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离故土,无论远近对家乡来说我都是一个常年不归的游子,一个背叛了家乡的子孙,一个背着亲情惶惶度日的人。
尽管,我在心中、在梦里无数次地回望家乡,回望父母、亲人,但我有千万个理由带着满心的伤痛和歉疚又一次次地背叛了他们。不过,我的背叛还不够彻底,不够死心塌地。逢年过节,我必须怀揣着满满的歉疚和相思去探望家乡的父母。这仿佛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理由,一次自我安慰、自我疗伤的机遇。
童年的记忆总是零零碎碎、断断续续,如做了一场梦,醒来时无论怎么拼对,也无法令它完好如初。
在我残缺不全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大部分都与吃食有关,比如端午、八月十五、除夕,包括父亲一次远行归来时带回的几颗桔子,都是连接我记忆的一个个节点。这大概与我童年窘迫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年父亲在一个乡镇企业工作,全家7口人只靠母亲一个人挣工分分粮,母亲一个人自然是挣不到多少工分的,也就分不了多少粮食,所以我们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在那个年代,我们像1960年经历了一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人们一样苦难。打从记事起,我家就一直处于一种饥寒交迫的状态,每到七八月份,也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经常从自留地里掰回嫩玉茭子,然后连粒带芯像礤酸菜丝一样从礤子上礤下去,再拌一点玉米面做成窝窝,这种极为粗劣的食物是不会刺激到味觉神经的,更不会令其产生兴奋,即使饥肠辘辘,也不会有丝毫的食欲。不仅如此,在吞咽的时候,因其太过粗糙,与喉咙的摩擦会让人产生疼痛的感觉,如吞咽一只活螃蟹。类似这种米脂面窝窝、粗杂面窝窝,一年里面我们大约要吃半年,一年到头除了重大节日和正月,我们都是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度过的。所以在这样的日子里能有一两次盛宴,正仿佛荒漠里遇见一片绿草、一眼清泉,让人兴奋不已,刻骨铭心。而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使我对母亲更加同情和感激,对家乡更加难以释怀。
记得有一次父亲从远方带回几颗桔子,当时听错了,一直以为叫“鼻子”,长大后到处寻找这个叫“鼻子”的绵软而又甜美的东西——不知道父亲从何而来,以为远方才会有的,最后是母亲告诉我,不是“鼻子”是桔子,以至于成为我记忆深处的一个不解心结。而类似这种心结还有许多。我们村分东西两条街,村东叫上街,村西叫下街,上下街之间有一条500米长的类似于河道的槽路,路上方是一片宽阔的玉米,秋耕以后,这片玉米地就成了我们的战场,吃过晚饭,东西两个街所有能上“战场”的孩子,便带着用自行车链条或弹壳自制的洋火枪,在夜色的掩护下,分别从地的两端匍匐前进,慢慢靠近对方,接着就是一场厮杀,枪声不绝,喊声震天,尘土飞扬。那阵势,除了没有仇恨,没有人流血,没有人牺牲,俨然一个真正的战场。有一次,我被“敌人”摁在土里美美地揍了一顿,好不容易逃生的我,心有余悸地逃离了战场。而就在这时,我看见一对50多岁的夫妇穿着颜色鲜艳的长袍,提着灯笼从下面的地里走过。那个场面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多年之后我不止一次地给母亲讲过,而母亲总是淡淡地一笑,说那肯定是个梦。而我直到现在也坚信那绝对是亲眼目睹的一个事实,虽然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从不相信有鬼神的存在。而正因如此,它成了我记忆里的另一个凝结,使我对童年的那场“战争”记忆犹新,对战斗过的那片土地记忆犹新。
端午之前,妻子把包好的粽子压在锅里煮了,我的乡情便随着浓稠而香甜的热气四处弥漫。这种滋味虽然甜美,却令我隐隐作痛,令我想到母亲,想到母亲那棱角分明的粽子,还有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每逢端午,家长们都会给老师送粽子,家家户户送,送的太多了老师自然是吃不了,于是在端午节以及以后的几天里,每天上午上课之前,我们就会分到一个粽子。上百人的学校,大家都站在院子里吃粽子,那个宏大的场面一直盘亘在我心里,成为我千丝万缕的温暖而又隐痛之中的一部分,成为我回望家乡的一种牵绊。
粽子煮好后,我带着粽子、香烟、猪肉、蔬菜美美一大堆东西回家探望父母。父亲和以往一样,总在喋喋不休地责备我,在他眼里我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是个永远让人不省心的顽劣之辈。“眼睛红红的,又熬夜了吧?”父亲的眼睛停留在我的脸上,我知道是我眼眶浓重的色带出卖了自己。“你写那个有用吗?你没有钱吗?我给你好不好?”面对父亲的责怪我无言以对,除了感恩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的确每天都在熬夜,在夜深人静时,让一个个文字在键盘上舞动,我会因此而满足、而愉悦,但我的这种愉悦带给家人的却是忧虑和不安。所以,他们对我的写作是不屑于顾的,甚至是带着仇恨的。面对父亲的批评,我虽无意接受,但我必须感恩。
当年,是父亲狠狠的一鞭将我赶出了故土,赶走了我退学的意念。从此,家乡便成了故乡,我便成了游子。而我也因此对父亲及其手中的鞭子心存敬畏和感激。
不知何故,离家久了,就连父亲的牢骚也变得十分亲昵,以至于走出很远,还在回味。临走时,我看到父亲的背驼得快赶上了大伯,于是,我的心也随之弯曲扭转,像一路离开家乡婉转而起伏的山路。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伤痛而泪流满面……
父母一天天老去的容颜让我突然开始痛惜时间,十年、二十年只不过弹指一挥间。此刻,我祈求时间不要老去、容颜不要老去,河流永静,山水不转。而时光如我离去的脚步,总是来去匆匆。
每次离别都是一次心灵的炙烤,看着父母送别的身影,我不忍回头,可又忍不住想回头。车走出老远了,身影已经模糊,可他们依然站在路口,仿佛村口的石狮,一直就在那里,从未移动,静静地守候着离家的儿女。
村庄和我的父母一样,都在一天天老去,儿时的窑洞、池塘、水井杂草丛生,破败不堪,而我的记忆在模糊了多年之后,又一天天变得异常清晰、浓醇,如窖藏了多年的老酒,幽香而绵长。童年的往事魂牵梦绕,一棵树、一条沟、一道梁都会勾起一段心潮澎湃的记忆,就像一条条扎在心间的根蔓,丝丝缕缕,盘根错节。
尽管,我在心中、在梦里无数次地回望家乡,回望父母、亲人,但我有千万个理由带着满心的伤痛和歉疚又一次次地背叛了他们。不过,我的背叛还不够彻底,不够死心塌地。逢年过节,我必须怀揣着满满的歉疚和相思去探望家乡的父母。这仿佛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理由,一次自我安慰、自我疗伤的机遇。
童年的记忆总是零零碎碎、断断续续,如做了一场梦,醒来时无论怎么拼对,也无法令它完好如初。
在我残缺不全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大部分都与吃食有关,比如端午、八月十五、除夕,包括父亲一次远行归来时带回的几颗桔子,都是连接我记忆的一个个节点。这大概与我童年窘迫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年父亲在一个乡镇企业工作,全家7口人只靠母亲一个人挣工分分粮,母亲一个人自然是挣不到多少工分的,也就分不了多少粮食,所以我们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在那个年代,我们像1960年经历了一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人们一样苦难。打从记事起,我家就一直处于一种饥寒交迫的状态,每到七八月份,也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经常从自留地里掰回嫩玉茭子,然后连粒带芯像礤酸菜丝一样从礤子上礤下去,再拌一点玉米面做成窝窝,这种极为粗劣的食物是不会刺激到味觉神经的,更不会令其产生兴奋,即使饥肠辘辘,也不会有丝毫的食欲。不仅如此,在吞咽的时候,因其太过粗糙,与喉咙的摩擦会让人产生疼痛的感觉,如吞咽一只活螃蟹。类似这种米脂面窝窝、粗杂面窝窝,一年里面我们大约要吃半年,一年到头除了重大节日和正月,我们都是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度过的。所以在这样的日子里能有一两次盛宴,正仿佛荒漠里遇见一片绿草、一眼清泉,让人兴奋不已,刻骨铭心。而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使我对母亲更加同情和感激,对家乡更加难以释怀。
记得有一次父亲从远方带回几颗桔子,当时听错了,一直以为叫“鼻子”,长大后到处寻找这个叫“鼻子”的绵软而又甜美的东西——不知道父亲从何而来,以为远方才会有的,最后是母亲告诉我,不是“鼻子”是桔子,以至于成为我记忆深处的一个不解心结。而类似这种心结还有许多。我们村分东西两条街,村东叫上街,村西叫下街,上下街之间有一条500米长的类似于河道的槽路,路上方是一片宽阔的玉米,秋耕以后,这片玉米地就成了我们的战场,吃过晚饭,东西两个街所有能上“战场”的孩子,便带着用自行车链条或弹壳自制的洋火枪,在夜色的掩护下,分别从地的两端匍匐前进,慢慢靠近对方,接着就是一场厮杀,枪声不绝,喊声震天,尘土飞扬。那阵势,除了没有仇恨,没有人流血,没有人牺牲,俨然一个真正的战场。有一次,我被“敌人”摁在土里美美地揍了一顿,好不容易逃生的我,心有余悸地逃离了战场。而就在这时,我看见一对50多岁的夫妇穿着颜色鲜艳的长袍,提着灯笼从下面的地里走过。那个场面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多年之后我不止一次地给母亲讲过,而母亲总是淡淡地一笑,说那肯定是个梦。而我直到现在也坚信那绝对是亲眼目睹的一个事实,虽然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从不相信有鬼神的存在。而正因如此,它成了我记忆里的另一个凝结,使我对童年的那场“战争”记忆犹新,对战斗过的那片土地记忆犹新。
端午之前,妻子把包好的粽子压在锅里煮了,我的乡情便随着浓稠而香甜的热气四处弥漫。这种滋味虽然甜美,却令我隐隐作痛,令我想到母亲,想到母亲那棱角分明的粽子,还有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每逢端午,家长们都会给老师送粽子,家家户户送,送的太多了老师自然是吃不了,于是在端午节以及以后的几天里,每天上午上课之前,我们就会分到一个粽子。上百人的学校,大家都站在院子里吃粽子,那个宏大的场面一直盘亘在我心里,成为我千丝万缕的温暖而又隐痛之中的一部分,成为我回望家乡的一种牵绊。
粽子煮好后,我带着粽子、香烟、猪肉、蔬菜美美一大堆东西回家探望父母。父亲和以往一样,总在喋喋不休地责备我,在他眼里我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是个永远让人不省心的顽劣之辈。“眼睛红红的,又熬夜了吧?”父亲的眼睛停留在我的脸上,我知道是我眼眶浓重的色带出卖了自己。“你写那个有用吗?你没有钱吗?我给你好不好?”面对父亲的责怪我无言以对,除了感恩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的确每天都在熬夜,在夜深人静时,让一个个文字在键盘上舞动,我会因此而满足、而愉悦,但我的这种愉悦带给家人的却是忧虑和不安。所以,他们对我的写作是不屑于顾的,甚至是带着仇恨的。面对父亲的批评,我虽无意接受,但我必须感恩。
当年,是父亲狠狠的一鞭将我赶出了故土,赶走了我退学的意念。从此,家乡便成了故乡,我便成了游子。而我也因此对父亲及其手中的鞭子心存敬畏和感激。
不知何故,离家久了,就连父亲的牢骚也变得十分亲昵,以至于走出很远,还在回味。临走时,我看到父亲的背驼得快赶上了大伯,于是,我的心也随之弯曲扭转,像一路离开家乡婉转而起伏的山路。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伤痛而泪流满面……
父母一天天老去的容颜让我突然开始痛惜时间,十年、二十年只不过弹指一挥间。此刻,我祈求时间不要老去、容颜不要老去,河流永静,山水不转。而时光如我离去的脚步,总是来去匆匆。
每次离别都是一次心灵的炙烤,看着父母送别的身影,我不忍回头,可又忍不住想回头。车走出老远了,身影已经模糊,可他们依然站在路口,仿佛村口的石狮,一直就在那里,从未移动,静静地守候着离家的儿女。
村庄和我的父母一样,都在一天天老去,儿时的窑洞、池塘、水井杂草丛生,破败不堪,而我的记忆在模糊了多年之后,又一天天变得异常清晰、浓醇,如窖藏了多年的老酒,幽香而绵长。童年的往事魂牵梦绕,一棵树、一条沟、一道梁都会勾起一段心潮澎湃的记忆,就像一条条扎在心间的根蔓,丝丝缕缕,盘根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