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于1922年12月23日至1923年3月6日在病床上口授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书信,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容。而从整体上看,列宁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应该是增强中央委员会的“稳定性”,防止党内分裂的问题。
列宁从两个角度提出分裂问题。一个是因工农联盟分裂而产生的党内不稳定性和分裂,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措施都不能防止分裂”。但列宁认为这还不是现实问题,“是极遥远的未来的事,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事。”列宁当时着重防止的是近期内党的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分裂。为此,列宁对几个主要领导人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章中直接提到的有六个人,即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和皮达可夫。列宁对这六个人的评价客观上讲毫无否定他们中间任何人的意见。然而,列宁逝世后,党内确实产生了分裂,斯大林在和托洛茨基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上“胜利”,把托洛茨基赶出了党。是不是列宁早已有预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列宁对此的担忧我们可见一斑。那么,造成斯大林“掌握了无限的权利”的现象,我想列宁也脱离不了干系。
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党的分裂呢?列宁提出了两点:一是,另选一个较为耐心、较为谦虚的人来取代过分粗暴的斯大林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其二,从工人阶级中增选50-100人为中央委员,以增强中央的稳定性。可惜后来在斯大林的控制下,列宁的这两条重要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即便增加了50-100名工人成分的中央委员,由于体制的原因,也无法避免党的分裂发生。
列宁晚年关于民主建设的意见,我认为,他也是基于巩固新经济政策,继续执行经济发展战略而提出的。1921春开始,针对战时共产主义制度,列宁大力推行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弊端。抑制了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经济落后的局面,而且人民怨声载道,对这种体制也极为不满。于此对比,列宁新经济政策主张俄国相对自由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对此好评如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在反对专制主义,解决民主政治内在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列宁看到新经济政策的活力可以使俄国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也“预见”党内即将到来的分裂,因此在病重期间口授的文章和信件最重要的内容就民主建设问题,是有道理的。
列宁对建立工农检察院寄予厚望,他说:“工农检察院的任务,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捕捉’和‘揭发’(这是法院的事,工农检察院虽然和法院有密切关系,但绝不等同),而是善于纠正,”“工农检察院的任务就是通过认真检查的实践培养出一批有经验的和懂行的领导人员,他们应该能提出问题(如果善于正确提出问题,那么但是这一点就可使视察获得成功,就有可能进行纠正),直到视察和检查工作,检查纠正的情况,等等。”但是到1922年,列宁对工农检查院的工作大感失望,指出“起初应该起这种作用的工农检察院结果干不了,只是成了这些中央委员的附属品,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他们的助手”,“大家知道,再没有比我们工农检察院这个机关搞得再坏的机关了”。为此,列宁建议把工农检察院与中央监察委员会结合起来,提高工农检察院的工作质量。可见,列宁在逝世前,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依旧放心不下,担心国家机关内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会影响党的发展,甚至是党的分裂。
俄国是一个受封建专制长期统治的国家,具有浓厚的封建遗迹,缺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传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极其落后。在这种落后的情况之下,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但是由于革命是由农民、工人、和士兵组成的,这些人在社会处于底层,而没有机会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在国家机关里,保留了一部分沙皇时期的干部来治理国家。这些干部难免受沙皇时期作风的影响,依旧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而且,一些工人阶级领导人,身上也难免会残留一些封建思想和等级观念。列宁逝世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监察机关,可以防止这种权利过分集中的情况,他对此也深表忧虑。列宁认识到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未能提出最好最有效的对策。党内分裂的情况还是没有避免的发生了。
列宁逝世后,掌握了无限权力的总书记斯大林,不仅中断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改革进程,进一步强化了他个人专权,而且放弃了列宁发展自由经济的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政治、经济封闭而僵化的体制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这种“斯大林模式”,几乎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同义词,给苏联的解体埋下种子。
不仅如此,苏联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她影响共产国际的能力,影响着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发展。这种官僚主义作风,渗透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更是受其严重的危害。
列宁晚年关于民主建设的意见,应该是俄国继续前进的动力,是保护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该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与官僚主义作斗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同样,中国和俄国都是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当然其中的问题和矛盾,苏联的做法大可为我们所借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封建残余,不比苏联的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的官僚主义作风,甚至直到今天依然存在。在历史上,我们也曾遇到过党内分裂的危险,虽然及时解决了,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坚决执行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不搞个人专断,不搞党内团体,要认清世界发展的事实,积极发展经济,坚定不移地推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为巩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巩固人民民民主专政、巩固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经济成果,中国的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
列宁从两个角度提出分裂问题。一个是因工农联盟分裂而产生的党内不稳定性和分裂,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措施都不能防止分裂”。但列宁认为这还不是现实问题,“是极遥远的未来的事,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事。”列宁当时着重防止的是近期内党的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分裂。为此,列宁对几个主要领导人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章中直接提到的有六个人,即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和皮达可夫。列宁对这六个人的评价客观上讲毫无否定他们中间任何人的意见。然而,列宁逝世后,党内确实产生了分裂,斯大林在和托洛茨基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上“胜利”,把托洛茨基赶出了党。是不是列宁早已有预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列宁对此的担忧我们可见一斑。那么,造成斯大林“掌握了无限的权利”的现象,我想列宁也脱离不了干系。
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党的分裂呢?列宁提出了两点:一是,另选一个较为耐心、较为谦虚的人来取代过分粗暴的斯大林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其二,从工人阶级中增选50-100人为中央委员,以增强中央的稳定性。可惜后来在斯大林的控制下,列宁的这两条重要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即便增加了50-100名工人成分的中央委员,由于体制的原因,也无法避免党的分裂发生。
列宁晚年关于民主建设的意见,我认为,他也是基于巩固新经济政策,继续执行经济发展战略而提出的。1921春开始,针对战时共产主义制度,列宁大力推行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弊端。抑制了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经济落后的局面,而且人民怨声载道,对这种体制也极为不满。于此对比,列宁新经济政策主张俄国相对自由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对此好评如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在反对专制主义,解决民主政治内在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列宁看到新经济政策的活力可以使俄国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也“预见”党内即将到来的分裂,因此在病重期间口授的文章和信件最重要的内容就民主建设问题,是有道理的。
列宁对建立工农检察院寄予厚望,他说:“工农检察院的任务,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捕捉’和‘揭发’(这是法院的事,工农检察院虽然和法院有密切关系,但绝不等同),而是善于纠正,”“工农检察院的任务就是通过认真检查的实践培养出一批有经验的和懂行的领导人员,他们应该能提出问题(如果善于正确提出问题,那么但是这一点就可使视察获得成功,就有可能进行纠正),直到视察和检查工作,检查纠正的情况,等等。”但是到1922年,列宁对工农检查院的工作大感失望,指出“起初应该起这种作用的工农检察院结果干不了,只是成了这些中央委员的附属品,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他们的助手”,“大家知道,再没有比我们工农检察院这个机关搞得再坏的机关了”。为此,列宁建议把工农检察院与中央监察委员会结合起来,提高工农检察院的工作质量。可见,列宁在逝世前,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依旧放心不下,担心国家机关内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会影响党的发展,甚至是党的分裂。
俄国是一个受封建专制长期统治的国家,具有浓厚的封建遗迹,缺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传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极其落后。在这种落后的情况之下,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但是由于革命是由农民、工人、和士兵组成的,这些人在社会处于底层,而没有机会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在国家机关里,保留了一部分沙皇时期的干部来治理国家。这些干部难免受沙皇时期作风的影响,依旧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而且,一些工人阶级领导人,身上也难免会残留一些封建思想和等级观念。列宁逝世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监察机关,可以防止这种权利过分集中的情况,他对此也深表忧虑。列宁认识到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未能提出最好最有效的对策。党内分裂的情况还是没有避免的发生了。
列宁逝世后,掌握了无限权力的总书记斯大林,不仅中断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改革进程,进一步强化了他个人专权,而且放弃了列宁发展自由经济的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政治、经济封闭而僵化的体制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这种“斯大林模式”,几乎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同义词,给苏联的解体埋下种子。
不仅如此,苏联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她影响共产国际的能力,影响着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发展。这种官僚主义作风,渗透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更是受其严重的危害。
列宁晚年关于民主建设的意见,应该是俄国继续前进的动力,是保护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该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与官僚主义作斗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同样,中国和俄国都是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当然其中的问题和矛盾,苏联的做法大可为我们所借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封建残余,不比苏联的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的官僚主义作风,甚至直到今天依然存在。在历史上,我们也曾遇到过党内分裂的危险,虽然及时解决了,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坚决执行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不搞个人专断,不搞党内团体,要认清世界发展的事实,积极发展经济,坚定不移地推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为巩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巩固人民民民主专政、巩固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经济成果,中国的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