城市。
高视野规划
湘西州按照“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发展理念,优化了森林绿地结构,提升了城市生态功能,科学构建起全州“一群一圈二带三廊四区”森林生态网络系统。
“一群”是打造以吉首市为核心的“半小时生态城镇群”。着重推进吉首市、湘西经济开发区、凤凰县、泸溪县、古丈县、花垣县、保靖县实现“1+6”城市组团发展;加快县市、湘西经济开发区城区节点的城市扩容提质以及以芙蓉镇、里耶镇、边城镇、浦市镇等为重点的“30个卫星集镇”绿化建设。
“一圈”是打造以凤凰县为龙头,以吉首市为集散中心的1小时旅游经济圈。依托凤凰古城、里耶古城、老司城、矮寨大桥四块“金字招牌”,整合提升四大核心景区,建设土家族、苗族生态文化村镇游两条精品线。
“二带”是打造沅水流域、酉水流域生态带。对沅水、酉水流域实行全流域、全方位、多功能综合整治,健全水源保护林带。以酉水、沅水两岸沿线为绿化重点,打造酉水、沅水沿线水岸绿色风光带。
“三廊”是打造高速、铁路、公路沿线生态文化走廊。建设以常吉、吉茶、吉怀、张花、凤大、龙永、永吉、龙桑高速公路,焦柳、黔张常铁路,G209线、G319线、S229线等国、省道公路为主线的沿线生态文化走廊。
“四区”是打造小溪、高望界、白云山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德夯、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龙山、红石林、凤凰国家地质公园,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峒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字品牌”核心标志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凤凰古城及山江苗族文化保护区、酉水流域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等文化重点地区。
大力度推进
高位推动。成立“千里生态走廊”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任组长,州委、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州委分管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州林业局局长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办公室设州林业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推进等工作。同时,州委、州政府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纳入州对县市区“五个文明”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市。8县市、湘西经济开发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部门联动。全州各级部门、各社会团体、机关、企业、学校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创森工作,主动参与;财政、发改等部门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全力保证;公路、交通、宣传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当好参谋助手;驻州武警、预备役官兵和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结合自身特点,积极组织,踊跃参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
机制促动。为了达到“一点一景,分片成林,连线成景,和谐统一,四季花香”的目标,各县市区采用乔、灌、草、藤相结合的造林模式,生态村庄自然式栽植模式,行道树即栽成林、立栽成景的造林模式,广场、机关地域进行空隙补植、讲究大方舒适的造林模式,综合形成绿化、美化、香化与园林文化高度结合的具有增强景观效应的园艺工程。为攻克城镇周围绿化盲区,吉首、凤凰等县市采取“租地绿化”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往年出现的老百姓不准栽和年年造林不见林等问题。
全方位提质
如今的湘西,“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
山地绿化成果丰硕。3年来,全州共完成人工造林2万多公顷,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长防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裸地复绿工程等重大林业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增加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由68.86%提高到70.24%;通道绿化重点推进。建设绿色通道1000多公里,对州内主要旅游通道进行生态景观打造,实行“补缺、加密、加厚、增色”绿化;水岸绿化成效明显。对酉水、武水、沅江等河流、水岸沿线和100座中、小一型水库及重要水源地实行林木禁伐和封山育林,對宜林地实施植树造林,建设水源保护林3333公顷,构建水域保护绿色屏障;乡村绿化成效显著。全面实施村寨绿化,秀美村庄建设热火朝天,全州共建设秀美村庄600个,实施绿化1733公顷;城区绿化增速提质。新建和改造城区公园、绿地广场、游园、休闲地、停车场100个,提质改造道路绿化100公里,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333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40万平方米。
驰而不息,持之以恒,方能久久为功。在努力增加全州人民的绿色福祉,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色湘西前进路上,湘西州正满怀信心阔步向前……
高视野规划
湘西州按照“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发展理念,优化了森林绿地结构,提升了城市生态功能,科学构建起全州“一群一圈二带三廊四区”森林生态网络系统。
“一群”是打造以吉首市为核心的“半小时生态城镇群”。着重推进吉首市、湘西经济开发区、凤凰县、泸溪县、古丈县、花垣县、保靖县实现“1+6”城市组团发展;加快县市、湘西经济开发区城区节点的城市扩容提质以及以芙蓉镇、里耶镇、边城镇、浦市镇等为重点的“30个卫星集镇”绿化建设。
“一圈”是打造以凤凰县为龙头,以吉首市为集散中心的1小时旅游经济圈。依托凤凰古城、里耶古城、老司城、矮寨大桥四块“金字招牌”,整合提升四大核心景区,建设土家族、苗族生态文化村镇游两条精品线。
“二带”是打造沅水流域、酉水流域生态带。对沅水、酉水流域实行全流域、全方位、多功能综合整治,健全水源保护林带。以酉水、沅水两岸沿线为绿化重点,打造酉水、沅水沿线水岸绿色风光带。
“三廊”是打造高速、铁路、公路沿线生态文化走廊。建设以常吉、吉茶、吉怀、张花、凤大、龙永、永吉、龙桑高速公路,焦柳、黔张常铁路,G209线、G319线、S229线等国、省道公路为主线的沿线生态文化走廊。
“四区”是打造小溪、高望界、白云山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德夯、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龙山、红石林、凤凰国家地质公园,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峒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字品牌”核心标志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凤凰古城及山江苗族文化保护区、酉水流域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等文化重点地区。
大力度推进
高位推动。成立“千里生态走廊”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任组长,州委、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州委分管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州林业局局长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办公室设州林业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推进等工作。同时,州委、州政府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纳入州对县市区“五个文明”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市。8县市、湘西经济开发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部门联动。全州各级部门、各社会团体、机关、企业、学校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创森工作,主动参与;财政、发改等部门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全力保证;公路、交通、宣传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当好参谋助手;驻州武警、预备役官兵和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结合自身特点,积极组织,踊跃参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
机制促动。为了达到“一点一景,分片成林,连线成景,和谐统一,四季花香”的目标,各县市区采用乔、灌、草、藤相结合的造林模式,生态村庄自然式栽植模式,行道树即栽成林、立栽成景的造林模式,广场、机关地域进行空隙补植、讲究大方舒适的造林模式,综合形成绿化、美化、香化与园林文化高度结合的具有增强景观效应的园艺工程。为攻克城镇周围绿化盲区,吉首、凤凰等县市采取“租地绿化”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往年出现的老百姓不准栽和年年造林不见林等问题。
全方位提质
如今的湘西,“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
山地绿化成果丰硕。3年来,全州共完成人工造林2万多公顷,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长防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裸地复绿工程等重大林业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增加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由68.86%提高到70.24%;通道绿化重点推进。建设绿色通道1000多公里,对州内主要旅游通道进行生态景观打造,实行“补缺、加密、加厚、增色”绿化;水岸绿化成效明显。对酉水、武水、沅江等河流、水岸沿线和100座中、小一型水库及重要水源地实行林木禁伐和封山育林,對宜林地实施植树造林,建设水源保护林3333公顷,构建水域保护绿色屏障;乡村绿化成效显著。全面实施村寨绿化,秀美村庄建设热火朝天,全州共建设秀美村庄600个,实施绿化1733公顷;城区绿化增速提质。新建和改造城区公园、绿地广场、游园、休闲地、停车场100个,提质改造道路绿化100公里,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333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40万平方米。
驰而不息,持之以恒,方能久久为功。在努力增加全州人民的绿色福祉,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色湘西前进路上,湘西州正满怀信心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