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目前现代教学的一个理念。为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老师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其次,老师应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在紧张的教学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同时,老师应该把课堂教学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更好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质量;兴趣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系统性的讲授使学生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量的知识,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讲授语言需要直观性和幽默性,授课内容要简明化和系统化。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演示趣味的实验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讲授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们学习化学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课堂讲授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景之中,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从联系生活入手,学以致用,诱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把学生熟悉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奥秘无穷、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化学产生兴趣,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诱发创造思维潜能。在讲授的过程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是提高课堂讲授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实验教学和直观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形成化学概念,有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
化学教学如果不在实验上下功夫,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做好规定的各项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现象要明显,应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在每个实验中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实验操作上应起示范作用。有的实验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并没有什么危险,可以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动手的能力。
直观教学有利干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教材,有利于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正确形成概念。教学中除加强实验以外,还要适当运用模型、图表、幻灯录相、教学电影、课件等教学设备,帮助学生认识微观现象,理解基本理论。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中我常常对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作改进和变通。由验证性实验改为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将部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在学习了酸碱盐的鉴别后,总想找机会实战一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了常见酸碱盐的鉴别,先设计好表格,将学生分组,每组提供5种不同的溶液并提供相应的五个标签如:①HCl;②H2SO4;③NaCl;④NaOH;⑤Na2CO3。将试管排列在试管架上,学生只知道有这几种药品,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利用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给每支试管贴上正确的标签。学生情绪高涨,讨论实验方案,实验验证,记录有关现象等等,这是教师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如:义务教育广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三节《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以实验探究为主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得出物质在参加化学反应时,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是,学生在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就比较困难,如果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两个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不变,分子改变的结论。因此,借助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世界。
四、关注教学细节
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课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测量反应前和反应后澄清石灰水的质量。探究完成后,其他組同学的结果都是质量增加,可是有一组学生的结果却是质量减小。于是大家一起帮他们分析原因,有同学认为:是不是向试管内吹气体的时候不小心吹出来了?该组学生不认可,坚持认为自己的实验过程没有问题。此时,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实验的结果应该是“质量增加”,然后继续课堂教学,可是这样做会打击这组同学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其他同学产生疑问:“到底是质量增加还是质量减小?”第二种,让这组学生把这个实验再重新做一次,其他同学阅读课本。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借助这个美丽的错误,教师给学生讲科学是一个严谨的、细致的、实事求是的过程,来不得半点马虎。有时候同学们在探究的道路上发现问题,要敢于分析,敢于探索。居里夫人就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镭”这种元素,一个错误也许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却完全不同,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更加深了印象,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待科学探究的态度作了很好的示范,反而成了课堂最大的亮点。
总之,随着新课改教学目标的不断深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将被不断地深化和研究,通过本人的几点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希望可以引导更多的化学教育者们来不断提高和完善初中化学教育,为教育者们提供更广泛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方生军.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几点建议.2012(24).
[2]兰绍平.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12(33).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质量;兴趣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系统性的讲授使学生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量的知识,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讲授语言需要直观性和幽默性,授课内容要简明化和系统化。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演示趣味的实验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讲授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们学习化学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课堂讲授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景之中,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从联系生活入手,学以致用,诱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把学生熟悉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奥秘无穷、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化学产生兴趣,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诱发创造思维潜能。在讲授的过程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是提高课堂讲授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实验教学和直观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形成化学概念,有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
化学教学如果不在实验上下功夫,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做好规定的各项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现象要明显,应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在每个实验中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实验操作上应起示范作用。有的实验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并没有什么危险,可以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动手的能力。
直观教学有利干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教材,有利于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正确形成概念。教学中除加强实验以外,还要适当运用模型、图表、幻灯录相、教学电影、课件等教学设备,帮助学生认识微观现象,理解基本理论。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中我常常对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作改进和变通。由验证性实验改为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将部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在学习了酸碱盐的鉴别后,总想找机会实战一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了常见酸碱盐的鉴别,先设计好表格,将学生分组,每组提供5种不同的溶液并提供相应的五个标签如:①HCl;②H2SO4;③NaCl;④NaOH;⑤Na2CO3。将试管排列在试管架上,学生只知道有这几种药品,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利用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给每支试管贴上正确的标签。学生情绪高涨,讨论实验方案,实验验证,记录有关现象等等,这是教师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如:义务教育广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三节《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以实验探究为主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得出物质在参加化学反应时,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是,学生在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就比较困难,如果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两个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不变,分子改变的结论。因此,借助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世界。
四、关注教学细节
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课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测量反应前和反应后澄清石灰水的质量。探究完成后,其他組同学的结果都是质量增加,可是有一组学生的结果却是质量减小。于是大家一起帮他们分析原因,有同学认为:是不是向试管内吹气体的时候不小心吹出来了?该组学生不认可,坚持认为自己的实验过程没有问题。此时,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实验的结果应该是“质量增加”,然后继续课堂教学,可是这样做会打击这组同学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其他同学产生疑问:“到底是质量增加还是质量减小?”第二种,让这组学生把这个实验再重新做一次,其他同学阅读课本。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借助这个美丽的错误,教师给学生讲科学是一个严谨的、细致的、实事求是的过程,来不得半点马虎。有时候同学们在探究的道路上发现问题,要敢于分析,敢于探索。居里夫人就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镭”这种元素,一个错误也许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却完全不同,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更加深了印象,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待科学探究的态度作了很好的示范,反而成了课堂最大的亮点。
总之,随着新课改教学目标的不断深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将被不断地深化和研究,通过本人的几点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希望可以引导更多的化学教育者们来不断提高和完善初中化学教育,为教育者们提供更广泛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方生军.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几点建议.2012(24).
[2]兰绍平.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