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高中,当前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阅读板块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只重视解题技巧的培养,而忽略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探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改变高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理念,培育新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多元智能;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语文教育历来为学校、老师重视,阅读是语文学科中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之一,在语文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必须要抛弃以应试为教学目的,而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学生各类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 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一个人自主探索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判断事物的能力,是一个人有独立人格的重要特征。中国的传统教育不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强调以老师为指导,以课本为准则,树立起了老师和课本的权威,学生不得轻易质疑,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语文学科,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阅读中,标准答案的设置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的思维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阅读是培养学生思考、总结归纳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题目的答案更多的是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的,和数理科目中通过逻辑推理和计算得出答案不同,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的答案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每个同学的答案都是其对文章的独特理解,人的理解角度、思考方向的差异会导致每个学生形成不同的答案。而老师给阅读题目设定标准答案后,久而久之,学生们会自然而然的朝着这个方向思考,但学生的初始思维是多元的,总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如果老师一刀切的判断这些不同的答案都是错误的,就会打击学生思考问题的多元性,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阅读课堂上,老师应该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肯定不同答案的合理因素,允许适度辩论,并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我国小学和中学阶段,并没有专门的美学教育课程,美学教育主要依靠融入到其他课程之中来完成,而语文课程对美学教育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而阅读是学生体验美学的重要途径。优美的文章体现出来的语言美、文字美、意象美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洗涤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体验到世界的美,享受世界的美。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形成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当然,美不仅仅是指事物外表透露出来的美观、养眼的特征,还包含事物内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老师在进行美学教育时,要着重强调人文精神的欣赏。比如在欣赏《荷塘月色》一文时,要着重强调作者营造出的宁静优雅意境之美,可以通过舒缓的音乐、精美的图片来烘托氛围,引导学生置身其境的体会此间美感。而在欣赏《背影》一文时,则要将重点放在情感的体验上,通过对作者描述的朴实而深厚的亲情的体会,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章表达出的美感,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美,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三、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际、合作能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作答的能力,还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是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必备的能力,但当前中国的教育过分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好,但不善与人交流,显得孤僻,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交流沟通。
四、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教学要培养学生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综合能力,因此语言表达能力也应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重视。在中国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都是老师讲解,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老师偶尔提问,学生举手回答。这种模式下,老师的角色在课堂上所占比例过大,学生表现的时间过少,导致很多学生听、写能力很强,但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因此,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老师要将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提出问题,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回答。老师可在课堂中设置专门的发言环节,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想法、思路等。老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同学在课堂下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通过演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总之,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老师不能一味地讲解,还要将时间合理地分配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听、能写,还要能读、能说。
五、 注重对比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能力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创造能力、逻辑能力、推理能力等都是以思维能力为基础的。活跃的思维能力能促进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因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比教学,对一篇文章要从多角度、多立场引导学生思考,多通过文章与文章之间,文章内部之间的对比,引导学生形成多维度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进行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立场地思考问题。如讲解苏东坡词的教学中,可以将苏东坡的词和柳永以及辛弃疾的词进行对比讲解,同时还可以将苏东坡自己不同风格的词进行对比讲解。苏东坡是北宋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通过对苏东坡与柳永之间的对比可以引申到北宋不同词派以及不同词风格之间的对比。而苏轼与辛弃疾之间都属于豪放派,但两位词人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有很大的差异,这与二位词人所处的时代以及各自的人生际遇有关。通过对这两位词人的比较可以联想到作者作品表达的思想与作者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相似风格但不同时代的词进行解读。苏东坡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其作品中也不乏婉约词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苏东坡自身不同风格的词之间的比较,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苏东坡,以及理解苏东坡的词作品。
六、 结束语
高校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教育的重要途径,老师要充分重视通过阅读教育对学生综合智能的培养,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多元智能;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语文教育历来为学校、老师重视,阅读是语文学科中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之一,在语文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必须要抛弃以应试为教学目的,而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学生各类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 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一个人自主探索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判断事物的能力,是一个人有独立人格的重要特征。中国的传统教育不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强调以老师为指导,以课本为准则,树立起了老师和课本的权威,学生不得轻易质疑,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语文学科,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阅读中,标准答案的设置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的思维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阅读是培养学生思考、总结归纳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题目的答案更多的是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的,和数理科目中通过逻辑推理和计算得出答案不同,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的答案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每个同学的答案都是其对文章的独特理解,人的理解角度、思考方向的差异会导致每个学生形成不同的答案。而老师给阅读题目设定标准答案后,久而久之,学生们会自然而然的朝着这个方向思考,但学生的初始思维是多元的,总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如果老师一刀切的判断这些不同的答案都是错误的,就会打击学生思考问题的多元性,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阅读课堂上,老师应该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肯定不同答案的合理因素,允许适度辩论,并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我国小学和中学阶段,并没有专门的美学教育课程,美学教育主要依靠融入到其他课程之中来完成,而语文课程对美学教育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而阅读是学生体验美学的重要途径。优美的文章体现出来的语言美、文字美、意象美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洗涤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体验到世界的美,享受世界的美。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形成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当然,美不仅仅是指事物外表透露出来的美观、养眼的特征,还包含事物内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老师在进行美学教育时,要着重强调人文精神的欣赏。比如在欣赏《荷塘月色》一文时,要着重强调作者营造出的宁静优雅意境之美,可以通过舒缓的音乐、精美的图片来烘托氛围,引导学生置身其境的体会此间美感。而在欣赏《背影》一文时,则要将重点放在情感的体验上,通过对作者描述的朴实而深厚的亲情的体会,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章表达出的美感,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美,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三、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际、合作能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作答的能力,还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是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必备的能力,但当前中国的教育过分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好,但不善与人交流,显得孤僻,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交流沟通。
四、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教学要培养学生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综合能力,因此语言表达能力也应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重视。在中国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都是老师讲解,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老师偶尔提问,学生举手回答。这种模式下,老师的角色在课堂上所占比例过大,学生表现的时间过少,导致很多学生听、写能力很强,但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因此,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老师要将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提出问题,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回答。老师可在课堂中设置专门的发言环节,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想法、思路等。老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同学在课堂下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通过演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总之,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老师不能一味地讲解,还要将时间合理地分配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听、能写,还要能读、能说。
五、 注重对比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能力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创造能力、逻辑能力、推理能力等都是以思维能力为基础的。活跃的思维能力能促进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因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比教学,对一篇文章要从多角度、多立场引导学生思考,多通过文章与文章之间,文章内部之间的对比,引导学生形成多维度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进行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立场地思考问题。如讲解苏东坡词的教学中,可以将苏东坡的词和柳永以及辛弃疾的词进行对比讲解,同时还可以将苏东坡自己不同风格的词进行对比讲解。苏东坡是北宋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通过对苏东坡与柳永之间的对比可以引申到北宋不同词派以及不同词风格之间的对比。而苏轼与辛弃疾之间都属于豪放派,但两位词人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有很大的差异,这与二位词人所处的时代以及各自的人生际遇有关。通过对这两位词人的比较可以联想到作者作品表达的思想与作者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相似风格但不同时代的词进行解读。苏东坡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其作品中也不乏婉约词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苏东坡自身不同风格的词之间的比较,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苏东坡,以及理解苏东坡的词作品。
六、 结束语
高校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教育的重要途径,老师要充分重视通过阅读教育对学生综合智能的培养,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