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于2012年12月18日在上海召开。会上,来自各界的专家畅所欲言,针对“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中心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Jara:中国需要开放市场
世贸组织副总干事Jara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他说,如果中国想具有国际竞争力话,就需要开放市场,而且多边贸易体系以及双边贸易机制。就是关于开放市场的多边、双边贸易机制,能够帮助中国保持势头。同样,两个相比的话,多边比双边要更快。但是中国的本地市场、本土市场也要好,所以这就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而且要想有更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有更多的国际合作。但是现在我们看到这种国际合作还不多,这也是我们在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在WTO里面,机制内,还是在其他地方。
所以我们需要能够带来可预见性的政策和规则,我们需要透明度,需要问责制,需要给这些贫穷国家赋权,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研究,把更多的事实、信息呈现出来。所以世界需要中国,这个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不仅仅是由那些欧洲、欧美智库提供的,我们也需要来自东南亚的智慧来让他们帮助我们把新方法呈现在谈判桌前,同时也需要强大的领导力能够把这些掌握的信息都转化成为成果。
比如说现在我们看这个媒体,我们有很多关于投资的信息,有一些信息说中国的投资者。他们都在抱怨说欧美的市场关闭了,向他们关闭了大门,主要因为他们的身份,因为他们是国有企业,所以就不让他们进行投资。所以这样的歧视,在全球没有这样一个监管机构来监管,如果我们想要保证资本能够在全球自由流动,能够让这些,这样能够保证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必须要有国际监管,而这也是我们可以考虑的地方。
金碚:中国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则以一个案例分析了中国现在产业竞争基本的态势。
为了深入的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准备进行一个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研究。这个研究想在中国的主要产业里面,我们寻找一些是代表性的产品来进行国际比较,这个项目今年刚刚开始,基本的思路就是选择中国最好的企业和产业,和这个产业中间生产着同类产品的国际上面最好的企业、产品,我们来比比看中国差别在哪里。
我们做了三个产品,第一个产品是平板印刷机。第二个产品用的是五吨的装载机。第三个是一个25—50吨的汽车起重机。
这三类产品,即使在中国最好的产品里面,我们还在很大程度匕面要依赖于进口。我们的产品主要差在什么地方?一是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在这个零部件中间,我们跟国外有差距。虽然这已经是中国最好的产品。二是可靠与耐久性。这两个东西,即使在中国最好的产品里面,跟国外最好的技术还是有差距的,而且这个东西很有代表性。
所以中国到现在开始,转型升级就要我们整个产业,企业界、企业家的心态,要从平推式的工业化转移向立体式的。要去爬山。平原的路站满了,而且我国这个水平很高,很快在一个产业中间,只要国家支持的产业很快就做到世界规模第一,比如光伏产业、风能等等。但是这样一条路,是要转型的。我们现在要使我们的产业走向技术路线,向各产业高端攀登,占领产业高低和战略制高点。中国。因为是平推式的,没有根,连根就走了。但是中国现在要建设工业强国必须要走一个立体工业化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去占领这个产业的各个制高点,否则我们就是一个大国,成不了强国。
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怎么办?就是要正确的看待中国产业升级面临的战略选择的方向。我们必须科学认识世界能源的前景,化石能源的时代如何探索新能源,我们并没有离开化石能源的时代。二是要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产业,中国没有夕阳产业,中国有13亿人口,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要就业,这么多人要发展,谁敢说哪一个产业中国不要了,夕阳了?没有。
所以,中国步入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家要有耐心,政府要有耐心,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是作为创新的主体,在这个产业竞争的过程中间去寻找,去确定它的发展技术路线。企业最后形成的技术路线一定是有竞争力的。
赵晋平:跨境投资培育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主要围绕“以跨境投资来增强我国的产业竞争力”这个主题来展开议题。
赵晋平指出,我国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新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寻求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障碍和制约因素,寻求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并培育新竞争优势的方向和策略。
中国经过这二十年,或者更长时期来看,三十年的发展,要想成为产业大国的梦已经基本实现了。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作为我们产业大国目标的实现,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些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我们的产业目前可以说是大而不强。其中的表现之一,中国目前我们的制造业和工业强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从长期发展来看,劳动密集型传统的比较优势也在面临新的挑战。此外,我们节能减排目标要想实现,也是面临巨大挑战的。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我国单位能耗相当于日本的2.2倍,这对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存在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的。除此之外。创新能力不足和人才缺乏也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一些问题和挑战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根据国际投资理论和国际经验来看。扩大对外投资,尤其是并购投资,鼓励更多的中国的跨国公司的发展,事实上来看。是有助于帮助我们去解决和应对这样一些挑战的。按照传统国际投资理论,对外跨境投资是有助于解决资源不足,解决我们在市场方面所受到的各种制约,有助于使我们去获得重要的战略性资产,尤其在获得战略性资产方面,对于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是十分有帮助的。
在这几年来看,全球跨境并购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从跨境并购投资的行业来看,在新的并购浪潮当中,制造业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并且保持了较大的份额。其次,和资本品相关领域的增长相对较快。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跨境并购投资中,正在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表现可以说是不俗的。
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也同样如此,面向新兴经济体的流向,实际上有一部分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这就表明在新兴经济体相对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这样一个背景下,仍然在成为吸收和承接产业跨境并购的一个重要的载体。
在国际竞争中,我们需要培育自身的竞争新优势,不仅仅要推进市场多元化,树立自主品牌,提升我们技术和研发,也包括在充分引进和利用国际化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这是作为中国企业在应对当前的一些挑战,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方面。应该采取的一些策略。
Jara:中国需要开放市场
世贸组织副总干事Jara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他说,如果中国想具有国际竞争力话,就需要开放市场,而且多边贸易体系以及双边贸易机制。就是关于开放市场的多边、双边贸易机制,能够帮助中国保持势头。同样,两个相比的话,多边比双边要更快。但是中国的本地市场、本土市场也要好,所以这就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而且要想有更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有更多的国际合作。但是现在我们看到这种国际合作还不多,这也是我们在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在WTO里面,机制内,还是在其他地方。
所以我们需要能够带来可预见性的政策和规则,我们需要透明度,需要问责制,需要给这些贫穷国家赋权,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研究,把更多的事实、信息呈现出来。所以世界需要中国,这个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不仅仅是由那些欧洲、欧美智库提供的,我们也需要来自东南亚的智慧来让他们帮助我们把新方法呈现在谈判桌前,同时也需要强大的领导力能够把这些掌握的信息都转化成为成果。
比如说现在我们看这个媒体,我们有很多关于投资的信息,有一些信息说中国的投资者。他们都在抱怨说欧美的市场关闭了,向他们关闭了大门,主要因为他们的身份,因为他们是国有企业,所以就不让他们进行投资。所以这样的歧视,在全球没有这样一个监管机构来监管,如果我们想要保证资本能够在全球自由流动,能够让这些,这样能够保证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必须要有国际监管,而这也是我们可以考虑的地方。
金碚:中国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则以一个案例分析了中国现在产业竞争基本的态势。
为了深入的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准备进行一个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研究。这个研究想在中国的主要产业里面,我们寻找一些是代表性的产品来进行国际比较,这个项目今年刚刚开始,基本的思路就是选择中国最好的企业和产业,和这个产业中间生产着同类产品的国际上面最好的企业、产品,我们来比比看中国差别在哪里。
我们做了三个产品,第一个产品是平板印刷机。第二个产品用的是五吨的装载机。第三个是一个25—50吨的汽车起重机。
这三类产品,即使在中国最好的产品里面,我们还在很大程度匕面要依赖于进口。我们的产品主要差在什么地方?一是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在这个零部件中间,我们跟国外有差距。虽然这已经是中国最好的产品。二是可靠与耐久性。这两个东西,即使在中国最好的产品里面,跟国外最好的技术还是有差距的,而且这个东西很有代表性。
所以中国到现在开始,转型升级就要我们整个产业,企业界、企业家的心态,要从平推式的工业化转移向立体式的。要去爬山。平原的路站满了,而且我国这个水平很高,很快在一个产业中间,只要国家支持的产业很快就做到世界规模第一,比如光伏产业、风能等等。但是这样一条路,是要转型的。我们现在要使我们的产业走向技术路线,向各产业高端攀登,占领产业高低和战略制高点。中国。因为是平推式的,没有根,连根就走了。但是中国现在要建设工业强国必须要走一个立体工业化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去占领这个产业的各个制高点,否则我们就是一个大国,成不了强国。
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怎么办?就是要正确的看待中国产业升级面临的战略选择的方向。我们必须科学认识世界能源的前景,化石能源的时代如何探索新能源,我们并没有离开化石能源的时代。二是要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产业,中国没有夕阳产业,中国有13亿人口,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要就业,这么多人要发展,谁敢说哪一个产业中国不要了,夕阳了?没有。
所以,中国步入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家要有耐心,政府要有耐心,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是作为创新的主体,在这个产业竞争的过程中间去寻找,去确定它的发展技术路线。企业最后形成的技术路线一定是有竞争力的。
赵晋平:跨境投资培育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主要围绕“以跨境投资来增强我国的产业竞争力”这个主题来展开议题。
赵晋平指出,我国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新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寻求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障碍和制约因素,寻求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并培育新竞争优势的方向和策略。
中国经过这二十年,或者更长时期来看,三十年的发展,要想成为产业大国的梦已经基本实现了。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作为我们产业大国目标的实现,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些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我们的产业目前可以说是大而不强。其中的表现之一,中国目前我们的制造业和工业强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从长期发展来看,劳动密集型传统的比较优势也在面临新的挑战。此外,我们节能减排目标要想实现,也是面临巨大挑战的。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我国单位能耗相当于日本的2.2倍,这对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存在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的。除此之外。创新能力不足和人才缺乏也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一些问题和挑战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根据国际投资理论和国际经验来看。扩大对外投资,尤其是并购投资,鼓励更多的中国的跨国公司的发展,事实上来看。是有助于帮助我们去解决和应对这样一些挑战的。按照传统国际投资理论,对外跨境投资是有助于解决资源不足,解决我们在市场方面所受到的各种制约,有助于使我们去获得重要的战略性资产,尤其在获得战略性资产方面,对于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是十分有帮助的。
在这几年来看,全球跨境并购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从跨境并购投资的行业来看,在新的并购浪潮当中,制造业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并且保持了较大的份额。其次,和资本品相关领域的增长相对较快。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跨境并购投资中,正在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表现可以说是不俗的。
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也同样如此,面向新兴经济体的流向,实际上有一部分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这就表明在新兴经济体相对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这样一个背景下,仍然在成为吸收和承接产业跨境并购的一个重要的载体。
在国际竞争中,我们需要培育自身的竞争新优势,不仅仅要推进市场多元化,树立自主品牌,提升我们技术和研发,也包括在充分引进和利用国际化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这是作为中国企业在应对当前的一些挑战,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方面。应该采取的一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